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土坯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2578
颗粒名称: 盖土坯房
分类号: K892.2
页数: 4
页码: 293-296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七里海盖土坯房的民俗文化,其中包括了脱坯(或挖矶子)、打夯、扎樽子、垒墙、上梁等。
关键词: 七里海 民俗文化 盖土坯房

内容

土坯房建筑作为历史发展的产物,现已少见。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七里海一带盖土坯房的过程大体如下。
  垫地基。那时,村里盖得起房的少,村里发放地基,基本都是挨着村边批上一两户,而紧挨村边的往往都是水坑、洼淀。为防沥涝,地基要比地面高出很多,需很多土才能垫起来,一家一户的力量是不行的,要靠村里生产队出车、派人才能垫成。记得我家那年盖房,地基是一个大水坑,村里四个生产队,每个生产队派了两辆马车或牛车,到村南二三里外的废弃河埝上取土,一直干了七八天才把地基垫成。
  脱坯(或挖矶子)。那时盖土坯房,主要用矶子或土坯两种。矶子要到地里去挖,土坯则完全要靠人工来脱。相对而言,挖矶子是比较省事的,找茅草密集的地块或边沿,用碌碡轧实,人工挖取成统一尺寸的块块儿,然后,把取好的矶子晾干即可垒墙盖房。矶子的尺寸也不尽相同,用量也不一样。用宽约六寸、长八寸左右的矶子,三间房大约六千块左右。脱坯就比较费事了。坯有大、中、小三种。小坯和大坯是用来盖房的,中坯一般用来砌炕或它用。小坯是最早使用的,盖三间大房约万块左右。后来人们见大坯省工、省时又极适合垒墙,就都用大坯了。长一尺半、宽一尺的大坯,三间房大约四千块左右就够,至于准确计算,那就要看两个夹山是用柁架还是垒实山了。脱坯时,要先要找好脱坯的场地,场地不但要大、要平,还要临水,因为和泥要用许多水。青壮有力的人负责和泥和供梭,上些岁数和体质弱的人就用坯模子脱坯。和泥时先用大铁三齿子或铁锨把土泛起,撒上粘草然后用力搅匀。供梭就是把和好的泥供给用模子脱坯的人使用。供梭有两种方式,一是跑锨,一是挑兜。跑锨就是一人供一人,一般距离都比较近,用平锨或泥叉铲泥,要保证一下子就是一块坯。跑锨的人腿脚要利索,双臂还要有力,否则,一块坯的分量约有二三十斤,泥铲不足,脱出的坯就不饱满,而铲上泥跑不动又影响进度;挑兜供梭尽管距离远些,但相对跑锨就轻松些了,因为会有人把泥兜装满,你只管把泥挑走,供两个人同时使用就成了。
  坯脱好了要晾晒,到整个坯半干或多半干时要搬起晾晒,晒干后要码成坯垛,等待盖房时使用。晾坯、码坯的活一般都是乡亲们抽空帮忙干,特别是遇上雨天,不管是谁家,只要一声招呼,哪怕是深更半夜,乡亲们都是一呼百应,帮忙敛坯、遮雨,甚至把自家的苇席揭来苫坯,没人讲任何代价。那争先恐后的场景,实在感人,但没有人在意感谢和夸奖,都认为是乡里乡亲应该做的事。
  打夯。盖房开始,地基上的活首先是开槽子。按照房子的大小,把需要垒墙的地方开出较大的槽子,把挖出的土晾晒至恰到好处,然后开始打地基即打夯。那时打地基没有电夯,全靠人力,把一个大碌碡用两根粗木杠或细檩条摽住。摽夯是个巧妙活儿,会绑的人能用麻披或麻绳再加垫鞋底等把碌碡绑得结结实实。由一力壮个子高的人掌着叫掌夯,夯的两端各有一人叫领夯,三个人的作用是确保打夯时的安全与质量。打夯几乎都是晚上“请工”。打地基是较为有趣的,因为打夯时常常要唱夯歌,即使不唱夯歌也要喊号子,为的是统一行动,保持一致,比盖房上梁时还要热闹。记得那时的夯歌词是:爷几个抄起夯呀,嘿呦;高高的往上举呀,嘿呦;使劲向下砸呀,嘿呦;地基万年牢呀,嘿呦。夯歌没有固定的内容,各个地区也不尽同,可由领唱的人自由发挥,唱夯歌歌不仅热闹,而且还有吵耗子的俗说,即把耗子惊跑,不在房子里盗洞。地基一般夯实三层,每层厚度为一尺左右,最后一层要打满堂红,即把整个地基都夯实。
  扎樽子。(有些村是使椽子,用芦苇扎巴子)一般都用白高粱秫秸,讲究人家还用苇子包秫秸,为的使樽子表面更光滑好看。富裕人家干脆都用苇子扎樽子。樽子的粗细,差不多都在直径16厘米左右,三间房差不多要用70根左右,每根的长度要根据房子的路身(即宽度)而定,如果是老檐出头(即樽子直接探出墙5寸左右)。一般6米长就足够了。扎樽子必须要用小腰(音yào)子,即用矮小的芦苇(或蓆苇的下脚料)做成,一般有1米多长(4尺左右),当属俵口、兴家坨一带为最好,因为那里的芦苇皮薄绵软,拧成的小腰子坚韧有力不易折。扎樽子时,要挖一个坑,以便把腿放入,人坐在边沿上,方便干活。还要准备绞棍、木槌、楔板等工具。每道箍之间的长度不等,一般在6—8寸之间。因为扎的箍多速度就会慢,但箍距不能太大,否则会不坚挺。会扎樽子的人,樽子扎出来,道箍均匀,粗细一致,且樽子表面光滑齐整,远看近看都非常漂亮。
  垒墙。垒墙之前先铺盘,即先由工头用水平尺找水准,有的户会铺上一些石头和少量的砖,用来固基和截碱。然后开始垒墙。垒墙时,房的前、后檐,东、西山各有一名大工负责把关,工头负责整个质量监督。其实大坯盖房垒墙不像用砖垒墙那么严格,稍有些歪斜或差线,工头会用栓了线的吊锥眯着一只眼睛查看误差,然后用大木槌劈啪一阵敲打,拍找平衡,或用大铡刀削削砍砍,也有“缺肉少肉、泥巴来凑”之说。房子的高度,一般都是8尺或8尺半的檐头,即平口,平口须垒大坯四十层左右,然后四个房山起脊,脊高在4.2尺左右。
  上梁。大坯垒墙,速度非常快,一两天就能盖成,人手多时,有的当天就可上梁。农村对上梁的时间很讲究,一般都得在上午12点以前必须开始,这就要求工头准确地计算时间了。一般一间5根檩的(也有七根檩子的)且是老檐出头的房子都不会误时,而砖锁檐的就费工夫了,要打出宽余的时间来。为了保证良辰吉时,时间宽余的可在檩子全部上完之后,樽子上到一半,即到堂屋脊檩时开始上梁仪式;如果时间来不及了,把檩子上完之后就可开始。土坯房的上梁,跟现在的盖房上梁基本上一样,贴上红对联,用红布或者被面儿包裹好脊檩上贴的阴阳鱼,有人在房上唱喜歌,扔提前准备好的高粱粒、面龙、面鱼、糖块儿和铜大钱儿等物。上完梁,中午东家犒劳干活的一顿,也就是打上几斤肉、粉条、豆腐、大白菜的,那时就已经是很不错的了。
  上樽子。先测好樽子的实用长度,并用铡刀铡好一根送上房试用,正好后固定距离,开始铡用。樽子上房后骑在脊檩的那个人手拿一把锋利的斧子,用力砍上一斧,(不能完全砍断,一半即可)然后一面一斧子把樽子砸平。为了紧凑,还要隔五六根的距离处备一根樽子,待把樽子都上完之后,用木棍撬开缝把备用的樽子强塞进去,再叫人从屋下看看露天情况就知樽子苫盖的实不实了。古语“屋漏在上,知之在下”,虽指漏雨,但在看樽子苫的疏密上也如此理。把樽子压上泥,就等着再泥上几遍后苫坡了。
  苫坡,也叫苫“搭帮(读bò)”,是指在樽子上面盖上一层厚厚的白高粱秫秸或苇子,为盖房主体的最后一项工程。把房脊和两个坡面,苫上厚厚的秫秸或苇子,根部一律朝下,并超出墙皮半尺左右,用木榔头或平锨拍成上长下短的坡面,既防雨漏,又防雨水冲刷墙根,而且还能使房子冬暖夏凉。每年的泥房,就是泥在它的上面。年复一年,沉重的泥土压在上面,积负重量,极抗风雨,故有“走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的俗语。
  泥房和泥墙。土坯房的上盖儿没有瓦,全靠泥房来防漏。用什么样的土来泥房就很有说道了。泥房、泥墙的土要找盐碱土,越是一毛不长,泛着碱霜,老百姓用来熬土盐的土越好。把这样的盐碱土拉回家,用粘草,特别是用碌碡轧过的麦子秸秆和泥最好,然后用铁抹子泥房、泥墙,房顶和墙面像罩上一层厚硬的防护漆,既抗雨淋又延时日。
  盖房时,东家还要操心几个细节,如排涝用的“水沟眼子”,烧炕做饭用的“烟道”,照明用的“灯窑”,养猫留的“猫道”等等,除叮嘱包工头外,还要在干活时留心检查一下。
  现在,盖几间新房,甚至有人家盖别墅都比那时盖土坯房还容易,而且越盖越富丽堂皇,但绝不会有土坯房的记忆和念想。那个年代,穷苦人家有的攒上半辈子,甚至一辈子也许盖不起几间土坯房,但谁家盖房都是大事、喜事,盖房时乡亲们的无私互助,留下了各种各样的动人传说。
  越来越少的土坯房,记录了贫困、述说了发展,也记叙了互助的民族美德。

知识出处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七里海文史集》一书,从概述、自然生成与演化、历史沿革、自然资源、区域经济、社会事业、民俗文化、革命史事件、人物、大事记、传说选等11个方面,详细描述了七里海区域的人文历史、经济社会发展,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内容详实,堪称七里海的“小百科”。通过该书,读者可以生动触摸到七里海厚重的历史底蕴,可以真切感受到七里海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区域发展的勃勃生机,不禁使人犹生对家乡的自豪感与不辱使命的责任感。

阅读

相关人物

李振起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