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河区图书馆
宁河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河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期刊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我记忆的几件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红色记忆第二集》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2785
颗粒名称:
我记忆的几件事
分类号:
K825.2
页数:
13
页码:
112-124
摘要:
本文描述了1948年在天津附近进行的一次战斗,名为"端炮楼",以及1950年对一名土匪进行抓捕的经历,最后还提到了1949年和1950年进行的肃反清理和国庆阅兵活动。
关键词:
端炮楼
肃反清理
国庆阅兵
内容
端炮楼
1948年11月,我们警备团升编为四团成为主力部队,最后一仗就是端掉天津近郊欢坨伪军据点炮楼。当时据点驻有一个中队50多人,由于赤盐滩据点、贯庄据点、大小东庄据点,特别是小堼村据点都被端掉后,欢坨伪军据点的敌人惶惶不安,不敢到各解放区进行讨伐,更不敢外出抢掠,使这些村庄地方干部能积极的开展工作。
虽然敌人在炮楼里吓得惊慌失措,但有时也搞突然袭击到黄家圈一带村庄抢掠。团领导研究派侦察员对炮楼外围建筑设施和敌人的武器装备等进行侦察。侦察员化装潜入欢坨村侦察,敌人的炮楼在村外一个大广场有600多米,除了炮楼还有一部分平房建筑,炮楼周围有铁线网、沟壕、吊桥,还有碉堡,敌人装备很强,有机枪等武器。
攻打欢坨据点,二连是突击连,三、四连是第二梯队,我们一连是警戒天津来援之敌。一连有两个直筒炮,在发起攻击之前,团领导叫炮手瞄准敌炮楼开炮,一连三排和二排各有一门直筒炮,两个炮手各打了三发,打到四发时,炮楼上两处被打坏了,敌人死伤很多。就在这时,二连突击冲锋,敌人正在混乱时,二连就把铁线网和吊桥用铡刀给破坏了,很快冲到炮楼,这时三、四连也冲过铁线网。敌人的碉堡只有一个枪眼,三、四连从两侧冲到碉堡前把手榴弹投入碉堡枪眼,一声巨响碉堡敌人的机枪就哑巴了,炮楼很快就起火了。有的敌人被炸死,没有炸死的举手投降,有个别人侥幸逃脱的,叫我们一连全部活捉。打死打伤敌人30多人,活捉敌人20多人,缴获敌人机枪一挺,步枪55支,二、三连牺牲4名同志,伤3名同志。
战斗结束,我们团到黄庄进行战斗总结,几天后部队开到江洼口村休整几天,团首长召开全团大会,我们团升编为野战主力部队,驰骋在解放战争的主战场,挺进东北参加战斗。
擒拿土匪
有一个土匪,到处欺男霸女,很多妇女被糟蹋,有很多男人被绑票杀害,当地群众恨之入骨,是天津周围有名的活阎王。天津解放后这个活阎王无影无踪了,很多受害的群众到天津县公安局举报这个土匪,县局决定除掉他为群众报仇。
天津县公安局组织一个侦察班子到处侦察,终于在1950年上半年掌握了他的去向,这个土匪到黄骅县吕家桥村一家地主扛长工。县局决定实施抓捕,这个土匪已经更名改姓了,原名叫王××现改为高××。这个土匪很狡猾,干活非常能干,很卖力气,又善良和气,把那村的老百姓都迷糊住了。1950年3月份,县公安局通知我们武工队去黄骅县吕家桥村抓捕这个土匪,由县公安局两名侦察员,我们武工队一个班,由两名侦察员向吕家桥区武装部取得联系,在深夜3点多钟,在吕家桥区民兵帮助下,把这个土匪住的房子团团包围,由于这个土匪会武术,我们都不敢大意,抓捕时先让那个东家叫门,说早起打苇子,门一开,我们的战士马上就冲进屋,把他打倒在地,给他手戴上手铐绑了起来。
这个土匪被送到看守所看押时,他很不服从看押,一天在放风时,其他人都进看押的房间,就他不进去,他还大骂看守人员,当时公安陈指导员,请示原县公安局刘俊峰局长把他铐起来,关押在一个单房子里。在镇压反革命时和一个女土匪一起被枪决,大快人心。
肃反清理
1949年和1950年,经过大量政治教育,群众觉悟很快提高了,各区村庄都废除原国民党遗留下的伪政权,建立人民政府新政权,组织各村农民搞土地改革运动。
1949年经县公安局党委研究组成武工队,到区村任务是抓捕外逃的反革命分子,保护张贵庄机场,镇压反革命分子。我们还在区干部配合下,肃清土匪、废除国民党保甲制,在建立新政权后,在贫下中农中建立党小组,党员多的建立党支部,建立行政组织。如组建民兵组织,我们在四合庄二区就用了4个月的时间,在20多个村庄都建立了新政权。而后,县公安局领导决定我们搬到三区曹庄村,因曹庄村原来国民党的反动势力比较严重。我们在区村干部的配合下,对整个三区土匪和国民党的新民会员、国民党的党员、三青团组织进行清理,对国民党建制的保甲伪组织一律废除。曹庄子这个村中年和青壮年就有85%是国民党员、三青团员,还有国民党特务组织的新民会员,我们在三区20个村清理国民党党员和三青团员、新民会员900多名,这些人员通过教育,自己登记退出组织。
我们在给办学习班时,就问他们,你们为什么加入国民党组织,他们说入了国民党组织到天津坐车不交钱,青壮年就都积极参加了。大部分人员通过办学习班,交出国民党党员的证书,写了保证书,就叫他们回家了。一部分国民党党部人员、三青团的骨干分子和新民会人员,一律由县公安局重新登记,有的问题不大的也放回家,问题严重的有群众检举的登记后,看押起来。而后我们又搬到小站、葛沽、咸水沽一带村庄搞清理工作。到1950年,天津县7个区,全部实行土地改革平分土地,农民分到了土地,高高兴兴的大搞生产,水稻产量年年增产,支援朝鲜战争起了很大作用。
国庆阅兵
1958年,我在武清县武装部工作时,去修建密云水库,在武清支队当军保科长,主要任务搞民兵训练和保卫工作。一天接到水库民兵指挥部指示,各支队都组织200名民兵到总指挥部大操场进行比武操练,我支队接到这个指示后,支队领导叫我从各团民工里组织200名基干民兵,集中训练,白天训练3个小时,20天以后我们带着这200名民兵到水库大操场,各支队的人数不一致,有的多有的少。比武的科目是各种队形,拼刺刀,各种射击动作,操练完后进行评比,我们武清支队民兵获得第一名,所以到国庆10周年阅兵时叫密云水库组织一个民兵师参加,总指挥部就决定了由我们武清支队去。
一天,接到密云水库民兵总指挥部的指示,叫我们到北京进行训练,我带着民兵到北京,阅兵总指挥部主管民兵师的负责同志,就把我们安排在北京市委党校大楼前的广场。到之后,阅兵总指挥负责同志讲要遵守纪律,主要是加强队列训练,时间1个月,每人发步枪1支,每天8个小时训练,主要是正步走和队形的训练。训练很刻苦,开始的一段时间,练的两小腿肿胀,可是民兵们没有一个说累的,半月后就都适应了。训练一个1月时间就接到指示停止训练,准备参加阅兵。
1959年9月29日,阅兵总指挥部决定进行阅兵式预演。在预演中,各兵种和民兵师,各团体带队的可到观礼台观看,每人发1张票,对号入座。在9点多钟开始预演,有各兵种、北京首钢民兵师、密云水库民兵师、工人和学生的方队,市文艺工作者组成各种彩车,从长安街通过天安门,各有各的分段线,预演成功。
1959年10月1日10点多钟,毛主席和党和国家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礼炮齐鸣,天安门城楼下万众沸腾,升起一面五星红旗。
接下来盛大的阅兵式,开始由朱总司令在聂荣臻元帅陪同下乘阅兵车先后检阅,多排列在东长安街,有海军代表部队、陆军的步兵师、炮兵师、战车师、坦克师和西长安街的骑兵师,在激昂的解放军进行曲中,朱总司令和聂荣臻元帅站在军车上向东西长安街的受阅官兵致敬礼。
分列式阅兵开始,受阅部队按海、陆、空的序列编组依次通过天安门广场,最先通过广场的是年轻的人民海军方队。然后步兵师以3个建制步兵团和临时组编的冲锋枪、轻机枪、重机枪、轻迫击炮、重迫击炮、战防炮、山炮各一个营阵容,接受检阅,炮兵师以75毫米野炮、105毫米榴弹炮、37和75毫米高射炮的阵容出现在天安门广场,大炮由小到大,由低到高,依次前进,均用中型卡车或10轮大卡车牵引,颇为壮观。战车师序列中最前面就是摩托化步兵,随着序列缓缓向广场行进,当进行到城楼下时发出口令,全体官兵们做甩头动作,当战车师进至天安门广场时,空军分别以双机、三机编队,一批批接连飞越上空与地面的战车部队遥相呼应,骑兵师尾随战车部队行进。走在前边的是3个骑兵团方队,而后是1个骡马拖拽的75毫米野炮营,各梯队的军马毛色整齐划一,或全白或全红或全黑,骑马的指战员身着草绿色军装,手握钢枪,腰挎战刀。
受阅部队通过天安门以后,就是北京首钢民兵师和密云水库民兵师,手握步枪通过天安门时发出口令,全体民兵做甩头动作。最后是各种群众的队伍通过天安门城楼,有群众、有学生、有文艺人员各种彩车。从长安街到分散线整个队伍有几十里地长。这次阅兵历时3个半小时,场面非常壮观。阅兵结束后,晚上到天安门搞文艺活动,参加受阅的民兵放假一天,每人发给纪念章,我的纪念章没有保存好。
1958年开始建的密云水库,在密云县内有条黑河,两边都是大山,山坡下驻有村庄,一旦下大雨,山坡下的村子都受灾,潮白河水大涨,我们宁河县也受灾。这个黑河周围都是山,山与山有空当,有十几个2米多长的空当,其中在两个大空当就有1里地长,因此大部分民工都集中在大空当,大空当这个大坝得修成高度160米,大坝底1里宽,整个水库集中20万民兵共修了两年整。建水库移民11000户,56000人,迁房53000间,水库整个面积200平方公里,库容41亿立方米,灌溉土地400万亩,增加耕地100万亩。
修建铁路
1972年,天津地区指示宁河县组建500多人配合铁道兵6师建通古铁路,县里从各公社选拔青壮年500多名组成一个民兵营,加上芦台农场一个连共600多人,组建了4个连队。县生产部组建班子时,考虑到建铁路开山打洞有一定的危险,就叫武装部出人,县武装部领导决定叫我去,生产部又从干校抽几个人,就这样营部领导班子就组成了。我任营教导员、营党委书记,董树忍任营长、营党委副书记。
而后,县生产部易新同志带着我和董树忍同志到蓟县铁道兵6师参加建通古铁路会议。这条铁路是从通州到古冶,所以叫通古铁路。在会议上铁道兵领导讲了这条铁路的重大作用,然后向各民兵营分配任务。我们宁河民兵营分的铁路段是从通州到三河县城全长100多里,还有建设铁路中的通水涵洞257个和桥梁,任务很重,各连有技术人员,有铁道兵一个排的士兵长期驻在连队,和民兵同吃同住,工程的各种材料由部队负责送到工地,规定1973年3月各民兵营进入工地。
我们宁河营驻在三河县,营部在三河县小新庄村,离三河县城10里,我们把一连放在燕郊镇,由于燕郊镇离通县很近,这段工程有座大桥,任务很大。把二连放在离三河县城40里一个大村,离这个村半里远就有一座大桥,这两个连任务特别重,建桥有技术人员,按图纸施工,民兵主要任务是打桩运料,搅拌水泥和砂石料。开始民兵干这种工程累得浑身是汗,有的民兵没有病说有病不上班,群众说这叫泡病号。在这种情况下,营党委研究得加强政治工作,首先树立标兵,发挥标兵的骨干作用,用黑板报进行表扬,连、排、班开会进行进行表扬积极分子,对标兵给了点物资鼓励,连、排、班里的骨干互相帮助,带动落后民兵。营里每季度召开全营民兵大会,表扬先进,力争第一,连、排、班每月进行评比,这样一来鼓舞了士气,做到了不怕苦,不怕累,在半年营与营评比时,宁河民兵营在民兵团被评第一。在此基础上政治工作更加强了,出现了工地上劳动热火朝天,泡病号的没有了,个个争先进,争当五好民兵的局面。为了对民兵进行鼓励,易新代表宁河县委县政府,每年组织代表团到工地慰问两次。
在建设中我们宁河还分了3个车站的任务,建车站的任务也很重,因为3个车站的道叉有很多条。通古铁路的火车运营规定时速240里,铁轨和路基不出问题就合格,开始火车才开了30至40公里,在开200里时有的路基就出了问题。因为路基的土质不一样,有的路基是粘土,有的路基是沙土,粘土做路基的就没有问题,沙土修的路基就有问题,路基就下沉,又经过雨季时的狼坑鼠洞,虽然在修路基时用链轨车轧平,还是有很多问题,这样就得全部整理好。首先把路基搞平整,用电夯夯平,然后轧平,才能铺石子,把石子铺平,才能用机器车铺铁轨。
用机器车铺铁轨,速度是很快的,铺完铁轨还有很多工程,要把铁道轨搞正,道钉和螺丝钉都得搞紧,特别铺到车站时,由于车站有很多道叉,这个工程技术就比较强。
如灯的安装,火车进站道岔怎么抬等等,这些工程都由民工来作业,由铁路退休职工指挥,几个月后,这些民工都达到二级工的水平了。
铁轨铺完以后,要建售票房和职工住房。我们宁河民兵营在建通州车站和三河车站时,民工里锻炼出很多人才。如有的能看图纸,有的是瓦匠,有的是技术工人,全营有三分之一的民工搞建车站房子,其余的人员在铁路退休工人指挥下,学技术,民工在这100多里的铁路段上,干了半年的时间,都学会了很多技术,可够二三级的技术标准。我们把两个车站建成以后,铁路单位要接管整个工程,由于车站建的特标准,铁路接管人员奖励我们民兵营,那时奖励就发一本毛主席语录,民工得了一本毛主席语录就高兴不得了。
知识出处
《红色记忆第二集》
本书记述了宁河区革命历史的档案资料,其中包括了刘九华、田茂、李亚光、五次剿匪战斗、端炮楼、擒拿土匪、童年生活、保卫谈判、海防守备、抗震救灾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马宜春
责任者
马宜春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