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官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天津市宁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3057
颗粒名称: 三官庙
分类号: K928.75
页数: 4
页码: 257-260
摘要: 本文介绍了位于芦台镇的文昌阁和三官庙,其中文昌阁是一座高台基础的建筑,每年举办两次祭奠;三官庙为道观,初名“芦台两等小学校”,后称“芦台镇完全小学”,现为芦台二中校址的一部分。此外,文章还讲述了关于文昌阁和三官庙的两个故事,其中一个是关于文昌阁前石桥的;另一个是关于三官庙后殿神像的。
关键词: 芦台镇 三官庙 历史

内容

三官庙为道观,位于芦台南部小园子东邻,去赵家园大道之西、红沙河以南,占地约八亩,坐北朝南。庙前为广袤田园。东南有一水坞,供邻近人家饮用;坞北有一碑亭,内竖石碑一块。西庙墙外,地上有厝柩一具。
  该庙奉天官、地官、水官三神。据传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该庙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改为学堂。殿内布局,早已荡然无存。只可凭零星传说和推想,略加记述。
  庙应有门殿,应设“哼哈二将”或护法金刚。门殿之后为正殿,系飞檐式建筑,明厦宽广。殿脊中央左右塑两小童以铁链牵一葫芦。殿内供应三官神像。正殿前出一拱券,两旁无配殿,殿前西墙下有一株古槐,殿左右有通道可通后殿。
  后殿稍逊于正殿,东西各设配殿三间。东配殿山下有一角门可以通街。
  该庙无道士。建于何年不详。唯后殿部分系清末增建,殿两侧各有耳房两间,殿后为一小广场,周以院墙围护。
  该庙改学堂后,初仅两个班、4名教师。20世纪30年代后期,学生增多,才将后殿神像拆除,增为教室。据说,后殿从建成至改为教室,前后仅存30年。
  此庙之学堂为本镇籍时任清礼部主事王照创办,不仅在本镇为最早,在全国亦最早。初名“芦台两等小学校”,或直呼为“三官庙小学堂”,后称“芦台镇完全小学”;1949年后为芦台镇第一小学;1976年校舍震毁,现在是芦台二中校址的一部分。
  与此庙相关的有两则故事。
  1.厝柩
  在庙的西墙外,贴墙有一厝柩,俗称“棺材丘子”。故者不知何人,或疑为道人。据老人说,上辈人曾见有一妪一妇到柩前祭奠,烧纸哭泣。后又见有人隔两年一祭泥柩,似为妪妇所托。年深日久,无人再来问津,致使厝柩露棺。到1958年时,此棺尚在。
  当时,有人对厝柩产生兴趣。一日,有人将棺劈开。使人惊讶的是,尸体非常完好,面目如生。此人头戴红缨软帽,身着马蹄袖武士装,足蹬薄底软靴,右手执马鞭一支。俨然一清朝武士,年约二十多岁。有人疑其口中有宝,以手探之,但无所获。尸体后风化无存。
  有人猜测:晚清时,一家数口南下还乡,途经芦台,青年武士突罹重症,不治而亡。可能因运输困难,路费不敷,遂厝于庙内殿中,到改校时迁出。
  猜测之二:一位负有使命之武士,纵马扬鞭,从京城南下,途经芦台,突患重病亡故。芦台人为其卖马购棺,厝棺于三官庙内,以待家人认领。该将士因未完成使命而抱恨,手执马鞭,紧握不放。不得已只可按原来之装束、姿势,握鞭入殓。之后,其母、妻寻踪而至,烧纸吊祭后,托人照管。原拟移柩还乡,终因种种原因而放弃,致使该柩存置多年。
  又有人说:此青年武士系南方人,姓罗,受朝廷委派,赴东北上任,行至芦台馆驿,不想突发急病而故,遂厝置于此。
  依常理推想,芦台当时多驻军,八国联军侵华时芦台驻军曾被联军攻击而逃逸。该军士殁于是役,当时官府无暇顾及,当地百姓为其买棺盛殓,厝而置之,以便认领,也是可能的。
  2.十八庄铁坝一条碑
  庙前之碑亭据说为平息十八庄水患而立。此碑在1942年左右建庙前之两栋教室时,因障碍地基,人们抬去天齐庙内。此后下落不明,碑文无人可忆出。
  大约在清末,芦台之西小河水,从蓟运河流入,蜿蜒经苏庄、靳庄,过大陈庄石板桥,穿过铁路下叫“八大洚”的涵洞,流经杨家泊,向南入海。由于海潮变化,海水逆流倒灌,时常侵蚀流域中十八个村庄(即三官庙园子、小园子、史家园子、药王庙园子、齐家园、苏庄、杨花庄、赵家园、大陈庄、崔庄、靳庄、东庄坨、西庄坨、桃园、羊角庄、辛庄、魏庄、杨家泊)的庄稼。
  于是十八庄联合到海边筑一大坝,以挡咸水倒灌。然而此坝却影响了附近渔民到河口溜箔治鱼,他们便把大坝拆开,十八庄又去人堵上。此后数拆数堵,十八庄还派专人巡查,依然无效。双方交涉无果,遂报官裁决。当时海下各村亦属宁河县,经官府裁决,息事议和。自此保住大坝,永不毁损。为记此事,立碑为证。人们称此坝为“十八庄铁坝一条”,称此碑为“十八庄铁坝一条碑”。

知识出处

天津市宁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

《天津市宁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宁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内容包括: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诞生礼、婚礼、特殊婚姻等。

阅读

相关地名

芦台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