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里海考古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古代巨泽七里海》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2898
颗粒名称: 七里海考古
分类号: K872.21
页数: 4
页码: 32-35
摘要: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宁河县境内七里海地域的历史面貌和人文历史状况。通过考古发现,七里海北部在6000年以前就有人类活动。古代遗址以战国时期和西汉居多,其中包括了古遗址、古墓葬群、古城池和古窑址等。七里海是内陆巨泽,古代秦始皇筑“红心堤”在小海北挡得是七里海北岸之水,而其南岸的俵口约在3000年前已成高地。此外,据典籍记载考证,辽国的萧太后曾在七里海设有行宫。
关键词: 七里海 考古 巨泽

内容

考古是根据发掘和整理古代人类遗存,运用科学方法研究断定历史的一门科学。本文以《七里海考古》为题,是想用考古发掘的资料来说明七里海地域的历史面貌和人文历史状况。
  自建国后,宁河县境内先后发掘出土了一批古代文化遗物和遗址。其中有古遗址20多处,古墓葬群3处,古城池3处,古窑址4处。这些古代遗址以战国时期和西汉居多。按古代文化层次和分布的集中程度看,除了古梁城宁河镇东北的田庄坨之外就属七里海区域最多。应该提到的是,在七里海北部的张广庄、西棘坨和宁河旧城西南的谷家庄,都发掘出土了7000年前新石器时期的文化遗存,主要是石斧和石凿等。特别是靠近潮白河东岸的张广庄,出土了石斧、石凿和鹿角等。这标志着七里海北部在6000年以前就有人类活动。1974年,在潮白新河拓宽施工中,在潘庄镇的东部,七里海库区北部的大海北、小海北、张庄和桐城的西部和西北部,分别发掘出土3处战国时期的古城池。潮白新河从城池中穿过。古城均呈长方形,南北约500米,东西约600米,并出土了大量建筑物和陶器及残片。“此外在宁河县大海北村西,在原地名为“城项子”的地方,也发现一座规模和漂榆邑故城相似的古城址,位于潮白新河东岸,东城墙170米,南北城墙各残长330米,西城墙已圮于潮白新河。1964年时东北城角仍高3米余,出土有陶器和“千秋万岁”瓦当等建筑材料。按规模和年代,亦应是西汉时期的一座城邑。”(韩嘉古《天津古史寻绎》)发掘发现的东塘坨和双坨的墓葬群面积巨大,有的达三万多平方米,有的绵延2华里。这些平民墓群,反映了在西汉时期这一带是人口集中的聚落。另外,在七里海南岸施工中发掘出土一具鳁鲸骨长12.1米。说明当年七里海水深海阔。难怪古人在《七里海赋》中有“纵鲸鲵于沆漾,跃鲮鲤于涟漪”的描述。七里海在古代的面积已无法推测。但明代载于《世宗实录》的面积是广袤三百里。清道光二十四年(公元1844年)记载:“宽20里,长40里。”“后海宽8里余,长18里,东南曰曲里河,宽长较后海又小焉。”
  七里海南岸的俵口村,是一片高出七里海水平的山岭子地。俵字在此当分界解,陸地和水的分界,同时还有一个古地名叫“俵口嘴”。这是七里海的水口。俵口之名应始于此,其含义是俵分水流的口子。在七里海周围,其地形有好多不同形状的高土岗子,形如垄岗,上面形成的村落从战国到汉代,其村名都和坨岭台相关。如洛里坨、大小八亩坨、东西岭头、东西堤头等。有的不称为坨和岭的也称为“台子”。都是建在高岭子上的聚落。为什么出现这类地形状态。这是禹贡时期黄河从这一带入海而造成的,是河水乱流奔泄入海的三角洲地带。对测定七里海成因,用放射性碳素断代法,是比较科学和准确的。这就是C14断代,通常书写的符号C14。在俵口以南有一处牡蛎堆积,C14测定距今3800~2500年之间,说明在三千多年前这里是海与河口的潮间带,很适合牡蛎的繁殖生活。俵口取深埋地下6.4米处的粘土测定,距今6480年(±150年)。考古发掘证明七里海是内陆巨泽,古代秦始皇筑“红心堤”在小海北挡得是七里海北岸之水,而其南岸的俵口约在3000年前已成高地。七里海库区各村庄都是沼泽之乡,渔苇天然资源丰富,居民的捕捞樵采和编织带来生活富庶,聚落形成较早。像历史悠久的潘庄镇和造甲城都有唐、宋时期的传说记载于史。俵口村的于姓就是在明初由江南的金坛县迁居俵口,其梁城守御千户所的千户于本,在建文三年(公元1401年),随都督陈贤在芦台海防征战,从沧州、德州、草头沽等地与敌人作战,屡立战功,封为世袭千户。
  相传在宋辽战争时代,辽国的萧太后曾在七里海设有行宫。据典籍记载考证,萧太后确实曾在七里海设有行宫。据典籍记载考证,萧太后摄国政,经常随征,“每人宋,亲被甲督战”。并在冀东一带辟有许多休闲观光和避暑的行宫,留下许多遗迹。如显州(辽宁北镇)观渔的玉盆湾、渊,燕京之地太后梳妆台、太后城、看花城、萧后井等等。在潘庄北部的大龙湾河其在辽代就叫萧太后运粮河,它同宝坻境内的绣针河、窝头河同属一脉,为辽代运粮河与蓟运河相通。据《辽史记事本末》记载:“乾统三年二月,以武清县大水,弛陂泽之禁。”就是说在辽国天祚帝乾统三年(公元1103年)七里海确为行宫禁地。因武清县大水而撤禁。“陂泽”就是古代七里海的称呼。元代称“陂素”,是元大都观光胜景。“陂素”系指大泽水际连天,云烟浩渺的景观。明末历史学家顾炎武在《京东考古录》中“考夏谦泽”中曰:鲍丘水东南流,迳潞城南(通州),又东南入夏泽……鲍丘水迳其下,而泃水自县城南(三河)至宝坻下入于海。疑夏店之名因古夏泽,其东弥望皆陂泽,与《水经注》正合。这里引用的陂泽即宝坻东南一望无际的七里海。从上述史料分析,民间传说萧太后曾游览过七里海,这并不是子虚乌有。

知识出处

古代巨泽七里海

《古代巨泽七里海》

出版者:线装书局出版

本书讲述了古代巨泽七里海包括开篇语、当代七里海简介、七里海成因年代、《水经注》中的七里海、七里海的牡蛎堆积、牡蛎堆积与蚝山、七里海名称考、七里海考古、七里海考古待解之谜、元代屯军地等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七里海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