度饥荒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百老话沧桑(第二集)》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3188
颗粒名称: 度饥荒
分类号: K292.1
页数: 3
页码: 39-41
摘要: 本文记述了袁绍成在三年困难时期的经历和应对措施。文章提到,在困难时期,人们的口粮逐步减少,生产队也没有存粮,天气寒冷,都不愿意去食堂吃,各家有老有小,屋子不烧火也不行,但谁也不敢说把食堂散了。为了度过难关,生产队开会,不能守着地饿死人啊,就在地上打主意,按人头分点自留地或允许社员在零散地边、地沿、沟壕、埝梗的种点庄稼食物。同时,队里还安排,出工的劳力不分男女,出工一天由生产的给补助几两粮食。文章还提到,在困难时期,人们没有埋怨,都知道国家的领导人和老百姓一样,都在勒紧裤带,咬紧牙关,度着饥荒。人们都有坚定的信念,熬过艰苦日子,生活一定会好转。
关键词: 宁河县 饥荒 袁绍成

内容

到了1960年冬,大食堂就不那么红火了,人的口粮逐步减少,生产队也没存粮了,秋后口粮只能吃指标了,加上天气寒冷,都不愿意去食堂吃,各家有老有小,屋子不烧火也不行,但谁也不敢说把食堂散了,因为那个时候运动多,说不准哪句话就惹祸。记得就是刚吃大食堂那年,公社要把我抽出去搞什么运动,我那当了一辈子中医的老爹硬拦着不让去,说你老实在家干活吧,运动啥呀,就你那没把拦的嘴,早晚把自己运动进去。大队把大食堂改为以生产队为单位的小食堂,小队的食堂就搞半食堂化,允许社员将干粮或米饭领回家吃。不够吃,自己宅前院后的种点萝卜白菜也能解决好大问题,庄稼人都知道萝卜白菜半年粮,熬点萝卜白菜可以填饱肚子,维持生命,保证来年再生产。这样维持了一段时间就赶上低指标、瓜菜代了。
  那时寸,上级强调低指标,人均口粮一天才8两,不够吃,上级号召瓜菜代。有些孩子多的人家就到地里挖野菜,回来用点面揣菜团子。特别是一些户,天津、汉沽有亲戚,更是都来乡下挖菜根,扫地里的野豆子、草籽。
  指标不够吃的,上级开会实行代食品增量法。就是用其他代食掺和在一起增加数量,如“蒸虚糕”,就是把1斤大米面用锅蒸了,再用开水六七斤放在盆里,将蒸热的面子放进盆里,掺进用大磨磨碎的高粱皮子,用木棍搅拌,越搅越稠搅不动了时晾凉做成窝头,再用锅蒸熟了是透明的。其实也不难吃,比糠啊野菜的要好咽得多。实话实说,这个做法也只有我们大于、杨拨、任千户等产稻米的村有这个实力,粮食多,又都是细粮,即使瓜菜代也没有饿死人的。
  1961年,困难到顶点了,口粮只有几两,最后把口粮分配下去,落实到户,几两口粮是主粮,大家省着吃,吃些野菜充饥,以野菜团子为主,挖的野菜有苣菜、皮菜缨子、扫帚菜、老瓜筋、蒲公英、地丁、牛舌棵、燕粉苗、落里菜、榆钱、槐树花等。
  为了熬过这一关,生产队开会,不能守着地饿死人啊,就在地上打主意,按人头分点自留地或允许社员在零散地边、地沿、沟壕、埝梗的种点庄稼食物的。
  队里还安排,出工的劳力不分男女,出工一天由生产的给补助几两粮食。那么这些粮食从哪里来的呢,说来现在的人有的不相信,是政府给生产队牲口的料粮(就是牲口干完累活,也要给牲口补充营养的粮食)。那时有政策,给牲口的料粮按规定入库存起来,以备农忙时节给牲口吃,是用来支持生产的。那时,我们村的大牲口特别多,每个生产小队就几十头。为了人生存,粮食不给牲口吃,都补给了社员了,牲口干活补给一些稻糠高粱糠。那时的生产队长、村干部为了不影响生产,想尽了一切办法,绞尽脑汁巧妙地渡过难关。
  宁河周围几个县的老百姓粮食少,有的要饭到我村,那一年多,我村不但没有饿死人,还从丰润、玉田县娶来了20多个媳妇,成全了村里20多个光棍。到现在人们还开玩笑说,谁谁二斗粮食就换了个媳妇,这是真的。至于说谁谁用小猪秧子换了个媳妇,这种说法是开玩笑,其实都是生活所迫,家长不是卖女儿,就是为自己的闺女找一个能吃饱饭的地方。
  在3年困难时期,人们没有埋怨,都知道国家的领导人和老百姓一样,都在勒紧裤带,咬紧牙关,度着饥荒。人们都有坚定的信念,熬过艰苦日子,生活一定会好转!

知识出处

百老话沧桑(第二集)

《百老话沧桑(第二集)》

本书主要涉及一些人物和事件,包括驾机叛逃事件的真相,大杨庄旧事中的第一次群众大会和土改分田地,以及关于"五七大学"的始末等等。其中还有一些个人回忆,如王海臣回忆自己当"四清"工作队员的经历,姜文英的教师生涯,以及姜桂芝在地震中受伤后的治疗和工作经历等。

阅读

相关人物

袁宏宇
责任者
袁绍成
责任者
袁绍成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