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羊夜游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天津市宁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3098
颗粒名称: 石羊夜游
分类号: I277.3
页数: 2
页码: 333-334
摘要: 《石羊夜游》是由王桂义所搜集整理的一个民间传说,讲述了丰台镇西村有一块大墓地,被称为“刘坟山”,地势高耸,遍植松柏、垂柳。墓园内外有各种石雕制品,如石狮、华表等,庄严肃穆、气势恢宏。传说每到深夜子时,石马、石羊会变成活物,经常糟蹋庄稼。有一天,单二愣发现他的麦苗被踩踏得光秃一片,于是夜里带上一把镰刀,潜伏在离麦地不远处的高粱地里。果然,到了夜里十一点多钟,有一只羊从墓园里跑了出来,被单二愣一把揪住耳朵,另一只手抡起镰刀割下了一只耳朵。第二天一早,单二愣带着一帮人到刘家茔查看,果不其然,那只石羊少了一只耳朵,而且割得齐刷刷的。
关键词: 宁河县 民间文学 传说

内容

在丰台镇西村西北部,原有一块大墓地,面积有百余亩,这就是清康熙朝巡抚刘兆麒的家茔。由于整个墓地地势高耸,形如小山,所以当地人又称之为“刘坟山”。原来的墓地四周有高墙环绕,在墓园南面建有七八米宽的大门,墓园内外遍植松柏、垂柳,景色宜人。
  《丰润县志》中所记丰台十二景之“黄莺鸣柳刘家茔”便指此处。然而,刘家茔的景观不仅是黄莺鸣柳的自然风光,从墓园门外一直深入到祭台三四十米的甬路上,还分别矗立着石狮、华表、石吼、祭台、供桌、香炉、酒盛、石碑、赑屃、狻猊、骆驼、羊、马、侍官、翁仲等各种石雕制品百余件,均由汉白玉、青石精雕而成,每件石器都硕大过于真人真物,将整个墓园的气氛烘托得庄严肃穆、气势恢宏。
  传说刘家茔是一块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在风水灵气的催动下,每到深夜子时,墓园里的石马、石羊就会变成活物,经常跑出来糟蹋庄稼。在丰台西村有个叫单二愣的,他家有一块麦地,就在刘家茔附近。有一天,单二愣到麦地里除草,发现有一大块麦苗被牲畜踩踏得光秃一片,而四周却并未发现有牲畜的粪便。单二愣顺着足迹查看了一番,发现足迹一直通往刘家茔的方向。单二愣一见非常气愤,心想:一定是刘坟山的石羊、石马干的好事。第二天夜里,单二愣带上一把镰刀,偷偷地潜伏在离麦地不远处的高粱地里,观察麦田里的动静。果然,到了夜里十一点多钟,只见有一只羊从墓园里跑了出来,直奔单二愣家的麦地。等这只羊跑进麦地刚想吃麦苗,单二愣一下子蹿了过去,那只羊刚想逃跑,被单二愣一把揪住耳朵,另一只手抡起镰刀,刷的一下将羊的一只耳朵割了下来,那只羊负痛跑回了墓园。第二天一早,单二愣带着一帮人到刘家茔查看,果然有一只石羊少了一只耳朵,而且割得齐刷刷的。镇里的村民听说后,纷纷前去观看。自从石羊被割掉一只耳朵以后,墓园里的石兽再不敢跑出来危害庄稼了。直到“文革”前期,墓园里的石器大多被毁,石羊也不知所踪。

知识出处

天津市宁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

《天津市宁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宁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内容包括: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诞生礼、婚礼、特殊婚姻等。

阅读

相关人物

王桂义
责任者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