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老后裔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清初良相杜立德》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2957
颗粒名称: 阁老后裔
并列题名: 近代历史名校校长杜书田
其他题名: 为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而作
分类号: K825.4
页数: 13
页码: 151-163
摘要: 本文记述了杜书田是芦台一中第二任校长,他在军阀混战乱世中钟爱“桃园”,为宁河地区高等学府的发展奠定了良好根基。他立志教育救国,是献身教育的佼佼者,为历史所铭记。
关键词: 宁河县 杜书田 后裔

内容

今年恰逢辛亥革命一百周年,随后将迎来芦台第一中学百年华诞。历史名校芦台一中,原名宁河中学,创建于民国二年(1913年)。首任校长张作楷(号世阁、石葛),是建校元勋,在任匆匆五年多便离任。1919年,第二任校长杜书田是在军阀混战乱世中的创业者,在其钟爱的“桃园”辛勤耕耘三十年,为宁河地区高等学府的发展奠定了良好根基,功业显著,为历史所铭记。笔者50多年前与其同族兄弟杜书纲共事,他乃是梁城(宁河镇)杜立德阁老的同族后裔。其祖是清初建国宰相,辛亥革命推翻满清王朝后,裔孙成为教育救国的良才,堪称两代名人出自宁河杜氏宗门。
  一 名门之后
  杜书田(1880~1956年),字心耕,又称耕田,宁河镇人,系梁城(今宁河镇)杜氏宗族八世祖杜立德的裔孙。杜立德(1610~1691年),字纯一,谥文端,明末进士。顺治元年清朝立国,杜立德以顺天府“第一人才”征召入朝,在中央三法司和六部担任要职40年,其中任宰辅大学士14载,为缔造康熙盛世建树了卓越功勋。当清朝贵族入关,发布旗人“圈地令”、“逃人法”、“剃头令”等诸多压迫歧视汉人法令的情况下,满贵族极力要把满蒙的奴隶制统治推行全国,这必然要引发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杜立德以谏官身份上书顺治皇帝提出:以儒家仁政学说治国平天下,从皇帝做起,设经筵日讲课,派儒学功底深厚的大臣给皇帝讲孔孟之道,推行满汉一体的民族政策;停止旗人圈地;整肃吏制,设立大朝礼,让群臣面见皇上,直陈己见,防止奸臣当道,形成专擅集团。结果都被皇帝采纳。他在协助粉碎多尔衮、鳌拜两个专擅集团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康熙八年(1669年)玄烨亲政,拜杜立德为内国史院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加衔太子太傅,后改保和殿大学士,晋加太子太师。他在整肃吏制、平定三藩之乱,主持内阁中枢机务等事务中,成为年轻皇帝的宰辅大臣,其功业已载清代史册。他为官清廉,位高善下,厚德爱民,成为康熙盛世的一代良相。
  二百多年后,杜立德的裔孙杜书田立志以教育救国、强国,成为献身教育的佼佼者,为笔者待出版的《清初良相杜立德》一书画上了一个完满的句号。杜书田的名字和字号都继承祖训、祖德。“立德”之意,就是多留几分善念心田让后人永耕,德望是永存的,财富是烟云。杜书田以“心耕”、“耕田”取自字号,以明其一生潜心耕耘之志,欲凭个人之才布德施善于社会,他实践了这一点。他是清末秀才,在宁河渠梁书院读书,因1905年科举制度废除,而进入天津北洋法政学堂学习。在宁河镇,他和军阀齐燮元是小学和书院同窗,又是同科秀才。从天津北洋法政学堂毕业后,凭和齐燮元的关系,加之品学兼优,很受当时北洋政府官僚阶层的青睐,所以被任命为天津市警察局局长。然而杜书田矢志教育救国,冷于仕途,不愿步入宦海,毅然辞官不就。后来,有齐燮元出面,要委任他为冀东道尹,也被他婉言回绝,表示从此远离政界,献身教育。
  二 弃官不做矢志办学
  杜书田1880年生于宁河镇,在古县城私塾、书院接受的是传统儒学封建教育。他经历了1900年八国联军瓜分中国的耻辱,目睹了戊戌变法失败和以光绪、慈禧为代表的帝后两党之争的残局。步入青年时代,欣逢辛亥革命,但窃国大盗袁世凯又窃取了辛亥革命成果,随之便进入北洋政府军阀混战的内乱局面。这位晚清秀才,早在1905以前,正怀抱国救国之志时,清廷下旨:“诏自丙午年(1906年)为始,停止乡会试,生童岁科考亦停,一切士子皆由学童出身。”一千余年之科举制度,至此遂废①。杜书田转入“法政学堂”学习。一位满腹儒家经纶的秀才,又接受了西方管理国家的政治、法律方面的知识,思想开放,革新救国之志虽有,但在如此混乱局势中独善其身,是非常之难。即便任命为天津警察局局长等要职,他也不屑一顾,毅然辞职,而是选择了“桃园”,立志要书耕一生,潜心培育桃李,为救国而办教育。杜书田在而立之年,已经在芦台镇受聘从业教育,包括私家童生私塾、洋学堂聘教等。同时,他工书善画,书法山谷,笔力苍劲;画宗板桥,尤善作竹。在芦台,他以卖书画为生专门挂上了“力行斋”的牌号。齐燮元等权贵荐其任冀东道尹,被他拒绝。后来荐其管理河工为贪官污吏所垂涎的肥缺,他以为此差使可以为民造福,遂去就任。但实际上掌权人营私舞弊,仅一年就反赔了160元,从此他对政界的事心灰意冷。
  在芦台从教期间,杜书田和两位社会名流交往密切,这就是高赓恩和李心斋。
  高赓恩(1840~1917年),祖籍北塘,后迁芦台药王庙东园子。晚清翰林大儒,一生著述百余种,诗作7000多首。因持顽固的儒学观点反对变法,公然站在以慈禧为首的后党一派,在废帝另立新君事件中,授其四品京堂,在弘德殿行走,成为皇储溥俊的侍读学士。事败受株连,解职回芦台旧居,以著述幽居逸养残年。因为高赓恩书法功底深厚,杜书田以学习书法而结识比其年长40岁的老前辈。杜书田的书法以北宋诗人黄庭坚为宗,纵横奇倔,自成风格。
  李心斋(1881~1943年),祖籍青坨庄,后居芦台镇。他小杜书田一岁,是晚清同科秀才,著名中医。幼年过继给伯父母,考取秀才后,相继为生父母和继父母守孝,多次错过科考机会,遂潜心钻研中医药典籍。其研究所创的“清腑化淤汤”等疗效显著,其处方在芦台镇“大同仁中药店”、“万和堂中药店”均有收藏。可贵的是他宅心仁厚,为相邻诊病数十年,从不收诊费,生活费用全靠教书所得度日。他和杜书田同在芦台镇从事社会生童和学堂的应聘教学活动。李心斋在瘟疫流行时,将他研究煎制的“瘟疫汤”,用壶盛装,摆放在三官庙园中街自家门前,免费供来往行人饮用。他思想开明,崇尚科学,在芦台首开中西医结合诊病之先河。其医德医术和服务社会的开明思想,深为杜书田敬佩。高赓恩曾赠李心斋一帧条幅,上书着:“试问朝中宰相,不如林下为神仙。一壶美酒一炉药,饱听松风白昼眠。”杜书田以郑板桥为宗师,对画竹深有研究。他就高赓恩的条幅配画墨竹,并题诗赞咏李心斋的医术医德。诗文如下:“夕阳芳草画桥东,榆柳中间一径通。此处居人知不俗,几竿修竹绿梳风。”此诗就画境而言,显然是李心斋义务行医的地方。实际地点是药王庙、三官庙、临西面西小河的地方,居普济桥附近。画中的芳草伴随着夕阳照耀着普济桥(西大桥)东。在药王庙、三官庙都有杨柳榆林成荫的田园,在榆柳林间一条幽深的小路通向李中医义务行医的地方。这就是诗中所云:“夕阳芳草画桥东,榆柳中间一经通。”李心斋在如此幽静的地方干着平凡的救死扶伤事业,以斋心仁德济世,只有当地居民理解他干的不是平凡的事,他也不是一位俗人。为了赞美他高尚的情操,画几根翠绿的修竹,让清风梳理打扮它的高风亮节。这就是诗中所云:“此处居人知不俗,几竿修竹绿梳风。”
  杜书田画工精湛,诗作意境深邃,用修竹暗赞李心斋用医术济世为民的献身精神,同时也激励自己去实现教育救国的夙愿。
  三 芦台一中初建
  芦台一中(原名宁河中学),始建于民国二年(1913年)。开始为私立初级中学,校址在芦台北街西头(今沿河路)董家的宅院中。另说是吴家宅院恐误。清末民初,只有芦台董家有“会升恒”、“会升祥”、“会升泉”三大海号列为商贸之首,董家房地产都集中在沿河路西头临蓟运河一带。于化一先生在《宁河县教育家杜书田先生传略》中说:“校址在芦台北街头董家的院中。”这是正确的。当时,在金融界和军政界有实力的商绅富户,为其子弟就学,很需要有一所培养人才的中级学校。这些军政商绅集资办私立中学,为什么不像清末办洋学堂那样,利用庙宇公产,而借占私人宅地?其原因是清末民初的“抗俄铁血会”首领丁开嶂(1870~1945年),在青坨庄创办小学堂,拆建了青坨庄南街的三官庙。当时,青坨庄以东西中心大街为界,分为北青坨庄和南青坨庄,南青坨庄属宁河县,北青坨庄属丰润县。丁开嶂办洋学,拆建庙宇,引发住持的反对,状告丁开嶂的案子在宁河县衙审理。由于案情复杂,几经周折,又转到丰润县衙审理。最终住持一方胜诉。这个案子震惊丰宁两地,私人办学,不敢擅自占用庙产,从保护古代寺庙的角度考虑,一些主张办学的开明人士,也不会占用庙宇办学,而招致社会舆论非议。
  芦台一中建校于1913年8月20日。在此之前,立志革新办学的礼部主事王照(芦台人),于1897年创办了宁河地区第一所小学堂,地址在芦台三官庙,位于高赓恩旧居药王庙东园附近。后于1902年又建起了丰台小学堂。到宣统元年(1909年),全县已建高等小学堂3所,并在丰台高等小学堂开设了“醒昆女校”。在发展新学,打破传统私塾、书社、书院等办学形式的情况下,发展初级中等教育,已成为商绅富户为培养自己子弟就学的迫切要求。因此,宁河籍军政要人和商绅动议并捐资提出建立“私立宁河中学”。先期学校董事会的成员,包括了宁河县商界和军政界的社会名流。其中在办学影响力方面,当属官僚盐商刘彭寿,史料记载中的“刘壬三”是他的号。在芦台一中建校前夕的1912年,刘彭寿当选为顺直省议会议员,1913年任国会参议员。他的两个弟弟刘彭阳、刘彭翊,都是官商。刘彭阳曾任启新水泥厂常务董事,刘彭翊曾任两淮盐运副使和安徽省财政厅厅长等职。另外,军阀苏锡麟和刘彭寿是姻亲关系。其次捐资办学的主要人物就是齐燮元。1913年,齐随李纯在江西,任督军公署参谋长。董事会中的白宝山,1913年任定武军第四路统领,后任江苏海州镇守使。董事会中的刘子明,即是刘彭阳,子明为其号。
  第一任校长张作楷,号世阁、石葛。因世人尊称其号,史料留存的名字是张世阁。他是清末顺天乡试举人,在秀才群中,其学识和功名算是佼佼者,董事会力举他担任首任校长。张作楷是芦台张家名门官宦之后。笔者在1990年3月,参加发掘张作楷之父张文锟墓碑出土考察工作。墓碑出土地点在西庄坨东南的桃园中学院墙内。墓碑高约1米多,宽约40厘米。背面碑文是:“盛阳张氏十世祖父锟志铭新茔碑记。”正面碑文是:“光绪二十八年三月中浣谷旦,皇清诰封资政大夫,显曾祖考砺锋张太府君之墓……”从碑文看,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由曾孙张乃植所立,并标注孝男作所、作楷。其同葬的两个妻子一个诰封恭人,一敕封安人。据《宁河县志》(光绪版本)记载,张作楷之父张文锟(号励锋),生有四子,长子张作梅,次子张作诰,三子张作所,张作楷行四。立碑时,其长子、次子已故,并受到清朝皇帝的荫封。按清朝荫封制度五品以上官员用诰命。张文锟、张作梅受到荫封,皆因张作诰曾在清光绪年间任光禄寺署正。据《宁河县志》(光绪版本)记载:“张文锟,以子作诰贵,封资政大夫,配董氏,封二品夫人。”“张作梅,以弟作诰贵,貤封中宪大夫,配刘氏,赠宜人。”从上述史料可见,张作楷的母亲,系芦台董家,在张作楷被推举为首任校长后,借用董宅为校址事在情理之中。
  芦台一中初建时,因借用民宅,校舍及场地狭小,限制了学校的发展,入学子弟大多数是商绅富户子女。从时局看,1913年,袁世凯贿选大总统,校董刘彭寿(壬三)也当上了参议员。1915年,袁世凯提出“共和与君主立宪制”,强迫议员代表推举他为皇帝,随即遍及各地的讨袁战争开始。1916年3月22日,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当年6月猝死,由黎元洪代理大总统。1917年,张勋和康有为又拥戴宣统皇帝溥仪在京复辟,改民国年号为宣统九年。从此之后,北洋军阀之间的战争连绵不断,总统像走马灯似的更换。在乱局中诞生的芦台一中,受聘校长张作楷,这位前清举人,年事已高,任职5年多,学校没有大的发展,遂于1919年辞职隐退。当时正逢徐世昌担任大总统期间,北洋政府在京召开督军会议,公布停战会,乱局暂时缓和。杜书田受校董推荐,经河北省教育厅委派,担任了芦台一中的第二任校长。
  四 潜心耕耘三十年
  杜书田在1919年军阀混战的乱局中,担任了芦台一中第二任校长,这圆了他生平追求的以教育救国、强国的夙愿,给了他潜心耕耘培养人才的天地。一直到1948年12月宁河县解放,历经三十年,业绩显著,成为宁河县近代科学教育的奠基人之一。为新中国成立后芦台一中及全县的教育发展奠定了良好根基。
  杜书田办学,是在兵荒马乱的年代,政局不稳,校舍场地狭小,师资缺乏,这三大问题,困扰着他。政局和办学环境是暂时改变不了的,但解决师资队伍问题,凭他的学识和社会经历,是可以解决的。于是他把一些同窗好友聘请到学校任教。如他聘用的唐紫园(号宗芳),是一位在教学和管理方面有丰富经验的教师。唐毕业于河北省立工业学院应用化学系,曾留校任教,被聘用到芦台一中任教务主任并兼任数学课。后来唐曾任宁河县教育局局长和国大代表。继其之后第二任教务主任佟迪光(绍宗),也是一位教学和管理兼备的人才,几十年如一日配合校长工作,把学校管理得井井有条。聘请的教师著名者,当数芦台镇的王荩臣,他是清末乡试举人,学识渊博,教古文是把好手。
  筹建新校舍,改善办学条件,作为一个私立中学,经费来源是大问题。在这方面齐燮元及本家弟兄齐翰卿发挥了重要作用。杜书田与齐燮元幼年在宁河镇就是同窗,又是同科秀才,凭这层关系,说服了齐燮元、齐翰卿,转而又游说刘彭寿及其胞弟刘彭阳(子明),使建校经费基本得到解决。1920年,齐燮元继李纯死后任江苏省督军和苏皖赣三省巡阅使,后被北洋政府授予将军府宁武上将军,是直系军阀中的重要实力派。由他带头捐资建校,各校董随之解囊,社会商绅名流也都纷纷相助,终于在1924年建成了新校舍。
  校址选在东大营,即今芦台一中校园。位于蓟运河南岸,校舍全是砖木结构的平房建筑。按规划,校园的东面是操场活动区,临河边的北面是生活区,南面是教学区。一进校门是一条甬道,为中轴线。按当时校董出资助学情况,以四位校董的名字命名了有关堂室。如大礼堂命名为“抚万堂”(齐燮元字抚万),图书馆命名为“壬三图书室”(刘彭寿字壬三),办公室命名为“子明室”(刘彭阳字子明),理化生物实验室命名为“翰卿科学室”。校舍建成后,教学设备基本配齐。但是,直奉第二次战争,于1924年9月爆发,张宗昌(反复无常投靠奉系军阀)的军队进驻芦台,占领了新建的芦台一中校园。张宗昌是胡匪出身,直系吴佩孚、曹锟战败后,张宗昌部队在芦台抢掠成风,学校的设备财物遭到浩劫,学生被迫回家避难,学校停课。身为校董的齐燮元,在上海与卢永祥的江浙之战,也在此时展开,他虽然打败了皖系军阀卢永祥,但受直系战争吴佩孚惨败的影响,齐燮元的军队又被奉系打垮,迫齐东渡日本,其子齐鸿迈也随到日本求学。芦台镇临京山铁路线,在军阀混战的年代,各路军阀的队伍,在芦台来来往往,学校在战火纷飞的环境里,实难正常开学上课。为了不误人子弟,杜书田校长经与齐燮元家人商量,决定把学校迁到距芦台三十华里的宁河镇。1925年夏,芦台一中校舍临时占用了齐燮元家府,方使学校正常开学。
  齐府,是一处宏大的豪宅,坐落在宁河镇中街,原为杜府旧址,因杜氏家族败落,典于齐家。齐府建于民国初年,南北条向,七进宅院,正房为五合套,配东西厢房三间,东有跨院,马车道从院中通南北,厢房与正房之间的东侧,有月亮门,门旁配有膳食厨。南正门有七层高台阶,东西两侧有石狮和上下马石。房屋,建筑全是磨砖对缝。建国后这里曾先后有河北省第三荣军学校、静海师范、宁河三中在此办学。杜书田校长把师生迁至齐府复课,坚持了一年多。1926年秋天因战乱再次停课,在校学生转到外地就学。约在1928年上半年,因新建学校尚有驻军占领,师生只好在芦台镇借当铺的宅院勉强恢复开学。因张作霖的奉系军队,被国民党蒋介石的军队击败,把奉军赶回东北,不久张被日本人炸死在沈阳皇姑屯。张在北京期间,自称中华民国政府陆海军大元帅,由他控制了北洋军阀政府,随之垮台后,北洋政府也宣告终结。当年秋季,学校才得以回到新建的校园开学复课。
  从1928年秋季开始,芦台一中在杜书田校长的领导下,正常的教学秩序基本建立。原来是四年制,毕业后上大学预科二年,本科四年。这次改为“三三制”,一直沿袭至今。因生源关系,学校是单轨制,每个年级只有一个班,但班容量大,初中达到60人一班。教材也逐步固定下来。在1928年之前四年制使用的教材,语文教材是在杜校长主持下,学校自选自编的,以古文为主体的讲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世界地理使用的是外文课本。自1928年以后,都是由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开明印书馆等编印的教科书,从中抽选适合“三三制”的教材。杜书田校长办学,保持教材的基本稳定,他超脱政治,在日伪时期和国民党统治时期,反动当局明令学校使用的课本,杜校长只买而不用。
  1938年,是日军占领华北的第二年,芦台一中由私立改为公立,名称为“宁河县立中学”。这是校董齐燮元的作用。他当时任伪华北政府常委、治安总署督办兼治安军总司令。就在日伪统治时期,芦台一中成了反日宣传的阵地。教师讲课宣讲日军的侵略暴行,师生到校外散发传单,张贴标语。在此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地下党抗日活动在芦台一中出现。1941年暑假内,日伪当局逮捕了齐兆仑等师生。齐是中共地下党员,高级商业职业班的学生,担任学校文学研究会会长。另一位是杜赞贤老师,他经常带领学生到崔庄、万庄、闸口一带散发反日传单和标语。有强烈爱国心的杜书田校长,为了耕耘这片田地,他既要保护学校的存在,又深深同情师生的爱国热情,每当出了问题,他都会出面疏通调解。被日伪当局释放的齐兆伦,于1941年夏天去了延安解放区。1940年学校改为“河北省立宁河中学”;1942年增设高中,成为省立完全中学。
  杜书田为学校制定的校训是:“勤、慎、朴、洁。”这是他办学的主旨。他创作的校歌歌词是:“广厦平开芦水岸,大庇寒士尽欢颜。好从实际求生活,不把虚名误少年。勤劳作,苦钻研,准备心身发展。前途努力莫迁延,三载一瞬间。”校歌是校训的深刻诠释。为了让学生在上学期间更多地了解社会,在他的倡导下,由学生成立了学校中的“市政府”,实际就是学生会,市长就是学生会主席,是学生自治组织,下设“民政局”,“教育局”等,官员都由学生选举产生。校内设立“宁中市银行”,相当于互助会储蓄代办所,学生们可以自愿的把生活费存入这个“银行”,兑换成本“银行”发行的“货币”,可在学校内的“商店”、“伙食团”内部流通。经理,会计、出纳、售货员等则由学生轮流担任,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生活能力。为鼓励学生勤奋学习,杜校长规定,凡考试名列第一,并操行列甲等者,免学费及住宿费一学期(学费5元,住宿费3元);名列第二并操行甲等者,免学费一学期;名列第三并操行甲等者,免住宿费一学期。他经常解囊相助一些求学的穷困子弟。为了让穷困子弟能够上学,他想方设法创造半工半读的条件。他以校为家,艰苦朴素,诲人不倦,朝乾夕惕,使学校在困境中不断发展,因而受到师生和社会的尊敬和爱戴。杜书田,在社会办学方面也有突出贡献。受几千年封建道德的影响,中国妇女的地位十分低下,建立女子学校是西方教育文明冲破传统儒家教育的开端。思想开明的杜书田校长,于1920年,在自己的家乡宁河镇,主持筹建了“宁河女子高级小学堂”。1941年,又在宁河镇建立了“宁河女子职业中学”。办学经费不足,他毅然拿出自己仅存的800元钱,资助女子职业中学建成。筹建女子高级小学时,他把自己工资的一半补给学校当做经费。他主持筹建的李公祠小学(今芦台第二小学),为招收更多的穷苦儿童入学,他决定一律免费入学。根据校董事会商定,校长每月的薪俸是170元,但杜书田仅领70元,其余充作学校经费。“尽管自己家庭开支时常捉襟见肘,入不敷出,仍乐此不疲,清风两袖。就连自己的办公桌上,也摆放公私两套文具,式样,牌号不致混淆。公事私事,分别使用”①。
  杜书田自1919年担任芦台一中校长,到1948年12月13日芦台镇解放,在教育这片田园耕耘了整整30年。从38岁的青年,饱经风霜,历尽沧桑,一直到68岁的老年,脚踏实地,为宁河县的文化科学教育奠定了根基,桃李满天下。他1948年底退隐后,在京津两地儿女家中颐养天年,1956年因病逝世,享年76岁。

附注

注:①参见翦伯赞《中外历史年表》,中华书局,1958年。 注:①参见《宁河县志》,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

知识出处

清初良相杜立德

《清初良相杜立德》

出版者:天津古籍出版社

本书主要讲述杜立德的个人事迹,内容包括:梁城阁老;初登仕途;倡议经筵;反对圈地;改革朝仪;推行鞭法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杜书田
相关人物
高赓恩
相关人物
李心斋
相关人物
张作楷
相关人物
刘子明
相关人物
张文锟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宁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