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河区图书馆
宁河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河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期刊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秉公执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清初良相杜立德》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2945
颗粒名称:
秉公执法
分类号:
K825.4
页数:
4
页码:
32-35
摘要:
本文记述了杜立德是清朝一位著名刑部尚书,他主张“尚德缓刑”,重视对犯罪的公正审判,受到皇帝褒奖。他退休后,接任者称赞他宽厚襟怀,有古大臣风范。他不仅在京中有名声,还被其他部院大臣传颂。杜立德执法公正,不偏袒旗人或富商,力主国家利益,仇视叛臣。他在给事中职位上就疏言马士英、阮大铖等奸佞小人,应纳贿招权,扇恶流毒。
关键词:
宁河县
杜立德
秉公执法
内容
杜立德在向皇帝疏请“治国平天下”之策中提出“尚德缓刑”的治狱思想,主张处理案件,在量刑时应宽大处理,给犯罪之人以改过自新的机会。“尚德”就是把对人的感化教育放在第一位。他以儒家仁厚思想治狱,在其任刑部侍郎、刑部尚书和大学士期间,没有发生一起冤假错案,从来没有收受贿赂。因而受到顺治皇帝的褒奖。
据《清史稿》记载:“十六年(1659年),擢尚书杜立德治狱仁恕,上闻其法平。”顺治皇帝十分欣赏,对左右朝臣说:“此新授刑部尚书杜立德,不贪一钱,亦不妄杀一人。”①杜立德坚持公平、公正执法,查案慎重细心,审案、定案、量刑上多取宽大政策。有的官吏报送给他审过的案子,他细心查阅案卷,发现定案不当,常常退回,令其重新审理;有的即使定案适当,也尽量寻找可以不处死刑的理由,其仁爱之心体现在办案定案的整个过程。这正是他给顺治皇帝上疏中的“爱人,自大臣以至百姓,宜一视同仁,且无论新旧,悉存弃短取长之心,凡亲贤纳谏,尚德缓刑,皆爱人事也”。
在杜立德退休后接任其职务的保和殿大学士王熙,甚至康熙皇帝,都称赞杜立德为人宽厚,襟怀若谷,实有古大臣的风范。在当时,杜立德治狱公平,宽厚待人的美德享誉京城。“阁老厚德”的名声,不仅地方史书有所记载,就连同朝为官的部院大臣的笔记和著述中都有描写。
在康熙朝,曾任刑部尚书的王士祯,是一位著名的学者。他十分崇尚杜立德治狱之德。他继杜立德之后任刑部尚书,对杜立德治狱德政深有感触。在他的传世笔记《池北偶谈》中,就写有“杜公厚德”一章,夸赞他“德器厚重,人不见其喜温之色”。京城有一个无赖子,经常与给王公大臣掌管车马的人挑斗寻衅滋事,无理取闹。有一次,这个无赖子喝醉了酒,就一直跟在杜立德的舆列之后,不断地辱骂,而杜公就当没有听见。这个无赖子就一直跟着,骂到杜相府的大门口,还是骂不绝口。又骂了好久,杜公问他,你骂好没有?这时无赖子方归。当他酒醒之后,有人告诉他,昨天你辱骂了宰相,这下可惹祸了!于是无赖子害怕了,他仓皇地跑到杜府跪地谢罪。杜立德不但没有治罪他,反而给金二两,令其改行生理。无赖子感激流泣而去,“岁时必至公门叩拜”。最后这个无赖子成为一个善良的人,一直到死,从来没有做过坏事。从一位部院大臣的笔记中可以看出,杜立德身为宰相,确实有“位高善下”之风,温颜和蔼,宽宏大度。清代文人余金所著《熙朝新语》一书中也选记了这则《杜公厚德》的文章,称赞其“德器厚重”,“此真休休有容之度,凡为士大夫者,当以此为法”。称其为是诸大臣应效法的楷模。
杜立德执法,爱憎分明。清兵入关,满洲旗人以占领者自居,从上到下欺压和歧视汉人的倾向非常严重。杜立德在涉及旗人犯案的审核中非常慎重,唯恐有袒护旗人而嫁祸他人的案例发生。
如有一个满洲旗人王某,把自己的妻子藏匿在前妻的父亲张某家。王潜逃外地。正在这个时候,在王居住的地方发现有投井者,打捞上来已不可辨认面目。死者的妻子诬告是张某害死她的丈夫,一口咬定让张某抵罪偿命。此案正赶上“秋审”,此时担任刑部尚书的杜立德,重新审检此案的全部文书档案。见文档填写的单子里,嫌疑人有“须长三寸”的记录。杜立德断定,一定是藏妻外逃的王某所为。王在逃走前面容做了修饰。同审众官认为不可能是王某。杜立德力排众议,派捕快在外地将这个满洲旗人王某缉拿到案,经审理全然招供,为被诬陷的张某解脱,“同官惊服”。
杜立德对富豪商绅也从不偏护。如淮安盐关的盐商亏欠盐课四十余万两,巡盐使向皇上题本,请旨缓征这四十万两盐税。皇帝批“下部议”。在户部担任尚书的杜立德,坚持不可缓征,他认为垄断销盐的盐商,是最富有的,“丐门下客以千金寿”。说,国家给我的俸禄和粮食,足以自给,我不忍心看着国家这么多金钱,去肥那些巨富盐商。他力主三年征齐。皇帝从其议。
杜立德仇视叛臣中反复无常之徒,如吴三桂之流,认为这些人祸国殃民,投降也不可用。清初他在给事中职位上就疏言:“马士英、阮大铖、宋启郊等纳贿招权,扇恶流毒,急宜捕诛,以彰法纪。”马士英、阮大铖是明朝有名的巨贪,属于反复无常的奸佞小人,其声名狼藉,历为世人唾骂。马士英(1591~1646年),字瑶革,贵州贵阳人,明代进士。顺治六年(1644年),拥立福王朱由崧为明新君,其为宰辅,与阮大铖相依为奸。许官纳银,贪污军饷,成为南北一大贪官。社会流传:“中书随地办,都督满街走,监纪多如羊,职方贱如狗,相公只要钱,皇帝但吃酒,扫尽江南钱,填塞马家口。”顺治三年(1646年),马被清军围剿逃遁台州,被清捕获斩杀。阮大铖(1587~1646年),字圆海,又字集之,号百子山樵,安徽怀宁人,是明末魏忠贤阉党知名人物。“为人奸诈猾贼,嗜权罔利”,时称“小人中之小人”,由马士英推举其为南明兵部尚书。1646年,清兵渡钱塘,阮大铖率先剃发降清,清援其内院职衔,他感激涕零,自请带兵前驱,为灭明之功,一路随军劫掠,中饱私囊。杜立德疏上,朝中传令,说他有病,不要带兵,“令暂住衢州”。“阮闻命惊恐万状”,在抵仙霞,过五通岭时,“因病发死于道旁”①。
杜立德位高善下,以仁德治狱,惩罚的是恶人,保护的是好人。对其仁爱的美德,大学士王熙为杜立德撰写的墓志铭称:“公在内阁四十年,以彝鼎重望为海内仪表……勋茂弥谦,位高善下。温然冬曦,蔼若春阳。光大含宏,行以直方。”这就是说,杜立德执法不阿,身居高位,对下和善,其温颜有如冬天的丽日,和蔼有如春天的艳阳,性格海涵大度,行止正直大方。封建社会撰写碑文,都有溢美、隐恶的局限,但从多方面史书记载的评价中可以看出,杜立德作为一代封建儒臣所具有的修养和气度,堪称受世人崇敬的良相。
附注
注:①参见《清史稿·杜立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注:①参见《清代人物传稿》,中华书局,1983年。
知识出处
《清初良相杜立德》
出版者:天津古籍出版社
本书主要讲述杜立德的个人事迹,内容包括:梁城阁老;初登仕途;倡议经筵;反对圈地;改革朝仪;推行鞭法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杜立德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宁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