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人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2604
颗粒名称: 九、人物
分类号: K825.2
页数: 11
页码: 355-365
摘要: 本文收录人物20人,前12位为建国前内战时期、抗日战争时期牺牲的革命烈士;后8位为当代人物,有党政军机关领导,有基层干部,有科学文化工作者。他们都是在七里海区域出生或战斗过的优秀人物,都曾为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由于资料缺乏以及体例篇幅所限,本书未能收入更多的七里海优秀人物,同样原因,收入进来的也未能对他们的事迹多一些记述。
关键词: 七里海 革命人物

内容

人物
  本章收录人物20人,前12位为建国前内战时期、抗日战争时期牺牲的革命烈士;后8位为当代人物,有党政军机关领导,有基层干部,有科学文化工作者。他们都是在七里海区域出生或战斗过的优秀人物,都曾为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由于资料缺乏以及体例篇幅所限,本书未能收入更多的七里海优秀人物,同样原因,收入进来的也未能对他们的事迹多一些记述。
  于方舟(1900-1927) 原名于兰渚,宁河县俵口村人。中国共产党天津市党组织创建人之一,著名革命家,杰出的爱国主义战士。1916年考入天津直隶省立第一中学。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1920年1月,同周恩来等领导学生开展爱国请愿斗争被捕,反动军警大打出手,造成闻名的天津“一·二九惨案”。1922年,经李大钊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着手建立社会主义青年团天津地区执行委员会,担任委员长。1924年1月,与毛泽东、瞿秋白等一起,参加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被选为国民党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2月回津后,组织建立国民党直隶省党部,任执行委员。不久,中共天津地委成立,任地委书记。1927年10月18日,玉田农民掀起武装暴动,受中共顺直省委指派,带黄埔军校毕业生刘自立等军事干部到玉田实施领导。27日,率领农民革命军从遵化王爷陵向玉田进军,打击土豪劣绅,收缴民团枪支,壮大革命队伍。28日,占领平安城,首战告捷。30日,继续向玉田进发,当晚在遵化县鲁家峪宿营时被地主武装1000多人包围,率队激战后分散突围,行至丰润县大张屯时,遭遇反动民团被捕。在狱中备受酷刑,坚贞不屈,12月30日牺牲于玉田县南门外刑场。
  (魏永成)
  寒松(1909-1943) 原名张喆,河北省玉田县杨家套乡丁官屯村人。武宝宁联合县中共党组织和抗日民主政权主要创建人之一。1937年7月任村第一任抗日救国联合会主任。1939年起,先后在丰玉遵联合县任股长、区长等职。1943年春,与云龙等人受党的派遣深入宁河西部,与先期到达的佐天、铁峰、陆英等人会合,开辟新区斗争。7月,建立中共武宝宁工作委员会和武宝宁联合县办事处,任工作委员会委员、联合县办事处主任。12月18日,武宝宁联合县在乐善庄召开扩大会议,总结研究新区建设工作。21日凌晨,被芦台日本守备队、伪警备队、新民会人员300余人包围,他率警卫员云朋、交通员志英冲出村,警卫员、交通员先后牺牲,他奔向七里海,日寇骑兵包抄围堵,跑到黄家围时,中弹牺牲。
  (魏永成)
  王书文(1917-1944) 原名张民义,山东人。武宝宁联合县中共党组织、抗日民主政权主要开创者之一。1943年夏天,奉晋察冀13地委之命到宁河蓟运河西部开辟抗日游击区,与寒松、佐天、马良等经过几个月艰苦努力,于7月成立中国共产党武宝宁工作委员会,任工委书记。9月至11月,以机动灵活的斗争方式,向日伪军展开了多次进攻,仅11月梁家沽一次战斗,即歼灭伪军150余名。12月乐善庄惨案发生后,根据地委指示,及时发动群众开展“砸大乡”运动,造甲城、淮淀、俵口等伪大乡全被砸掉。1944年7月19日早晨,正在李贤庄召开区委书记会议,被日伪军数百人包围。他带领大家突围时,掩护四区区委书记高朋、二区区委书记鲁民等人进入青纱帐,自己却被敌人紧紧围住。他将文件包交给通讯员王永祥,向敌人射击掩护其突围,不幸中弹倒地,当场牺牲。
  (魏永成)
  张殿荣(1916-1944) 化名高源,宁河县大八亩坨村人。出身贫苦家庭。1943年参加抗日工作,曾在武宝宁联合县一区任干部,跟随寒松到各村开展工作,多次出色完成任务。1943年至1944年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5月1日,在大八亩坨村西南苇塘中被日军包围,掩护民兵赵普中弹被捕。日军将他抬到村里,矢口否认自己是大八亩坨村人。日军又将他抬走,行至南涧沽河边时,因流血过多光荣牺牲。
  (魏永成)
  焦民政( -1944) 又名芦波,籍贯不详,一说河北省玉田县人。1943年12月任武宝宁联合县一区区长。积极贯彻中国共产党抗日统一战线政策,努力开展抗日民主政权建设工作,受到群众和进步人士的欢迎。曾带人拿下北淮淀警察所和韩林庄警察所。1944年,带一名区干部到范庄筹集军用布匹和药品,在于家铺张义广家被日军包围,突围后奔向于家岭,日军马队紧紧追赶,他对身边人说“打死也不当俘虏!”跑到一所土房,顺手把文件藏在了墙角下。这时,赶着马车的北淮淀李均祥看到情况危机,叫他们赶紧上车,他说“不能给老百姓找病!”带着工作人员继续奔跑,随后被日军子弹击中身亡。
  (魏永成)
  李占宽(1887-1945) 宁河县南淮淀村人。开辟武宝宁抗日游击区初期,任村财粮委员,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冬季和村干部一起,抵制日军征粮,引起日军仇恨,南淮淀200多间房屋被烧毁。1945年春,在南淮淀被日军逮捕,逼问谁是八路军共产党,粮食藏在什么地方,他坚定地说“不知道!”日军用刺刀刺穿他的头皮,扎透他的双臂,又把肚肠挑了出来,他还是坚强地说“不知道!”日军又朝他胸部连扎数刀,他以最后的力气怒斥日伪军,壮烈牺牲。
  (魏永成根据李绍全提供资料整理)
  冯宝林(1914-1945) 乳名全来,宁河县冯台村人。1943年开辟武宝宁游击区投入抗日斗争,在村第一个加入中国共产党,冯台村第一任党支部书记。发展20多名党员,建立起村抗日民主政权。1945年4月14日傍晚,日伪军秘密包围冯台村,他掩埋抗日公粮回村时被捕。当场惨遭毒打,未泄漏任何抗日秘密。日军撤离将其押出村,行至西小王台村西拐弯时,乘敌不备,猛地向南跑,被敌人打中一枪,顺势跳入河中。日军走后他挣扎着爬上岸,因失血过多,回家的第二天牺牲。
  (魏永成根据冯培明等提供资料整理)
  王德钧(1919-1942) 化名方甫,宁河县任凤村人。1925年随全家搬至芦台镇居住。十几岁时曾在天津中原公司、元隆绸缎庄学徒,后在芦台一打米厂谋业。受进步人士影响,参加共产党地下组织,秘密开展抗日工作,因工作出色,曾被党组织选派到北京长辛店学习。1940年丰玉宁联合县成立,被派任联合县财粮委员。由于叛徒的出卖和日伪的严酷“扫荡”,随组织转移到北山与敌人周旋。后因战伤和肺病没有治疗条件被组织用船秘密运回其岳父家,1942年因病牺牲。
  (魏永成根据李卫华、王志强提供资料整理)
  毕洪志(1918~1947) 原名毕少成,宁河县芦台镇人。1940年参加抗日活动,扒日军的火车,为抗日部队获取军用物品。1941年,日军抄了其家,其父被毒打惊吓致死。1942年秋,与王守山、刘金瑞等参加抗日民族先锋队,任排长。10月14日夜,他带着两名队员扒日军火车,得获12捆枪支。不久,扒日军火车又获得300多条鹅毛毯,连枪支一块儿交给了军分区。1946年,投身武宏县支队担任侦察排长,取“宏”字谐音改名为毕洪志。至1947年春,曾3次到新河,绘制作战地图,为县支队摧毁美军弹药库提供了详细准确的情报。6月,徒步数十里了解海辛庄敌情,使县支队顺利打掉了敌盐警队。7月,化装潜入芦台,侦察敌兵部署,于20日夜为县支队引路打下敌警察二分局。圆满完成侦察任务数十次,被指战员称为“县支队的一只眼”。1947年8月初,南胡庄阻击战中英勇战斗,右腿被打断,为不拖累部队撤离,开枪自尽。
  (魏永成)
  赵普(1925-1947) 原名郑恩楷,宁河县北淮淀村人。17岁参加抗日活动。1943年12月乐善庄惨案发生后,与铁军等青年民兵参加“砸大乡、锄汉奸”行动。1944年1月,与铁军等人化装日本兵配合青英部队刘醒华将红枪会反动头目逮捕处死。不久,扮作买粮人赶黄庄集,乘日本宪兵队不备,将为非作歹的汉奸击毙。从此,“黄庄炸集”故事流传民间。仲夏,与铁军、野明化装成卖西瓜的小贩,奇袭敌北涧沽炮楼,缴获步枪12支、子弹1箱,民兵无一人伤亡。又一次,孤身在廉庄村打埋伏,持手榴弹截获日本人载货马车一辆。“武宝宁,三只虎,铁军野明傻赵普”的顺口溜在群众中广泛流传。8月,任武宝宁联合县三区区小队长。8日夜,带区小队和民兵破袭宁河镇到芦台镇的敌人交通,几十根电杆被撂倒,几十处路面被刨成了坑。10月30日夜,再次组织破袭战,使宁河镇至艾林庄日军交通通讯陷于瘫痪。当月,与两个区小队员在大月河村将日军1418特务于沂逮捕,处死在艾林庄。日军曾多次讨伐区小队,悬赏100大洋缉拿赵普。抗战结束后,调入冀东分区59团任1营1连连长。1947年4月,在蓟县一次战斗中不幸牺牲。。
  (魏永成根据郑恩璞、刘焕君等提供资料整理)
  幺立中( -1947) 河北省丰润县中门庄人。宁河县支队优秀连长,善于带兵打仗。1946年6月,以副连长的身份随武宏进入宁河县组建县支队,首任1连连长。当年秋季,率1连与2连先后在东堤头、小赵庄两次伏击敌人,毙伤敌20多名,俘70多名,缴获轻机枪两挺,步枪70余支,子弹400多发。县支队因此声威大振,群众踊跃参军,扩编为3个连。1947年7月26日夜,带领部分战士,摸入驻有敌兵千人的芦台镇内,仅用十几分钟打下敌警察二分局,俘敌20多人。7月底,县支队在南胡庄遭敌重兵包围,为掩护县支队渡桥西撤,指挥全连坚守阵地,顶住了敌军几百人的轮番进攻。8月3日,率队到小贺庄执行战斗任务,不幸被敌人冷枪击中牺牲。
  (魏永成)
  贾秀珍(1911-1948) 女,宁河县造甲城镇冯台村人。群众誉为“刘胡兰式的革命烈士”。1943年开辟抗日游击区,成为抗日骨干,任村妇救会主任。抗战胜利后,任村妇联会主任。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2月4日凌晨,国民党还乡团包围冯台村,第二天被捕。敌人严刑拷问村干部的下落和党组织的活动地点,她只回答三个字:“不知道!”刑前叫她跪下,她说:“共产党员在敌人面前没有下跪的!”从容就义。
  (魏永成)
  铁军(1915-1989) 又名尚武,原名田庆德,宁河县后蛤蜊堼村(今后大安村)人。1938年参加冀东暴动,跟随侯庆岚抗日联军第13总队独立第5团战斗在宁河、宝坻地区。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武宝宁联合县第五区区小队长。1944年春,在野外过夜时碰到日军,迅速出枪将一名敌人打死。日军曾悬赏大洋百元捉拿。当年农历七月七日,日军包围后蛤蜊堼村,烧毁其家的房屋,将其弟双眼打瞎,杀死两名村干部。1945年初夏,率领区小队与南淮淀民兵一起,袭击三叉子日本人开办的试验场,缴获大批战利品。与赵普、野明等利用各种方式打击敌人,赢得武宝宁地区军民广泛赞扬,“武宝宁,三只虎,铁军野明傻赵普”,在群众中广为传诵。抗日战争胜利后,在解放热河战斗中立一等功1次。1946年随军南下,任第4野战军第45军第10师26团特务连侦察排长,期间立二等功1次。1953年任广西公安部队水上巡逻大队2中队队长。1954年因病转业回乡,曾任村党支部书记、东棘坨公社社长。1989年春逝世。
  (魏永成根据田芳、田勤、李振起提供资料整理)
  武宏(1923- ) 陕西省咸阳市渭南区周陵乡司家庄人。宁河县支队创始人。14岁参加红军,15岁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时期,转战冀东及宁河,历任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副团长等职。1946年6月,受命组建宁河县支队,任支队长,一年后由开始的10几个人,发展到5个连队的1000余人。期间,组织指挥袭击美军弹药库、火烧敌船、南胡庄阻击战、攻打敌警察芦台二分局等战斗。1947年9月,带县支队1、3、5连组建警备1团,任团长,仍战斗在宁河及周边各县,组织指挥北塘、奔袭杨村等战斗,“大武宏”名字在宁河、在冀东广为传诵。1948年1月,所在团改编冀东军区独立第5师第13团,任团长。1949年1月第13团改称19兵团65军194师580团,仍任团长,转战山西、河北、宁夏等地,参加抗美援朝。1952年12月任副师长。1960年8月调任195师师长,率部进行国防工程建设近30年。1969年9月,任工程兵司令部副参谋长,1970年3月任工程兵副司令员兼后勤部部长,1975年任工程兵第一副司令员,1989年6月离休。
  (魏永成)
  于汉卿(1929- ) 宁河县俵口村人。1946年7月至1949年3月在冀东军区铁龙部队、海防支队任战士、排长、副指导员等职,4月南下教导二师、二野三兵团交通警备团任政治教员,1949年12月至1958年底,在重庆市公安局历任政治干事、分局副局长、公交部副部长等职。1959年初至1966年11月,历任重庆市水泥厂党委书记、重钢三厂厂长、南桐矿务局局长等职,11月至1969年底,受“文革”冲击,下放劳动。1970年至1973年5月,任重庆市革命领导小组副组长、市委公交部核心领导小组副部长等职,5月后历任四川省重庆市党委书记、市长、副书记,重庆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等职。第七、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
  (魏永成)
  杨炳余(1929- ) 宁河县潘庄镇人。1947年5月10日参加宁河县支队,9月县支队升编警备1团在2连当战士,曾参加攻打南蔡村、奔袭杨村、解放玉田等战斗。1948年12月在改编后的华北野战军第2兵团第1旅第1团任侦察排长,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平津战役、解放太原、进军大西北、入朝作战等。建国后,率部参加国防重大工程建设。1949年2月后,历任194师580团连长、师侦察参谋、580团参谋长、师作训科长、副参谋长、副师长。1978年7月任师长。1981年参加“802”演习,1983年4月调任内蒙古军区参谋长,1988年9月授予少将军衔,1990年2月离休,获“解放功勋”荣誉勋章。
  (魏永成)
  李恩宝(1930-2006) 宁河县东塘坨村人。1945年参加村民兵,194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5月入伍宁河县支队。曾参加攻打杨村、田庄车站、大艇伏击战等战斗,两次荣立战功。1948年秋所在部队整编为华北独立2旅,先后参加辽沈、平津及解放太原、兰州、宁夏等战役。1951年2月入朝作战,任195师585团3营8连指导员。参加第五次战役、开城保卫战等,立大功1次,被授予朝鲜国旗勋章。参加志愿军归国代表团,受到毛泽东、朱德等中央领导的接见。1953年10月,担任195师自行火炮营营长,后任583团侦察股长。1955年7月调任炮兵575团第一副团长兼参谋长。1957年4月调任步兵584团第一副团长兼参谋长。1958年入南京军事学院学习。1961年8月部队改建,先后在工程兵第52师任团政委、团长、副师长等职。1970年4月,任52师师长。1971年52师率先开办教导队,任第一期队长,其训练经验在全军推广。1975年8月,任工程兵司令部参谋长。2006年6月26日因病在北京去世。
  (魏永成)
  丁一三(1931-1996) 原名薄殿辅,笔名丁力、黑雁男,宁河县薄台村人。1948年12月入伍49军147师,任宣传队员、副班长。曾参加解放平津、南下作战、广西剿匪等战役,两次荣立三等功。1958年8月任福州军区空军政治部文艺干事,创作电影文学剧本《英雄虎胆》。196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5年,与冯德英等合作创作话剧《女飞行员》,获解放军总政治部颁发的优秀剧本奖。1979年为建国30周年献礼创作话剧《陈毅出山》,荣立二等功。1979年任空政文艺创作室主任,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任中国剧协常务理事。1980年创作话剧《九一三事件》,上演后获得成功。后发表纪实小说《十年动乱》,创作电视剧《强行起飞》,获三等功。1986年12月离休,1988年7月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功勋荣誉章,1991年7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1年创作电影剧本《远东大空战》。1995年执笔创作话剧《甘巴拉》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与人合创《湘江,湘江》,该剧即将公演时,不幸遇难。
  (魏永成)
  冯克勤(1941- ) 宁河县造甲城村人。1948-1953年,在造甲城村读小学。1953-1956年在天津市第三十中学读初中,1956-1959年在天津市第一中学读高中,1959-1964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读书,1964-1968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攻读数论研究生,导师华罗庚教授。1968-1973年在太原钢铁公司动力厂当电工。1973-2000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任教,1985年评为教授和博士导师。1993-2000年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1996-2000年兼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2000-2003年任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研究方向为数论、代数组合学及它们在信息科学(代数编码和密码学)中的应用。1989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90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991年获陈省身数学奖。培养博士后18人、博士研究生20人、硕士研究生25人,发表论文120余篇,专著5本。曾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学专家组成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成员、教育部高等学校数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席,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等单位数学中心专家组成员等职务。
  (冯克毓)
  运新宇(1951- ) 宁河县西塘坨村人。南开大学历史系毕业,国防大学军队建设与军队政治工作教研部副主任、教授、少将,军队政治工作学科带头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969年12月入伍。曾任集团军宣传处处长、坦克师政委、国防大学宣传部部长、军队政治工作教研室主任等职。在《解放军报》、《人民日报》、《求是》杂志等报刊发表文章100多篇。主讲的《提高加强部队思想政治建设的本领》、《充分发挥军队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等多次获优质大课。主编的《军队思想政治建设24讲》、《大视野下的中国共产党》获刘伯承奖并被国防大学评为最受学员欢迎的教材,获中宣部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全国思想工作创新特等奖各一次。
  (魏永成)

知识出处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七里海文史集》一书,从概述、自然生成与演化、历史沿革、自然资源、区域经济、社会事业、民俗文化、革命史事件、人物、大事记、传说选等11个方面,详细描述了七里海区域的人文历史、经济社会发展,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内容详实,堪称七里海的“小百科”。通过该书,读者可以生动触摸到七里海厚重的历史底蕴,可以真切感受到七里海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区域发展的勃勃生机,不禁使人犹生对家乡的自豪感与不辱使命的责任感。

阅读

相关人物

于方舟
相关人物
寒松
相关人物
王书文
相关人物
张殿荣
相关人物
焦民政
相关人物
李占宽
相关人物
冯宝林
相关人物
王德钧
相关人物
毕洪志
相关人物
赵普
相关人物
幺立中
相关人物
贾秀珍
相关人物
铁军
相关人物
武宏
相关人物
于汉卿
相关人物
杨炳余
相关人物
李恩宝
相关人物
丁一三
相关人物
冯克勤
相关人物
运新宇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