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机“叛逃”真相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百老话沧桑(第二集)》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3173
颗粒名称: 驾机“叛逃”真相
分类号: K825
页数: 17
页码: 1-17
摘要: 本文讲述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家庭成员的叛逃事件,导致主人公受到政治和社会的双重打击,但他的家人仍然坚定地支持他,让他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和关爱。
关键词: 宁河县 廉宝忠 叛逃

内容

作者简介
  廉宝忠,男,1931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初中文化,天津市宁河区宁河镇西关村人。1943年参加八路军,1949年9月至1958年10月在宁河县税务局工作,曾任秘书、税政监察员、所长职务。1958年11月调入承德市工作,历任青龙县龙山中学教师、师范学校校长,宽城县峪耳崖公社书记、隆化县即墨营公社书记、隆化县生产指挥部副主任,河北省供销合作社化肥站经理、招待所所长、省供销合作社行政处处长。1992年9月离休,任驻石家庄宁河乡友联谊会会长至今。
  1965年11月,空军发生了一起驾机叛逃事件,在全国引起很大的轰动,更震惊了家乡和家人,因为在那架飞机上,有我的二弟廉宝生。
  晴天霹雳
  1965年,我在承德市隆化县即墨营公社任党委书记。11月下旬的一天,我正召集公社干部会议,秘书送来一封信,瞭一眼信封上熟悉的笔迹,我知道是三弟宝宗写来的,我就示意秘书放在了会议桌上。只以为是一封普通的家信,根本没有想到这封信里藏着惊天动地的秘密,直到散了会,回到了办公室才随手把信打开。因为那时联系不那么方便,家书抵万金啊!不料,这封信竟像一颗巨大的炸弹把我炸懵了!
  三弟在信中写道,宝生二哥驾机逃到台湾去了。看到这儿,我的头“轰”的一下子,脑袋里一片空白。我把门关严实,又继续看下去。三弟在信中介绍了大队支部书记带领着县武装部的军人来家调查情况,他们仔细地查看了宝生寄给家中的所有信件内容。老母亲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一再追问,来人只说是廉宝生失踪了,驾机叛逃的消息是村干部悄悄透露的。随后,家里收到部队寄来宝生的衣物。
  二弟宝生,1938年4月出生,初中文化,1956年参军,1959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坦克独立二团战士,坦克一师二团驾驶员,空军第一航空预备学校学员,空八师二十二大队二中队通讯射击员。曾经荣立战功,1964年被授予中尉军衔。我反复地想,我家祖辈是淳朴农民,对党有着深厚的感情,宝生从小受过苦,他追求进步,每年来信都能收到他当上五好战士的喜报。可这样贫寒家庭出身的青年人,怎能会叛变自己的祖国、投靠人民公敌呢!我下班到家没提这件事,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凭着我对二弟的印象,我断定他不是这样的人,他不可能做出这样的事!可是,这种不可能哪有一点说服力啊!
  遭受株连
  自古投敌叛变,罪大恶极。何况是“四清”运动后期,“文革”即将开始,可想而知人们对背叛祖国,特别是跑到台湾的人是何等的憎恨哪,也可以想到我家受到株连无可厚非。
  在那个时候,我由于家庭出身好,弟弟是飞行员,自己工作又很努力,用时下的话说正“红得发紫”。可二弟叛逃,给我戴上了沉重的政治枷锁。组织上作出了“对廉宝忠限制使用”的决定,让我一下子从山尖跌到谷底。在我担任即墨营公社党委书记的前二年,地委领导就指派县委书记刘新民蹲点,目的是考察我、培养我,准备接班。可因二弟的叛逃问题,对我“限制使用”,只好搁浅。1970年底,组织将我从公社调到县生产指挥部,看似提升,实为“暗降”。1966年初,县里推选我为河北省贫下中农协会代表,让我参加省里的大会。可听到二弟的事情,立即改换了他人。
  1976年,我被抽去参加解决保定“两派”问题工作组,组长李丰祝看到我的能力,要我去省出版局办公室工作,没有办成。1977年9月,省供销社陈志平副主任来承德办事,地委组织部介绍了我的情况,他把我从隆化县要到了省供销社。省农工部部长高健同志打算调我去省乡镇企业局任职,当得知我二弟是叛徒后,此事也再无音信。
  我在省供销社工作期间,省委秘书陈贵同志推荐我去省政府办公室工作,也因“档案”不合格被否定了。就这样,二弟叛逃问题,使我一再受到影响,多少次机会与我擦肩而过。此外,我的妻子王之焕、女儿彦敏工作安排也都受歧视。
  我如此,老家亲人也不例外。他们的精神包袱比我还重,政治上的压力可想而知。三弟宝宗在南海舰队多次立功受奖,复员被安排在宁河粮食局一库当警卫兼库管,被解除回村;四弟宝明被廊坊空军挑上了,已经发了军装,因二弟原因被退回;五弟宝功在小学升初中时,硬是被取消了入学资格;老妹妹秀芝也因此不能入学。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就连解放前当过村干部、年近六旬的老母亲也屡遭批判。好心人替我们惋惜,但对于出了“叛国投敌”罪犯的家庭,谁敢替我们说话?谁敢到我家串门儿!
  在那十几年里,尽管受了不少委屈,但我对党毫无怨言,自己的信念还是很坚定的,那就是党好,国家好,是廉宝生不好。是他做出了对不起党、对不起祖国、甚至对不起祖宗的事!就连临终也不相信自己的儿子会“叛国投敌”的老母,咽气前还拉着我的手说:“记着妈的话,哪怕日后有一线之路,也要让你二弟落叶归根,妈到那边得好好问问他!”
  叛逃真相
  1983年12月的一天早晨,我在石家庄家里收听新闻联播,猛然听到李才旺在上海机场发表的申明,这个消息简直是喜从天降。他书面声明说:“18年前,我被同机的飞行员用欺骗的方法,到了台湾。”他说,“那时国民党当局用我的名义发表的反共声明完全是捏造的。”新华社上海分社12月18日报道了这个消息。12月19日,人民日报第四版又以《原空军领航员李才旺从美国抵达上海》为题进行了披露。
  李才旺书面声明说:“本人原为中国空军二十二大队二中队领航射击员,与当时飞行员李显斌、通信员廉宝生为一个机组。1965年11月11日训练飞行时,李显斌采用预谋欺骗的方法,让我和廉宝生都不能及时发现他是叛变逃到台湾去。当我发现李显斌叛变时,飞机已飞到台湾北部岸边,我无法与塔台联络,座舱与李显斌隔开不能相通,他在驾驶飞机,已无法制止事件发生。”
  为了弄清底细,我求助河北省政府侨联办公室,与定居美国的李才旺取得了联系,李才旺出具了证明。原来在1965年11月11日中午,时任空八师0195机长的李显斌(1956年入伍,山东省青州市人),乘执行训练任务之机,驾驶苏L-28型轰炸机从杭州笕桥机场起飞。他采取超低空飞行方法,避开雷达监视,当天下午1∶30降落台北桃园空军机场。当时荷枪实弹的官兵包围了飞机,收缴李才旺和李显斌的配枪,在后舱的廉宝生见此情景,坚贞不屈,拔枪自尽。台湾军方很快移送医院抢救,后以“飞机冲出跑道、廉宝生‘剧烈冲撞脑震荡’伤重不治”为由,公布次日逝世,11月13日台空军举行公祭丧礼,时任国防部长的蒋经国题写“尚义成仁”挽幛,为了政治需要动用媒体大肆宣传。
  李显斌叛逃台湾,广受记者采访,积极发表“反共”声明,受到蒋介石等高层接见,领得两千两黄金,并委任为空军中校。1990年退役后,由于他投资理财出了问题,召开了新闻记者会,道出了他当年挟持廉宝生、李才旺到台湾的真相。他说:“廉宝生在飞机落地后即在后舱开枪自杀,李才旺他俩不是反共义士,他两人的黄金应该通通补给我李显斌。”事过那么多年,李显斌不顾别人生死,还是那么贪得无厌,丧尽天良。
  申诉奔波
  拿得可靠证据,我就踏上了申诉上访之路,得到相关领导机关和部队的关注和支持。1988年8月,我向全国人大信访局递交申诉信。经人大办公厅秘书袁瑞良协调,李铁骝副局长报请万里委员长批示,依据当时的证明资料,空军党委改变了对廉宝生的叛逃定性,按“遇到无法抗拒的意外事故死亡”对待,定为因公牺牲军人。1990年11月26日全国人大办公厅发来了专函,明确“为廉宝生改变定性”,并为母亲发了生活补助费。
  1991年,叛逃分子李显斌由加拿大回山东探亲,在其返程时被青岛公安机关抓捕。1992年3月以叛逃等罪名判处李显斌有期徒刑18年。
  这一切,对二弟宝生追认烈士提供了确凿证据,于是我再次递交了要求认定廉宝生为烈士的申请。1993年2月13日,空10军政治部根据民政部(1985)民优55号文件规定和上级通知要求,批准追认在飞行训练中被害身亡的廉宝生同志为革命烈士,并把他的名字镌刻在中国航天博物馆“蓝天魂”英雄纪念墙上。
  平反决定令人欣慰。亲朋好友无不拍手称快,特别是与丈夫结婚不久的二弟媳肖玉霞,她不相信丈夫是叛徒,终于知道了事情的真相。正像我的好友黄继丛写的“胞弟征程遭羁难,一夜寒风百花残。雄鸡三唱红晨现,数载株连得申冤。亲朋举杯同聚首,四室同堂谢苍天”。
  二弟遗骨何时回归故乡,又成了我心头的大事。因为老母留有遗嘱,也是我作大哥的责任。2013年5月28日,我再次上书国家有关部门,提出了落实烈士家属名分、将烈士遗骨移葬宁河家乡的请求。经过近3年的努力,得到了军事机关的批准。2016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及空军决定,同意将我二弟遗骨回迁家乡。
  寻找墓地
  从台湾移迁宝生尸骨回乡,是个头绪繁多的难事。在这里,我更想说的是,他的遗骨能够顺利回迁,除了国家机关、人民军队的关注外,还多亏了台湾官方和民间热心人士,特别是退休教师高兴华和退役军人李刚的鼎力支持。
  高兴华是台北市中学退休教师、台湾社会名人。50年前,宝生在桃园机场牺牲时,高兴华正在机场附近的桃园空军子弟小学读书,他居住在空军家属村,每天上下学都要经过桃园机场,对停放在那里的苏L-28型飞机很熟悉。他从小就知道开枪自杀的大陆空军叫廉宝生。当李显斌说出真相后,高兴华对宝生的钦佩之情更加浓烈,他觉得这样的慷慨赴义者,襄助他遗骨早日归葬义不容辞。李刚是台湾空军退伍军官,曾是台湾国防部长冯世宽的属下,系台湾社会友好人士。
  寻找二弟墓地,费了很大周折。他的遗骨一直葬在桃园空军基地附近的大园公墓。可这块墓地属于桃园航空城开发范围,2015年4月,台方政府发出公告,要求园内坟墓外迁,逾期不迁者将按无主坟墓处理。这个消息引起了高兴华的关注,他意识到如不尽快与大陆廉家取得联系,廉宝生的尸骨回归将永无时日。他立即写信向台湾空军司令部反映情况,并从司令部复信中获取信息,接着与桃园市民政局联络,提供了他掌握的材料,并向承办人谈了自己的想法。
  为了促成起墓之事,2016年5月,高兴华又与李刚先生联络,要他抓紧向国防部长报告此事,由国防部开具廉宝生的死亡证明,两人默契筹划。随后,高先生又用电子邮件联系大陆媒体,要求协助寻找廉宝生家属廉承志,信件多被退回。但他和李刚仍不死心,又继续给内地多家社群网站发帖子。6月18日,李刚终于与承志接通了电话,双方热线达成了意向,经这两位热心人的联络,台方社群团体的帮忙,2016年9月9日桃园区开出了廉宝生墓基起掘许可证明书;9月13日,台国防部开具了廉宝生的火化许可证(即死亡证明书)。
  风雨起灵
  由于我年事已高,腿脚不便,没赴台迎起宝生尸骨,安排了我的儿子承志和侄子们分头操办。2016年9月21日成刚、廉野两个侄子飞往台湾,与李刚先生面洽商量,考虑气象条件和当地风俗,确定在9月27日起灵。他俩雇请了从事起掘的捡骨师,还安排了4个超度和尚。由于受台风“梅姬”影响,27日清晨风急雨骤,天气恶劣。早晨5点,台湾国防部的车子就准时到达下榻的宾馆,侄子们决心按计划登车,李刚先生直接指挥,桃园市殡仪理事、电台记者也随车前往。一个小时后到达墓地时,雨下得像瓢泼似的,他们冒雨摆了祭品、洒了白酒,灵鹫山和尚冒雨超度,记者人员也不顾风雨进入拍摄,……
  没有想到,刚刚动土起掘,暴雨瞬间停止,虽然强风在刮,可一点雨丝都没有。当看到墓穴盖板已经断裂时,侄子成刚、廉野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因事前桃园民政部门说过“墓塚塌陷,尸骨可能迁走”。捡骨师挖到1米处,发出“找到了”的惊喜喊声,看见尸骨,侄子顿时悲喜交加,泪流满面,他们小心翼翼地将尸骨装棺起灵,乘火化车赶往火化场,火化后将骨灰存入台北礼仪社骨灰堂。当晚,台方国防部、空军司令部出面在台北园山大饭店,宴请了我两个侄子和李刚先生。第二天,也就是9月28日早晨4点半,台方空军司令部派车送侄子们携捧骨灰由桃园机场登机,李刚先生专程陪护到天津。
  魂归故里
  从台湾桃园机场起飞,4个小时后到达了天津机场。当天参加迎候的有空军部队、地方礼宾人员和家属。侄子成刚捧着宝生的骨灰盒、廉野捧着宝生遗像,在空军礼兵的护卫下,缓缓走下飞机悬梯。在机场贵宾室的迎接仪式上,与宝生阔别将近半个世纪的亲人们,悲恸地哭喊着“亲人哪,你可回来啦!”声声动心催人泪下。
  在我国第三个“烈士纪念日”,9月30日上午,宝生遗骨安葬仪式在宁河烈士陵园举行。中部战区空军政治部、空军政治部、大同指挥所、空八师、高炮四团的领导到场,空军混七师官兵列队致吊。宝生的原首长和战友,天津市政府、市民政局、宁河区政府、区民政局领导出席并送了花圈。区电视台李月欣总编及记者、区档案局苏阳同志全程采写录制。远道而来的乡亲挚友、中国抗战纪念馆原馆长郭景兴、空军档案馆长李恩学、石家庄太行公证处韩永启先生,以及宁河家乡亲友李晓明、王之国、孙宝儒等到场。我的老朋友天津市政协副主席张有会、局级领导张克俊、陈洪林写信表示悼念,并委派傅连波参加安葬活动,这些对我和全家都是莫大的安慰和鼓舞。
  安葬仪式由中部战区政治部首长主持,二弟生前所在部队空八师副政委方斌少将,介绍了宝生的生平,宣读了《烈士通知书》。天津市政府副秘书长李福海,代表全市人民向廉宝生烈士表示深切的哀悼、向烈士家属表示亲切慰问。中部战区空军政治部副主任武祥峰少将讲话,高度评价了廉宝生的英雄事迹。在熄灯号声中,二弟的骨灰由礼兵护卫,在家人亲友们陪护下,安葬在宁河烈士陵园。人民空军报及家乡媒体作了专题报道。台湾《联合报》以《埋骨台湾51年,廉宝生回家了》为题报道:“他,中共轰炸机通讯员,被迫随飞行员来台‘投诚’;他,拒绝投诚举枪自尽,骨灰回大陆洗刷‘叛逃’!”
  在当天答谢宴会上,二弟生前首长、原八师师长彭子铭,战友何世福、高师行、杨培胜分别讲了话。来宾代表郭景兴,当场献赠“华夏忠魂”书法作品纪念。李刚先生向亲友们介绍了相关情况和遗骨回迁的过程,并移交了他保存的二弟的所有资料。
  半个世纪过去了,党和政府及人民军队为我二弟宝生的平反昭雪、遗骨回迁,给予了应有礼遇,使我和家人感激万分。魂归故里埋忠骨,风雨过后见彩虹。数十年的委屈、悲伤都化作了感激的泪水。
  而今,适逢家乡组织“百老话沧桑”活动,借助这个难得的平台,我忆述尘封半个世纪的这件往事,旨在还原50年前那个“叛逃事件”的历史本真,表达我和家人,对党和各级领导、朋友及父老乡亲的深深谢意!
  (傅连波整理)

知识出处

百老话沧桑(第二集)

《百老话沧桑(第二集)》

本书主要涉及一些人物和事件,包括驾机叛逃事件的真相,大杨庄旧事中的第一次群众大会和土改分田地,以及关于"五七大学"的始末等等。其中还有一些个人回忆,如王海臣回忆自己当"四清"工作队员的经历,姜文英的教师生涯,以及姜桂芝在地震中受伤后的治疗和工作经历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廉宝忠
责任者
傅连波
责任者
廉宝忠
相关人物
廉宝生
相关人物
廉宝宗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