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河区图书馆
宁河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河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期刊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遭受拘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红色记忆》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2696
颗粒名称:
遭受拘留
分类号:
K827
页数:
3
页码:
91-93
摘要:
本篇内容记述了在1942年,讲述了张丰年与他人合股从宁河购买玉米面的经历。然而,村里的恶霸和警察对他进行勒索,最终导致他被拘留。在拘留所中,张丰年目睹了残酷的待遇,深受触动。他意识到在黑暗社会里打官司没有意义,于是放弃了做买卖的念头。随后,日本鬼子的侵略加剧,张丰年决定退出小生意。冀东党组织的到来给人们带来了希望。
关键词:
张丰年
合股
玉米面
内容
1942年,我与他人合股做买卖,从宁河的日本工地购买了2000斤玉米面,用两套马车拉至我家中,当天就有村里恶霸冯庆芝要我赊给他200斤,我讲这是与人合伙的拒绝了他,次日又有村里保长冯长波来找我赊玉米面子,我跟他讲道理,说多数人家没有吃的,咋就非得赊给你?你这不是勒索我么!我正年轻,对这样的人物还不知畏惧,只以为我是合股做买卖光明正大,所以理直气壮地拒绝了他们。但做梦也没想到,麻烦来了,次日上午就有人通知我将1马车玉米面子拉到第三区(潘庄镇),到了以后因为给钱太少未达成协议,又让我将马车赶到芦台警局,到那后不问三七二十一就把我拘起来了。我就和他们打官司,审讯时,我述说买玉米面子的事,没人听,愣是让我蹲了半个月拘留。一天有人告知我,事情完了,并叫我出去谢客。我挺纳闷,来到饭店,看到股东、卖面子的人、局里当官的,还有芦台知名人士李在民等正在吃饭,我逐个道谢。过后,当天就把1车面子拉回了家里,发现数量一袋不少,但分量减少了一半左右,这叫所谓的原数退回呀!气得我不知如何是好,村里人就劝我说你能回来就不错了,还能原车拉回玉米面真不简单啊!细问家中才知道我这样回来,是托人送礼花了不少钱才成的。
当时我21岁,坐牢还是头一次,在拘留所的时间虽然不长但给我的印象很深。一个长条大房子,一个大土炕上住着10多个犯人,个个面黄肌瘦的实在可怜。那个大个子牢头倒是没有打骂过我,算我幸运,屋子角放着一个马桶臭味难闻,就让我挨着去睡,我当时也没带衣服,只穿着夹袄每天和衣而卧,多亏是春天,没有受多大寒冷之罪。只传讯过一次,也没受什么折磨,在我后面被传讯的那个人因为私自伐树,过堂时被打的皮开肉绽,两条腿都不能站立了,至此我才知道警局里的刑法还是很厉害的。当时我就明白了,在黑暗社会里别打官司,只有吃亏,有理也不管用,从此我把做买卖的心思也打消了很多。这场官司表面是打赢了,其实我是打输了,不但亲朋好友都麻烦到了,回家还卖了马车才偿还了打官司送礼借的债务。
日寇侵占天津后我做小生意时,父母没少为我担惊受怕,因为我不仅受过狗腿子的侮辱,做过牢,还挨过日本鬼子的打,生意真的不好干了,到1942年就彻底不干了。那时日本鬼子实行“三光”政策,不断到农村烧杀抢掠,农民连地都种不了,生活苦不堪言,老百姓都恨透鬼子汉奸了。这时候冀东党组织派来了干部到了宁河,号召群众起来打鬼子,人民有了希望。
知识出处
《红色记忆》
本篇文章记述了红色记忆的情况。其中包括我的父亲铁军、我在宁河城工部的日子、我的军旅生涯、我的南下历程、编后语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张丰年
责任者
李佑生
责任者
张丰年
相关人物
冯庆芝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