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京都诗赋中的七里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古代巨泽七里海》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2925
颗粒名称: 古京都诗赋中的七里海
分类号: I222.4
页数: 3
页码: 142-144
摘要: 本章从辽金元三朝的京都赋中介绍了古代七里海,也称为陂泽、大泽或烟波。在辽国萧太后主政时期,七里海曾是皇帝巡幸之地,名为陂泽禁宫。元朝李洧孙的《大都赋并序》中,对北京元大都地区形胜,对京东九河归宿的汪洋巨浸,七里海风光,更是瀚墨淋畅。明朝余光在《北京赋》中也提到了七里海。七里海这块风水宝地是物种之源,金水河、通惠河等河流都与这里相通,是山川龙脉风水所在。七里海不仅有美丽的自然风光,也是漕运的要冲。
关键词: 古京都 诗赋 七里海

内容

古代七里海,烟波浩渺,风光无限。最古老的名子应该是雍奴薮、陂泽等。说它是西汉雍奴县的摇篮,这并不为过。在撰写本书时把明清《七里烟波》胜景题咏摘录部分于书后,但在明清两朝没有列为胜景之前,有哪部史书曾记载过七里海的风光呢。本章将从辽金元三朝的京都赋中介绍给读者。
  据《辽史》记载,辽国萧太后主政时期,七里海曾是皇帝巡幸之地,名为陂泽禁宫。因水患曾撤除一些禁宫,在《辽史》上有所记载:“统和十五年十月(997年)弛东京鱼泽之禁。开泰八年六月(1019年)弛大摆山、猿岑樵之禁。寿隆六年正月(1100年),弛朔州山林之禁。乾统三年二月(1103年),以武清大水,弛陂泽之禁。”当时宝坻尚未建县,七里海为武清县所辖。这里所指陂泽即七里海大泽。
  在元朝李洧孙的《大都赋并序》中,对北京元大都地区形胜,有精彩的描述,特别对京东九河归宿的汪洋巨浸,七里海风光,更是瀚墨淋畅。“周视巽隅,则川湿洄洑,案衍澶漫。带绕潞沽,股浸渤海。抱以涞、滹沱之流,以雍奴、郭阴之浸。”这里所说的郭阴,即汉泉州的郭阴镇,地在武清,辽曾设县,也称州。雍奴和郭阴之浸即七里海。潞水、沽水、涞水、泃水和滹沱之水,都要汇流分股入渤海,汇集众山川之水的大泽郭阴巨浸七里海,也称雍奴薮。所以赋中云:“以雍奴,郭阴之浸。”在此当储存众川之水解。
  李洧孙《大都赋并序》中“周视巽隅”,描写的是地方风水,“巽”在八卦中为风。在描风物时又再一次提到七里海的风光。“辨方物则宝坻波素,宛平洞煤。银铁磁硝琉璃之珍,……”金朝设置宝坻县后,七里海风光称为波素,波浪光素缥缈的景观,后来演变成“烟波”。
  古代堪舆者把水视为地之津液,河流视为大地之脉络。七里海这块风水宝地是物种之源。北京的金水河、元朝开凿的通惠河(运粮河),都与泄海的大泽相通,是山川龙脉风水所在。元朝杨荣《皇都大一统赋》中称:“金河澄波,雪练涵空。膏淳黛蓄,浩渺冲融。包络经纬,混混无穷。贯天河而为一,与瀛海其相通。尔其派连析津,源分潞水。既环抱以萦廻,亦弥空而清泚。来职贡于四方,通樯帆于万里。”文中“派连析津”指辽建燕京路析津府。文中描绘的景色即是九河尾闾的七里海巨浸。“膏淳黛蓄”指不流动的肥水聚积成美丽的大泽。“黛”在此当美丽解。“九河”产生于“禹贡黄河”时期,4000年前,夏朝大禹把地分“九州”按地域纳贡,并铸“九鼎”,以九象征广大和全部。人们把这个时期称为禹贡时期。禹贡黄河,即大禹治水把黄河之水沿太行山脉,疏导从七里海入海,尾闾段形成洪水夺路乱流,造成无数的河渠纵横交错,因而用九河而概括全部,所以它不是实际数字。古代七里海,是禹贡黄河流经之地,它的南部地区是这时黄河入海冲击形成的三角洲地域,包括今天津市津南区和东丽区等区域。“通樯帆于万里”,系指当时与众水相通的七里海,是漕运的要冲。
  明代余光在《北京赋》中云:“车渠之横,亢陂之湛。则是众水之蓄别,瑞气之莹含者也。”“元陂”大泽,不仅瑞气浩渺,而且是渠道纵横的漕运古道。

知识出处

古代巨泽七里海

《古代巨泽七里海》

出版者:线装书局出版

本书讲述了古代巨泽七里海包括开篇语、当代七里海简介、七里海成因年代、《水经注》中的七里海、七里海的牡蛎堆积、牡蛎堆积与蚝山、七里海名称考、七里海考古、七里海考古待解之谜、元代屯军地等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七里海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