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太原战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红色记忆》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2717
颗粒名称: 参加太原战役
分类号: E297.43
页数: 5
页码: 153-157
摘要: 本篇内容记述了1949年3月,我所在的部队与傅作义接受改编的部队一起向太原挺进。傅作义部队对这种改编心理上不稳定,政治上也不可靠。为防止骚乱或反叛,采取了武装看护措施。经过思想教育,傅作义部队逐渐成为解放军的一员。在攻克太原的战斗中,我们部队进行了攻城准备,夺取了大营盘、二营盘和卷烟公司等据点。在战斗中,我班负责扛云梯,但由于困难,我决定放弃云梯,快速跟进。最终,在军事打击和政治攻势下,敌军士兵纷纷缴械投降,太原城获得解放。
关键词: 太原战役 傅作义 解放战士

内容

1949年3月,我所在的部队向太原挺进,这时,傅作义接受改编的部队(称为解放战士)中的一部分也随我军一起行动。不过,此时傅作义的部队尚未动其整体编制,只是成建制地划归我方的军、师、团、营单位,也没有配发武器。因为傅作义部队的许多军官、士兵想不通,堂堂美式装备的国民党军为什么打不过“土八路”?有些极其顽固的反动分子,还阴谋策划暴乱,甚至杀害我政工干部。总之,接受改编的傅作义部队当时在心理上极不稳定,在政治上更是极不可靠的。为防止万一,在行军过程中,一般是傅作义的一支部队走在中间,两边和前后是解放军的部队,就是为了防止傅作义的部队发生骚乱或反叛而采取的武装看护措施。现在看来,傅作义部队的士兵有此想法也是正常的,因为他们的确无法理解人民解放军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的真谛是党的领导、人民拥护这一深刻道理,更无法解释美式装备的国民党军为什么会如此不堪一击,轻而易举就被打败,或投降、或接受改编的现实。后来经过我军政工人员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大部分官兵成为解放军的一员,有的甚至在后来的革命生涯中立功受奖,为新中国的诞生和建设立下卓越功绩,得到了党和人民的理解和尊重,包括傅作义将军本人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当上了国防委员会委员、水利部部长,充分地显示出共产党海纳百川、包容豁达的宽阔胸怀。
  攻克太原。因为临汾城已于1948年2月获得解放,所以我们行军至临汾时,在城墙上能看到“毛主席万岁!朱总司令万岁!”的宣传标语,群众自发地夹道欢迎解放军。经过一个月左右的行军,大约是1949年3月,我们部队到达太原外围做攻城准备,主要是造云梯、练爬城墙、拼刺刀、投弹、捆炸药包、炸碉堡等。太原位于晋中盆地北部,东倚罕山,西临汾河,南北地势起伏,易守难攻,是华北的军事战略要地。素有“山西土皇帝”之称的阎锡山经过长期经营,修筑种类繁多的外围据点、纵深阵地和城防工事,碉堡有梅花碉、人字碉等,交通壕则有蛇型、钜齿型等,使太原构成了由备式雕堡与壕沟、暗道相结合的,互为依托的多层次、大纵深的环型防御工事体系,大多为钢筋水泥构筑,由于这种状况,要攻打太原城必先扫清外围之敌。
  我们19兵团集结到太原南边的小店镇,沿着交通壕、冒着敌人猛烈的炮火和封锁开始向太原外围的大营盘、二营盘和卷烟公司发起进攻。在攻击前进中,我班负责扛云梯,由于云梯太长,在纵横交错、蜿蜒曲折的战壕中无法快速挺进,还影响到后续部队的推进速度,我急中生智,让班里的其他战士尽力加快速度,自己则沿着交通壕里各部队的指示路标,跑步找到连长请示怎么办,连长指示我班丢掉云梯,快速跟进,直捣烟草公司。不扛云梯了,我班的推进速度明显加快。我们和大部队一边猛打猛冲,一边进行声势浩大的政治攻势,不断向国民党官兵喊话,叫他们认清形势,不要再替国民党卖命,不要再作无谓的抵抗。在强大的军事打击和心理攻势下,敌人的军事反击和心理防线迅速瓦解崩溃,成连成营的敌军士兵缴械投降。同样,敌军也企图通过喊话动摇我军心,但却由于大势所去而毫无效果。打到天黑时,战斗仍在进行,枪声密集、炮火连天,我们攻下烟草公司抵达城墙下时,接到停止攻击原地待命的命令。城墙周边到处都是老百姓的住房,此时早已是人去屋空,我们将每家的房子都打开一个门,互相串联起来,利用院子作隐蔽工事监视敌人的动静。部队由于连续冲锋作战,没吃没喝,极度疲惫困乏,接到原地待命的指令后,战士们躺倒便睡,手里却还握着揭开盖的手榴弹,随时准备投人战斗。我连八班长在睡着时无意间触动了手榴弹的拉线,手榴弹发出呲呲作响的声音,惊醒时迅速将手榴弹扔出,所幸没有伤到自己的人。
  第二天,由友邻部队接替我部担任主攻,我部作为第二梯队。4月22日凌晨,总攻太原命令下达,我军集中1300余门火炮对太原城墙实施炮击,炮火连天,振耳欲聋。炮击过后,攻城部队从四面八方以排山倒海之势攻入城内,与敌军展开巷战,对巷战中遇到的敌掩体等障碍物实施小型爆破,为大部队推进开辟前进道路。各路攻城部队迅速向敌军指挥中心穿插,敌军眼看大势已去,根本顾不上抵抗还击,纷纷溃败逃跑,至10时,全歼太原守军。
  攻克太原后,部队撤到太原南部小店镇几十里外的一个村庄,进行休整。对我来讲,攻打太原的惨烈和艰辛是刻骨铭心的,唯一遗憾的是,我随部队攻打到太原城下,但作为攻城的第二梯队,由于我军攻城迅猛、势如破竹,战事迅速结束,我未能进太原城,至今也未去过太原城。太原解放后第二天,团里召开大会,对傅义部队进行整编,我们团长在大会上对接受整编的原傅作义部队的官兵讲,土八路就是能打仗,不管什么梅花碉、人字碉,只要想打就能打下,太原城防御工事可以说是够坚固的了吧!攻打太原,你们看,我们想打,不一下子就打下来了吗!所以,你们想编也得编,不想编也得编,这样,傅作义的部队被拆散编制,按一团一营、一营一连、一连一排、一排一班、一班二三个人的原则编入解放军序列。每个共产党员同时负责一个“解放战士”的思想教育工作,帮助其尽快从
  一个旧军人成长为合格的解放军战士。一月之后,我们从太原撤出,行至城南时,看到无数的小坟堆,可见太原战役之惨烈。据史料记载,太原战役,我军伤亡4.5万人,共毙伤俘国民党军13.53万人。由于我在太原攻坚战中不怕牺牲、冲锋在前,荣立三等功。

知识出处

红色记忆

《红色记忆》

本篇文章记述了红色记忆的情况。其中包括我的父亲铁军、我在宁河城工部的日子、我的军旅生涯、我的南下历程、编后语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杨贺禄
责任者
王立志
责任者

相关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