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居风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2577
颗粒名称: 民居风俗
分类号: K892.2
页数: 2
页码: 291-292
摘要: 本文记述了清代到民国时期,七里海区域的民居按使用的建筑材料划分:有窝棚(窝铺)、灰房、土坯房、砖瓦房等。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的居住条件有了很大改善。
关键词: 七里海 民俗文化 民居风俗

内容

清代到民国时期,七里海区域的民居按使用的建筑材料划分:有窝棚(窝铺)、灰房、土坯房、砖瓦房等。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的居住条件有了很大改善。
  窝棚:也称“窝铺”,在乡村则是地头或场院边为看守者建造的临时遮蔽所,是贫民居所。窝棚多用树枝或芦苇扎成三四寸圆的把子做成半圆型的支架,上铺一层苇箔帘或秫秸,为御寒,在外面抹一层草泥,两侧一头封死,一头开门。
  灰房:是在草泥房(或土坯房)的基础上,将屋顶和墙身用青灰罩面,即抹上青灰加白麻刀的灰。这就是灰房。
  土坯房:建筑的房舍多为坐北朝南的三间正房,院内有东厢房或西厢房或东、西厢房,建筑材料多以土坯盖房。土坯都是人工用一块脱坯模子做出的,即用铡刀把麦秸秆铡成两寸长再搅拌入泥土中浇水和泥,和好的泥放入用木制模具框套里,(模子)填严实后,将木头框套拿出,泥干后,便成为土坯,这种脱坯技术一直被广泛使用。建房木料多为圆杂木。房顶是以高粱秸秆或芦苇扎成三四寸圆的把子,抹上两遍泥,待泥干后,再铺上五六寸厚的高粱秸秆或芦苇再抹上两遍泥。以后,每年春季,都要抹上一遍泥。俗语有“春泥房,秋泥墙”之说。
  砖瓦房:墙身全部用砖砌,房顶全部铺瓦,木料多选东北的红松、黄松,特别是椽子和檩子。起墙的时候一定要“磨砖对缝”,也就是把两块青砖贴在一起,细细研磨,一直待砖的粗糙之处磨平了、研细了才算合格;砌墙的时候,用糯米面加上白灰混合的浆水作嵌灰,再讲究的用油灰“磨砖对缝”,效果更是细腻平整。旧时经济实力强大的大户人家大都享用砖瓦房。现在,砌墙都已使用沙子水泥等建筑材料了。
  民居禁忌:“桑、枣、杜、梨、槐,不进阴阳宅”;忌堂门、院门正冲豁口、河流、道路等,恐有冲射,如实在避不开,亦应在适当的地点埋桩立石,契书“泰山石敢当”等字样,以灭邪去灾;房前忌栽桑树,房后忌栽柳树;忌在庙前庙后建房,俗语“宁住庙左右,不住庙前后”;在三合式、四合式庭院内,忌厢房不得高于正房,前房不得高于后房,谓之“奴不欺主”;宅基地的形状,俗以为南北长,东西狭的主吉;东西长南北狭的主凶。子午线为南北线,宜长,卯酉线为东西线,宜短。俗语有“卯酉不足,居之自如;子午不足,居之大凶”的说法。又有“当院横着长,必损少年郎”的说法;忌建房用单柁、檩子双数、椽子单数;另外,七里海周边的民居因多坐北朝南,故在宅基的地势上讲究南低北高。否则,不仅采光不好,也使主人原应具有的居高临下的心理丧失殆尽;宅院忌讳呈簸箕形,即左右陪房外展,俗以为会失财。所以建左右陪房时,要注意外段向里收三分。俗以为这样可以拢财聚宝。房上檩条的摆放,要注意根梢方向。不过这方面要求不一,甚至恰恰相反。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一是,晒根不晒梢,晒梢把祸招;一是,晒梢不晒根,晒根绝一门。晒梢不晒根,晒根断儿孙。看来后一种禁忌原由指示的更明显一些,是因檩条之“根”与家门之“根”字同音同,因而恐绝户、断嗣而生出的禁忌。但从房屋的建筑规则上看,檩梢留在下面(外边)也是比较顺当的。所以这种禁忌也不能说没有道理。不过,一般说来,檩条并不曝露在外的,所以,这种禁忌的实际作用,无非是要取得建构方面的一致性,而其信仰方面的传说却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保障手段;旧时,民间房间的窗户不能做得比门更宽大了。俗说:“眼不能比嘴大”,否则,日后不顺当;除自己家封闭的三合式、四合式院落外,忌讳自己的屋门对着别人家的门、窗和山墙,说是“窗户对着门,不打官司就死人”、“门对门,尽死人”等。此外,屋门和山墙也不可直冲大门,认为这会触秽门庭,招至灾祸,因而在一般四合院民居中都建有影壁,即使不建影壁,也要在山墙上装饰成影壁样式,使住宅对外具有相当的封闭性;另外,屋内的床不能对着门放,也不能对着家中有玻璃镜的衣柜或其它家具放,以避“照妖”之嫌。
  尽管旧时的择地建舍信仰中有种种迷信、不科学的俗见,但建舍必须认真选择基地这一点,仍被今人所承认是正确的。今天,人们在建房舍中已经不再相信风水先生那一套云山雾罩的邪说了。但一些有民间通俗道理的并有着某种科学成分的择基地的信仰,仍然在实际生活中起着作用。同时,生活又给人们许多新的警示,也形成了某些新的禁忌,例如离公路沿线或高压电线太近的地方禁忌建房等等。这说明,随着生活的发展,这类禁忌也在变化着、发展着。

知识出处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七里海文史集》一书,从概述、自然生成与演化、历史沿革、自然资源、区域经济、社会事业、民俗文化、革命史事件、人物、大事记、传说选等11个方面,详细描述了七里海区域的人文历史、经济社会发展,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内容详实,堪称七里海的“小百科”。通过该书,读者可以生动触摸到七里海厚重的历史底蕴,可以真切感受到七里海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区域发展的勃勃生机,不禁使人犹生对家乡的自豪感与不辱使命的责任感。

阅读

相关人物

吕殿增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