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氏形意拳基本内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天津市宁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3020
颗粒名称: 傅氏形意拳基本内容
分类号: G852.14
页数: 2
页码: 165-166
摘要: 本文记述了傅氏形意拳的基本内容包括三体式、五行拳、十二形拳、传统套路和养生功法。练拳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需打好基础,注意姿势正确、步法稳定和动作舒展沉稳;第二阶段要掌握动作的变化规律和特点,注意连贯协调和圆活自然;第三阶段要着重练习劲力运用和意念呼吸与动作的结合,达到轻灵沉着和周身完整的统一。在练拳过程中要牢记三忌:防止努气、不要故意提腹鼓腹和不要憋气。练好傅氏形意拳需要掌握要领,姿势正确,动作协调,呼吸自然,神静气聚,劲整发劲。三体式是形意拳的根本,要收胯扣膝、提肛敛臀、正脊塌腰、含胸拔背、沉肩垂肘和虚灵顶劲。
关键词: 傅氏 形意拳 基本内容

内容

傅氏形意拳基本内容为三体式,五行拳,十二形拳,传统套路,养生功法。傅氏形意拳动作特点是意识、呼吸、动作三者紧密结合,给人一种紧密、协调、圆活、沉稳的感觉。发劲刚脆、进退互周。
  一般学拳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需要在姿势动作上打好基础,把拳套中的步型、步法、手型、手法、腿法、身法、眼法等基本要求弄清楚,做到姿势正确,步法稳定,动作舒展沉稳。
  第二阶段,注意掌握动作的变化规律及其特点,做到连贯协调,圆活自然。
  第三阶段,着重练习劲力运用和意念呼吸与动作的自然结合,做到轻灵沉着,周身完整统一。
  在练拳过程中要牢记“三忌”:即防止努气,使动作僵硬;不要故意提腹、鼓腹;不要憋气,以力使气,生硬勉强。具体要求如下:
  1.掌握要领,姿势正确,要做到松肩沉肘,含胸拔背,上虚下实。
  2.动作协调,呼吸自然,起手为呼,落手为吸,用力为呼,放松为吸。
  3.神要静,气要聚,劲要整,发劲时做到精气神一齐,一发全发,一到全到。
  练好傅氏形意拳,首先需练好起势三体式,由此去领悟该拳的动作要领及其拳理。
  三体式是形意拳的根本,所谓三体,是指头,手,足。站三体式时,头顶正直,目视前手;鼻尖,前手,前足,三尖相对;重心坐后腿(三七开),退守进攻,无不合宜。
  1.收胯扣膝:两胯放松,略向后缩,两膝微微向里扣前膝,不要超过踝关节(不要太弓);后脚根与臀部上下相对,脚趾扣地。重心坐后腿,前腿只承担脚趾扣地之重。
  2.提肛敛臀:塌腰的同时,要注意臀部自然收紧,不要左右扭动,更要避免向外突出;臀部肌要和肛门同时有意识提起内敛,即尾闾提起,使督脉阳气上升。
  3.正脊塌腰:腰部有意识地向下松。腰腹部不可用力前挺。塌腰就是松腰意思;在塌腰同时,脊椎骨要竖起。“塌腰竖顶”指的就是这个。
  4.含胸拔背:胸部略向内含,但不要过分内缩,也不要紧张用力;两肋肌肉要自然向下松弛;腹部要自然充实(沉气),但不要故意鼓腹;背部肌肉随两臂伸展动作,尽力向两侧舒展开。
  5.沉肩垂肘:两肩略向内缩,并向下松垂,前臂肘部下垂,并有意识地往前顶,但不能把臂伸直;前手食指要有意识地向上挑劲,拇指尽力向外撑开,虎口成半圆形,手心向里扣,与鼻尖相齐高低;肘与膝,手与足相对;后手五指撑开,后臂靠在脐侧,并有意识地往前顶。腕部要塌住。
  6.虚灵顶劲:头向上顶,但不要紧张用力;头部方向正直,面部自然,下颌略向里收回,口自然闭合,舌抵上颚;牙齿要扣好,眼神要注视前手,要精神贯注。

知识出处

天津市宁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

《天津市宁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宁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内容包括: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诞生礼、婚礼、特殊婚姻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