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消费习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天津市宁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2985
颗粒名称: 第三章 消费习俗
分类号: K892.2
页数: 20
页码: 60-79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河地区的服饰历史。旗袍和长袍都是中国传统服饰的代表之一,随着时代的变迁,它们的款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鞋子在服饰中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不同材质和款式的鞋子适用于不同场合和人群。
关键词: 宁河 清朝 消费习俗

内容

一、服饰
  自唐宋以来,汉族的“服色”与服俗,到明代基本相同,如京剧、评剧的传统戏装基本是明代人服装。清朝是我国服装史上改变最大的一个时期,宁河人在入清以后的服饰,只有少数乡村居民,不废旧时衣冠(常服),大多数人还是都改为清代服饰。
  女人穿的旗袍:旗袍是满族典型的服饰,它的式样和结构不很复杂,一般是圆领、大襟、窄袖、两面开气儿,有扣袢。衣料多用绸缎,且在衣襟、领口、袖边等处镶嵌上几道花绦或彩牙儿等宽形花边。清朝中后期,出现了不开气儿的旗袍,下摆由宽大变为收敛,收紧腰身。袖口也由窄变肥,镶嵌改为窄形栏干。
  20世纪20年代之后,汉族女子开始穿旗袍,中华民国政府于1929年确定旗袍为国家礼服之一,到20世纪40年代末,旗袍风行了二十多年,款式几经变化,主要集中在领子、袖子及身长三方面,袖子由长变短,由腕部缩至肘间,最后缩至肩部,成为无袖旗袍,领高变低,让女性体态和曲线美充分显示出来,身量缩至足踝与膝盖之间,最短时在膝盖以上。旗袍成了妇女在社交场合所不可缺少的礼服,即使是家境并不富裕的妇女,一般也要有一二件旗袍以备走亲访友时穿用。随着时代的发展,旗袍的式样不断变化,越来越符合人们实际生活的需要,穿起来爽身合体、美观大方而又具有东方女性特有的美。
  男人穿的长袍:长袍有单袍、夹袍和棉袍之分,单袍又俗称“大褂”。长袍在其流行的过程中也有较大的演变。清朝初期的长袍又肥又大,长及脚面,并且没有领子,穿时,需别加领衣,俗称“一裹圆”,此种服饰为清代官吏经常使用,无气儿,后来成为宁河地区一般平民所穿用的袍服。清朝晚期,长袍则演变成又短又瘦,并且加上了立领。长袍大襟所遮住的部分称为“掩襟”,有长掩襟也有半掩襟。最初,长袍上都不带口袋。民国以后,在长袍的掩襟上普遍安有一个口袋,便于盛放手绢等小物品(没有口袋时,手绢等小物品一般是放在左袖口内,走路的时候左手不垂放下来或是用手牵着袖口)。旧时,无论是商人、官僚、文人,还是平民百姓,只要稍有些“脸面”的人,长袍是必备的服饰之一,它既充当了礼服,又是日常生活中所不可或缺的服饰之一。到了20世纪60年代初期,长袍才逐步匿迹。
  20世纪50年代初期,宁河地区以粗细棉布制的裤、袄、长袍、短衫等为主,多为手工缝制;款式以大襟,长圆领为主,缀疙瘩袢兼有扣袢。男子穿对襟,丐裆裤;冬天穿“二大袄”,二大袄是扛大个儿、泥瓦匠、赶车人穿的一种轻便式棉外套,因它比棉袍稍短,可以挡风,但又灵便;比棉袄又略长(过臀),不似长棉袍不好迈腿,所以劳动者都喜欢它作冬服。同时“二大棉袄”,穿脱、存放也比较方便,可以敞怀穿用,是长棉袍和棉袄都无法比拟的。
  旧时,民间的男帽样式主要有便帽、风帽、将军盔、毡帽、恭喜帽、鸭舌帽等。冬天多戴毡帽头(有镶灰鼠皮与不镶灰鼠皮两种)。天寒地冻时落下两耳,十分暖和;天气稍暖,则归入帽内,又很方便。毡帽有礼帽和便帽之别,其式样很多,有半圆形而顶略平的;有反折向上作两耳式,在折下时可掩住双耳来御寒的;有前作遮阳式而后向上反折的;也有顶部呈现锥状的等等。所有这些毡帽,都是负贩劳动者所普遍佩戴的。这种式样的帽子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慢慢绝迹。夏季则戴由高粱秆蔑片或麦秸秆编的斗笠、草帽。
  宁河民间有句俗话:“脚上没鞋穷半截。”意思是说,即使你身穿绫罗绸缎,可是脚上却穿一双旧鞋也照样让人瞧不起,有穷人乍富之嫌。鞋在服饰习俗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清代宁河民间较流行的鞋是双脸靴,也叫两道脸靴,有厚底和薄底之分。一般用缎、绒、布为鞋料。主要为绅士、富商和学界人士穿用。
  20世纪20年代流行一种圆口和尖口布鞋,质地有礼服呢和布两种,为青年人所喜欢穿着。这种鞋后来又演化成皮底和胶底。30年代还流行一种“充礼服呢”(假礼服呢)面的鞋。
  农民和城镇体力劳动者长期穿自家纳底纳帮的布鞋,脸长、跟脚、禁磨耐用。
  俗称“实纳帮鞋”。七里海一带的农民冬季下海打芦苇,脚穿牛皮绑或猪皮绑(鞋)。牛皮绑在冬季收割芦苇时,穿上它既不冻脚,也不怕芦苇根把脚扎伤。在七里海畔,过去人们流传着一首民谣:“脚穿牛皮大绑,肩扛怀镰大钐。身穿口袋大袄,怀揣黄粞大蛋(黄粞菜做的菜团子)。”
  清代宁河民间流行穿着的袜子都是自家做的纳底布袜,男子流行用一块方布裹脚的习惯,此俗一直延续到20世纪40年代。20世纪30年代,一种手工机织的线袜开始普及,由于线袜很容易被磨破,因此,补袜子就成为家庭妇女主要家务劳动之一。补袜子使用的一种木制的袜楦,也成为当时一般家庭必备的物品。这种补袜子的习惯大约到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才消失,原因是禁磨耐用的尼龙袜代替了线袜。
  腿带,俗称“腿带子”,最初为布带,后为线带,有宽带和窄带之分,带子末端织有流苏线穗。旧时,人们无论穿单裤、夹裤或棉裤都时兴用腿带子扎裤腿角,缠裹于脚踝之处。特别是那时的棉裤裤裆肥大,裤筒甚宽,而里面又无贴身衣裤,故腿与裤筒间的空隙很大,易进冷风,扎上腿带子既可御寒保暖,又可起防护作用。此俗直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才逐步消失。
  宁河服饰禁忌:宁河人很关注服饰的传统文化性。如对于服饰色彩,遇有灾难性事件,不能穿红色衣服;而喜庆事件,又不能穿黑色衣服。喜事服饰色彩宜“鲜艳”。黑蓝衣服不能镶白纽扣、缘白边。做衣服不能左大襟(只能做右开襟款式),只有死人的寿衣才是左大襟。
  五毒衣:是儿童在端午节时穿用的一种衣饰,通常是背心式。一般用黄色布或绸子制成,上面绣有蝎子、蜈蚣、蟾蜍、蛇、壁虎等5种小生物。传说孩子穿上这种衣服就可以避免各种毒虫的叮咬,避邪除病,以利于儿童顺利成长。
  百家衣:是宁河民间在儿童过“百岁儿”时为其穿的衣饰,婴儿出生后,家中长辈妇女向亲友送红鸡蛋,并托着一个铜盘,向亲朋好友及街坊邻居索要零碎杂色布块,按正方形或三角形拼接缝制而成。式样做成大襟的道袍式。民间传说,穿上百家衣长寿多福。还有的认为此俗源于“受尽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之俗谚。穿百家衣象征孩子经历了一段苦难的生活,预示苦尽甘来。还有的人家用做百家衣的方法为孩子做成百家被,以此祈福求寿。无论从服饰风俗,还是从家庭女手工工艺来说,都是一种民俗事象。
  当地人流传,衣服破了、扣子掉了,一定要缝补齐全。缝补时不能穿身上缝补,俗云“身上连,万人嫌”。衣服上的纽扣也必缝单数(为五或七),不能缝双数纽扣,俗称“四、六不成人”。男人的服色,以凝重为主,不可选用粉红等妇女喜用的颜色;如男人喜欢妇女装饰色,则宁河人认为此人心理不健康,甚至被视为“二尾(音“以”)子”、不男不女的人。
  服饰禁忌与民俗民风关系密切,反映各个时代的文化背景与文化心理,是随时代而变化形式的,现代服饰以张扬个性为主,“穿衣吃饭,各随己变”,一些禁忌已被打破。
  二、饮食
  “民以食为天”,一顿不吃饿得慌,从帝王将相到市井小民,都深知其中三:昧,懂得食物的重要。家乡人见面先问:“吃了吗?”在古代就已经成了人民传统文化中相沿成习、不可或缺的礼仪:饮食民俗在人们日常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它是所有民俗事象中延续时间最长的一种,是揭示和研究当地生产水平、社会文化水平、物产资源种类及人们日常生活方式的一种最显而易见的佐证。
  1.饮食结构
  宁河的百姓在清代及民国时期,主食以玉米、小米、高粱米为主,吃大米、白面者不多。贫户多吃高粱面,并掺以黄蓿、蒿子籽及糠、麸、野菜等。1937年,村民常年主食只有红高粱,仅在过年过节时,才能吃上一点大米或小米。平时以白菜、虾酱、咸菜为副食者为多,百姓大都不种植青菜。家乡的七里海地处九河下梢,旱涝交替,对自然的依赖造成了当地百姓过着“糠菜半年粮”的日子,逢灾年还要靠野菜、树皮、草根等充饥。
  遇上好年景,平日饮食主要吃法有:玉米面(高粱面)饽饽、窝头、发面饽饽、面粥、渣粥、咸粥、尜尜汤、(菜)馅饽饽、小米(高粱米、大米)干饭、稀饭、咸饭。一般喜吃两米饭,主要是大米、小米两米饭;逢年过节有白面馒头、饼、面条、饺子、包子、合子等。副食主要有白菜、倭瓜、芥菜、红萝卜、白萝卜及小鱼、小虾、虾酱等。
  七里海盛产鱼、虾、蟹、贝,种类很多:最大的鱼有长到一百多斤,当地人称为“黄钻”(学名鳡鱼、别名竿鱼)。其他种类包括鲤鱼、鲫鱼、花鲫鱼、翘嘴鲢、鲂鱼、红眼鳟子、鱽鱼(小鱽鱼称鱽鲶鱼)、黄瓜鱼(可分大青眼、双背、短脖)、草鱼(别名草包、老头)、花鲢(别名胖头)、黑鱼、鲇鱼、泥鳅、鳝鱼(可分黄鳝、白鳝、黑鳝)、甲鱼、嘎鱼、银鱼、平鱼、麦穗、秃头、石虎鱼、称杆鱼(又叫船钉鱼)、石榴鱼、针鱼、虾(分草虾、铁虾、青虾)、螃蟹、蛤蚌、青蚬、蛏、螺蛳等三十余种。
  2.传统吃法
  银鱼炒鸡蛋:七里海盛产的银鱼软骨无鳞,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脂肪、铁、核黄素、钙、磷等多种成分。银鱼炒鸡蛋制作方法是:
  1.将银鱼去头尾洗净沥干水分;鸡蛋打入碗内,加银鱼、盐调匀。
  2.炒锅注油烧热,倒入鸡蛋,用铁铲摊匀成饼形,先煎一面,再翻煎另一面,煎熟后划成块。
  3.锅内放入料酒、盐及适量清水,倒入笋丝、木耳、煎好的蛋饼,烧开后再加入韭菜段,翻匀出锅即成。特点:色泽金黄,香嫩肥鲜。
  炸铁雀儿:炸铁雀的制作方法很简单,用温火炸过的铁雀儿,浇上酱、盐、糖、醋、香料等勾制的秘制芡汁,然后插到竹签上,就算齐活了。炸铁雀儿,外焦里嫩,香酥可口,芡汁鲜美。旧时,挑脚的、驶船的最喜欢这一口。
  醉蟹:醉蟹佐酒食之,酒香伴鲜美,鲜美衬酒香,醇厚怡人,妙不可言。制作方法是,醉前把七里海河蟹洗净、控水,倒入熬好、晾凉的花椒盐水中,加一点白酒,封上罐口,几天后即可食用。
  包干鱼:在秋凉季节,把鱼用火锅包熟后晒干,当地人称“包干鱼”,留作冬季蔬菜青黄不接的季节,做菜或做汤用。用于包干的鱼以小个儿的河杂鱼为主。最好吃的小鱼是“毫根儿”、“麦穗”。还有锅包虾米等。
  用这种方法存放的水产品,制成菜肴或汤类,味道鲜美。
  虾酱、螃蟹酱、麻线虾酱:制法是将虾、蟹、麻线虾洗净、捣碎、加盐、拌均匀、装坛(或缸罐)封存,并适时搅拌,于阳光下发酵,可生食,蘸葱吃,也可以炸熟了吃,味咸而鲜,以对虾头酱为最好。
  嘎鱼头丸子:专门用嘎鱼头剁成的,那丸子味美不一般,用鱼肉做的丸子,丸子嫩滑爽口,肥而不腻,久吃不厌。
  鲇鱼熬萝卜:海鲇鱼熬萝卜在芦台等地区十分普及,做法也简单。就是取海鲇鱼去鳃、去内脏、洗净、用油炝锅后,加汤熬鱼,将熟时放入旱萝卜片,熟后食之,味道鲜美,顺气理肺,营养价值高,当地人多在入冬前食之。
  炸蚂蚱:当地还有一句俗话:“大饼夹蚂蚱,家吃去。”炸蚂蚱要去掉翅膀,然后放到热油锅里炸成金黄色以后放到花椒油和酱油做成的调料里蘸一下,再撒上葱花,最好是夹在刚刚烙熟的死面饼里,又酥又香又脆,既解饱又好吃。
  七里海河蟹面:蟹味浓厚,汤汁鲜美,面条爽滑,稀稠适度,鲜香润喉,汤面共饮,生津暖胃,口感筋韧、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
  七里海河蟹汤面自明代以来,在宁河县境内传承至今,如今深受京津唐地区百姓喜爱,是宁河人招待亲朋好友的风味食品。它保留了天津市民间饮食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价值。2013年被天津市政府批准列入第三批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每年中秋节前后,正是七里海河蟹最肥的季节,到七里海垂钓河蟹,品尝七里海河蟹面,正成为京、津两地游客休闲的新方式。
  七里海所产的河蟹、银鱼一直是宁河人所称道的美食之一。现存最早一部志书《天津卫志》中记载:15世纪,天津所产紫蟹、银鱼,已享誉中外。明代且有“天津螃蟹镇江醋”的说法。明正德年间,武宗皇帝的大宦官刘瑾,已在天津卫派出“银鱼厂太监”,专事收购七里海紫蟹、银鱼等鱼鲜水产,送到北京,供奉皇帝及宫廷食用,并收有关税款。由此可见紫蟹、银鱼的名贵程度。入清以后,紫蟹、银鱼与铁雀,更被列为天津的“三珍”。所以要想吃紫蟹、银鱼等水产品,天津宁河七里海是基地。河蟹吃法很多,除煮、蒸外,还可做溜紫蟹黄、蟹肉丸子、河蟹酱、河蟹面、河蟹肉饺子等等。
  饽饽熬小鱼:宁河人喜食“饽饽熬小鱼”,常用大铁锅放好小鱼和熬鱼作料,四周贴饽饽,谓之“一锅儿熟”,鱼汤常浸到饽饽周边,异常鲜美,形成当地美食习俗之一。“粘卷子熬小鱼”,也是同样做法。是旧日时富裕人家才能食用的。
  菜团子:菜团子,是旧时生活较为贫困家庭在冬季经常食用的食品。那时,人们主要的冬季蔬菜就是大白菜,故家家有储存大白菜的习惯。为了合理利用白菜的最外一层,俗称“白菜帮子”,一般要用其做馅,再放一些虾皮、切碎的油条等做成素馅,用和好的棒子面(玉米面)包上,制成圆形的团子上笼蒸熟。
  七里海大青虾:味道鲜美,卤虾、炒虾、炸虾、糟虾酱都可,如将青虾用开水焯熟,晾干,装到袋子里摔打后,去皮剩肉,用水发开后,炒虾仁,包饺子,可称美味佳肴。
  螃蟹饺子:方法是:先将活螃蟹去掉脐、胃、腮部分,把蟹黄刮出来备用,然后将蟹身、爪一齐放入一盛具,捣烂,再用纱布把蟹皮过滤掉,将螃蟹汁、蟹黄,再加鸡蛋或少许韭菜、葱、姜、花椒面等。将馅和好后,面皮先捏一个筒状,从上口用小勺灌馅,然后再封口。饺子包好后,蒸、煮即可。
  七里海大雁、野鸭:春天的大雁,秋天的野鸭最肥嫩,因此,在七里海地区有“春雁、秋鸭”之说。可以说,七里海地区的人们,在20世纪50年代,家家的锅里,都熬过百斤左右的大黄钻,炖过大雁肉,蒸过野鸭包,煮过野鸭饺,都是十足的野味。
  3.特色饮食
  宁河因依海傍水,有着独特的河鲜、海味、野味这“三鲜食材”,品种丰富、取材广泛、烹制独特,从凉菜到热菜再到面食,形成有别于其他菜系、相对独立的菜品特色。比如,作为冷菜有“天河凤爪”,“老二位熏肚”,“丰台丰乐斋马二烧鸡”,卤河蟹,酱铁雀,七里海的咸鸭蛋,宁河瓜酱,酥鲫鱼,蒜蓉黄须菜,麻酱粉皮,白菜心拌海蜇,素什锦菜,油炸兰花豆……味道独特,而且清蒸紫蟹和盐水虾是当成冷菜摆出来的,这是宁河一个特点。
  热菜有炒七里海苇蘑,土鸡炖蘑菇,花椒肉,煎焖子,虾油溜咯扎,潘庄“麻辣豆腐”,岳龙的肘子,虾子腐竹,白菜蚶子,粉条冻豆腐炖肉,家常炖鸽子,咸菜卧鸡蛋,蟹黄豆腐,蒜片炒猪血,辣子炒白虾,银鱼托,红烧狗肉,南煎丸子,锅塌瓠子饼,海米炒马灵菜,干鱼萝卜丝汤,虾仁度面筋,银鱼紫蟹锅,抖面炸河虾,辣炒田螺,酱爆天鸡腿,喜宴必点的浇汁鲤鱼等特色菜。主菜是“大锅炖鱼”、“大锅炖棒骨”等。清真菜品有把牛肉条,羊蝎子,汉涮羊肉。
  主食更是丰富多样。火烧,家常葱花饼,白菜蚶子蒸饺,韭菜合子,粘卷子,野菜包子,玉米饽饽,摊鸡蛋饼,红枣发糕,小豆窝头,大饼,汆卤面,南瓜疙瘩汤,两米饭,野鸭饺子,荤油烫面卷子,大菜团子,“大米肉干饭”(也叫肉闷儿)。“大米肉干饭”要先把五花肉切成玉米粒大小放入调料炒好,再把蘑菇炒香,然后用宁河地产小站米焖饭,并把肉、蘑菇、配料和泡蘑菇汁水放入一起焖,直到把米香、肉香、蘑香和料香融在一起,出锅后饭上一层油亮,口感咸、鲜、香、糯。
  4.饮食习惯
  古人一般是一日两餐,这和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劳作制度,以及当时食源不充足有关。宁河县不少村民保持着这种饮食习惯。不过由于季节不同,也有区别。有的村民遵循“夏秋日食三餐,冬春日食两餐”的传统规矩。当地把一餐谓之“一顿”。早餐称“早饭”,午餐称“午饭”或“晌午饭”,晚餐称之为“晚饭”、“后晌饭”等。若在两餐中间食用一些食品,则称为“吃饽饽”、“零食”、“零嘴儿”。通常为了解决一时饥饿,称作“垫补”或“垫垫”。农忙季节,许多农村都习惯往地头送饭,或带干粮在地头休息时进食。
  村民喜寿婚嫁、祈年祝福、祭祖敬先、谢神拜佛,都有原始的说法,各有讲究。逐渐形成了以食俗代礼俗,以美馔佳肴纪念各种节日的风俗,这种习俗已经沿袭至今。比如传统年节饮食有:“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的合子往家转(赚)”,含辞旧迎新之意;元宵节吃元宵(俗称汤圆),含团圆之意;端午节吃粽子,饮雄黄酒避邪;中秋节吃月饼,象征家人团聚;立春日,吃春饼;夏至日,例食捞面,有“冬至馄饨夏至面”之谣。入伏,“食面”,又有“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之说。
  5.进食之礼
  中国号称“礼仪之邦”,讲礼仪、循礼法、崇礼教、重礼信、守礼义,是中国人的尚礼传统。旧时,进餐时要讲究进食之礼。我国早在《礼记》里对进食之礼就有详细的记载。在古代不同阶层的饮食活动中,普遍遵循着“礼”的规范,体现着尊卑等级的差别,同时对人们讲礼貌、谦恭、尊敬长辈风气的形成也是有显著作用的。
  宁河人的吃很有规矩。吃是讲程序礼仪的,吃时的坐也是有讲究的。进餐时的座位要突出一家之主的地位。旧时,富有的大家族,家长夫妇都是单独进餐,其子、媳、孙辈则按“房”(即各自小家庭,一家即为一房)进餐。而普通人家一般是家长和儿子们为一桌,其他妇女和儿童为一桌。若家中聚会,女儿可与家人同桌进餐,儿媳则只能在一旁侍奉。关于进餐时的座次,平日里不甚严格,但重大节日或家中有大事时,则要遵循长幼有序、男女有别之规矩。座位以对门为上,上座的左位次之,右位又次之。家宴中最尊的首席一般由家中长者来坐,必须待首席者入座后,其余的人方可入席落座。晚辈随父辈外出会亲友不同桌用餐,谓“父子不同席”。客人来访,分宾主落座,晚辈站立侍候,斟酒要满,斟茶不能满,谓之“满酒半茶”。女客随访,另行招待,谓“男女不同席”。酒后吃饭,不能盛满,随吃随添,谓“让酒不让饭”。这些民俗看起来好像有些啰嗦,实际上,是在强调一种次序,然后用次序约束走出家门的举止。如出门在外有人不讲程序礼仪,家乡人会说这人“短家规”。
  6.旧时饮食观念
  在近代史上,由于农业经济脆弱、封闭、保守特性的制约,和长期艰于食的困苦饥馑折磨,也由于传统文化中“苟安”、“知足”人生哲学的影响,宁河农村大众在数千年的艰难生活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饮食观念。
  果腹知足:民间俗语“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旧时代人民在社会底层,人生最大的满足就是每天能有饭吃,一日三餐维系着一个生命。得之可活、失之即死,它反映的是人们的基本生活内容和基本需要。
  备荒防饥:宁河地处九河下梢,旱涝不断,历史上饥荒发生的频率很高。故此社会各阶层都有很强的备荒防饥意识,尤其在那些果腹阶层群众的心里,已经扎下了极为牢固的备荒防饥意识。“天晴防备天阴,有饭防备没饭”一类流传下来的谚语,正是这类观念深入人心的证明。
  节俭持家:由于频发的饥荒,养成了宁河百姓吃苦耐劳、勤奋节俭的传统,形成了“只有享不了的福,没有吃不了的苦”的人生观念。土地有限,人口的增加,再加上多年低效率的生产能力,大多数人的生活保障在“开源”上已经举步维艰,只好在“节流”上动脑筋。“农忙时吃干,农闲时吃稀”一类民间谚语正是数千年来广大贫苦百姓节衣缩食生活的真实写照。即使在当代,社会人民富有了,我们也还是应该“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传承祖辈勤俭持家的优良传统。
  安贫自慰:“百菜不如白菜”“一辣解三馋,再辣赛过年”,这些世代相传的饮食生活谚语反映的历史内容无疑是十分单调和沉重的。白菜萝卜是贫苦百姓常年依赖的基本副食品,也是充当“糠菜半年粮”中“粮”的主要角色。事实上,他们舍此别无选择,那些应时鲜蔬、笋菇上品大多与贫苦百姓的餐桌无缘。于是人们造出了诸如此类的聊以自慰的观点。
  7.现代人饮食结构
  新中国成立后,人们的主食多为小麦、大米及豆类。副食品种大量增多,主要为猪、羊、牛肉类,鸡蛋、鱼、虾、蟹以及四季青菜。鱼类有:鲫鱼、鲢鱼、鲤鱼、毫根儿、麦穗、黑鱼、鲇鱼、嘎鱼、泥鳅、蟮鱼等。青菜类有:菠菜、芹菜、韭菜、蒜苔、菜花、黄瓜、西红柿、菠菜等,极为丰富。平日还要吃些苹果、香蕉、橘子、红果之类的干鲜果品。到20世纪80年代,饮食质量不断提高,主食在饮食结构中比例下降,肉类、鸡蛋、鱼类、蔬菜比例增加。进入21世纪,人民的饮食习惯从吃饱变为吃好,注重营养、健康,各种反季节蔬菜和肉、禽、蛋、奶及各类水产品进入人们的家庭餐桌。
  8.饮食的信仰和禁忌
  当地百姓饮食的信仰和禁忌事象多种多样,大多没有科学依据,只是反映了人们心理上对吉祥的祈盼和俗信。比如:在过生日时必须吃捞面,名曰“长寿面”。煮面条的时候不能扯断,说是吃了这样的面,人才能长寿。给小孩子过生日不能喝粥,说喝粥长大后办事情会糊涂。宁河依河傍海,渔业发达,村民在船上忌说“翻”字,烙饼时不说“翻过来”,而说“划过来”,吃鱼时也一样。吃饭提倡只夹自己眼前的菜,伸长胳膊去够远端的吃食被称作“过河”,或叫“没出息”;忌用盘子吃饭,如用盘子吃饭,会嘴浅(说话没把门儿的);有些家长还不让小孩吃鱼子,因为鱼子不计其数,怕长大念书不识数;家长绝不准晚辈把筷子竖插在米饭碗里,因为祭亡灵时筷子才是直插的;也不许小孩“剩碗底”,常吓唬孩子“吃饭不能碗里剩饭粒,剩饭粒要娶麻媳妇儿”。有的禁忌表面上看不科学,却起到了提倡节约的教育。饭前饭后,不允许敲碟敲碗敲锅盆,传言此举预示着将成为缺衣少食的乞丐;吃饭忌“吧嘚嘴”,咀嚼、喝汤忌发出声音;忌“一手拿筷子,一手拿勺”,说是“没出息”;忌从窗口递送食品,因为送牢饭都是从窗口传递,也有说吃了从窗口递送的食品“得噎死”;盛饭或汤时忌勺子往外翻,因为这是旧时给犯人盛饭的舀法;俩人再好也不能同吃一个鸭梨或橘子,“分梨”谐音“分离”,“分橘”谐音“分居”,要第三人咬一口或一起吃才好。
  农民惯用炕桌吃饭,冬日在炕上放桌,夏日在室外地面放桌。夹菜,忌夹起又抖掉,筷子不能在菜盘中翻搅。“觉不言,饭不语”,吃饭、睡觉都不应说话。饭前松裤带、吃饭一手托腮或手托碗底、饭后伸懒腰或打哈欠为失态。这些“老例儿”是约定俗成的惯例也好,是禁忌的规矩也罢,都已成为百姓生活中原生态的民俗讲究。生活进步,理念日新,现代人一般不喜欢老例儿不许这不许那的“教条”,无可厚非。虽然很多习俗、俗信也在自然消逝,但人们美好的祈愿薪火相传,合理的风俗习惯至今仍在宁河地区保留着,延续着。
  三、居住
  1.民居
  清代到民国时期,宁河县的民居按使用的建筑材料划分:有窝棚(窝铺)、灰房、土坯房、砖瓦房等。
  窝棚,也称“窝铺”,是在乡村地头或场院边为看守者建造的临时居所。也是贫民的住所,窝棚多用树枝或芦苇扎成三四寸圆的把子做成半圆形的支架,上铺一层苇薄帘或秫秸,为御寒,在外面抹一层草泥,两侧一头封死,一头开门。
  灰房,是在草泥房(或土坯房)的基础上,将屋顶和墙身用青灰罩面,即抹上青灰加白麻刀的灰。这就是灰房。
  土坯房,旧时普通家庭多以土坯盖房。建筑的房舍多为坐北朝南的三间正房,院内有东厢房或西厢房,或同时拥有东、西厢房,建筑材料多以土坯盖房。土坯都是人工用一块块脱坯做出的,即用铡刀把麦秸秆铡成两寸长再搅拌入泥土中浇水和泥,和好的泥放入木制模具框套里,(模子)填严实后,将木头框套拿出,泥干后,便成为土坯,这种脱坯技术一直被广泛使用。建房木料多为圆杂木,但忌讳用桑、枣、杜、梨、槐木盖房,民俗有“桑、枣、杜、梨、槐不进阴阳宅”之说。房顶是以高粱秸秆或芦苇扎成三四寸圆的把子,抹上两遍泥,待泥干后,再铺上五六寸厚的高粱秸秆或芦苇,再抹上两遍泥。以后,每年春季,都要抹上一遍泥。俗语有“春泥房,秋泥墙”之说,有富裕人家盖大坯幢腰的房。房基础用两层石头三层砖或三层石头七层砖,中间用土坯,房顶用瓦铺顶,谓之“大坯幢腰”或称“穿鞋戴帽”房。
  三间正房的建筑规格是东西屋各筑火炕,中间屋筑锅台(当地叫锅腔子)灶与炕相连,做饭兼取暖。寒冬季节扒草木灰入盆放室内增温。当地人讲究“七行(读“性”)锅台八行炕”,是说砌锅台(砖灶)码七层砖、砌炕帮要八层,高了矮了烧火都不旺,炕也不容易热。灶王爷龛既挂在锅台上端,每日“晨昏三叩首,早晚一炉香”。
  民居的屋门在前檐墙正中。前檐两侧的窗户,下面是短墙,约一米高,短墙上台砌一层砖,谓之“窗户台”,简称“窗台”,窗台上面安置窗户。旧时,窗户多为木格窗,为了隔离冷风和灰尘,人们就在窗棂木格上裱一层高丽纸,中间留一个小方型的格儿,俗称“窗户眼儿”。到中国能自制玻璃后,木格窗上与下一分为二:下部是三块大玻璃,上部仍是木格纸窗。进入20世纪六七十年代,有的村民家的窗户改为下部是三块大玻璃,上部为四扇玻璃窗,当地叫“三老四少”窗户。当地屋门也有特色——院门外都附设“风门子”。居室有上、下房之分,长者住上房(东屋),不能住厢房,民间有“长辈住厢房,不孝的儿郎”的俗话,幼者住下房(西屋)。一家人同住三间房者众。
  直至20世纪七八十年代时还能在乡村见到这种土坯房。土坯房在旧时之所以比较普遍,是因为宁河县地下水比较浅,含碱量高,房基极易碱化,以坯代砖,防碱性能良好,保温性能亦佳。
  砖瓦房,真正高级房是墙身全部用砖砌,房顶全部铺瓦,即属青砖瓦顶的“砖瓦房”。
  盖房子的木料多选东北的红松、黄松,特别是椽子和檩子,讲究些的人家都要用老黄松;起墙的时候一定要“磨砖对缝”,也就是把两块青砖贴在一起,细细研磨,一直待砖的粗糙之处磨平了研细了才算合格;砌墙的时候,用糯米面加上白灰混合的浆水作嵌灰,再讲究的用油灰“磨砖对缝”,效果更是细腻平整。经济实力强大的大户人家大都享用砖瓦房。
  2.民居建筑“禁忌”
  “桑、枣、杜、梨、槐,不进阴阳宅”;忌堂门、院门正冲豁口、河流、道路等,恐有冲射,如实在避不开,亦应在适当的地点埋桩立石,锲书“泰山石敢当”等字样,以灭邪去灾;房前忌栽桑树,房后忌栽柳树;忌在庙前庙后建房,俗语“宁住庙左右,不住庙前后”;在三合式、四合式庭院内,忌厢房高于正房、前房高于后房,谓之“奴不欺主”;宅基地的形状,俗以为南北长东西狭的主吉,东西长南北狭的主凶。子午线为南北线,宜长,卯酉线为东西线,宜短。俗语有“卯酉不足,居之自如;子午不足,居之大凶”的说法。又有“当院横着长,必损少年郎”的说法。忌建房用单柁、檩子双数、椽子单数。另外,宁河县民居因多数都坐北朝南,故在宅基的地势上讲究南低北高。否则,不仅采光不好,也使主人原应具有的居高临下心理丧失殆尽。宅院忌讳呈簸箕形,即左右陪房外展,俗以为会失财。所以建左右陪房时,要注意外段向里收三分。俗以为这样可以拢财聚宝。房上檩条的摆放,要注意根梢方向。不过这方面各地要求不一,甚至恰恰相反。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一是,晒根不晒梢,晒梢把祸招。一是,晒梢不晒根,晒根绝一门。晒梢不晒根,晒根断儿孙。后一种禁忌原由指示得更明显一些,是因檩条之“根”与家门之“根”字同音同,因恐绝户、断嗣而生出的禁忌。但从房屋的建筑规则上看,檩梢留在下面(外边)也是比较顺当的。所以这种禁忌也不能说没有道理。不过,一般说来,檩条并不曝露在外的,所以,这种禁忌的实际作用,无非是要取得建构方面的一致性,而其信仰方面的传说则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保障手段。旧时,民间房间的窗户不能做得比门更宽大。俗说:“眼不能比嘴大。”否则,日后不顺当。除自己家封闭的三合式、四合式院落外,忌讳自己的屋门对着别人家的门、窗和山墙,说是“窗户对着门,不打官司就死人”、“门对门,尽死人”等。此外,屋门和山墙也不可直冲大门,认为这会触秽门庭,招至灾祸,因而在一般四合院民居中都建有影壁,即使不建影壁,也要在山墙上装饰成影壁样式,使住宅对外具有相当的封闭性;另外,屋内的床不能对着门放,也不能对着家中有玻璃镜的衣柜或其他家具放,以避“照妖”之嫌。
  尽管旧时的择地建舍信仰中有种种迷信、不科学的俗见,但“建舍必须认真选择基地”一点,仍被今人所承认是正确的。今天人们在建房舍中已经不再相信风水先生那一套云天雾地的邪说了。但一些有通俗道理且含有部分科学成分的相关理念,仍然在实际生活中起着一定作用。同时,生活又带给人们许多新的警示,也形成了新的禁忌:例如离铁路沿线或高压电线太近的地方禁忌建房,高层建筑与高层建筑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等等。这说明随着生活的发展,禁忌也在变化着、发展着。
  3.现代民居
  20世纪50年代初期,房屋坐落和建筑样式,基本与民国时期相同,但建筑材料,居住条件却不断变化。1976年唐山大地震,宁河的大部分房屋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地震后人们住在临时搭建的防震棚里,有的防震棚是把床的四角捆上竹竿,围上床单、塑料布;有的是用木棍、竹竿架起小棚子,盖上塑料布、油毡纸。灾后重建时出现大批临建房,1981年临建棚被全部拆除。
  20世纪80年代以后,乡村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农户,逐渐盖起砖瓦房。特点是:松木檩、玻璃窗、独门独院。有一些农户还盖起单院二层小楼房。县城芦台镇,以三层楼房为主,兼有平顶和起脊的平房,人均居住面积达到8.4平方米。县城多睡木板床、沙发床;农村多睡火炕,也有少数人家使用木板床、沙发床,但多为年轻人或新婚夫妇所用。进入21世纪前后兴建的许多别墅式居住小区,又为现代民居建筑增添了新的色彩。
  四、交通
  解放初期以前,人们外出旅行,除步行外,仅有车、船、骑、轿数种行具。
  1.水路交通行具
  (1)船:宁河地处九河下梢,旧时,河流纵横交错,七里海、蓟运河、青龙湾河(萧太后运粮河)、普济河、潮白河,还乡河、新河、金钟河、筐儿港河、曾口河等河流,帆成队,舟成行,船工号子齐歌唱,真是一大景观。因而,水路运输在宁河交通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载货的有尖头对槽船、一身船;载人的有通往各乡镇的集船,短程的有帮摇船(既可载货又可载人)。民国时期,蓟运河使用汽轮拖挂木船队,既减轻了船工的体力负担,又增加了货运能力。一个汽轮可拖挂四五对大木船,航速每小时行一海里(一海里为1852米)。汽船除货运外,兼客运。1949年后,人民政府把养船户和有经验的水手们组织起来,成立了“航运社”,肩负着全县输入输出的任务。当时,芦台港成为天津近郊内河大港口之一。1968年根治海河建防潮闸后,蓟运河水少了,遇到春旱,多处河段断流,河运完成其历史使命,告别了历史舞台。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县内已村村通公路,汽车运输业开始兴旺发达。
  (2)冰床:冬季,宁河境内各河皆冻成厚冰,此时,内河已不能行船。冬季人们要去十里八乡走亲访友或赶集上店。宁河人就用冰床在冰上滑行,作为交通工具。冰床,俗称拖乘、冰排子,曾流行于宁河各地。冰床结构简单易于制作,其上部为长方形木架,上铺木板,形似床板,下部为两根裹以铁条的方木棍,称之为足。板上铺毡褥供人乘坐(多为狗皮褥子),也可载物,由人推、拉,或在冰床上人以竿撑之,使滑行。因其形似床,故称冰床。冰床,20世纪50年代以前,人们下海打芦苇就用冰床运输,装满芦苇的冰床在结成的厚冰上行驶如飞,是冬季七里海一道风景线。
  2.陆路交通行具
  (1)轿:轿子是古代人的交通工具,旧时,官宦、富商和家道较殷实的家庭成员(包括妇女)出行,均要乘轿。轿又分4人官轿及2人轿。官员乘轿要求走得平稳,而商人乘轿却要轿夫“飞轿”跑步行进,以示有“派儿”。2人轿,多为妇女乘坐。民间普通百姓只在婚嫁时用的,称为“花轿”,乡间接新娘的花轿要到城镇“轿铺”去租赁。
  (2)马拉轿车:轿车是在马车的原型上改装出来的一种马拉客车。旧时的富商大户均有自己的马拉轿车,其做工十分讲究,车身上装有车篷,篷外依用途不同加不同颜色罩衣,罩衣上镶花边,并以刺绣为饰。车篷两边或后边,各设窗口,车前为门,门上垂帘子。车内铺有车褥子。车辕、车尾装有镂花铜饰,驾车马的绳套上、笼头上,个个装有铜饰与缨穗,马头、马项间,又系许多铜铃,行走起来,颇为悦耳。
  (3)大马车:大马车则为运货的运输工具,清代以前多以水路为主,清代以后,陆运开始有所发展,乾隆年间使用四闷车,俗称“死瓦车”投入运输。后,改制成花轱辘车,旧时凡多人出行,且财力有限的农民,则集多人乘大马车,车上临时搭席棚。1940年前后,从事货运的胶轮马车逐渐发展。此外,还有驴、马等牲畜可驮货又可驮人。骑驴、马出行,通行一种装具,俗称“褡子”即用口袋布料(帆布)做成一长方形布袋,中间开口,将东西装在两头,若步行,则搭在肩上,若骑牲口,横于牲口背上,人或骑或坐在褡子上,分腿坐为“骑”,双腿在同一边叫“坐”。
  (4)现代车辆:1886年,唐山至芦台铁路开始动工,修筑了中国最早的铁路,火车为交通旅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1937年,宁河县设立四个汽车公司,宁芦长途汽车公司、合记汽车行、洁记公司、津宝路汽车联合会,实行客运。20世纪50年代,机动车运输得到发展。公共汽车线路及长途汽车客货运输线路增多,人力三轮车取代了人力车,自行车的使用已相当普遍。20世纪70年代末,出现出租汽车及小公共汽车。20世纪80年代,轻便人力三轮车因其既可带人又可驮少量物品而为普通民众所喜用。摩托车也被青年人所喜爱。20世纪90年代,私家轿车与日俱增,使用者多限于个体经营者或高薪阶层。进入新世纪,电动三轮车取代了人力三轮车。2012年,天津市综合交通调查结果显示,全市私家汽车注册量为118.1万辆。
  (5)旧时出行与迎送风俗:宁河人出行,特别是出远门者,多择吉日而行。俗称看“好日子”,如遇有重要事情必须按期启程,家中一定要为其敬香礼佛,祈求平安,有的还要到寺观求吉。宁河人好客,迎送之礼十分讲究。有贵客到家时,全家均要出门迎接,家中有名望者双手抱拳施礼。之后,主人在前面引路,开门掀帘,客先主后进屋。让坐后,给客人递烟、上茶。递送时主人须躬下腰身,双手奉献,客人则要起身以同礼接过烟茶。续茶时,壶嘴儿不得对着任何人,且水不得斟满。送客人时,则按辈分或身份先后出门。主人一定要送出很远,并说:“您慢走”、“请走好”、“有空再来”等。客人则也同时说“请留步”等。平辈或辈分小的客人来家,一般都由平辈人送至家门口,主人只说“以后再来,给家里人捎好”即可。倘若家人或亲朋好友出行远方或归来,则要到车站或码头接送,谓之“送站”、“接站”。同时,或在家中,或在饭店设宴款待。送客之宴,称之“饯行”;迎客之宴,谓之“接风”、“洗尘”。乡间广泛流行的出行饮食风俗是:出门饺子进门面。即迎客吃面条,送客吃饺子,民间俗称“长接短送”。

知识出处

天津市宁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

《天津市宁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宁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内容包括: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诞生礼、婚礼、特殊婚姻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河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