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2576
颗粒名称: 礼俗
分类号: K892.2
页数: 6
页码: 285-290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七里海地区的礼俗。从婴儿出生到满月,以及百岁礼,这些都是七里海地区的传统礼俗。在这些仪式中,家庭、家族和社会都会表达对新生命的关爱和祝福。例如,满月礼是备受重视的一个礼俗,主家会大摆宴席款待亲朋,而百岁礼则是为庆祝婴儿到达百天而举行的盛大庆祝仪式。
关键词: 七里海 民俗文化 礼俗

内容

礼俗,源于古代科考必读的《礼记》。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从古到今变化很大,七里海区域的礼俗,是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
  诞生礼
  从婴儿诞生之际,一直到婴儿一周岁,礼仪活动频繁多样,充分体现了父母、家庭、家族乃至社会对新生命的关怀。
  接生:婴儿降生,在民间被称作“添喜”或“添了”。俗语还将孕妇生孩子称作“坐月子”。产妇居室的窗户要用红布遮盖严实,窗外挂上红布条,一是让邻舍知道家里添人进口了,二是提醒人们,屋内有产妇,不要随便进入。另外,挂红还有避邪驱灾之意。旧时,孕妇生产一般都在家中由接生婆接生。接生婆俗称“姥娘”。产妇生产时,绝不允许男人、儿童、寡妇、生人及未出嫁的姑娘在场。胎盘俗称“衣胞子”,一般是先用草纸包上,再用红布包好,到村外偏远处深埋,不能让人践踏或被狗吃掉,那样会被认为孩子将不长命。孩子降生后,还要请一位生人来屋看看孩子,谓之“采生”。此人是家中几经商议才选定的具有一定威望与才能,深受敬重之人,或是有教养的直系亲长,人们以此祝愿孩子长大后会像采生者一样有出息。孕妇临盆后二三日,除吃煮鸡蛋,喝红糖水、小米粥外,产妇还要多喝鱼汤、鸡汤,目的是为了催奶。产后当天,产妇的婆婆还要打发人到产妇娘家和亲朋好友家送信儿,产妇娘家多派其姐、妹或嫂子先送来鸡蛋、小米、红糖、鱼之类的礼物。过后其母还要亲自来看望女儿和外孙(女),照顾产妇,俗称侍候“月子”。
  开口:婴儿出生后,还需等其排出胎便后,才能喂人奶。在此之前要给他口中用细布沾煎开的甘草水,俗称“开口药”。婴儿排出那黑绿色的胎便后,家人要请一位正在哺乳的妇女为他喂奶,称“开口”。女婴,则要请哺育男孩的妇女来开口。旧俗产妇坐月子以内男人不宜夜归太晚,如不得不夜间归家,须先向水缸照照影子,才能进入产房。
  起乳名:婴儿生后先要有个乳名,一般多由产妇的婆婆给取。在民间,期望孩子好养活健康成长而常取“狗剩”、“铁蛋”、“石头”、“狗不理”等贱名;还有取“拴住”、“留住”之类。带有祈盼意义的,如“来福”“有福”、“福旺”、“福来”;若头胎是女孩,往往取名“领弟”、“招弟”、“来弟”等,寓再生男之意,至于学名,则要待家中男性有权威的长辈取定。
  洗三:旧时,在新生儿出生后第三天,由“老娘”为其洗澡,称为“洗(喜)三”。洗三仪式在产房举行,炕上铜盆中盛温水,放艾叶、桃枝等少许,盆外放葱数根。老娘打开襁褓,将裸体婴儿抱在怀中,用软布蘸温水擦拭婴儿脸、手以及全身。给婴儿洗时,老娘嘴里念念有词,尽说吉祥话的顺口溜,如“先洗头,做王侯,后洗腰,一辈更比一辈高……”之类喜歌。这天,亲朋邻里都携带贺礼前来道喜,生子之家设宴款待客人。贺礼送红糖、鸡蛋、挂面及小儿衣被,亲友送鸡蛋,产家不能全留下,要“剩篮子底”,表示“剩蛋”。
  剃胎头:在婴儿出生后的12天时给婴儿剃去胎发。因为人们认为孩子出生过12天后,就算保住了性命,越往后就越好养活了,所以这天要举行一个小礼仪,先由“全可人”妇女抱着新生儿,请剃头师傅用剃刀剃去婴儿的胎发,家长将胎发用红布或红纸包好,缝进婴儿枕头里,以祝孩子长寿。剃发时额顶要留“聪明发”,脑后要蓄“撑根发”,眉毛则全部剃光,全家以酒宴招待亲友。
  满月礼:是备受重视的一个礼俗。婴儿满月这天,主家要大摆宴席,款待亲朋。通常为请亲朋好友吃汤面、煮鸡蛋。婴儿满月过后,产妇可携婴儿在娘家人陪同下回娘家小住,少则几天,多则十天半月,全凭婆婆根据当时情况一口而定,叫作“挪臊窝”。临行前,要给婴儿的鼻尖儿用墨、烟灰或锅底的黑烟灰抹成黑色;从姥姥家回来时,改用白粉将鼻尖儿抹成白色。谓之“黑鼻儿去,白鼻儿来”的俗谚,意思是去时黑瘦,回来时变白胖了。途中车轿出城过桥,母亲要抱好婴儿,口中叫着孩子的乳名,以免“丢魂儿”。回来时,一般午饭后即动身,必在日落前到家。
  百岁礼:婴儿到了一百天称“百岁”。民间要举行盛大的庆祝仪式,预祝婴儿无病无灾、长命百岁。是日,所有的亲朋好友都被请来参加宴会。来宾自然也要携带礼物,还要给婴儿红包儿(礼钱)。特别是婴儿姥姥家,除送衣物外,还要送给新生儿“长命锁”、“手镯”、“脚镯”,祝其长命百岁。姑姑要送给新生儿兰紫色裤腿的小儿裤,称为“姑兰紫”。取“拦子”的谐音寓意,免得被疾病等灾祸夺去性命并能平安成长。对此曾有“姑蓝紫,永不死”的俚歌。在儿童过“百岁”时还有为其穿百家衣的习俗,这种衣饰是由孩子的母亲从亲朋好友及街坊邻居中索要碎布头儿,按正方形或三角形拼接缝制而成。式样做成大襟的道袍式。民间传说,穿上百家衣,以祈求万家护佑,长寿百岁。还有的认为此俗源于“受尽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之俗谚。穿百家衣象征孩子经历了一段苦难的生活,预示苦尽甘来。还有的人家用做百家衣的方法为孩子做成百家被,以此祈福求寿。
  抓周礼:婴儿到一周岁时举行。即:置食品、玩具、笔砚、马鞭、算盘于饭桌上,让婴儿信手抓取,以先抓之物,测小儿成年后的功业,试其志向。比如,孩子抓到笔砚之类物品时,人们会交口称赞这孩子将来定能成材,出人头地;若抓了点心之类食品,则被认为没多大出息,是个吃货。这日,还有试鞋的仪俗。即让小孩试穿新鞋,民间普遍流行的是虎头鞋,用黄布精心制作而成。鞋头绣一虎头,虎额绣“王”字,虎为“百兽之王”,小孩穿虎鞋可以壮胆避邪,顺利成长。孩子12岁,又回到他所属的那一属相年,要系红裤带,穿红色袜子,叫作过本命年,其后每逢本命年都要系红裤带。
  婚礼
  婚礼是人生大礼,《宁河县志》(清乾隆四十四年刻本)记载:“合两姓,先用媒妁问名。已定,男家为女纳徵。具启一通用名帖,备羊酒,谓之订头鞋盟。女家依次回复,谓之允盟。此后,男家用首饰、细帛等项为女行聘,谓之纳币。亦有用财礼、布匹代币者。将娶,先择吉日,具帖送女家,谓之请期。娶先一日,又为女送冠带、谓之催妆;女家亦送妆奁等物,谓之铺床。临期,男家请伴郎轿马鼓吹陪新郎至女家,升堂再拜,御轮授绥,谓之亲迎。亦有从简者,或用轿或用车迎女至门,男以彩巾引入。即日行合卺礼,共筵交觯。三朝庙见,拜先祖,拜舅姑及伯长等辈,谓之拜三。或八朝或双九,女家邀婿并女到舍款洽,谓之回门。至乡村陋习相沿,间有同姓联姻者,实非礼也。”民国时期,七里海区域仍沿袭旧俗。
  说媒:俗称“提亲”。旧时,儿女的婚姻全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讲究“门当户对”。“媒妁”,是指那些撮合男女成婚的媒人。为男子提亲为媒,为女子提亲为妁。旧称那些专门从事婚姻介绍并以此为谋生手段的中老年妇女叫“媒婆儿”。正月不说媒,因媒与没同音,俗谓:正月说媒死媒人。故出了正月,由男方托媒人到女方求婚,媒人往返于男女双方,介绍对方家庭、生活、年龄、相貌等。也有的双方距离远,不相知,全靠媒人撮合。旧俗男女不能相见,只能由亲近人伺机代为相看,决定允否。相当古俗“纳采”。当地流传有“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之说。纳采是全部婚姻程序的开始。
  换帖:女方父母,同意求婚要求后,男女双方互换名字及生辰八字帖,各请算命先生为男女双方合八字。合八字是根据男女双方的出生年、月、日、时,按天干地支、阴阳五行的理论来推断彼此是否相生相克。此外,还有属相不合不可通婚之说,最典型的是流传于民间的“白马犯青牛,鸡猴不到头,金鸡怕玉犬,蛇虎如刀锉,羊鼠一旦休,龙兔泪交流”等说法。如合“八字”,亲事就能初定。不合,即还帖作罢。相当古俗“问名”。由于父母包办婚姻,媒婆弄虚作假,酿成许多婚姻悲剧。
  订婚:合婚问卜后,双方同意婚配,由男方择吉日,备彩礼,将“龙凤帖”装入拜匣,送至女家,女方家长接过“龙凤帖”和“彩礼”,然后将自家女儿的“龙凤帖”返送男方,说明此婚已订,并设酒席招待女方家长,由族中和邻居长辈陪同喝喜酒。相当古俗“订盟”、“允盟”。送彩礼习俗,传承至今,但方法已简化。
  送日子:婚前两三个月,男方选定迎娶日期,通知女方,下二次礼,俗称过礼,其做法是修“鸾书”一封,放在拜匣内,委派媒人和父母双全的男孩,把拜匣送到女方家中,女方接到“鸾书”后,一般要遵期行事,不能更改。相当古俗“请期”。俗谚“挪一挪,死婆婆”。
  做被褥:婚期确定后,男女双方请上有公婆、下有子女的“全可人”做被褥。以红线缝缀数串枣、栗子、花生于被褥角,谐“早立子”音,取“男女花生”意。
  请执客:正日子以前,男方设酒席招待有操办喜事经验的人,委托办理结婚事务,逐项商定,“过嫁妆”、迎亲、“看三”等过程中的礼仪、酒席、人员安排。同时,酬谢账房先生、厨师及忙事人等。
  催妆礼:结婚前一天,男方派人持“四彩礼”送到女方,俗称“催妆礼”。即带4根肋条的肉1块,须一刀割成,意在报答娘家对儿媳的养育之恩,民间称“离娘肉”;红毛公鸡两只;粉条4把;酒4瓶。女方留一半,其余退回,名曰“回礼”。
  送嫁妆:旧时婚姻讲究男方下彩礼,女方送陪嫁。旧时女子没有继承权,出嫁是唯一一次分得父母家产的机会。迎娶前女方置备嫁妆,亲友赠钱赠物谓之“添箱”,在迎娶前一天午前送到男家,富户嫁妆一般有瓶、罐、镜、铜盆、灯、首饰匣、立柜、被褥等等。嫁妆进男方家门时要把衣柜的锁打开才能让进门,据说,衣柜锁不打开,会锁住婆婆的嘴。男方要给送嫁妆人喜钱,并设酒席招待。女方还要派未婚女子跟随至男方家中,挂门帘、点“长命灯”,男方女性长辈给喜钱。旧时穷人家的嫁妆较为简单,有的仅是被褥而已。新中国建立后,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嫁妆越来越丰厚。进入上世纪90年代,嫁妆大多有彩电、冰箱、洗衣机、电脑等。
  迎娶:于正日子清晨天不亮,男方请一位官宦人家或有名望的老妇(必须是“全可人”)和吹鼓手等随花轿到女方接新娘,接新娘的花轿要到附近城镇“轿铺”去租赁,花轿与普通轿不同,有两个,内有小轿,放在大轿内;小轿名曰“轿心子”,备抬入新房门口用的。“轿铺”备有新旧程度不同的“轿围子”,轿围子绣工精细,多是南绣,图案以“龙凤呈祥”、“榴开百子”“丹凤朝阳”“牡丹富贵”的图案为主;第一次出赁的轿围子,名为“头水”赁价也高。赁花轿要提前一两个月,不但花轿,连执事仪仗队都“一包在内”,包括:串灯(十六个;四个上下为一串)、高照(手持大牛角灯一对,高照取高灯下亮之意);轿前有开道锣(大锣两面),门旗两对,肃静、回避牌各一对(红漆长方有柄,黑扁宋体字),红、绿扇各一柄;身着明朝皂隶服装的“皂役四人”轿前有顶马;轿后也有马两匹随轿而行。并且,轿后还跟着乐队——俗称“吹鼓手”,吹者,管乐器;鼓者,打击乐器,吹鼓手身穿红袍,明代时戴袱头;清代穿满官黑袍,头戴红缨帽(夏天白凉帽;冬天绒暖帽)。坐花轿出嫁,是明媒正娶的标志。有钱人家租赁八抬大轿,一般人家多是租赁四抬大轿,贫寒人家只有用马车迎娶了。轿至新娘家,燃放爆竹,给抬轿、压轿者喜钱。接送人员同时随往。有“姑不接,姨不送”之俗。娶亲的花轿到男方家门口,鞭炮鼓号齐鸣。此时,新郎家大门紧闭,新娘须连唤几声“妈妈开门!”后,男家才将大门打开,迎接新娘,这么做的意思是“闭性”,是让新娘在婆家没有脾气。
  拜堂:俗称拜天地。堂前供天地牌和祖宗的牌位,上香燃烛后,新郎、新娘照“唱礼官”吩咐叩拜天地、父母,对拜,入洞房。新娘盘腿坐于炕头,新郎用拴有花绸子的杆秤挑去新娘“盖头”,露出面容。之后,男左女右,坐在炕上,名曰“坐福”。新郎、新娘“坐福”时,喜事操持人(称为大宾)为他们放好炕桌,斟上两盅酒,换盅对饮(一般是沾沾嘴唇而已)。然后,煮饺子,新娘吃。俗称“子孙饺子”。有人隔窗问新娘生熟,“生不生?”新娘则要马上回答:“生!”以此口彩预祝新婚夫妇早生儿女,反映了人们多子多福的观念。
  闹洞房:迎娶之日,宴席散后,人们便涌入洞房,开始闹洞房,俗称“逗媳妇”。此时,无论辈份大小,尽情戏闹,皆无禁忌,即“三天无大小”之说。人散后撒枣、栗子、花生于洞房炕上,任晚辈孩童滚爬嘻戏,称“滚炕席”,相当古俗“撒帐”。睡前,请“全可人”铺床,边铺边念喜歌,“一把栗子一把枣,来年生个大胖小儿”等多为祝福新人早生贵子且带挑逗之词。
  认大小:新婚第三天论大小,新娘在专人指点下,按辈份大小,先给祖宗和公公婆婆叩头。然后,依次相认伯母、婶母、姨、舅等。长辈要给新娘喜钱。新婚夫妇分头拜见亲门近支,谓之拜三,从此,小辈对新娘要以家规相待,不得再有戏耍之举。
  回姑爷:回门,有回四或回六之俗。新娘婚后第一次携新郎回娘家,名曰“回姑爷”,新郎带礼品拜见岳父母及各房亲戚,长辈给新郎见面礼钱。女家盛宴招待,请来嘉宾作陪。接受酒席款待后,当天日落前返回婆家。婚后十天新娘回娘家,住九天,叫“十天九住”。
  在旧时代的婚俗中还有纳妾、童养媳、守节、入赘等。有些已为新中国的《婚姻法》所禁止。新中国建立初,农村办喜事基本是旧婚俗,1951年国家颁布《婚姻法》后,实行婚姻自主,恋爱自由,流传了几百年的旧式婚礼形式基本绝迹。
  寿诞礼
  寿,是民间崇尚的“五福”(即福、禄、寿、喜、财)之一。寿礼,是每当诞辰纪念日举行的人生仪礼。旧时,民间举行寿礼大多只限于老人和小孩,给老人举行寿诞礼称“作寿”,为小孩举行寿诞礼称“过生日”。一般到60岁时才正式作寿,也有人则不论年龄,只要添了孙子,就可以作寿了,此后逢十都要作“整寿”礼,以此祝福长寿。
  作寿:旧时寿诞礼,先要布置寿堂,寿堂大都设在堂屋。摆寿烛,悬挂亲友赠送的寿幛,张灯结彩,布置一新。届时,作寿之人被称为“寿星佬儿”,穿戴一新,端坐在寿堂正中的上座,接受儿孙等小辈家人的贺拜。儿孙等家人要依辈分次序叩头行礼。然后,亲朋好友们陆续随来随拜。寿星佬儿在受礼时,凡有未成年小孩儿,他都要给赏钱。寿筵是寿礼的重要一环,主家往往大开宴席,款待来客。筵席上讲究饭莱丰满实惠,多为鸡、鸭、鱼、肉、海鲜,但必有捞面,俗称“长寿面”。当地流传寿诞的前日家人要吃饺子,称之“催生的饺子落生的面”。寿诞日,有钱的大户人家还要请戏班子在庭院中或本村戏台上唱堂会庆贺。旧时,有“六十六不死掉块肉”之说,故人们十分重视66岁生日之作寿。已出嫁的女儿要买肉,剁66刀坐门口吃,来祈福父母健康。时至今日,民间仍有沿袭此俗现象,多以买6斤6两上好的生肉代之,但讲究已不甚严格。
  过生日:在传统社会,小孩子过生日往往也要举宴庆贺,不过,一般是家宴,当地民间小孩子生日忌吃粥,俗说喝了“会糊涂”。此外,孩子过生日这天不受打骂,否则“孩子不长”,也有说这天打孩子会给生日打忘了。
  现代寿礼:20世纪50年代后,寿礼简化。但近几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寿礼又被重新重视起来,老人的寿礼也多请亲朋好友在饭店举行。普遍的做法是:在老人生日当天,子女或亲友携带寿糕及食品等给老人祝寿,午间共餐,晚辈及亲友向老人敬酒、祝辞,有的唱《祝您生日快乐》歌曲,也有的在寿糕上点燃与年龄相同数量的蜡烛,以表示老人健康长寿。

知识出处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七里海文史集》一书,从概述、自然生成与演化、历史沿革、自然资源、区域经济、社会事业、民俗文化、革命史事件、人物、大事记、传说选等11个方面,详细描述了七里海区域的人文历史、经济社会发展,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内容详实,堪称七里海的“小百科”。通过该书,读者可以生动触摸到七里海厚重的历史底蕴,可以真切感受到七里海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区域发展的勃勃生机,不禁使人犹生对家乡的自豪感与不辱使命的责任感。

阅读

相关人物

吕殿增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宁河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