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人生礼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天津市宁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2977
颗粒名称: 第二章 人生礼俗
分类号: K892.421
页数: 20
页码: 40-59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河传统的人生礼仪非常繁复,诞生礼是其中之一。从接生到剃胎头,每个环节都有特定的规矩和仪式。在这些礼仪中,人们表达了对新生命的关怀和祝福。
关键词: 宁河县 传统节日 礼俗

内容

宁河传统的人生礼仪纷繁复杂,多姿多彩,经历了漫长的传承,每一重大礼仪都伴随着众多的仪式和不成文的规矩。特别是对诞生礼、婚礼、寿诞礼、葬礼这四大礼仪格外重视。这些礼仪不仅贯穿人的整个生命过程,而且远远地超越了这一过程,前后推移,形成了一个很长的连续性体系。从父母婚礼的祝吉求子到人死后的祭祀,都可以反映出人生礼仪使一个人的社会生命延续到相当长的时间,并显现出丰富的文化内涵。
  一、诞生礼
  生命的诞生对一个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时刻,人们举行各种活动来祈祷、祝福、庆贺。生儿育女不仅是个人的、家庭的大事,也是家族、亲族的喜事。从婴儿诞生之际,一直到婴儿一周岁,礼仪活动频繁多样,充分体现了父母、家庭、家族乃至社会对新生命的关怀。
  1.接生
  婴儿降生,在民间被称作“添喜”或“添丁”。宁河俗语还将孕妇生孩子唤作“坐月子”、“占房”。产妇居室的窗户要用红布遮盖严实,窗外挂上红布条,一是让邻舍知道家里添人进口了;二是提醒人们,屋内有产妇,不要随便进入。另外,挂红的目的还有避邪驱灾之意。旧时,孕妇生产一般都在家中由接生婆接生。接生婆俗称“姥娘”。产妇生产时,绝不允许男人、儿童、寡妇、生人及未出嫁的姑娘在场。胎盘俗称“衣胞子”,一般是先用草纸包上,再用红布包好,到郊区偏远处深埋,不能让人践踏或被狗吃掉,那样会被认为孩子将不长命。孩子降生后,还要请一位生人来屋看看孩子,谓之“采生”。此人是家中几经商议才选定的具有一定威望与才能、深受敬重之人,或是有教养的直系亲属长辈,人们以此祝愿孩子长大后会像采生者一样有出息。孕妇临盆后二三日,除吃煮鸡蛋,喝红糖水、小米粥外,产妇还要多喝鱼汤、鸡汤,目的是为了催奶。产后当天,产妇的婆婆还要打发人到产妇娘家和亲朋好友家送信儿,产妇娘家多派其姐妹或嫂子先送来鸡蛋、小米、红糖、鱼之类的礼物,过后,其母还要亲自来看望女儿和外孙(女),照顾产妇,俗称“侍候月子”。
  产妇的家人在回答别人问起生男生女时,往往将生女孩说成“生了个丫头片子”,则已带不满之意;若径直说“生了个赔钱货”,则更露出厌恶之意。有些会说话的老太太们则会安慰其家人,说先生女孩叫“先花后果”,意即以后会生男孩的。安慰因生女孩而情绪低落的产妇,则说“头授闺女是娘的帮手”。
  2.开口
  婴儿出生后,还需等其排出胎便后,才能给他喂人奶。在此之前要给他口中用细布蘸煎开的甘草水,俗称“开口药”。婴儿排出那黑绿色的胎便后,家人要请一位正在哺乳的妇女为他喂奶,称“开口”。男婴,要请哺育女孩的妇女来开口;女婴,则要请哺育男孩的妇女来开口。旧俗产妇坐月子期间男人不宜夜归太晚,如不得不夜间归家,须先向水缸照照影子,才能进入产房。
  3.起乳名
  婴儿生后先要有个乳名,一般多由产妇的婆婆给取。在民间,都期望孩子好养活健康成长而常取“狗剩”、“铁蛋”、“石头”、“狗不理”等贱名;另外还有取“拴住”、“留住”之类。带有祈盼意义的,如“来福”、“有福”、“福旺”、“福来”;若头胎是女孩,往往取名“领弟”、“招弟”、“来弟”等,以寓再生生男之意,至于学名,则要待家中男性有权威的长辈取定。
  4.洗三
  旧时,十分讲究在新生儿出生后第三天,由“姥娘”为其洗澡,称为“洗(喜)三”。“洗三”仪式在产房举行,炕上铜盆中盛温水,放艾叶、桃枝等少许,盆外放葱数根。姥娘打开襁褓,将裸体婴儿抱在怀中,用软布蘸温水擦拭婴儿脸、手及全身。给婴儿洗时,姥娘嘴里念念有词,尽说吉祥话的顺口溜,如“先洗头,做王侯,后洗腰,一辈倒比一辈高……”之类喜歌。这天,亲朋邻里都携带贺礼前来道喜,生子之家设宴款待客人。贺礼送红糖、鸡蛋、挂面及小儿衣被,亲友送鸡蛋,产家不能全留下,要“剩篮子底”,表示“剩蛋”。
  5.剃胎头
  在婴儿出生后的12天给婴儿剃去胎发。因为人们认为孩子出生过12天后,就算保住了性命,越往后就越好养活了,所以这天要举行一个小礼仪,先由“全可人”妇女抱着新生儿,请剃头师傅用剃刀剃去婴儿的胎发,家长将胎发用红布或红纸包好,缝进婴儿枕头里,以祝孩子长寿。剃发时额顶要留“聪明发”,脑后要蓄“撑根发”,眉毛则全部剃光。全家以酒宴招待亲友。
  6.满月礼
  满月礼,是备受重视的一个礼俗。婴儿满月这天,主家要大摆宴席,款待亲朋。通常为请亲朋好友吃汤面、煮鸡蛋。婴儿满月过后,产妇可携婴儿在娘家人陪同下回娘家小住,少则几天,多则十天半月,全凭婆婆根据当时情况一口而定,叫做“挪臊窝”。临行前,要给婴儿的鼻尖儿用墨、烟灰或锅底的黑烟灰抹成黑色;从姥姥家回来时,改用白粉将鼻尖儿抹成白色。谓之“黑鼻儿去,白鼻儿来”的俗谚,意思是去时黑瘦,回来时变白胖了。途中车轿出城过桥,母亲要抱好婴儿,口中叫着孩子的乳名,以免“丢魂儿”。回来时,一般午饭后即动身,必在日落前到家。
  7.百岁礼
  婴儿到了一百天称“百岁”。民间要举行盛大的庆祝仪式,预祝婴儿无病无灾、长命百岁。这一天,所有的亲朋好友都被请来参加宴会。来宾自然也要携带礼物,还要给婴儿红包儿(礼钱)。特别是婴儿姥姥家,除送衣物外,还要送给新生儿“长命锁”、“手镯”、“脚镯”,祝其长命百岁。姑姑要送给新生儿蓝紫色裤腿的小儿裤,称为“姑蓝紫”。取“拦子”的谐音寓意,意思是把孩子拦住,免得被疾病等灾祸夺去性命并能平安成长。
  本地曾有“姑蓝紫,永不死”的俚歌。在儿童过“百岁”时还有为其穿百家衣的习俗,这种衣饰是由孩子的母亲从亲朋好友及街坊邻居中索要碎布头儿,按正方形或三角形拼接缝制而成。式样做成大襟的道袍式。民间传说,穿上百家衣,以祈求万家护佑,长寿百岁。还有的认为此俗源于“受尽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之俗谚。穿百家衣象征孩子经历了一段苦难的生活,预示苦尽甘来。还有的人家用做百家衣的方法为孩子做成百家被,以此祈福求寿。
  8.抓周礼
  婴儿到一周岁时举行“抓周礼”。即:置食品、玩具、笔砚、马鞭、算盘于方矮饭桌上,让婴儿信手抓取,以先抓之物,测小儿成年后的功业,试其志向。比如,孩子抓到笔砚之类的物品时,人们会交口称赞这孩子将来定能成才,出人头地;若抓了点心之类食品,则被认为没多大出息,是个吃货。这日,还有试鞋的仪俗。即让小孩试穿新鞋,民间普遍流行的是虎头鞋,用黄布精心制作而成。鞋头绣一虎头,虎额绣“王”字,虎为“百兽之王”,小孩穿虎鞋可以壮胆避邪,顺利成长。孩子12岁,又回到他所属的那一属相年,要系红裤带,穿红色袜子,叫做过本命年,其后每逢本命年都要系红裤带。
  民间信仰认为,小孩从初生到12岁,魂魄没有长全,不宜惊吓,否则会被“吓跑”,同时,幼稚的灵魂也像幼稚的孩童一样,缺乏自我保护能力,极易被伤害,或者迷失,因此需要大人多加监护。与此相应,形成了一些巫术行为和民间俗信。首先是“镇魂”,传统的“长命锁”、“百家衣”、“姑蓝紫”一类就是此种镇物,是用来“锁”小儿灵魂的,以免它自己走失,或被邪祟摄走。假如孩子受惊吓,无精打采,啼哭不止,会被俗信认为是“丢魂”了,需要“叫魂”。有时候孩子不小心摔跤、或从高处掉下了,母亲就会一手在当时小孩儿受惊吓的地方把孩子抱起来,回手轻轻摸一下小孩儿头和脚,轻声念叨:“不怕不怕啊,吓不着,采采毛,抻抻耳,吓不会儿,找妈来!”(毛是指头发,边念叨边摸,耳就是指耳朵)这一切做法是否真正有效,有无科学根据,尚无明确结论,但这是千百年传下来的习俗,却毋庸置疑。
  透过“叫魂”这一类民俗现象,剔除其不合科学的成分,便可把它转化为一种科学的儿童心理治疗方法了。这样对于受到意外惊吓的幼儿,采用请幼儿父母或幼儿最信赖的人,站在儿童的角度,用一种儿童化的语言来解释这类事件,并辅以最亲切的安慰,以消除孩子的恐惧心理,并且在日后遇到同类事件时,不但不怕,并知道如何去应付。
  俗信还认为孩子的灵魂与醒、睡有关,睡着时候灵魂便离去了。因而,孩子在外边睡着了,回家时一定要叫醒,否则贪玩的灵魂没有及时赶回到肉体,就要迷路找不到家了。12岁以后,人的“魂魄”已全,具备了自我保护能力。这时,“灵魂迷失”或被吓掉的情形少见了,但被邪祟摄走或被其他灵魂附体的情形则还可能存在。因此,黑夜行路、通过坟岗等情况下,还需要十分小心。
  自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现代文明的逐步发展,在育儿礼俗中逐渐摆脱了一些原始的愚昧观念,在乡村,生孩子除在家中由姥娘接生,有条件的都要到医院妇产科由专业医生接生,减少了产妇的痛苦,同时也使母婴生命有了相应的保障。旧的习俗明显减少。但满月、百岁、周岁生日及以后每年一度的生日庆祝活动仍然保存至今,庆贺目的既是图个热闹,同时也融洽了亲朋关系,加深彼此感情。到了20世纪70年代后期,人们普遍响应政府号召,晚婚晚育、优生优育、计划生育,一家1个孩子,不论男女都是“贵子”。独生子女的家庭,可享受独生子女津贴补助,一直到孩子16岁止。同时,在乡镇相继设立了妇幼保健站,为婴幼儿提供了医疗保障。保育院、幼儿园等场所也都为婴幼儿提供了良好的启蒙教育。日常的防病疫苗注射、体格检查等都大大提高了婴幼儿的身体素质,旧时愚昧的祈求孩子长命的一些习俗已被现代化科学育儿方式所代替。
  二、婚礼
  婚礼是人生大礼,《宁河县志》(清乾隆四十四年刻本)记载:“合两姓,先用媒妁问名。已定,男家为女纳征。具启一,通用名帖,备羊酒,谓之‘订盟’。女家依次回复,谓之‘允盟’。此后,男家用首饰、细帛等项为女行聘,谓之‘纳币’。亦有用财礼、布匹代币者。将娶,先择吉日,具帖送女家,谓之‘请期’。娶先一日,又为女送冠带、谓之‘催妆’;女家亦送妆奁等物,谓之‘铺床’。临期,男家请伴郎轿马鼓吹陪新郎至女家,升堂再拜,御轮授绥,谓之‘亲迎’。亦有从简者,或用轿或用车迎女至门,男以彩巾引入。即日行合卺礼,共筵交觯。三朝庙见,拜先祖,拜舅姑及伯长等辈,谓之‘拜三’。或八朝或双九,女家邀婿并女到舍款洽,谓之‘回门’。至乡村陋习相沿,间有同姓联姻者,实非礼也。”
  民国时期,仍然沿袭旧俗,大体经过下面几个阶段:
  1.说媒
  也称“提亲”。旧时,儿女的婚姻全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讲究“门当户对”。“媒妁”,是指那些撮合男女成婚的媒人。为男子提亲为“媒”,为女子提亲为“妁”。旧日称那些专门从事婚姻介绍并以此为谋生手段的中老年妇女叫“媒婆儿”。正月不说媒,因“媒”与“没”同音,俗谓:“正月说媒死媒人”。出了正月,由男方托媒人到女方求婚,媒人往返于男女双方,介绍对方家庭、生活、年龄、相貌等。也有的双方距离远,不相知,全靠媒人撮合。旧俗男女不能相见,只能由亲近人伺机代为相看,决定允否。相当古俗“纳采”。大多数新娘成婚前未见过新郎的面。当地流传有“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之说。纳采是全部婚姻程序的开始。清代的纳采多为定婚礼。
  2.换帖
  女方父母,同意求婚要求后,男女双方互换名字及生辰八字帖,各请算命先生为男女双方“合八字”。“合八字”是根据男女双方的出生年、月、日、时,按天干地支、阴阳五行的理论来推断彼此是否相生相克。相生的标志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的标志则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八字不合,生时相克,则不可通婚。此外,还有属相不合不可通婚之说,最典型的是流传于民间的“白马犯青牛,鸡猴不到头,金鸡怕玉犬,蛇虎如刀锉,羊鼠一旦休,龙兔泪交流”等说法。如合八字,亲事就能初定。不合,即还帖作罢。相当古俗“问名”。由于父母包办婚姻,媒婆弄虚作假,酿成许多婚姻悲剧。
  3.订婚
  合婚问卜后,双方同意婚配,由男方择吉日,备彩礼,将“龙凤帖”装入拜匣,送至女家,女方家长接过“龙凤帖”和“彩礼”,将自家女儿的“龙凤帖”返送男方,说明此婚已订,并设酒席招待女方家长,由族中和邻居长辈陪同喝喜酒。相当古俗“订盟”、“允盟”。送彩礼的习俗,传承至今,但方法已经简化。
  4.送日子
  婚前两三个月,男方选定迎娶日期,通知女方,并下二次礼,俗称“过礼”,其做法是修“鸾书”一封,放在拜匣内,委派媒人和父母双全的男孩,把拜匣送到女方家中,女方接到“鸾书”后,一般要遵期行事,不能更改。相当古俗“请期”。俗谚“挪一挪,死婆婆”。
  5.做被褥
  婚期确定后,男女双方请上有公婆、下有子女的“全可人”做被褥。以红线缝缀数串枣、栗子、花生于被褥角,谐“早立子”音,取“男女花生”意。
  6.请执客
  正日子以前,男方设酒席招待有操办喜事经验的人,委托办理结婚事务,逐项商定,“过嫁妆”、迎亲、“看三”等过程中的礼仪、酒席、人员安排。同时,酬谢账房先生、厨师及忙事人等。
  7.送催妆礼
  结婚前一天,男方派人持“四彩礼”送到女方,俗称“催妆礼”。即:带4根肋条的肉1块,须一刀割成,意在报答娘家对儿媳的养育之恩,民间称“离娘肉”;红毛公鸡两只;粉条4把;酒4瓶。女方留一半,其余退回。名曰“回礼”。
  8.送嫁妆
  送嫁妆,旧时婚姻讲究男方下彩礼,女方送陪嫁。旧时女子没有继承权,出嫁是唯一一次分得父母家产的机会。迎娶前女方置备嫁妆,亲友赠钱赠物谓之“添箱”,在迎娶前一天午前送到男家,富户嫁妆一般有瓶、罐、镜、铜盆、灯、手饰匣、立柜、被褥等等。嫁妆进男方家门时要把衣柜的锁打开才能让进门,据说,衣柜的锁不打开,会锁住婆婆的嘴。男方要给送嫁妆人喜钱。并设酒席招待。女方还要派未婚女子跟随至男方家中,挂门帘、点“长命灯”,男方女性长辈给喜钱。旧时穷人家的嫁妆较为简单,有的仅是被褥而已。新中国成立后,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嫁妆越来越丰厚。进入20世纪90年代,嫁妆大多有彩电、冰箱、洗衣机、电脑等。
  9.迎娶
  迎娶,选在黄历中的“正日子”,清晨天亮,男方请一位官宦人家或有名望人家的老妇(必须是“全可人”)带领吹鼓手等随花轿到女方家接新娘。接新娘的花轿要到城镇“轿铺”去租赁,花轿与普通轿不同。分内外两层。内有小轿,放在大轿内;小轿名曰“轿心子”,备抬入新房门口用的。“轿铺”备有新旧程度不同的“轿围子”,轿围子绣工精细,多是南绣,图案以“龙凤呈祥”、“榴开百子”、“丹凤朝阳”、“牡丹富贵”的图案为主;第一次出赁的轿围子,名为“头水”,赁价也高。赁花轿要提前一两个月,不但花轿,连执事仪仗队都“一包在内”,包括:串灯(十六个;四个上下为一串)、高照(手持大牛角灯一对,高照取高灯下亮之意);轿前有开道锣(大锣两面),门旗两对,肃静、回避牌各一对(红漆长方有柄,黑扁宋体字),红、绿扇各一柄;身着明朝皂隶服装的“皂役四人”;轿前有顶马,轿后也有马两匹随轿而行。并且,轿后还跟着乐队——宁河地区叫“吹鼓手”,吹者,管乐器;鼓者,打击乐器。吹鼓手身穿红袍,明代时戴袱头;清代穿满官黑袍,头戴红缨帽(夏天白凉帽;冬天绒暖帽)。坐花轿出嫁,是“明媒正娶”的标志。有钱人家租赁八抬大轿,一般人家多是租赁四抬大轿,贫寒人家只有用马车迎娶了。
  在宁河地区花轿作为喜轿时,大体保持明代仪仗的传统,因为花轿为新娘乘坐(出嫁时戴凤冠霞帔),清初又有“男从女不从”的服饰惯制,所以,围绕花轿有很多明代的文化元素蕴含在内。这也是家乡宁河的遗风。
  轿至新娘家,新娘家燃放爆竹,给抬轿、压轿者喜钱。接送人员同时随往。有“姑不接,姨不送”之俗。娶亲的花轿到男方家门口,鞭炮鼓号齐鸣。此时,新郎家大门紧闭,新娘须连唤几声“妈妈开门”后,男家才将大门打开,迎接新娘,这么做的意思是“闭性”,目的是让新娘在婆家没有脾气。
  10.拜堂
  俗称拜天地。堂前供天地牌和祖宗的牌位,上香燃烛后,新郎、新娘照“唱礼官”吩咐叩拜天地、父母,对拜,入洞房。新娘盘腿坐于炕头,新郎用拴有花绸子的秤杆挑去新娘“盖头”,露出面容。之后,男左女右,坐在炕上,名曰“坐福”。新郎、新娘“坐福”时,喜事操持人(称为“大宾”)为他们放好炕桌,斟上两盅酒,换盅对饮(一般是沾沾嘴唇而已)。然后,煮饺子,新娘吃。俗称“子孙饺子”。有人隔窗问新娘生熟,“生不生?”新娘则要马上回答:“生!”以此口彩预祝新婚夫妇早生儿女,反映了旧时人们对多子多福的祈盼。
  11.闹洞房
  迎娶之日,宴席散后,人们便涌入洞房,开始闹洞房,称为“逗媳妇”。此时,无论辈分大小,尽情戏闹,皆无禁忌,有“三天无大小”之说。人散后撒枣、栗子、花生于洞房炕上,任晚辈孩童滚爬嬉戏,称“滚炕席”。相当古俗“撒帐”。睡前,请“全可人”铺床,边铺边念喜歌,“一把栗子一把枣,来年生个大胖小儿”等,多为祝福新人早生贵子,且带挑逗之词。
  12.认大小
  新婚第三天论大小,新娘在专人的指点下,按辈分大小,先给祖宗和公公婆婆叩头。然后,依次相认伯母、婶母、姨、舅等。长辈要给新娘喜钱。新婚夫妇分头拜见亲门近支,谓之“拜三”,从此,小辈对新娘要以家规相待,不得再有戏耍之举。
  13.回姑爷
  回门有“回四”“回六”之俗。新娘婚后第一次携新郎回娘家,名曰“回姑爷”。新郎带礼品拜见岳父母及各房亲戚,长辈给新郎见面礼钱。女家盛宴招待,请来嘉宾作陪。接受酒席款待后,当天日落前返回婆家。婚后十天新娘回娘家,住九天,叫“十天九住”。
  三、特殊婚姻
  1.纳妾
  古代重男轻女,允许男子讨小老婆。宁河、芦台、丰台、潘庄官宦和豪富之家有的娶两个甚至两个以上妻妾。也有的因正妻未生男孩而纳妾。旧时,男子纳妾视为荣耀,所谓“大丈夫三妻四妾”。为妾者虽有明媒聘娶,但只能坐小轿进门,受大老婆管束。民国时期虽然规定一夫一妻制,但是,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基础上,各种变相的多妻制仍然存在。
  2.童养媳
  “童养媳”是古代的一种婚姻习俗,原因就是当时的社会贫穷落后,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十分低下,众多的民众因家境贫寒把未成年的女孩送养或卖到另一家庭,由该家庭抚养,待长到十四五岁时,就让她同儿子“圆房”,结为夫妻。解放后,国家颁布了婚姻法,抱养童养女的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
  3.指腹婚
  “指腹婚”是古代的一种特殊嫁娶形式。一般是至亲好友,双方家长的子女尚在娘肚子里,父母亲就给指定了婚姻,长大成婚为指腹婚,俗称“娃娃亲”。
  4.守节再醮
  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也是一部中国妇女的血泪史。“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忠臣不事二主,好女不嫁二夫”等封建道统,禁锢着妇女的思想,限制妇女的自由。众多孀妇为了避免世俗的非议,也因为受到官方的旌表和鼓励而选择了守节终身。谓之“守节”,俗称“守寡”。若有再嫁者,谓之“再醮”,俗称“抬身”。抬身之妇受社会歧视,多被人瞧不起。抬身之前婆家有向寡妇索取“棺材本”者。寡妇再嫁只坐车不坐轿,俗称“拉寡妇”。陋俗称“寡妇妨人”,故车行半路遇见第一棵树则下车抱树,以解霉气,免克新夫;寡妇到新家时,要在大门外点燃一堆火,令其从上边迈过去,俗称“迈火”,“迈火”意在阻止亡夫鬼魂跟随进门,以去秽气,乞求平安;寡妇再嫁不拜天地不举行婚礼,当夜不入洞房,亲友在新房中赌博到天明始散,谓之“熬鹰”,取与新夫以后安分生活之意。
  5.入赘
  “入赘”是男到女方家定居,改姓女方姓氏,成为女方家的“儿子”,继承女方门第,生的孩子随女方姓氏。俗称“招养老女婿”,“倒插门”。旧时贫穷多子之家才肯将子入赘于人。
  6.换亲
  双方父母为了节省钱财,各以自己的女儿嫁给对方的儿子,俗称“换亲”。婚礼可以从简,故多为穷苦之家。此俗在20世纪70年代个别地区尚有所闻,今已绝见。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公布新婚姻法,废除了强迫包办、侵害妇女利益的封建婚姻制度,实行男女平等,婚姻自由,一夫一妻制,禁止纳妾。近年,提倡晚婚晚育,寡妇再嫁,男到女家落户,并受法律保护。
  四、现代婚俗
  20世纪50年代以前,农村办喜事基本是旧婚俗,1951年国家颁布《婚姻法》后,实行婚姻自主,恋爱自由,流传了几百年的旧式婚礼形式基本绝迹,以说媒为职业的媒婆儿被取缔,一些带有迷信色彩的婚俗诸如“合八字”、“看属相”等陋俗都被废除,只是其中一些带娱乐功能的习俗诸如“拜堂”、“闹洞房”、“三天后分大小”等习俗一直保留至今。以此增添婚礼的喜庆气氛。订亲时,则在家长、子女意见一致后,由介绍人引领女方和女方嫂子(或姐妹)陪同,到男方家看人品、房屋和摆设,俗称“相亲”。男方以茶、香烟、糖果招待。如若中意,则继续往来;如不中意,当即转告介绍人终止关系。有的男女先行自己恋爱,后征求家长意见,再请介绍人订亲。20世纪50年代,贺婚礼可以是3~5角钱,或1张红纸贺词,或多户买1件礼品。后逐步升级,由2元到4~8元,再到5~10元,再到50~100元;受礼人家也由清茶、糖果、香烟待客,变为大摆酒席。20世纪80年代,在家搭棚摆桌。20世纪90年代,改为饭店坐桌,少则几桌多则几十桌。
  20世纪60年代初期,风行拍“订婚照”为订亲。迎娶既朴素又简单。常常是新郎骑自行车到新娘家接新娘,或用马车接新娘。新郎、新娘的服饰甚本上是同时代的服装样式,最多新娘的装扮在颜色上鲜亮一些,也绝不像旧时的通体大红。
  1966年以后,基本上不搞大的结婚典礼,仪式简单,开始流行旅行结婚、集体婚礼,双方不办酒席,只发喜烟喜糖。贺婚礼赠送书籍或劳动工具等。
  20世纪70年代,结婚必须要盖大坯幢腰的新房,房基础用三层石头七层砖,中间用土坯,房顶用瓦铺顶,谓之“大坯幢腰”、“穿鞋戴帽”房。20世纪80年代结婚必须盖砖瓦房(谓之“混砖筒”房),20世纪90年代结婚大多要购置楼房,又必须重金装修,釉砖地面,石膏线顶棚,灯池,藻井,护墙板,新款式吊灯,落地窗帘等等。现代婚姻中,男女双方的家人大多依据自身的经济能力为儿女置办聘礼、嫁妆,并注重从实际生活需要出发,讲求实用性。当然仍有追求虚荣、讲台面、比阔气的社会现象,为此负债累累者不计其数。特别是对男家的彩礼要求达到一定的数量和质量。
  20世纪70年代末期,曾一度有“多少条腿”的说法。所谓多少条腿,实际是要求男家准备的家具数量,并以“腿”的总和来反映。36条腿包括大衣柜、五斗橱、高低柜、床头柜、写字台、床、梳妆台、沙发、茶几等。“腿”越多,就越象征富有。此外,还有“三转一响”,即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等物品都被当作彩礼中必备的大件物品。20世纪八九十年代后,高档的家具和家用电器、金饰品等都是男家下彩礼必备的物品。
  20世纪70年代末,流行举办订亲宴,宴请亲朋好友、介绍人及双方家长,以宴席为订亲仪式。迎娶的礼仪,一般家庭都租用出租彩车(也有托朋友、找门路,借用公家轿车的,后被政府下令禁止,并被新闻媒体曝光监督),车子的数量根据自己家庭的经济状况和社交能力决定,这也成了炫耀家庭能量和地位的一种方式。
  现今,迎娶新娘仍用豪华的汽车,新娘的装束在一日之内要更换几次。开始穿白色婚纱,然后再更换粉红色、大红色或其他样式的裙装,没有固定的要求,依各自意愿选择。婚纱,大部分都是到专门商店租用。经济的繁荣和发展也促使新娘服饰愈加豪华。新郎一般都着西装,打领带,脚穿皮鞋。几乎所有家庭都在迎娶之日租用饭店或歌舞厅举行结婚典礼仪式。
  现代人择偶的观念已经冲破了旧时“门当户对”的传统限制,20世纪50年代的青年男女多追求纯真的爱情,向往精神境界的和谐一致。20世纪60年代中叶以后,婚姻的构成受到政治的左右,家庭社会背景、社会地位、家庭出身、个人成分、政治表现、思想观点等非感情的因素常常被当作择偶考虑的首要条件。
  20世纪70年代末期,人们的思想观念开始转向务实,婚姻的铺张和炫耀之风开始抬头,大量索要彩礼的风气十分盛行。民间曾流传这样的顺口溜:“70年代看老子,80年代看房子,90年代看票子。”当然,这一择偶标准并不能代表当时所有的青年男女,不过是一种风气而已。
  宁河县的婚姻礼俗是随着人们的经济生活、社会地位、文化程度等方面的不断提高和变化而发展变化的。尽管一些旧的婚俗习惯至今仍在一些地方家庭中传承,但人们对此已不再像旧时那么热衷和墨守成规。对一些习俗的遵循或模仿只不过是为了图个吉利,并以此增添婚礼的喜庆气氛。
  五、寿诞礼
  寿,是民间崇尚的“五福”(即福、禄、寿、喜、财)之一。寿礼,是每当诞辰纪念日举行的人生仪礼,旧时,民间举行寿礼大多只限于老人和小孩,给老人举行寿诞礼称“做寿”,
  为小孩举行寿诞礼称“过生日”。一般到60岁时才正式做寿,也有人则不论年龄,只要添了孙子,就可以做寿了,此后逢十都要做“整寿”礼,以此祝福长寿。特别是那些受“孝”的伦理熏陶的子孙们也将寿礼作为尽孝的方式,竭力大操大办。并以此作为对他人,尤其对本家族晚辈的一种潜移默化教育。
  1.做寿
  旧时寿诞礼,先要布置寿堂,寿堂大都设在堂屋。摆寿烛,悬挂亲友赠送的寿幛,张灯结彩,布置一新。届时,做寿之人被称为“寿星老儿”,穿戴一新,端坐在寿堂正中的上座,接受小辈家人的贺拜。儿孙等要依辈分次序叩头行礼,然后,亲朋好友们陆续拜贺。寿星老儿在受礼时,凡有未成年小孩儿,都要给赏钱。寿筵是寿礼的重要一环,主家往往大开宴席,款待来客。筵席上讲究饭菜丰满实惠,多为鸡、鸭、鱼、肉、海鲜,但少不了的是捞面,俗称“长寿面”,当地流行寿诞的前日家人要吃饺子,谓之“催生的饺子落生的面”。寿诞日,有钱的大户人家还要请戏班子在庭院中或本村、镇戏台上唱堂会庆贺。旧时,有“六十六不死掉块肉”之说,故人们十分重视66岁生日之做寿。已出嫁的女儿要买肉,剁66刀坐门口吃,来祈福父母健康。时至今日,民间仍有沿袭此俗现象,多以买6斤6两上好生肉代之,但讲究已不甚严格。
  2.过生日
  在传统社会,小孩子过生日往往也要举宴庆贺,不过,一般是家宴,当地民间小孩子生日忌吃粥,俗说喝了“会糊涂”。此外,孩子过生日这天不受打骂,否则“孩子不长”,也有说这天打孩子会把生日打忘了。
  3.现代寿礼
  20世纪50年代后,寿礼简化。但近几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寿礼又被重新重视起来,老人的寿礼也多请亲朋好友在饭店举行。普遍的做法是:在老人生日当天,子女或亲友携带寿糕及食品等给老人祝寿,午间共餐,晚辈及亲友向老人敬酒、祝辞,有的唱《生日快乐》歌曲,也有的在寿糕上点燃与年龄相同数量的蜡烛,以表示祝老人健康长寿。
  独生子女时代到来后,家庭中的独生子女被家人视为掌上明珠。生日时,大人们不但要为其订做蛋糕,添置新衣服、新玩具,而且还要带其到公园、游戏厅、游乐场等娱乐场所玩耍,有的家庭还在饭店摆上几桌酒席为孩子过生日,许多餐厅都有为孩子祝贺生日的特别业务,提供专门的房间、食物及娱乐项目。特别是上学的孩子请同学,互送礼物之风十分盛行。
  六、葬礼
  丧葬礼俗,古称“凶礼”,是人生礼仪中的最后一件大事。旧时的丧葬礼俗植根于古代灵魂不灭的观念,认为人死后要到阴间世界去生活,因而希望已亡故的亲人在另一个世界得到幸福与安宁,并且保佑家人兴旺发达,为此尽可能对治丧和送葬大操大办,厚葬重殓,“事死如事生”,讲求排场,民间俗称“办白事”。
  宁河古代丧礼,临殁迁寝,焚冥器等物,拜送门外,曰“送行”。入室号泣擗踊。。逾曰“送路”,备灯笼火炬、制引鬼牌,诣城隍庙,乡间诣土地庙。凡亲友男女都随接引来家,哭拜不一。三日成殓,按七致祭,以通远亲未吊者。营葬用丹旌、彩翣、冥器、刍灵,各随其家贫富以为丰俭。幸不至有停柩之弊,然居之近水者,往往于河滨浮厝,经历岁久,多被淹没、暴露。余每见为之恻然,因出示严禁,谆切晓谕,其风盖可少变云。
  (《宁河县志》清·乾隆四十四年刻本)
  近、当代丧礼,人死后,通常使用仰身直肢葬法。即:身体仰面朝上,四肢并拢伸展,意在让死者平稳安睡。仰面朝上也有和人世间便于交流的意思。土葬时,死者头向北、脚向南(棺材大头朝北,小头朝南),墓中灯在头边照明,衣饭罐置脚底,便于死者起坐就餐。墓外墓门置南边(即死者脚底),也与死者起身外出的行动路线是统一的。
  人死后最重要的环节是装殓。民间习俗认为,凡娶妻生子、享年五十岁以上的人老、病而死,为寿终正寝,八十岁以上正常死亡的老人称“老喜丧”,整个丧葬过程与婚嫁之礼同样称做喜事,只是色调不同而已。
  对于这种正常的死亡,家人早有准备。寿衣寿材早就做好,孝子在死者临终前日夜守候,心理的、物质的准备也早就有了。死者弥留之际,亲属要给死者沐浴更衣,穿戴好内外衣裳。这一方面是因为死后身体僵硬不好穿戴,另一方面则出于俗信,民间认为,没来得及穿好衣服就咽气,是“光着身子走了”,亲属会感到十分遗憾与内疚。
  临终之前,垂危之人要对亲属嘱咐、安顿一番,或委托别人照料幼子,或希望女嫁某家,子娶谁人。民间俗信认为,若有什么心愿未了,死者会含泪不暝,即“死不瞑目”。初死之时,要用新蚕丝或新棉花试死者有无鼻息。礼仪过后还要检查死者鼻息、脉搏,接着便是初哭。还有的人家在死者咽气后先不哭,说是怕“返尸还魂”。需待一切处理停当,而且要举行“叫道”后方可举丧哀哭。“叫道”是由长子持大马勺(饭勺)用力频频敲击停灵之屋的屋门上框,边敲边喊:“爸爸(或妈妈)走西天大道啊!走西天大道啊!”喊毕,将饭勺用力扔上屋顶。喊时还要脚踏门坎面朝屋外。此时,家人要将停尸屋内所有的带玻璃镜子的物品移置别室或用白布、白纸遮盖严,直至死者下葬后方可揭开。俗传是防此等物品照映亡人,使其灵魂被摄入,不能顺利离家。同时还要在窗户纸上捅一个洞,意思是让死者灵魂从这里赴望乡台。弥留之际或初死之时还有一些仪俗,与人们的信仰及观念中死后的世界有关。有的给死者口中含物,如硬币,俗称“口含钱”,有条件的人家含玉、珍珠,此礼俗称“饭含”。还有的给死者衣袖内放小面饼(俗称“打狗饼”)、纸钱(俗称买路钱),饼是去冥府的路上给拦路的狗吃的,钱给拦路鬼。还要给死者用纸和竹劈子扎制的随葬品。死者若为男,必定得扎车、马,说是供男人在阴间乘坐;若死者为女,少不得扎牛和轿。至于箱、柜、金山、银山、童男、童女,扎彩时都不可缺。扎彩的行当在20世纪50年代后曾一度消亡(扎彩行当,当地俗称“糊匠铺”)。从20世纪80年代始,这种风俗又悄然而至。扎彩的造型除仿传统外,又出现很多现代化用品的扎制,如彩色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录音机、组合家具、沙发、汽车、洋房别墅应有尽有。
  旧时,孝衣的穿戴规矩很多。如嫡亲子女、媳、孙、孙媳等为“重孝”,孝服不锁边,断处外露,腰系丝麻一缕,即所谓的“披麻戴孝”。嫡亲孝男孝女的孝服为本白色,女婿及其他非嫡亲的孝服为漂白色;孙子辈的要在孝服上戴红绒球,以区分关系。
  人死之后,孝子要进行两方面的报丧仪式,一是在宅院门口贴“门报儿”,门报儿相当于告示,长约30厘米,宽约10厘米,白纸黑字,贴于宅院门口。上写有“恕报不周”4个大字,右下为“×宅之丧”4个小字。二是由孝子执报丧帖子到亲友家报丧。报丧亦称“告丧”、“赴告”、“讣告”,其形式有写讣文信函报告亲友。出门在外的子女亲友接到赴告后,要及时奔丧、吊丧。接到讣文的子女不顾一切地上路奔丧。临到家时要望乡面哭,出嫁的女儿更有一路哭着走来的。到家后先到灵前跪叩,哭悼,直到有人劝慰才止。亲友接讣告后,要携礼来吊丧,所携礼品一般为水果糕点、挽联挽幛或礼金。
  次日装殓入棺,死者的衣服穿戴、上铺下盖,无论贫家富家都比较讲究。首先要新,里外三新,旧日衣不能装殓;其次要全,衣裤鞋帽都得有,并且夏穿冬衣,被褥亦如此。入殓前的准备工作相当繁琐。入殓之先,要“铺棺”,无钱人家铺棺用小灰(柴草灰),富有人家铺棺用“灯芯草”和“香灰”,将七彩绸铺在棺材底部,放好头枕、脚枕,绸上按一定位置放7枚铜钱,谓之“七星板”(即头、两肩、两臀、两脚各一)。然后,其长女要拿着盛棉球和清水的酒盅,为死者用清水擦拭眼睛、鼻子、嘴和耳朵,谓之“开光”。其口中还要念叨着“开眼光,亮堂堂;开鼻光,闻供香;开嘴光,吃供香;开耳光,听八方;开心光,心豁亮;开脚光,走四方”等所谓咒语。然后,将亡人身体仰面安放棺材内,周围要用棉花、草纸塞稳,在亡人身上放些五谷、五色线等物,盖上“梓盖”。盖棺封钉时还有“躲钉”、“挽发”习俗,前者指封钉时孝子边钉边喊“躲钉”,以免伤及死者。
  亲友来吊,孝子要跪叩迎接,吊唁,也称“吊孝”,是对死者悼念的一种重要形式。亲族、邻里结伴而来,一般同辈鞠躬4次,晚辈跪拜4次,然后哭灵。孝子们要在灵旁跪叩陪祭,女儿、儿媳往往嚎哭,且哭中有词,节奏分明。最后,要屈膝跪拜来吊唁者,谓之“谢孝”。也称磕“孝子头”。
  出殡之日,人们清晨而起,仪俗活动很早就开始了。首先是启灵,由乡村执客一声令下,迅速抬起棺木,既要干脆利索,又要平稳踏实。绑好抬棺的杠子后,接着摔盆起杠。盆即放在灵前烧纸用的瓦盆,它由死者的长子或长孙来摔。要是由别人摔,这一特殊的仪俗则将摔盆者与死者的关系一举拉近,甚至确定了继承关系。摔盆有个讲究,要一次摔破,越碎越好,因为这盆是死者的锅,摔得粉碎才好带到阴间去。瓦盆一摔,就如一声号令,杠夫迅速起杠,
  摔盆者扛起引魂幡,驾灵而走。出殡仪仗的一般顺序是:扛着引魂幡的孝子,灵柩,抱明器等的孝子,吹吹打打的鼓乐班子,最后是送殡的女眷。一路上,要有人撒纸钱,死者娘家亲属抱斗,以买路送灵。到达墓地,下葬之后,先将墓地再次整理干净,把随葬的衣饭罐、长明灯放在墓坑壁上的龛内,扫去脚印,据说脚印留在坟墓里会给生者带来不祥。然后将棺木徐徐放入墓坑中,再由阴阳先生用罗盘仪矫正方向,填土埋葬。填土先由孝子进行,他们排成一行,沿着墓边,用手将土里一把、外一把洒向墓坑和墓外,转一圈为止,俗称“圆坟”,接着才用铁锹填土。墓坑填满后,要堆坟丘,然后用抬棺的杠子将坟丘滚圆。葬后3天圆坟,7天过头期,后每7天祭奠1次,五期大祭,七期祭,亦称“断七”;而后为周年祭,第一年称“周年”,后为祭日,孝子要居丧三年。居丧也叫“守孝”,是对父母孝心的最好体现,也是对儿女是否孝顺的最好考验。
  20世纪50年代,人们仍沿袭旧俗。到了20世纪60年代,政府号召移风易俗,提倡殡葬改革,丧事从简。1975年,宁河县除少数民族外,汉族居民去世后全部实行火葬。火葬的实行简化了土葬中的繁琐礼仪,但随着后来经济收入的提高和世俗的心态变化,旧有的丧礼又被搬到了火葬的礼仪中。特别是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在一些乡民中又兴起了大讲排场、铺张攀比之风。虽然停尸起灵的时间仍是3天,但办扎彩、穿重孝、送路等形式有所抬头,在这部分人中,一是出于对死者的怀念,不惜花钱以减轻失去亲人的哀痛,求得心理上的平衡,所谓“解解疼”;另一种是大办丧事炫耀自己,特别是有些属于平日并不太孝顺的子女也有这种作法,即人们所说的“活着不孝死了孝”。
  1987年6月,天津市制定了《殡葬管理暂行办法》。1992年6月,颁布了《天津市殡葬管理办法》,对殡葬依法实施管理,体现了行政法规对民俗的引导作用。祭奠死去的亲人,选择什么方式,受经济、文化等个人素质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应该说,悼念亲人,是人之常情。但是,在现代文明不断发展的今天,应该提倡在精力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革除那些带有迷信色彩的礼俗,使丧葬礼仪这一传统文化朝着积极、文明、健康的方向发展。
  七、民间礼仪
  1.拱手礼
  两手相抱(左手抱右手,寓意为扬善隐恶。盖以左手为善,右手为恶之故),举胸前,立而不俯。拱手礼亦称抱拳礼。道侣相逢或道俗相逢,多行此礼,民间则以男子熟人相见,抱拳拱手致意。表示恭敬。
  拱手礼的正确做法是,行礼时,双腿站直,上身直立或微俯,左手在前、右手握拳在后,两手合抱于胸前,有节奏地晃动两三下,并微笑着说出您的问候。
  2.作揖礼
  旧时行礼的一种形式,也称打恭作揖。行礼时,合掌弯腰下拜,作揖礼较拱手为敬,对长者多行此礼。如果到人家做客,在进门与落座时,主客相互客气行礼谦让,这时行的是作揖之礼,称为“揖让”。作揖礼在日常生活中为常见礼仪,除了上述社交场合外,向人致谢、祝贺、道歉及托人办事等也常行作揖礼。
  3.叩拜礼
  叩拜礼,又称“叩头”、“叩首”、“磕头”,通行于古代,用于百姓见官、祭神、祭祖、庆吊等场合,辛亥革命时被官方废止,但民间至今仍在年节喜寿庆吊祭祀中传承。行礼时,先作揖,后双膝跪地、叩头,屈一次一叩。一般为两叩、三叩、四叩。当地流传叩头“神三、鬼四、人两个”,大礼三拜九叩,其行礼方式是作揖、跪下、三叩、起立,共往复3次。
  叩拜礼也称“跪拜礼”、“下跪”,也有在求情、求饶等场合出现。
  4.万福礼
  古代妇女行礼方式与男子有很大区别,妇女相见行礼,往往是口称“万福”。这种礼节要求两手松松抱拳重叠(右手覆左手)在胸前右下侧上下移动,同时略作鞠躬的姿势,腰膝微屈3次。这种礼在宁河地区,直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依然保存,在年节、祝寿等庄重场合使用。
  5.鞠躬礼
  鞠躬,是辛亥革命后渐行的礼节。一鞠躬礼:适用于见长辈、师长、社交场合、演讲、谢幕等。行礼时身体上部向前倾斜约15~20度,随即恢复原态,只做1次。正式礼仪场合是行三礼。三鞠躬礼:又称“最敬礼”。行礼时身体上部向前下弯约90度,然后恢复原样,如此连续3次。行礼时,必须先脱帽,否则被视为不懂礼貌。鞠躬礼既可以应用在庄严肃穆或喜庆欢乐的仪式中,也可以应用于一般的社交场合;既可应用于社会,也可应用于家庭。如下级向上级,学生向老师,晚辈向长辈行鞠躬礼表示敬意;上台演讲、演员谢幕等。另外各大商业大厦和饭店宾馆也应用鞠躬礼向宾客表示欢迎和敬意。
  6.握手礼
  握手,是辛亥革命后广泛流行的礼节。见面、分别时都可使用,以此表示友好。握手时忌戴手套,否则被认为礼貌不周。现代握手礼通常是先打招呼,然后相互握手,同时寒暄致意。握手讲究“尊者为先”的握手顺序,即应由主人、女士、长辈、身份或职位高者先伸手,客人、男士、晚辈、身份或职位低者方可与之相握。行握手礼时,不必相隔很远就伸直手臂,也不要距离太近。一般距离约一步左右,上身稍向前倾,伸出右手,四指齐并,拇指张开,双方伸出的手一握即可,不要相互攥着不放,也不要用力。若和女士握手时,不要满手掌相触,而是轻握女士手指部位即可。
  握手礼还可表示向对方进行鼓励、赞扬、致歉等。正确的握手方法是:时间宜短,要热情有力,要目视对方。

知识出处

天津市宁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

《天津市宁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宁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内容包括: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诞生礼、婚礼、特殊婚姻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