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河区图书馆
宁河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河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期刊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一章 传统节日民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天津市宁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2971
颗粒名称:
第一章 传统节日民俗
分类号:
K892.421
页数:
39
页码:
1-39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河的春节庆祝活动非常丰富,包括摆年货、吃饺子等。腊八节也是宁河人的重要节日,人们会早起熬腊八粥,祈求来年五谷丰登。过了腊八就可以“换饭”,这在旧时代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关键词:
宁河县
传统节日
民俗
内容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域造就了不同的风俗文化。宁河民俗,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传承关系,与各地风俗也互有影响;同时,更具有本身独特的个性。所以人们常说“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春节
早在四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宁河这块肥沃的土地上辛勤劳作,创造着物质和精神文明,这里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多样化的民间习俗,特别是当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春节来临之际,宁河人更是以其特有的风格来庆贺。
春节,是农历的岁首,宁河人俗称“过年”,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是中华文化在日常生活中最集中的体现。早在殷商年代,已经有了近似于“年”的观念。人们在岁末举行大型祭祀活动,祭祀天地山川和祖先神灵。到了周代,虽然过年的日期和今天有所不同,但过法已经有很多相似之处。南北朝以后,把“蜡祭”移至岁末。其次,古代的春节是立春之节,即二十四节气的首节,是一个迎接春天的节日;又因为春节一般都在“立春”前后,到了民国时期改用阳历,才把农历年叫“春节”。
几千年来,老祖宗留下的最大民俗就是过年。无论多少朝代更替,多少世事沧桑。年却一直传承下来,渗透进了中国人的血液。年是中华文化的根,是千百年积淀的文化遗产。是中国人无论如何不肯放弃的传统民俗。
旧时宁河人过春节,应该从进入腊月时算起。一进腊月,宁河县城就变成了红色的海洋。街上的年货摊支起来了,货架上摆满了年画、花炮、吊钱儿、窗花、灯笼、脸谱、石榴花、春联以及吃的、穿的、用的年货。这些年货就是宁河人要过年的信号灯,告诉老老少少,盼了一年“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欢乐总动员的日子又到了。
腊月初一
农历腊月初一,宁河民间有“腊月初一蹦一蹦,孩子大人不生虱子不生病”的说法。这一天,多以玉米、元豆等炒熟(俗称爆米花)食之。农民一年辛苦后,从腊月初一就开始“忙年”了,年味儿从此越来越浓。民间对过年活动也往往倾注极大的热情和兴趣。旧时,不仅有钱的富商地主要过年,普通的贫民百姓也力争吃顿饺子来度过这辞旧迎新的时刻。至今,民间无论贫富仍然像过去一样,在过年的准备上不惜耗费精力和财力,务求把吃的、穿的、用的准备得丰富齐全,图吉利、求顺当,把过年的氛围营造得热烈红火。
腊八节
腊月初八为腊八节,俗名“腊八”。宁河境内居民多于这天早上喝“腊八粥”(此粥多以黏秫米、栗子、豆子、花生仁、红枣、莲子等合煮而成),以此可避灾祛病,亦含有祈求丰收和预祝来年五谷丰登之意。此俗源于佛教,传说佛祖释迦牟尼别离他的王宫,放弃王子的权位去修行,苦修多年一无所获,他想到河中沐浴,清醒一下头脑,沐浴过后却因身体羸弱,无力爬回岸上。牧女苏耶妲(意为善生)将他拉上岸,并给了他一碗用米、栗等熬的粥。佛祖吃后精力充沛,来到菩提树下幡然觉悟。这个日期恰巧是在中国的农历十二月初八。于是,中国的佛门弟子将粥视为良药,寺庙每年在腊八这天以粥供佛,并向世人布施。受佛教的影响,我国民间后来形成了腊八吃粥的习俗。大约到南北朝时,将农历十二月初八确定为“腊八节”。南宋人周密著《武林旧事》说:“用胡桃、松子、乳蕈、柿蕈、柿栗之类做粥,谓之‘腊八粥’。”这应该是腊八节和腊八粥联系的较早文献记录。
腊八这一天,宁河各家争相早起熬“腊八粥”,有“谁家的烟囱早冒烟,谁家的高粱早红尖”之说。在缺吃少穿的年代,快要到秋收季节,正是普通百姓口粮不继的时候,这种情况下,期盼自家种的高粱早红尖的愿望自然也就非常突出。
宁河民谣:“老婆老婆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为什么过了腊八就可以解谗呢?因为旧时宁河风俗中,过大年之前,有“换饭”的做法,一年辛辛苦苦,粗茶淡饭,省吃俭用。在过去的家庭一般都是三世或四世同堂,平常日子,特别是儿媳妇们大多自己吃次一点的,好吃的先让给老人、男人及孩子们。所以一过腊八全家就都可以换饭了,但换饭的时间有所不同,富家大户,从腊月初一起,就酒宴无虚夕,可谓锦上添花。中等人家,自腊月初八起“换饭”;贫困人家,则自腊月二十三起“换饭”。所谓换饭,不过是粗粮换大米、白面,菜中略见鱼肉而已。
另一个宁河民谣是:“小孩儿小孩儿你别哭,过了腊八就杀猪。”杀猪,是指杀自家养的猪,没养猪的人家就要到集市上去买过年吃的肉了。将“杀猪”放入年谣,是因为农耕社会经济不发达,人们往往在年节中才能吃到肉,故此称为“年肉”。
“腊七腊八冻掉脚丫”。这天也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城乡居民都在这天做腊八醋,以备除夕吃饺子时打开为佐料。泡腊八醋是将去皮的生蒜浸在食醋里,容器口封严实,到时雪白的蒜瓣已变得十分嫩绿,食之酸辣味浓,十分可口。据说腊八醋只有在腊八这天浸泡才有这种香味。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
宁河习俗自腊八以后,各家各户就陆陆续续开始年节前的大扫除,扫房子时要选择天气晴暖,又避开土王用事的黄道吉日,进行大扫除。扫掉四壁、墙角和顶棚上的尘土,擦净门窗和桌椅柜厨,要求里里外外一尘不染,干干净净。以一番新的气象辞旧迎新。
动土和扫房子为什么要避开土王用事日?因为这个日子,在民间习惯上不可动土,恐怕触犯土王。这个说法的由来,有个风趣的传说。远古时,天上玉帝召集下界金木水火土五王上天庭,商议一年365日中各人分管的时间。金木水火四王按时到齐。土王因好酒贪杯,醉卧在床。玉帝等了好久,土王总不到来。于是把一年四季分为春夏秋冬,木王管春季,火王管夏季,金王管秋季,水王管冬季。由于四王的性格不同,所以四季温凉寒热就不同了。玉皇刚好分配完毕,土王方才到来,他闹着要平分管理。可是议好了的事,哪能想推翻就推翻。最后玉皇想出一个办法:在各王管理的四季里,每季划出18天给土王管理,四季合计72天。而其他各季也正好存下72天。这么一分,土王方始同意,说定在四季的3、6、9、12四个月中,各划出18天归土王管理。谁也不准占用。
从此,在旧历书上便记上“土王用事日”。所以动土和扫房子,民间都要选择黄道吉日。
祭灶
腊月二十三,旧传是“灶王爷”升天的日子,民间俗称“过小年”。民间传说灶王爷是玉皇大帝派到人间监视每家行善或作恶的神灵,每年年底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这家人一年来的好坏情况,来回需要7天,所以这天各家都给灶王爷送行。这天晚间各家家长主持祭灶,先用秫秸扎一匹马,预备些谷草及“糖瓜”(麦芽糖做成的瓜形、元宝形及圆球形)等物,然后从龛内揭下灶王爷画像,口说“灶君到天庭,好话多说,坏话少讲”,说毕,用糖瓜粘在灶门上,意思是已把灶王爷的嘴粘住了,俗称“灶王封住口,四季无灾忧”。之后,烧假马,放鞭炮,送灶王爷骑马上天。至腊月三十,再把新买来的灶王爷放到龛内供起来。因俗信灶神上天汇报人间的善恶之事,据传说,灶君说人有大罪过,凡有大罪过减寿300天,小罪过折寿3天,如此一来,灶神在人们心目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视为掌管一户福运的家神,祭灶便成了家家户户的大事。贫寒之家穷得叮当响,拿不出什么来供奉灶神,也不敢得罪,每日“晨昏三叩首,早晚一炉香”也要虔诚供奉。民间对祭灶所用的神像,形制庞杂。有独座灶神,有灶王爷灶王奶奶并座,在神像左右贴上一副对联:“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横批:“一家之主”。民俗认为,灶神的神职是掌管人们的饮食,民以食为天,人们祭灶是祈求灶神保佑全家平安,人财两旺,这也正是人们对灶神信仰和祭灶风俗兴盛不衰的原因。
灶王爷的由来:据一些史料记叙,在我国的民间诸神中,灶神的资格算是很老的,在夏朝就已经成了民间尊崇的一位大神。《论语》中,就有“与其媚舆奥,宁媚与灶”的话。先秦时期,祭灶位列“五祀”之一(五祀为祀灶、门、行、户、中雷五神。中雷即土神。另一说为门、井、户、灶、中雷;或说是行、井、户、灶、中雷)。祭灶时要设立神主,用丰盛的酒食作为祭品。《淮南子》说,黄帝、炎帝“死作灶神”,职司人间善恶。据《礼记·礼器》孔颖达疏:“颛顼氏有子日黎,为祝融,祀为灶神。”《庄子·达生》记载:“灶有髻。”司马彪注释说:“髻,灶神,着赤衣,状如美女。”《抱朴子·微旨》中又记载:“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这些记载,大概是祭灶神的来源吧。还有,或说灶神是钻木取火的“燧人氏”;或说是神农氏的“火官”;或说是“黄帝作灶”的“苏吉利”;或说灶神姓张,名单,字子郭;众说不一。
据说灶君本人是炎帝、祝融的化身,后来我国道教的《经说》上将灶神说成是一位女性老母,“管人住宅,十二时辰,善知人间之事。每月朔旦,记人造诸善恶及其功德,录其轻重,夜半奏上天曹,定其簿书”。后来就发展成了既有灶王爷爷,又有灶王奶奶之说。
宁河地区的民俗腊月二十三是小年,俗谚有:“糖瓜祭灶,新年来到,闺女要花,小子要炮,老婆儿要裹脚条子,老头要顶破毡帽。”这说明宁河人对过年的重视,人们都想在新旧年交替时,穿的、戴的也要一新。闺女戴花,打扮漂亮烘托过年的氛围;小孩过年放鞭炮就是玩;老婆儿要裹脚条子、老头要毡帽,则说明老人也要换新装。“破”不是指破旧,而是说“便宜不值钱”。
宁河地区流传过年的歌谣还有:
“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
“二十四,写大字”(写春联)。
“二十五,窟窿堵”(旧时窗户是用白粉连纸糊,穷人无钱,就把破的地方,给补补叫做窟窿堵。讲究一点的人家在新糊的窗户纸上,还要贴上各种有吉祥含义的窗花)。
“二十六,炖大肉”。这一天家庭主妇们要把过年期间吃的肉做好。
“二十七,宰公鸡”。这天每家要杀鸡,预备过年食用。
“二十八,白面发”。发面,是为了蒸馒头,多是带枣、夹糖或带馅的,馒头上要点红点,以示吉庆。按着老理儿说,正月初一到初五不能动火蒸馒头(但饺子、合子、捞面除外)。所以老宁河人在年前都要蒸出 够全家人吃上一个星期左右的馒头这叫“吃隔岁饭”。
现在由于没有那么多的禁忌,许多人家春节期间想要吃馒头,随时可以买到。虽说这发面蒸馒头的事有点麻烦,但是还有不少人仍然愿意坚守这老辈传下来的年文化。
“二十九,贴倒有”。贴倒有,倒有是把“有”字倒着贴,有在古时候是“三收”的意思,贴倒有,就是希望来年丰收的意思,如今,人间都在这一天贴“福”字和春联。
“三十黑下熬一宿”就是除夕全家老小彻夜不眠,俗称“熬夜”。
贴春联
腊月二十九,家家户户贴春联、吊钱、年画,用老宁河人的俗话:
“一年到头了,图个吉利。”我国贴春联的历史十分悠久,宁河人称春联为“门对”、“对联”、“对子”。春联的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发展为春联。中国最早的一幅春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五代后蜀国主孟昶所撰。宋代以后,民间新年贴春联的现象已经非常普遍。王安石《元日》一诗:“爆竹声声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就符。”所描写的就是当时春联的盛况。
春联真正普及应该是始于明代,据史书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十分爱写对联,有一年除夕,他下旨要求全国人民都要在家门上贴对联。正月初一,朱元璋微服出巡,看到家家户户都贴着红红的春联,十分高兴,但唯有一个屠夫因为找不到人写而没有贴春联,朱元璋当即挥毫为其写下一幅流传的春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有了朱元璋带了个好头,明代的多个皇帝都很爱好楹联,春联在明代也迅速风行全国,成为一种普遍的民间风俗。当时的文人也把题联作对当成文雅的乐事,写春联成为一时的社会风尚。
明代民间流传至今的春联有冯梦龙的“德从宽处积,福向俭中求”;顾宪成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等传世佳对。入清以后,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对联犹如盛唐的律诗一样兴盛,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宁河地区写春联按门第身份,或户主所祈求之意。春联是表达除旧迎新,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在每个时代,春联都会呈现出它的时代特色。旧时,春联内容见有:“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向阳门第春昌在,积善人家庆有余”。“春条”有“抬头见喜”、“出门见喜”等。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春联的内容配合当时形势的政治内容居多,如“新中国百废待兴,共和国前程似锦”、“翻身不忘本,饮水要思源”、“翻身不忘共产党,幸福全靠毛主席”等。”20世纪50年代,如“勤俭持家,有备无恙;热诚报国,发愤图强”、“总路线鼓舞人心,大跃进快马加鞭”等。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如“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反帝反修深挖洞,备战备荒广积粮”、“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另一类是抓革命生产的春联,如“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人民公社春常在,大寨红花遍地开”。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时,就有了“扎根农村干革命,志在全球一片红”的春联。
20世纪60年代中期,宁河农村生产队曾一度统二给各家各户的大门用红油漆刷成春联大小的底色,再用黄色油漆把对联写在门扇上,性质如同春联。联语大都为“抓革命,促生产”、“破四旧,立四新”、“自力更生,奋发图强”一类。
20世纪80年代,春联有了明显的变化,如:“革命双肩担四化,勤劳两手绣乾坤”、“四化建设擂战鼓,科学春天暖人心”。全国开展“五讲”、“四美”活动时,于是就出现了 “一干二净除旧习,五讲四美树新风”的春联。改革开放初期,人们最盼望过上富裕的日子,就有了“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宏图”,“春风送暖跨世纪,特色脱贫奔小康”这样的春联。
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春联的革命色彩渐渐淡化,出现了“向钱看”的春联:如“久居四海来财地,常开八方聚宝门”、“利如晓月腾云起,财似春潮带雨来”。做生意的,希望“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福、禄、寿等传统内容的春联又开始复出。
宁河人过年不仅在大门上贴春联,还在室外墙壁、器物上贴各种福条、春条,如墙上有“抬头见喜”,衣柜上有“衣服满箱”,床头上贴“身体平安”;在猪舍、鸡鸭舍等处也要贴对联,寓意六畜兴旺,格式一般为“鸡鸭满圈”,“牛羊成群”,“六畜兴旺”。在石碾上贴“青龙大吉”,在大车上贴“日行千里,夜行八百”。
进入21世纪,由于电脑的普及,写春联的人家少了,编春联的人也少了,会写毛笔字的人更少了。大多居民购买印刷好的春联。
贴年画
年画是我国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它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起源于“门神”。随着木版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而渐渐把财神“请”到家里,进而在宁河县东丰台镇年画作坊中产生了《增福财神》、《富贵图》、《招财进宝》、《连连高升》、《福寿百子》等彩色手绘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历史上,民间对年画有着多种称呼:宋朝叫“纸画”,明朝叫“画贴”,清朝叫“画片”,直到清朝道光年间,文人李光庭在文章中写道:“扫舍之后,便贴年画,稚子之戏耳。”年画由此定名。
贴福字
贴“福”字,是中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据《梦粱录》记载:“岁旦在迩,席铺百货,画门神桃符,迎春牌儿……”“士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祭祖宗。”文中的“贴春牌”即是写在红纸上的“福”字。“福”为祥瑞的象征。福,人们认为是福气、福运,是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宁河人贴福字多倒贴,意思是“福到了”。
贴门神
宁河早期的门神都是能驱鬼镇妖的武将或神灵,如秦琼、尉迟恭、燃灯道人、赵公明,他们常被贴在临街的大门上,保佑一家出入平安,寄托了人们驱邪灾、保平安的心愿。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文官门神以赐福天官居多,大都贴于院内堂屋门上,彰显着迎福进财的心态。进门后,在屋子里面的门上,一般都会贴上一对对开的门童年画,如“富贵图”、“刘海戏金蟾”、“麒麟送子”等。
这种门童年画是宁河东丰台木版年画中较为常见的年画,寓意为“多子多福”。在屋子里面,人们贴的年画题材就更加广泛了。这种年画以财神类年画居多,如“增福财神”、“福禄寿”、月有盈余、福寿三多、堆金积玉、五福临门、富贵吉祥等,这类年画反映了人们渴望过上富裕生活的美好愿望。这时,“财神爷”成了许多人家当时贴年画的首选内容。
贴吊钱儿和窗花
在宁河人的眼中,贴上了吊钱儿和窗花,才算将过年的气氛烘托了出来。吊钱儿,宁河人也称“挂钱儿”,是剪纸艺术的一种,早期是剪子剪制而成,后来随着需求量增大,改为套版刀刻。吊钱儿的形状是纵向较长的长方形,下部一般都是“吉祥如意”的字样和图案,上面刻有“四季平安”、“阖家欢乐”、“五谷丰登”、“招财进宝”、“恭喜发财”之类的吉祥语,文字两边还刻有“连线”、“鱼鳞”、“方胜”、“回纹”的图案花纹。
古时,吊钱儿的悬挂也有讲究,《帝京岁时纪胜》中记载:“挂钱辉五色。”五色原指青、赤、黄、白、黑。因在民俗中人们忌讳黑白二色,所以,吊钱儿的五色为大红、粉红、黄、绿和蓝,其顺序为“头红、二绿、三黄、四水(粉)、五蓝”。每门每窗所挂皆为单数,多为五张或三张,每张一色。
清代光绪年间,宁河东丰台镇有十几家剪纸、刻纸作坊,宁河的吊钱儿剪纸都是红色的,主要销往本县的村镇及东北三省。按照习俗,贴在门上的吊钱儿要等到正月二十五填仓的时候才能揭下来,裹以粮食和钱,置于粮食囤圈的正中,然后再压放炕席底下(现在压放床被底下)。意在预示着新的一年中,物阜年丰,钱粮满仓。
堂屋的门上一定要贴一对肥猪拱门,厢房的窗户上要有“连年有余”的窗花,卧室的窗户上要有代表着喜庆的“喜鹊登梅”的窗花。旧时民居建筑多为窗棂木格,为了隔离冷风和灰尘人们就在窗棂木格上裱一层白纸,红艳艳的窗花贴在白窗户纸上,既喜气又好看。
宁河人过年贴年画、贴门神的习俗至今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作为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东丰台木版年画已经流传了六百多年。在明清时期,年画作坊多达五十余家,所制年画除满足当地百姓需求还多销往东北、华北、内蒙古等地。东丰台年画以木版线刻墨印为“坯子”,添加人工彩色手绘,色彩艳丽、形象生动、喜庆吉祥,有的有文有图,是旧时“看一年”的静态电影、电视。贴年画在室内,可以在一年里欣赏,乐趣无穷。
腊月三十
腊月三十,也叫除夕。围绕着除夕与新年,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年节习俗。这些习俗中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迎禧接福、辞旧迎新、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而祭祀活动占重要位置。从一定意义上说,祭祀仪式是春节节日习俗的核心。民俗中对于祖先的崇拜,上古五六千年就已产生,在以农业为社会生产主业的周朝,对祖先的祭祀更为系统周详。《礼记》中对祭祀屡有记载。到秦汉时代,人们重视腊月与正月的家庭祖先祭祀。据东汉大尚书崔寔所著的《四民月令》记载:
“正月之朔是为正月,躬率妻孥,洁祀祖祢。及祀日,进酒降神毕,乃室家尊卑,无大无小,以次列于先祖之前,子妇曾孙各上椒酒于家长,称觞举寿,欣欣如也。”这说明, 早在汉代我国的祭祖活动已经是春节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活动了。
春节家庭祖先祭祀复兴是在明清时期,明清时期家族文化发达,祖先祭祀成为团聚家族成员的重要方式。明清时期富户在堂屋左边单设享室,岁时、伏腊、忌日,必启室祭祀。乡村民众一般在家中的正房或厅堂的北面正中出设神龛以供奉祖先朱排位。神主牌位,是一种带座可以竖立的长方形小木牌,上面写着祖先的名讳,以及同家长的关系,如“显考讳某妣某氏孺人之神位”等。寝中的神主只包括高、曾、祖、考四世。有的家庭只在厅堂墙壁贴上红纸书写的本门宗妾神位,或者在神龛上用大木牌,正中写“天地君亲师之神位”左右两旁分别用小字写上“本门宗祖”。
春节作为一年的大节,是家祭的重要时段。上坟请祖仪式人们格外郑重。上坟请祖的时间,宁河大多数乡镇在大年三十早晨(也有在腊月二十九请祖的)。家家户户在家族长辈带领下,到村外祖坟,一同拜祭。请祖先之灵回家过年,俗称“请祖宗”。除夕之日,要祭祖先、祭天地。屋内设供桌,安放祖宗灵牌或悬挂祖谱。祖先堂旁边供奉“福、禄、寿、喜、财”五位吉祥神,供奉神位前摆上供品,备好香烛。除夕晚9时后,家长盥手后冠服向神佛、祖先上香叩拜,以下众人先男后女依次行礼,这时外姓妇女不能进入家门,名为“忌人”,同样自家女人也不得到人家串门。拜神祭祖后,各处灯烛不熄,香火不断,直到天明。
宁河地区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全家老小彻夜不眠,俗称“熬年”。“古时候守岁有两层内涵,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惜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则是为了祝福父母长寿。守岁的风俗,既有对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守岁从年夜饭开始,全家老小围坐炕头,喝团圆酒,吃年夜饭。除夕的年夜饭特别丰盛,席面上鱼,寓意吉庆有余;上鸡谓之大吉大利。食之前,要先给神佛、祖先上一碗供饭、年糕和水果。供饭是一碗米饭上面放红枣,插上红纸做的石榴花。供年糕则象征生活一年比一年好。
除夕之夜孩子们多穿戴新衣帽,女孩头上还戴红绒绢花,三五成群地在街上放鞭炮,打灯笼,唱儿歌。孩子们唱着:“打灯笼会儿,转悠悠,今年打水,过年收(意思是年前浇地,到时庄稼丰收)”;“打灯笼会儿,发财啦,金马驹家来啦”等儿歌。街头卖糖墩儿、糖果的商贩一夜不停。午夜2时为“全神下界”之时,各家要鸣放鞭炮,长辈带领子孙烧纸焚香,祭天地、拜祖宗,酹酒祝福。此时标志着旧岁已去,新年来临,全家晚辈向长辈贺岁叩头,长辈要给孩子们压岁钱,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压岁钱,这一传承千年的习俗,蕴含了长辈对晚辈自上而下的关爱。“和传统习俗反其道而行之的,是近些年来在不少城镇兴起的晚辈给长辈压岁钱。其原因是旧时老人是一家之主,掌握家庭财权。现代社会年轻人掌握财权。年轻人平时要赡养父母,春节期间更应该给父母或者其他长辈压岁钱,既能表达感恩之心,这也是传统春节文化的核心,又体现了孩子对老人的敬畏之心,唤起了人们的尊重意识。”给老人压岁钱是子女表达孝心的一种形式,在生命教育越来越缺乏的现代社会,让晚辈给长辈压岁钱,是特别适合在家庭中推广的新民俗。
大年三十晚上,女人们还要忙着包初一的素饺子。宁河多数百姓有吃素馅饺子的习俗,据说是祈求一年素素净净、平平安安。这种素饺子的馅有面筋、香干、鸡蛋、白菜、粉皮等等。包饺子的过程也是很讲究的,饺子的做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又取更岁交子之意。摆饺子也有几种方式,一种方式是一行一行的,叫路路通,意味着未来的财运通达;还一种摆饺子的方式叫摆圈,9个饺子摆一圈,圈福,把福气圈住。
待天将亮时还要煮饺子上供,焚香叩拜,并在此时将供奉的全神神马儿焚化,俗称“发大纸”。据说是送全神上界,迎新灶君下界,将新的灶王神马儿重新供在灶王龛内。此时家家放鞭炮,成为人们祈福求顺的一种表达方式。
除夕祭祀是传统节日祭祀的重头戏,人们通过对天地诸神与祖先的祭祀礼拜,在人与自然万物及祖先之间建立起联系、沟通的桥梁,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进了人心的安定与社会秩序的稳固。对自然的敬畏与祖先的崇敬,在传统社会有着重要的文化意义,即使在当代社会我们也应该有这样一份虔诚。自觉保护和弘扬春节传统文化。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这是宁河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旦等,俗称“大年初一”,《宁河县志》(清乾隆四十四年刻本)记载:“元旦”,庆节、祀神、祭祖、拜尊,长幼以次相拜,又亲友交相贺,谓之“拜年”。一大早,先要上香叩拜祖先遗像。在世的祖父母端坐在八仙桌两侧的太师椅上,男左女右,(依长辈方向)子孙依次磕头。父母及伯、叔父母,则坐在东西两侧茶几两旁的小号太师椅上,儿女、子侄依次行礼如仪。平辈间再相互拜年。这一天男女老少都要穿戴一新,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拜年时要作揖叩头说吉利话。相识者不论亲疏,途中相遇必相互作揖请安为礼,互道“过年好”、“见面发财”或“恭喜发财”等吉庆话互致问候。 1911年辛亥革命后,拜年流行鞠躬,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见面拜年行握手礼。这拜年的活动一直延长到正月十五,还说拜个晚年。
盘点时宁河正月里的禁忌,也叫“老娘们儿例儿”,大多禁忌都在正月里。因是一年的开始,人们喜欢把正月看做是新的一年年运好坏的预兆。所以过年时时要留意着哪句话说得不得当,凡是“破”“坏”,“没”“死、“鬼”“病”“输”“穷”等字眼都忌讳说。还有正月初一初五不许动刀剪,因刀剪属凶器,动之不吉。正月不买鞋”、“正月不剃头”。这两句谚语也反映出宁河的民俗事象。
出嫁的女儿在年三十不能看娘家的灯,不然会妨(轻音fang)死娘家人。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身、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今天许多地方还保存着这一习俗。年三十和初一切记打坏家什,万一小孩摔坏一个碗,在场的大人马上说“碎碎(岁岁)平安”,以破解为吉。
过年时,还有“老例儿”规定,债主不许上门讨债,在百姓们看来,这天讨债,对借贷双方均不吉利,也忌从别人口袋里掏东西,人们认为,正月初一的口袋要是让人掏了,可能一年里都有被“掏空”的危险。所以,旧时大年三十辞旧迎新,对穷人来说也是个“关口”,俗称“过年关”,因为讨债人的惯例都是年前讨债,若负债人挨过这一天就等于逃过一关(宁河“老例儿”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不讨债),有了至少半个月的缓冲余地。欠债的趁着过大年先喘口气,催账的却盼着早一天过正月十五,这也就应了民间的那句俗话:“,咱是躲得了初一,躲不过十五。”
1949年9月27日,新中国成立,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俗称阴历年。国家规定春节为法定节日,各行各业放假3天,后改为7天,各机关、学校、慰问、联欢等庆祝活动。在农村仍多沿袭旧俗,但已很少有从事祭拜神灵等活动。多数家庭中晚辈只向长辈致以问候祝福,不再行叩首旧礼。传统的春节礼俗开始有所变化。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春节,刚刚结束多年的战乱,人民解放了,好日子终于盼到了,精神上的解放让人们早已忽视了当时物质上的匮乏,人们踩着高跷,扭着秧歌,唱着《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爆竹声、锣鼓声彻夜响着。让人们觉得这是有生以来过得最热闹的年。
20世纪50年代过春节准备年货,特点是以吃为主。所以无论是国营零售店和合作社,还是公私合营大食品店和小铺,不仅货架上的年货堆得满满当当,店里的顾客也是人挤人,人挨人。鲜美的水果、传统糕点、干果海味、扒鸡烤鸭这时最为抢手。糕点在当时都算“奢侈品”,即便过年,每户也就买上一点儿。那个年代,人们特别有幸福感。过年的时候,买肉也好,买衣也好,看电影也好,经常挂在嘴边的话是“从前我想都不敢想呀”。
1954年,宁河县农村普建乡村剧团已达105个,春节期间各乡村都要唱大戏和举办文艺晚会演出,“高跷”的锣鼓声和人们的欢笑声响成一片。各种各样的民间艺术表演丰富多彩。
20世纪60年代初过春节,典型的景象是:各村生产队的大街小巷都打扫得干干净净,家家户户贴上新春联,挂起毛主席像,大街上张挂着五颜六色的标语,当时由于连续三年自然灾害,粮油肉等食品需要统一发的票证、购货本供应。大多数家庭都比较贫穷,平日里吃的穿的都很差,所以孩子们异常渴望过春节。各家各户攒了一年的布票,过年时都要给孩子们做一件新衣服,大年三十早晨醒来,穿好新衣服,等不及吃早饭,孩子们就跑到院子里放鞭炮了。左手举一小截土香,右手忙着从兜里往外掏小鞭炮。红红的半寸来长的小鞭炮可是孩子们的宝贝,在那个年代,许多家庭平日里没有零花钱,过年给孩子们买一挂100响的“干草节”和十几个“二踢脚”就算过年了。100响的“干草节”从初一要燃放到十五,所以,孩子们舍不得燃放,每次只舍得拿几个出来过过瘾。大多数家庭平日里粗粮细做难见荤腥,除夕夜的富强粉肉馅饺子显得分外香。大年初一,天刚蒙蒙亮,公社干部便到烈属和军属家里贺年。男女社员们挨门串户,互相拜年。
20世纪70年代初过春节,流行“过一个革命化、战斗化的春节”。春节之际要狠抓革命,猛促生产,这叫“移风易俗过春节”,大年三十,家家户户要吃忆苦饭,春节娱乐主题也比较单调。到1977年情况发生很大变化,春节文化活动也丰富起来,有文艺晚会、业余剧团、花会表演、甚至有了内部电影。并且可以看到多年后重新露面的《刘三姐》、《桃花扇》、《李双双》等国产电影。时代话语渐趋轻松,春联由最初的豪言壮语变得渐渐具有传统味和生活色彩,老百姓互相拜年也多了家长里短的寒暄客套。
20世纪80年代开始,人们过春节饭桌日渐丰富起来,开始是定量供应的品种增加,接着是集贸市场恢复。平时想吃什么,到市场上就买,弄得人们反倒不知道过年该吃点什么好了。年礼的文化味渐浓,明信片、贺年片、挂历流行起来。彩色电视机成了生活中的紧俏货。大年三十,一家人一边包团圆饺子吃年夜饭,一边看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播的春节联欢晚会,成为当代人挥之不去的一份“过年”情结。从1983年开始,春晚陪伴着宁河人度过了一个又一个不眠的除夕之夜,春晚辞旧迎新也就变成了一种新的“守岁”方式。称之为“新民俗”。
20世纪90年代过春节,忙碌一年的人们开始置办年货,很难见到大包小包的“吃物”了,平日里也是吃大鱼大肉和海鲜品。现在必备年货是金童玉女、财神爷和大大的福字。过去春节期间餐馆、酒店最常见的“春节休息”的招牌见不到了。春节家宴设在餐馆酒楼,与其在家一通忙活还不如在餐馆里踏踏实实吃一顿成了一些家庭的新时尚。
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春节从旅游淡季变为“黄金季节”。一些人已经不满足于传统的过年方式,纷纷趁着长假举家外出旅游,去寻找另一种过年的乐趣。过个团圆年的观念正在悄悄改变。进入1999年,拜年的形式开始多样化,除了传统的面对面的新年恭贺外,人们也用电话、手机短信的方式给对方送去节日的祝福。电子贺卡在悄然流行。
进入21世纪,亲人团聚还是人们过年的主流,过年回家是背井离乡的人们心中不变的情结,一到年根底下,全国各地的火车站、长途汽车站,都能看到成千上万的人拥挤着,要在大年三十前赶回家和全家人团聚。老一辈的人依然一年年地坚守着过年的传统习俗,贴春联、福字、年画,吃年夜饭,祭祖,守岁,燃放鞭炮,拜年,给压岁钱等等,这些年文化的方式仍然在民间延续传承。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在保持传统风俗的同时,也给传统节日注入了一些新元素,形成了一些新的民俗。
正月初二
旧时家家户户都要供财神,烧香扣头。把财神当吉祥神来供奉和崇拜,反映了人们对幸福、富裕生活的追求和向往的心理。这天清晨,年青男子到河里或井里去挑水,挑到家门口时,在门前喊“进财进水来了”把水缸挑满,比喻白花花的银子到家。同时把写有“真正大金条”的纸条贴在芦苇柴禾上,放到自家院里或立在门前,表示“送财”(谐“柴”音)。这些习俗都寓意新年财源不断,一年内有财可发。
这天吃过晚饭,以家族为单位举行送祖宗仪式有正月初五送祖宗的。晚上人们上供、烧纸、磕头,鸣放鞭炮。接着把祖牌位存起来。现今,民间有的家庭仍沿袭“敬财神”的习俗,只是送柴送水的事象已不存在了。而初二出嫁的闺女携夫、子回娘家则成为定俗,并戏称“姑爷节”。
正月初三
传统习俗中要吃合子,而且要供财神。自初一至初三,民间传承食俗曰“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往家赚”。初三吃合子,与饺子皮、馅相同,但用两个圆面片合成,取其和和美美、团团圆圆之意。
人民欢欢喜喜过了大年,正月初三,各乡镇村民除走亲访友互相登门拜年,还有就是开始搭台唱戏了,村村唱大戏,伴着春节的吉庆,使人们在整个正月里,都是欢声笑语。
早在8世纪初,宁河县境内就出现了民间评剧艺人的演出身影。是中国评剧发祥地。2008年宁河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评剧艺术之乡”。每年正月村村唱大戏,被当地民间艺人世代传承而流传至今。已成为宁河县年文化习俗之一。
正月初五
俗称“破五”,此后,过年的一切禁忌全打破了,所以叫破五。在民间视为过小年。这一日,家家多吃肉馅水饺,剁馅寓为“剁小人”,包饺子意为“捏住小人的嘴”,免一年口舌是非。因为在中国,人际关系最不好处,常有“小人”在各种场合搬弄是非、制造矛盾,小则家庭不和,大则影响或阻碍一个人的前程,因此在新的一年开始,“捏小人嘴”是必不可少的。煮饺子时要格外小心,以防饺子煮破,煮破了则意味着一年内琐事太多。这是为自己和家人祈顺求福的一种民俗活动,从早到晚,鞭炮不断,视为“崩小人”。
正月初七
初七为“人日”,汉朝开始有人日节俗,魏晋后开始重视。古代人日有戴“人胜”的习俗,人胜是一种头饰,又叫彩胜、华胜,从晋朝开始有剪彩为花、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来贴屏风,也戴在头发上。此外还有登高赋诗的习俗。唐代之后,更重视这个节日。每至人日,皇帝赐群臣彩缕人胜,又登高大宴群臣。如果正月初七天气晴朗,则主一年人口平安,出入顺利。
宁河人旧时在这天要吃小豆腐,说是可免偏头风。此俗民国后就消失了。
正月初八
按旧例,为买卖开张日子,家住外地的店员都在这天赶到。初八日各店铺门面要刷洗一新,放鞭炮,明牌匾,挂旗幌,张灯结彩,意寓开张大吉生意兴隆。掌柜的要安排吃一顿好饭,宴请店员。旧时居民吃合子,谓之“合子加八,越吃越发”。
正月初十
早晨看天晴天阴。天晴,下半年风调雨顺;天阴有雪,下半年气候不正常。
元宵节
宁河人过年的压轴大戏是元宵节,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正月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夕节、灯节等等。汉代司马迁在建议汉武帝修改历法时,元宵节被列为民间的重大节日。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节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观灯、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而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跑旱船、扭秧歌、踩高跷等活动是宁河历代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
据《宁河县志》清乾隆四十四年刻本记载,“元夕(元宵夜)前后,城镇悬灯三日,乡村亦插灯相庆,击鼓〓金,陈百戏以为乐,食糖圆。”另据清代《宁河县志·岁时》记载:“入夜各庭堂挂灯。室隅燃烛,祀天地、家神及祖先……其街市则张灯结彩,无灯不备,如火龙、竹马、麒麟、狮子之属,燃灯于腹,借人力跳舞如生。”这说明宁河县早在明代时期元宵节花灯活动就已十分兴盛。旧时民间有歌谣云:“正月十五是新春,家家门前挂红灯。”
正月十四晚上,乡下人陆续进城,大街上男女老少摩肩接踵,人头攒动,人们喜笑颜开,歌声荡漾,到处是欢乐的海洋。正月十五夜幕降临,幼童携各式纸糊的灯笼游街,谓之“逛灯”,户户张灯结彩,鸣放礼花鞭炮,观灯赏月直到深夜。
民国时期,芦台县城有一副“大闹元宵”的门对写道:“灯照月,月照灯,灯月相照;男观女,女观男,男女同观。”描述了当时人们喜庆佳节的热闹气氛。也说明元宵节是一个浪漫的节日,元宵灯会在封建的传统社会中,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传统社会的年轻女孩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但是过节却可以结伴出来游玩,元宵节赏花灯正好是一个交谊的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元宵灯节期间,又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欧阳修脍炙人口的名篇《生查子·元夕》中云:“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南宋词人辛弃疾《青玉案》写道:“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就是描述元宵夜的情境,而传统戏曲陈三和五娘是在元宵节赏花灯进而相遇一见钟情,乐昌公主与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镜重圆,《春灯谜》中宇文彦和影娘在元宵定情。所以说元宵节也是中国的“情人节”。
正月十六日,旧俗,这天是“走百病”的日子,妇女们大多结伴出游,或到庙里进香,或到繁华闹市一边赏花灯,一边以“走”除百病,民间认为,“走百病”时,一定要越过三条河、跨过三座桥,而且还要“摸钉”,才能求吉除疾,“摸钉”就是用手摸一下桥上的铁钉或是庙门上的门钉。因为“钉”与“丁”谐音,而“丁”又象征男子,所以未有身孕的妇女一片诚心地“摸钉”,为的是早得贵子,家业兴旺。如今,民间仍非常隆重地过元宵“灯节”,只是其中的一些习俗有所简化。
元宵节闹元宵、赏花灯的习俗,经过世代的传承,元宵灯节办得越来越盛大,地方特色越来越浓,特别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为加强对春节、元宵节传统节日的保护、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宁河县委、县政府每年都要在县城芦台镇隆重推出元宵大型灯展和民间花会展演大拜年活动。民间艺人精心编制的彩灯题材广泛,技术先进,从传统艺术基础上绽放出更多的新意,从题材上分,大致可分为三大类。一是动物类彩灯,动物灯是宁河县民间最普及、数量最多的一种彩灯,如巨龙腾飞灯、二龙戏珠灯、狮灯、马到成功灯、鲤鱼龙门灯、连年有余灯、兔灯、万象更新灯、金鸡朝阳灯、龙凤灯等。这些灯大致形状如各种动物,但往往又都是十分夸张。二是装饰类彩灯,这是一种以供静态欣赏为主的彩灯。如:宫灯、八角莲灯、红双喜灯,六角荷花彩灯、十二角瑶池彩灯等等。三是人物风景类彩灯,如:喜娃拜寿灯、国泰民安灯、中华太平景象灯、恭喜发财灯、莲生贵子灯、加官进禄灯、五子夺莲灯……交相辉映、流光溢彩。每年花灯展的品种多达三百多种,花灯的数量达一千多盏,一组组灯群中不仅有传统制作的大型组灯,还有高大宏伟的现代灯组。特别是由光盘制作的融声光控为一体的音乐灯,更是大放异彩。旋律优美动听使灯会成为宁河的一个亮点,一步一景、人随景移,别有一番情趣。整个商业街都挂满了花灯,城乡居民举家出动,汇入县城芦台商业街灯的海洋中,指点着一盏盏彩灯,与亲朋好友寄一片心语,祈一生平安,把新年的祈愿和祝福写下,顺着街道一路欢笑、祥和的气氛体现了真正的国泰民安、繁荣昌盛。每届灯展前来观看的群众多达三十多万人次,月圆之夜犹如灯的海洋。正月十五花灯展自1989年以来,到2013年宁河县已连续举办了24届,观众人数多达一千万人次。宁河县花灯展引起中央和市新闻媒体的关注,中央电视台和天津电视台专程来宁河采访,拍摄专题片《宁河花灯享誉津门》,在全国播放。
正月十五,也是各民间花会露脸的日子,民间艺人们年兴未尽,纷纷出动,沿街表演,在年的尾声又推出一个新的高潮。根据史料记载,宁河县民间舞蹈(花会)始于元代,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经历代传承一直延续至今。
宁河地区从事民间艺术活动的组织,习惯称为“会”,一道会也就是一个民间艺术团体,据不完全统计,1949年前,宁河共有36种舞蹈,151道会,现存的有21种舞蹈,130余道会,其余的已完全或大部分失传。
宁河民间舞蹈特点之一是形式多样,如解放前宁河,河、淀、洼、塘极多,水边芦苇丛生,很多贫苦百姓依靠织席、编篓为生,用碌碡轧苇子这一特定的生产劳动情节,编演出《碌碡会》,演出了妇女在推碌碡过程中谈家常,叹命运,诉说悲怨遭遇。因是真实生活的反映,虽然舞姿单调,却生动感人,引人深思。
《飞镲》也是很有宁河特色的一种民间舞蹈,此会起源于宁河沿海各地的渔民当中。每当春秋渔汛到来,欢乐的人们齐集海边,表演飞镲以示庆贺,祈祷出海丰收、平安。后逐渐发展到逢节日演出。此外,“小车”、“旱船”、“长亭”、“太平鼓”、“锯大缸”、“石锁会”等会种虽不是宁河的特产,但是传入宁河后,植根在本土文化的土壤上,经过本地民间艺人加工整理,丰富了表演内容,完善了表演形式,形成了宁河地区自己的特色。再如力与美相结合的“罗汉会”、“少练会”;热烈欢腾的“龙灯”、“龙灯八大帅”;优美文雅的“鹤龄会高跷”、“渔樵耕读”、“什不闲”;乐趣横生的“高跷”、“秧歌”、“重阁”、“竹马”;姿健舞美的“中幡”、“狮子”、“打花棍”;富丽堂皇、美奂绝伦的“銮驾会”;专为“打鬼”袚除不祥的“篓子灯”等。形成了宁河民间舞蹈特点的风貌。
宁河民间舞蹈的另一个特点是和宗教民俗活动的密切联系,演出活动一般多在庙会神诞和各种节令庆典。解放前芦台、潘庄、丰台、宁河等地区,庙宇众多,是多神庙、多信仰、多典仪的地区,于是庙会自然就成为各地区民间舞蹈聚集、争强赌胜、竞技求荣的场地,庙会和民间舞蹈就这样成了相互依附、促进繁荣、关系密切的好伙伴。新中国建立以后,民间这种集会性的艺术活动方式依旧保留下来,改称“花会”,每逢春节、正月十五等盛大节日,就出会庆祝,非常红火热闹。花会之名也沿用至今。
近年来,全县所辖的每个行政村和街道居委会都有两至三道花会,组织规模、表演技艺水平,也远近闻名,县文化主管部门每年元宵节都要在县城芦台镇举办民间花会调演活动,演出场面浩大、花会表演队伍首尾数里,载歌载舞,蔚为壮观,每到一处便是人山人海,一片欢腾。每道花会都犹如一朵不断变幻的流动花团,绚丽多彩,在人们的簇拥下,从这一街流向那一街。鼓乐声、掌声、欢呼声响成一片,每年元宵节举办民间花会调演已成为宁河县年文化习俗。
芦台的罗汉会曾多次应邀专程到唐山、锦州、沈阳等地演出,博得外埠各县人士的好评。1983年天津人民广播电台录制了宁河镇龙灯会,在由关山播讲的“龙灯飞舞庆丰年”节目中播放,同时报送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全国播报。1988年《旱船》代表天津市参加中央电视台1989年春节联欢晚会演出。鹤龄会高跷,曾参加了第二届中国艺术节开幕式,受到国内外观众的赞赏。2011年宁河县的秧歌队曾参加天津市“妈祖庙会”、“鼓楼”花会比赛,获最佳奖。
随着加速建设小康社会和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宁河县民间文化艺术已经日益成为全县群众文化特别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每年县、镇、乡都要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民间文化艺术资源的发掘、保护和人才的培养,宁河县每逢春节和重大节日都要举办民间花会调演活动,影响日益扩大。为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了巨大作用。
填仓节
农历正月二十五,民间有“老鼠娶亲”的传说。这天人们很早就上炕睡觉,是为不惊扰老鼠,俗谓你扰它一天,它扰你一年。这天,妇女皆不可动针线。农户寅时在自己的院内以草木灰画成一个个圆形仓囤,还有上仓囤的梯子,名曰“打囤”。同时,在住宅屋里的地当中,也照样画上一个圆形仓囤,圆圈内放上洋钱,有的放铜子儿,包在剪纸吊钱儿里,用砖头压上,称作“钱囤”,然后在“钱囤”当中再放上一包米,名曰“填仓”。翌日早晨,将压在囤处的米包和钱包拿出,压放在自家炕席角下,直到夜晚取出。居民打钱囤时,包铜子儿所用的剪纸吊钱儿要用春节时贴过的吊钱儿,多采用上有“大发财源”、“五谷丰登”、“粮食满囤”等吉利语的吊钱儿,意在祈望秋后能囤满仓流,获得好收成,家有余粮,富富有余。这些习俗都是农耕文化在宁河人思想中的遗痕。
如今,每逢填仓节,农村各家仍有这种民俗习惯,但已不那么规范。乡镇居民中的一些家庭大多只用春节挂过的吊钱儿包一些硬币或整钱,置于炕或床被下。意在预示着新的一年中,物阜年丰,财源滚滚而来。
年九节
“年九节”是火神爷生日。是正月里继春节、元宵节之后的热闹日子。芦台、潘庄、丰台、宁河等乡镇都要组织“火会”(相当于现在的消防队)在正月二十八、二十九、三十这三天向“火神”献祭。家家户户和各商号要悬灯结彩三昼夜。民间花会也都要向“火神”献技。1949年后此俗逐渐绝迹。
中和节
“龙抬头”。此时天气渐暖,正值惊蛰,春分节气,被说成是龙王抬头的时节。这天早起,家家用簸箕装草木灰一边走一边撒成线,名曰“引黑龙出门”,也称“引懒龙出窝”,然后再用白灰引龙进门,名曰“引钱龙”,示意引龙回家后,蛇蝎等百虫不敢出来伤人,且生活富足。清末民初,演变为从水缸里舀一壶水,引洒至河边,名为“引来‘勤龙’”,以保佑一年风调雨顺。这天农家主妇们清晨起床,以鞋或条帚把儿敲打炕沿,口中轻声念叨“二月二,龙抬头,蝎子蜈蚣不露头”。
当日要吃饺子或春饼,吃饺子谓之“龙耳”,春饼谓之“龙鳞”,面条谓之“龙须”、米饭谓之“龙籽”,凡能与龙联系上的均加上龙字。二月二这天,妇女忌针线,以防伤了龙目;生肖属龙者一天内不能动刀,以免伤了龙体。这一天小孩子多剃头,俗谚说“正月剃头死舅舅”,很多孩子都拖到二月才理发,所以二月二理发师傅特别忙。在此日剃头,也有取“龙抬头”的吉利之意。二月二这一天又被认为是土地神生日,旧时各土地庙均有香火。
如今,宁河城乡仍沿袭“龙抬头”的旧俗,但大多数人家仅仅是吃应节饭食而已。
二月十九庙会
农历二月十九是观世音菩萨的诞辰。在旧时丰台镇都要举办为期三天的庙会活动,庙会的主要活动是花船游街、男女信士进香、烧花船等项活动。烧花船,是为恭送观音大士返回南海洛伽山探家,同时也作为庆祝观世音菩萨万寿,也是为镇民们纳祥祈福的一项民俗活动。游街活动开始。游街队伍的前面是二十余道花会,按照中幡、架鼓、舞狮……的传统次序边走边表演,街道两边的墙上、房上都爬满了观看热闹的群众。花船游街时,无论走到哪家门口,各家门口都有人手持燃香迎接,然后向观音大士佛像行三拜九叩大礼。在庙会三天中,善男信女们也都要斋戒三天,以示对观音大士的崇敬和笃信。同时也是善男信女们积德行善的时候,人们有的往功德箱中投放钱币,还有一些木匠,借此机会为死去的穷苦人捐薄皮棺材,以示善心。旧时,人们对“种德收福”的说法深信不疑。丰台镇烧花船的活动一直保留到解放前夕(烧花船习俗参引网易博客“家乡的民俗文化盛事”)。
立春
有“春打六九头”的谚语,因此这天又叫“打春”。“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首《二十四节气歌》,唱的是岁月轮回,唱的是四季交替。二十四节气里,立春是排在第一位。它之所以与众不同,主要还是立春都是在每年春节的前后晃悠,而当春节和立春重叠的时候,一年之始的意味就更浓了。这一天男女老少有吃萝卜和春饼、春卷之俗,谓之“咬春”,意为大地回春,农事开始。打春时刻,人们不能躺着,出嫁的闺女不能住在娘家,有“春不能打在炕上”和“不能打在娘家”的说法。
三月三
三月初三,是王母娘娘诞辰日。民间多作“蟠桃会”庆贺寿诞。境内善男信女均赴庙进香、上供。道士对施主以“供尖儿”相赠,谓之“带福还家”。这天妇女停做针线营生,不然的话孩子坐胎(难产)。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芦台、潘庄、丰台、宁河后,民生凋敝,此俗消失。
清明节
俗称“寒食”。此节多在二月底三月初,立春之后的六十天左右,因民间有“春到寒食六十日”的说法。这天妇女不做针线活,说做了受穷。另外,这天不许吃饽饽和粥,民间有“寒食吃饽饽,穷得满屋踱踱”的俗谚。民俗有踏青扫墓之习。当日,民众带纸钱、香烛和祭品到自家坟茔添新土、压纸钱,焚香化纸钱祭奠祖先,谓之“添坟”。添坟时在坟莹四周插柳、栽种松柏,族众多合食,俗称“吃寒食”,儿童放风筝为戏。如今,清明节已演化为民间纯祭祀节日。
谷雨节
清明节后半个月。这天人们早起望天下雨,以便耕种。妇女停做针线营生,不然的话箍瞎眼。
四月
农历四月八日,“浴佛”节。据说这一天是释迦牟尼的诞辰日,因他出生时有9条龙吐水为其浴身,故民间将每年纪念他诞辰的活动日称为“浴佛节”。届时,城镇各大小寺庙都要举行诵经法会,用各种名香浸水盥洗佛像,僧、尼都聚集寺院参拜,士庶妇女也扶老携幼到寺庙烧香拜佛。到了民国年间,此节变成了寺庙僧、尼的事情,普通民人不再注重。
农历十八日,“圣母诞”。在这天,人们成群结队去娘娘庙朝圣,规模很大,仪式隆重,忌讳甚多。
农历二十八日,“药王诞”,演戏三日,镇里张灯结彩,空地上用苇席搭起戏台,台口用彩绸装饰,大红大绿别有一番情趣。旧时,乡民云集到药王庙焚香化纸,祭祀药王。商贾聚集,庙会上有卖艺的、耍戏法的,有吹糖人的、卖糖堆儿的、捏面人的,还有卖儿童玩具的。经营有各种戏曲脸谱,如孙悟空、猪八戒等,还有各式手提小灯笼,以及木制的刀、枪、兵器、小车等。另外小泥人、拨浪鼓、布娃娃、布老虎和不倒翁等。
还有“拉洋片”(西洋景),片景为民间艺人绘制,多为近代史故事内容。边拉边唱,儿童喜看。还有耍“姑姑扭”的,“姑姑扭”类似现在的木偶戏,每演完一段戏就收一回钱。庙前还常有转“呼呼悠”(赌具)的,孩子们想花有限的钱转一下赌一把,得一些小玩具之类,但总也转不到。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俗称“五月当五”、“五月节”。在本地民俗观念中,五月初五是不吉利的日子,所以人们要请钟馗驱鬼除瘟,使人在春末夏初的转变时期不会染上瘟疫。过节时,家家包粽子(粽子是以粘米、枣、豆馅,用芦苇叶包成的尖角形食品),互相馈送。户户张贴“符箓”(道士画的驱鬼神的符号)、悬挂钟馗画像,以驱鬼避邪,保家宅平安,无灾无祸。院门两旁插上“艾草”。用红纸剪成葫芦形贴在门上,表示能捉“五毒”。另外,还要给小孩腰间或脖子上挂一个红布缝制的小葫芦或小荷包,内装花椒、柳蒿籽等物,意在避瘟消灾。还有用雄黄酒涂在小孩的额头上或洒在房间一角,以驱“五毒”(蛇、蝎、蜈蚣、蟾蜍和壁虎)。也有在清晨给孩子吃鸡蛋,意在防止生疮。墙上也贴纸符,只是一把剪刀夹住一条蝎子。这些都是为了避瘟。
五月十三日
民间传说此日为关公磨刀准备赴会日,滴下的水点便形成大雨,故宁河俗谚又有“大旱不过五月十三”之说。就是说到了这天,多少要下点儿雨,若还不下就旱了,人们会把关公的铜像抬出来求雨。1949年后,此俗渐渐消失。
六月
农历六月初六,民间有“六月六看谷绣”的谚语。人们吃炒蚕豆或炒黄豆,并在这天晾晒冬天的衣物。相传如果六月初六不晒冬衣,特别是毛皮的衣服,夏天就要被虫子咬。旧志记载:“六月六,炒米花,曝衣晒书,入伏造醋、制面酱。是月,恒望晴,惧淫雨伤稼。”如果六月进伏,旧有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炒鸡蛋之民俗,此俗沿袭至今。
六月下旬,为民间诸神诞辰,如二十日是马神诞辰;二十三日是火神诞辰;二十四日是关老爷(关羽)诞辰;二十八日为“秃尾巴老李”(神名)回家探母之日……这些日子,居民有赶庙会习俗,届时有花会表演。
夏至节
这天有吃鸡蛋的风俗,据说吃了不“苦夏”,俗谚“夏至三更便暑伏”,伏分三伏,每伏十天,当地流传“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炒鸡蛋”的说法。
立秋
立秋为二十四节气之一,这一天,当地讲究在立秋之时吃香瓜,名为“咬秋”。据说可免腹泻,并寓盛夏炎热难禁,忽逢立秋,将其咬住之意。吃肉馅饺子,据说可贴“秋膘”。至今立秋之日吃饺子贴“秋膘”,吃瓜咬秋之俗仍存,多以西瓜为主。
乞巧节
农历七月初七,俗称“乞巧节”。传说这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喜鹊为牛郎织女搭起“鹊桥”,这一日,妇女们要向织女“乞巧”。其做法是:用一碗或一盆净水,晒于阳光下,再将绣花针浮于碗或盆中的水面上,观其水底阴影粗细,以鉴评妇女手巧手拙,故为“乞巧节”,1949年后此俗不存。
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旧日俗为“鬼节”。当日晚,僧人乘船,吹打乐器,诵盂兰盆经,俗称“放焰口”。另有放河灯一习,即:把糊好的“莲花灯”放入河中,顺流而下,河中星灯明火,甚是好看。传说溺死者若得此灯,则可复生。家家烧纸敬鬼,上坟祭祖,超度亡灵。俗谚有“七月十五嚎丧,八月十五疃嗓”。20世纪60年代中期,鬼节旧俗逐渐消失。20世纪80年代,这种节日风俗虽有回潮,也仅存烧纸箔以追祭亡灵的形式了。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适逢一年秋季的中段,此时农田的年景大局已定,俗有“七月十五定旱涝,八月十五定收成”之说。故称“中秋节”,亦称“团圆节”。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之夜拜月、赏月之俗。当月亮升起之时,摆供桌于庭院,供上月亮神马儿,将月饼、石榴、枣子等鲜果供于桌案上,接着燃烛焚香,磕头祭拜,祈祝合家平安幸福,叫做“圆月”。拜月仪式由家中妇女完成,男人不参与。旧时有“男人不拜月,女人不祭灶”的习俗。中秋之夜还有的人家把河蟹放在院中爬行之俗,名曰“爬月”。以蜡烛半支立于蟹壳,点燃蜡烛,任蟹在院中四处爬行,据说,根据螃蟹选择的方向不同,可以卜测出家庭的时运,如果向里爬,就是有财,如果向外爬,则视为无财。老宁河人给它起了个名字,叫“爬月占卜”。
拜月是敬神,“爬月”是卜测运势,然后还有一项节目,便是“赏月”。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故有亲属未归,席上必置杯筷,象征阖家团圆。亲朋好友互赠月饼、糖果、酒等礼物。据说,当晚观月,看其阴晴圆缺,可以预知来年元宵节的晴雪,有民谣传世:“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20世纪50年代后,八月节的“祭月”、“拜月”和“爬月”等习俗已经基本绝迹,而“赏月”,吃月饼、馈赠亲友礼品,合家团聚等习俗,则延续至今。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称“重阳日”,宁河旧志记载:“九月重阳,无登高之会,而田野以其时放牲畜。是月也,晚秫早收。故当地有九月九撒猪放狗之说。”随着年代的推移,人们又赋予了重阳节这一民间传统节日以新的文化内涵。九月初九,正巧二九相逢,“九”与“久”谐音,是长寿的象征,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1989年6月,天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决议,将重阳节定为“天津市老人节”。各单位普遍召开老年人座谈会,慰问老人,为老人做好事,组织登高望远及适合老年人的庆祝活动。把“敬老、爱老、孝老”这一优良传统发扬光大,世代永远继承下去。
寒衣节
农历十月初一,祭祀祖先,这一日,民众用彩纸剪成衣服,并包以纸包袱皮,在自家门外(多选十字路口处)焚化。一边烧奠,一边要说“某某祖先收寒衣”,“某某祖先拿钱来”等祷词。也有的人家到坟地焚化,故俗称这一天为“送寒衣”。至今,此俗仍在民间广泛流传。
下元节
十月十五日是“下元节”,为民间祭祀祖先的日子。下元节祭祀祖先的习俗源自夏商周时代。《武林旧事》记有开炉节,描述了当时祭祖和“送寒衣”的风俗。旧时,人们这一天多备下菜肴享祭祖先神灵,以求保佑一家顺遂安康。这是家祭中较为重要的节日。此俗现已淡化。
冬至
“冬至”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是按天文划分的节气,古称“日短”。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古人对冬至的认识是:阴极之至,阳气始段,当地人常说的“进九”。我县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中伏”的说法。《宁河县志》清乾隆四十四年刻本中记载:“冬至”不贺节,食馄饨,以象子半之义。小儿放学一日,与官衙放假同。在古代冬至这一天学生放假,有拜师、宴请“隆师”的节俗。是学生向老师表达敬意的日子。冬至吃饺子习俗传承至今,饺子最开始叫“馄饨”,因为古代的饺子是连汤一块吃,所以叫“馄饨”。南北朝北齐人颜之推《文集·家训》曰“今之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之。”偃月,即半月,是说当时馄饨的形状,与今天的饺子形状一样。宁河当地习俗认为,冬至这天食饺子可以不冻坏耳朵。
“冬至”节令民间歌谣有: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看杨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知识出处
《天津市宁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宁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内容包括: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诞生礼、婚礼、特殊婚姻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河县现代产业园区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