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河区图书馆
宁河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河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期刊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圈地的风波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天津市宁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3097
颗粒名称:
圈地的风波
分类号:
I277.3
页数:
3
页码:
331-333
摘要:
《圈地的风波》是由王洪云所讲述,刘志芹整理的一个民间传说,讲述了杨老汉想占一块地,但只有很少的绳子,导致他们只圈了一小块地。而娥子则用纺出的线抢先占到了这块地,使杨家非常生气。
关键词:
宁河县
民间文学
传说
内容
从前,梁城(即今宁河镇)的北坞,还是蓟运河两个甩湾的缓冲地段,那里水流平静,鱼虾很多。有杨氏兄弟二人,在沿河一带打鱼为业。后来哥俩就在岸边盖起房子,安家立命,两兄弟都娶妻生子,人口逐渐多了起来,房子也越盖越多。因为都是杨姓一家,人们都管它叫“小杨庄”。
到了大清顺治年间,朝廷颁布圈地指令。那些王公贵族,只在京畿一带争夺,穷乡僻壤之地,一时还顾及不到。可是这消息也传到杨老汉的耳朵里,听说可以圈占土地,他首先想到村西郊那片荒野,他要把它占为己有,他不去打鱼,就在家里劈开缕缕,搓起绳子来。搓出的绳子大团小团,堆在炕上和地下,忽听院子里一阵欢笑,原来是女儿娥子回娘家来了。
娥子进得屋来,看见老汉搓了这么多绳子就问:“你老搓这么多绳子干啥呀?”老汉说:“圈地呀!”娥子又问:“圈地,圈啥地啊?”老汉说:“这会皇上让老百姓圈地,谁占归谁,我想把西边那片地圈起来,这回咱就有自己的地了。”娥子听得入了神儿,就又追问:“这是真的?”老汉说:“那还有假,前几天有条从北京来的船,是船上的人告诉我的,说那边都快占完了。”娥子听得入了神,就斜坐在炕沿上,沉思了一会就出去了。
时间不大,就听外面又哭又喊,原来娥子得了急病,紧闭双眼,喘着一丝微弱的气息,杨老汉一看也急了忙问:“这是怎么回事?”老伴哭着说:“刚才还好好的,就得了这么重的病,她是有主的人了,这可怎么好?”说着又哭了起来。
娥子的婆家是城里于家,相隔只有一条河,还是老汉拿了个准主意说:“她的病不轻,我们这儿又没处去找医生,恐怕耽误了,还是把她送回去,将来省得落埋怨,快!摘一扇板来。”
大家七手八脚,把娥子安放在门板上,盖好被子,找四个小伙子,一阵风似地抬到船上,一直送到婆家。
丈夫见好端端的妻子,突然危在旦夕,也惊慌失措起来,草草送走客人,急忙回到屋里看望,掀起门帘,立刻惊得瞠目结舌,啊了一声,只见娥子,正自安详地坐在炕上,对镜梳妆呢,丈夫三步两脚走进去问:“你这是怎么了?”娥子一摆手说:“小声点,你过来,我有话跟你说。”就把在娘家看见父亲搓绳,准备圈地的事告诉了丈夫,又说:“我假装有病,瞒过他们才回来的,他们真笨,搓绳子多慢,我要纺线,纺出线来,你赶紧去占杨家庄西边那片地,那里地势高,土质肥,晚了就占不着了。”
她安上纺车,连夜纺起线来。
过了两天,杨老汉还在搓绳子,忽然小孙子跑进来,告诉爷爷,河那边过来不少人,说是来占地的,杨老汉出来一望,果然是真,忙招呼儿子、孙子一起动手,拿着绳子跑到那里,只见于家已经扯起线来了,杨老汉也放开绳子,可是绳子太少了,只圈了一小块地就没有了,眼看着于家转眼之间就圈占了几百亩,把他这一小块地,整整地包围起来。
这时,圈地消息已经传开,城里人纷纷过河来,有的插标子,有的撒草木灰,有的竟骑着马,马蹄踏过的地方就算圈定了。顷刻之间,几千亩土地都被抢占一空,可怜杨家得到消息最早,占得土地最少,一家人垂头丧气。
后来才知道是姑娘装病,透了消息,怨她偏向婆家,不把纺线这一招告诉娘家,竟把杨家要占的地,抢占了去。从此,两家亲戚日渐疏远,后来竟不通庆吊。直到今天,杨家上了年纪的人,还能叙述这故事的始末。
知识出处
《天津市宁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宁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内容包括: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诞生礼、婚礼、特殊婚姻等。
阅读
相关人物
王洪云
责任者
刘志芹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宁河县现代产业园区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