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社会事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2545
颗粒名称: 六、社会事业
分类号: C916
页数: 118
页码: 157-270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七里海社会事业的发展情况,其中包括了乡镇文化站建设、七里海评剧演唱活动、冯台村评剧团、大八亩坨村业余评剧团、鹤翎会、七里海文化旅游节、在七里海湿地拍摄的影视作品等。
关键词: 七里海 社会事业

内容

教育事业发展综述
  七里海区域5个乡镇,截至2013年有7个教育组。幼儿园45所(国办园1所、乡镇中心园6所、小学附属园15所、民办园23所),教师153人(公办16人,合同制81人,民办园56人),幼儿3278人;小学21所,小学分校5所,教师592人,学生8345人;初中7所,教师436人,学生3743人;高中2所,教师209人,学生1482人。纵观该区域教育发展历史,从最早的私塾到现代的学校,教育设施越来越完善,师资水平逐步提升,教育质量不断提高。
  学前教育
  七里海区域学前教育在解放初期叫作耕读班,后称育红班。1969年,大王台在村的大庙内建育红班,教学班2个,儿童70多名,民办年轻女教师3名。学习科目有拼音、算术、音乐。1978年,兴家坨小学附设育红班,民办教师张凤祥一直工作到九十年代末。1980年各小学附设学前班,学前一年入园,属村办幼儿园。任凤小学幼儿园,有两名教师,50多名学生,属村办校管幼儿园。1981年,北淮淀小学附设学前班,为民办半日制,有四个班(上下午轮流上课),两名教师。俵口小学附设幼儿班,由一名副校长负责幼儿园具体工作。1984年,后辛庄小学附设幼儿园,聘请本村有知识的中青年妇女作为教师。1985年,薄台小学开办学前班,招收薄台村、兰台村、李台村、张尔沽村儿童。1986年11月,大八亩坨村建幼儿园。1987年,大王台小学建幼儿班,大班和中班各2个,有4名代课教师,1989年确定为“天津市市级中心幼儿园”。
  1994年,冯庄小学开办学前班,招收郝台村、冯庄村、张善村、于台村的儿童。1995年,南淮淀村创办了宁河县第一所农村示范园。1996年8月,大八亩坨幼儿园扩建校舍,建筑面积达350平方米,添置户外活动器械6件,室内玩具700余件,招收幼儿200余人。7名教师全部毕业于宁河县二职成人幼儿教育专业。1997年,南淮淀中心园被评为贯彻天津市农村乡镇中心园标准达标单位。1998年,任凤乡、潘庄镇两所乡镇中心园通过市级达标验收。任凤乡大坨中心园被评为天津市农村示范园。1999年,南淮淀中心园被评为天津市“九五”期间推动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先进单位。
  2000年,造甲城镇中心园通过市级达标验收。2003年,潘庄中心园、南淮淀中心园被评为天津市乡镇中心幼儿园游戏活动达标单位。2008年,潘庄中心园、南淮淀中心园、兴家坨中心园通过市级达标验收。2009年,大八亩坨中心园、薄台中心园、俵口中心园通过市级达标验收。
  2010年,实施《天津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0-2012年)》,按照市教委制定的《天津市农村乡镇中心幼儿园提升改造标准》建设乡镇中心园。2012年,大八亩坨中心园、兴家坨中心园、潘庄中心园、俵口中心园、南淮淀中心园,与小学分离,建立独立园舍,为县级公办幼儿园,配套设备功能齐全。大龙湾幼儿园教师刘凤芹被评为天津市学前教育先进教师。2013年,南淮淀中心园被评为天津市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促进幼儿教育发展优秀园所。
  2013年,投资300余万元新建兴家坨中心幼儿园,占地5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余平方米,绿化面积1000平方米,14名教师中本科学历4人、专科学历6人、中专学历4人。造甲城镇中心园与小学分离独立建园,为县级公办幼儿园,占地5142.5平方米,建筑面积1058.4平方米,可容纳6个教学班,教师15人。俵口中心园被评为宁河县县级一级园,荣获环境创设二等奖。5月,北淮淀幼儿园按国家级幼儿园标准建成投入使用,成为宁河县唯一一所按国办园标准配备的农村幼儿园,占地3790平方米,建筑面积2425平方米,设有大、中、小三个年龄段9个班,容纳幼儿300名。目前,七里海区域的学前教育,形成了以乡镇中心园和小学附属幼儿园为主体,以民办园为补充的学前教育格局。
  义务教育
  七里海区域最早的教育形式是私塾,由私塾先生利用冬闲时间教《三字经》、《百家姓》等,直至清末。
  1906—1949年为创办学校阶段。1906年,潘庄村建立新民小学,当时有教师2名,学生40多名,先后开设过《四书》、《五经》、《孟子》、《论语》、《千字文》、《百家姓》、《幼儿成林故事》、《习大字》、《习小字》、《算数》等课程。1919年建立西塘坨小学,占地289平方米,建筑面积110平方米,教师2名,学生32名,开设《国学》、《珠算》、《习字》等课程。1921年,郑恩卿(原陕甘宁三省中国银行总经理)和李在中(字乐天)二人出资创北淮淀小学,设立完小。1927年,造甲城村在村中将军庙建立小学(今造甲小学前身),大殿是一间教室,东西耳房为2间教室。1937年春,南淮淀村有了官办新学堂的雏形,学校实行男女分班,秋后因发大水以及抗战爆发被迫停学。1939年,建俵口洋学堂,校址在龙王寺,为六年一贯制完小。1941年建东塘坨小学,为民办初级小学,有40名学生、3名教师。1943年,西塘坨人董泽来在小八亩坨村创办学堂,1948年由村公所改为小八亩坨小学;进步人士李宗庆在南淮淀村建南淮淀小学;赵温小学始建于抗战后期,当时称学堂,利用村中的老庙作教室,学生有近百名,只有孙元顺一位教师。1945年,任凤村建任凤小学,是政府办学,当时只有21名学生,随着学生逐渐增多,分为初级小学和高级小学;大八亩坨村公所牵头建初级小学,聘请村里文人王庆勋、张守仁为教员,学生20人左右。1949年,西塘坨小学扩建校舍,占地46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700余平方米,有480名学生、23名教师;建乐善庄小学;大贾乡中心校(坐落大贾庄),负责人是田美成,上派教员王景栋、冯孟华、张宝善、宋振英等,分布在几所小学任教。
  1950—1979年为普及教育阶段。建国后,党和政府建立充实了教育行政机构,恢复和加强对教育事业的领导,七里海区域教育开始全面普及。
  小学教育。1950年,洛里坨村利用没收地主的老宅作为小学校舍,设有复式班,课程有语文、算术、自然等。兴家坨小学,校舍由大庙改建而成,后又搬至当时村委会。兴隆淀小学,校舍是非常简陋的几间平房,有二十几名学生,三四名教师,是以低年级学生为主的农村初级小学,半日制复式教学。1951年,建齐家埠小学,有1名教师,30多名学生。1956年,宁河县人民政府制定《普及小学教育(草案)》,七里海区域全面普及小学教育。1956年8月,建纪庄小学,占地3500平方米,建筑面积350平方米,实行复式教学,是潘庄镇“东四村”的中心校;建老安淀小学,占地91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800多平方米,为纪庄小学分校;建孙庄小学,占地2.5亩,建筑面积500平方米,复式教学,为纪庄小学分校。1956年8月,建杨庄小学,占地2.7亩,建筑面积500多平方米,复式教学,为纪庄小学分校。
  1960年《唐山劳动日报》光荣榜刊载全市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方面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任凤公社俵口小学榜上有名。1968年,建北移民小学;洛里坨小学迁至村中心位置,占地2400平方米,四排校舍,16间教室,招收了民办教师,成立了最初的完小,后来俵口中学迁址,中学校址划给洛里坨小学,有操场和活动区、篮球场和200米跑道。1969年8月,建小南庄小学,占地400平方米,建筑面积45平方米,学生20余名,教师2名,复式教学;大王台小学迁到南岭(原在村中大庙,正房2间,东西耳房各2间,共6间作为教室,学生200多人,教师7名),占地6800平方米,建筑面积2880平方米,完小13个班,500多学生,教师21名,村办幼儿园2个教学班,70多名儿童,3名民办年轻女教师。
  1970年,赵温小学在村西头儿建起了砖瓦结构的平房校舍,占地3000平方米,10间教室,国办、民办和代课教师约20人。1972年,大贾乡齐心庄村在村西南建砖瓦结构新学校,占地3600平方米,建筑面积480平方米,成为当时农村学校的亮点。大龙湾小学在村北陆续新盖了22间土房教室。1976年,朱淀小学由中台村西北迁到东南,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后朱淀西台小学、东台小学撤销并入朱淀小学;潘庄小学搬迁到潘庄村西大街,占地32亩,建筑面积1831平方米,19个教学班,教职工43人,学生735名;建大王台中心小学分校付台小学,占地2000平方米,平房12间,1-6年级每班约40名学生,共约240名小学生,教师12名;田辛小学(分校)坐落在田辛村内,5间砖房教室,占地约12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00平方米,1-6年级每班约16人,有教师4人(其中国办1人、代课3人),复式教学。1977年,西塘坨小学搬迁到村北,占地面积9507平方米,建筑面积1908平方米,设18个教学班,有792名学生、47名教师。1978年,新建薄台中心小学,招收薄台村、兰台村、李台村、张尔沽村学生;王庄子、杨建、白庙三村联办学校,新建校舍建筑面积600多平方米,命名为大贾乡白庙中心校,王庄子小学、杨建小学撤销;兴家坨村在村东建校舍16间,学校正式命名为兴家坨中心小学。1979年,新建大贾小学,占地6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960平方米。
  初中教育。1960年开始,潘庄小学、西塘坨小学、东塘坨小学、老安淀小学、纪庄小学先后设置初中班(称戴帽初中)。1965年,建南涧沽农中(南涧沽中学前身),坐落于薄台村正街北侧(原大胡同),薄台、兰台之间,两间教室,教师张勤一人,也是学校负责人;1972年迁址薄台村西,更名为南涧沽中学,校长董恩泽,学校占地近20亩,4个教学班,公办教师6人;1977年设置戴帽高中,学制二年,有9名教师,2个教学班,学生80余人,1982年戴帽高中停办。1967年,建俵口公社中学(今俵口中学),两个班,学生50多人,学校负责人王福和,教师赵胜宗、杜振平、刘长辉和刘福田,学生除了学习文化知识,还要参加学工学农活动;1971年搬迁到洛里坨村东北(现洛里坨小学);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校舍破损严重,政府投资重新修建校舍,学校占地13952平方米,同年8月开办戴帽高中,教师12人,160名学生,1982年停办。1967年,建北淮淀中学,曾开办过四届戴帽高中,学制两年,从初中抽调了11名教师任课,有学生160名左右,后撤并到潘庄高中。大贾庄小学、大龙湾小学设置了戴帽初中,学制二年。1969年,大王台小学迁到南岭,设置初级中学,二年制,2个教学班,80名学生,4名教师,1978年取消戴帽初中,初中学生并入五联中学;造甲城小学设置戴帽初中,初一、初二两个班,学生80名,教师4人,1978年取消戴帽初中。
  1970年,赵温小学设置初中,三年制。1972年,大贾乡齐心庄村在村西南建砖瓦结构新学校,设有初中;大龙湾小学发展成为小、初、高完校,1979年撤销初中。1975年7月,北淮淀乡北淮淀小学、南淮淀小学、乐善小学设置戴帽初中,学制两年,共有教师十余名,班级共计8个,学生约320名,1981年取消戴帽初中;大八亩坨小学、小八亩坨小学、齐家埠小学、任凤小学、兴隆店小学设置戴帽初中,1976年秋,全部并入任凤中学。1975年8月,潘庄小学初中班从小学分离出来,命名为“潘庄大队中学”,校址在潘庄村北庙,有5个教学班,学生200余人,教师17人,学制2年;1976年开办一个高中班,面向全公社招生,有学生17名,学制2年;1979年“潘庄大队中学”又更名为“潘庄镇中学”。1975年,西塘坨村在东庙建西塘坨中学,有7个教学班200余名学生,教师11名,学制2年;1979年搬到西塘坨村北,占地6.5亩,建筑面积627平方米,东塘坨小学初中学生并入,有学生250余名,教师10名。1976年,朱淀小学设置了二年制初中;大王台中心小学分校付家台小学设置初中,初一和初二共2个班,60名学生,3名教师,1978年并入五联中学;后辛庄小学设置带帽初中,初中生100多人,教师20人,1979年初中并入俵口中学。1978年,白庙中心校设置了二年制初中;大贾乡建大贾庄中学,占地1.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学制三年,9个教学班,学生260名,教师24人;朱淀小学、白庙小学戴帽初中撤销并入大贾中学;造甲城镇大王台村、冯家台村、付家台村、东小王台村、西小王台村五个村联合建五联中学,占地1.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10个教学班,学生300多名,教师28人,1981年迁至村北,赵温小学戴帽初中并入该校,有3个年级,8个教学班400名学生,教师26名。造甲城村新建造甲城中学,取消造甲小学戴帽初中。1979年,大贾小学取消戴帽初中。
  1980-1999年为规范化发展阶段。新建、改扩建校园,兴建教学楼,完善教育设施。1988年,贯彻《义务教育法》,按照《宁河县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实施意见》要求,普及九年义务教育,1993年完成。1994年始,推进办学规范化乡镇建设。1999年,大贾乡、南涧沽乡、北淮淀乡、潘庄镇、任凤乡、造甲城乡、俵口乡全部通过办学规范化乡镇市级验收(全县2001年全部达标)。
  小学教育。1980年,市教育局发出《关于确立我市首批办好重点中小学的通知》,确定潘庄小学为市重点校。北淮淀小学在原址扩建,全部为砖混结构,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1987年被天津市人民政府评为改善办学条件先进校。后辛庄小学设置为兴家坨小学分校,学生200余人。南涧沽乡8所小学合并成6所小学,分别是薄台小学、李台小学、兰台小学、张尔沽小学、冯庄小学、张于小学。大龙湾小学在原址上翻盖教室39间,撤销高中,有教师11人,学生200人左右;1986年翻盖平顶房30间,学生达230人左右,教师12人。1981年,俵口小学迁至村东南桃园岭,占地19240平方米,教室139间,教学班20多个。1983年,小南庄小学撤并到潘庄小学。同年,冯台中心小学迁址新建,占地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365平方米,有18个教室及两个附属幼儿班,教师26名,学生520名,下设小王台分校,1985年评为市级“农村校改善办学条件先进学校”。1984年,建任凤小学兴东分校,占地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850平方米,学生达到360人,教师20人;东移民小学、兴隆淀小学撤销;朱淀小学拆除带铁柁结构的教室,改为浇梁砖混教室,占地9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有15间教室。1985年,薄台小学迁址到兰台村北(现地址),有8间平房教室。1986年,冯庄小学迁址新建,张于小学并入,有郝台村、张善村、冯庄村、于台村四个村学生200多名;建小王台小学,坐落在西小王台北面,占地1800平方米,建筑面积800平方米,8间教室,每个班20-26人,教师7-8人,东小王台小学和西小王台小学撤销并入小王台小学;杨庄小学撤并到老安淀小学。1987年,造甲城小学迁址新建,占地2万平方米,6排砖混结构的平房校舍,建筑面积2700平方米,是造甲城镇最大的小学,有18个教学班,720名学生,39名教师;东塘坨小学建教学楼,占地12.5亩,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367名学生、22名教师,当时是宁河县农村校第一所教学楼。1988年,赵温小学迁至村西南,占地3600平方米,12间教室,8个班,300名学生,20名教师,曾荣获天津市绿化先进单位;大贾小学新建30间砖混平房,占地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
  1990年,大王台小学迁址新建,占地7200平方米,建筑面积2240平方米,1991年投入使用。1994年,启动办学规范化乡镇建设。大贾小学选址新建教学楼(主体三层局部四层),占地2200平方米,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并配备了微机室、语音室、实验室等配套设施,成为当时的示范工程;北淮定小学迁到村北,占地2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潘庄小学建教学楼,占地21446平方米,建筑面积2951平方米,学制6年,20个教学班、690名学生、35名教师,1998年被天津市人民政府授予改善办学条件先进校、被市教委评为天津市红领巾示范学校、天津市体育卫生达标校,2006年被评为天津市素质教育示范校,2009年被评为天津市安全教育工作先进校,2010年被评为天津市小学生行为规范达标校、天津市实施《中小学日常行为规范》示范校,201 1年被评为天津市中小学思想教育先进学校,2013年被评为天津市实施《中小学日常行为规范》示范校。1995年,北移民小学3个年级的9名学生并入任凤小学,北移民小学随即撤销。1996年,实施“三A”学校建设。8月,原为纪庄小学分校的老安淀小学,变更为中心校,纪庄小学、孙庄小学成为老安淀中心校的分校;建俵口小学分校,有教室6间,办公室2间。1997年,启动朱淀中心小学教学楼建设,2000年竣工投入使用,建筑面积1964平方米,12间教室,8间办公室,3间功能教室(语音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房),体育活动场4500平方米,2000年被评为市级家长学校;李台小学撤销并入薄台小学。
  初中教育。1980年8月,潘庄镇青龙桥中学投入使用,占地63亩,建筑面积1700平方米,学制3年,最早有6个教学班、260名学生、13名教师,后来达到9个教学班、345名学生、23位教师,学生来源为潘庄村、小南庄村、杨庄村、老安淀村、纪庄村、孙庄村,老安淀小学、纪庄小学戴帽初中撤销,潘庄村中学并入该校。1982年,南涧中学戴帽高中停办。1987年,建任凤乡中学,后更名为七里海镇中学。1988年,建潘庄镇中学新校区,占地25亩,建筑面积1980平方米。1989年8月,将青龙桥中学、西塘坨中学全部并到潘庄镇中学,学制3年,有13个教学班,566名学生,49名教师。2000年,潘庄镇中学在南侧建起了教学楼,占地23541平方米,建筑面积31 12平方米,学制3年,有24个教学班,1004名学生,73名教师。1993年,南涧中学迁址张尔沽村南,新建教学楼,占地8984.5平方米,建筑面积2671平方米,有8个教学班,300多名学生,36名教师,先后被评为天津市中小学优秀家长学校、天津市行为规范示范校、天津市红十字会标准校。1994年,新建造甲城镇中学,占地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884平方米,五联中学、造甲城中学撤销并入造甲城镇中学。1995年,大贾中学建教学楼,1998年教学楼落成并投入使用,2000年被评为天津市中小学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卫生工作两个《条例》合格学校,2001年被评为天津市中小学德育特色学校,2003年被评为天津市义务教育示范学校。1998年,北淮淀中学新建教学楼,占地18980平方米,建筑面积4043平方米,集教学、实验、活动等多功能于一体;俵口中学搬迁至洛里坨村东,新建教学楼。
  2000年实施“双高普九”,2003年8月宁河县政府召开“双高普九”工作会议,对全县14个乡镇进行“双高普九”验收。2003—2005年,俵口乡、任凤乡、潘庄镇、北淮淀乡、南涧乡、造甲城镇通过验收,造甲城镇被命名为市级“双高普九”乡镇。2005—2007年,实施“双高普九”提升工程,为中小学配备计算机,物理、化学、生物仪器、体育设备及音乐美术仪器设备,建设多媒体教室等,完成教学装备建设工程。2008年,实施图书配送工程、新增仪器配送工程,为全县中小学增补图书、各学科仪器,启动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
  2000年,张尔沽小学撤销并入薄台小学;潘庄镇中学教学楼投入使用;8月,兴家坨小学新校园投入使用,占地24381平方米,建筑面积3904平方米,绿化面积2400余平米,先后被评为天津市中小学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卫生工作两个《条例》合格学校、市级红领巾示范校、、市级文明学校、“九五”期间天津市实施素质教育“三A”学校、天津市优秀家长学校、市级素质教育示范校、市级行为规范示范校等。2002年4月,乐善小学在原址新建教学楼,2004年竣工投入使用;8月,孙庄小学撤并到纪庄小学。2003年开始,实施“双高普九”。俵口中学在教学楼西院新建7间教室,占地18852平方米,教职工68人,学生700多人,16个教学班。2005年被评为天津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2008年被评为天津市先进德育集体、天津市体育后备人才传统校(田径),2012年被评为天津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先进单位、天津市师德建设先进单位,被授予天津市教工先锋号荣誉称号。新建大龙湾小学,教学楼建筑面积1768平方米,建有各种功能教室,齐心庄小学并入。2004年,南涧沽乡等3个乡镇通过验收。投资158万元新建白庙小学,占地2500平方米,建筑面积1768平方米。新建后辛庄小学,占地6670平方米,建筑面积1890平方米。2005年,造甲城镇被命名为市级“双高普九”乡镇。造甲城小学校址由村北迁址到村南,由平房改为楼房,占地17160平方米,建筑面积4230平方米,体育运动场面积7150平方米。并配有图书室、阅览室、美术、音乐、科学、心理咨询、信息技术等专用教室。南淮淀小学投资300多万元,新建教学楼,建筑面积2222.38平方米。俵口小学迁入新教学区,占地21210平方米,主教学楼建筑面积6239平方米,俵口小学分校撤销并入俵口小学。先后被评为民主管理先进单位(1996年)、天津市小学素质教育示范学校(2006年)、天津市实施《中小学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示范学校(2010年)天津市阳光体育先进学校(2011年、2013年)、国家级少先队活动课程示范点(2013年),俵口小学少先队大队被评为天津市优秀少先队大队(2013年)。2007年,赵温小学新建教学楼,占地8276平方米,建筑面积2289平方米,18名教师,237名学生,8个教学班。田辛分校正式并入赵温中心校。2008年9月,启动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标准(2008-2012年)》。兴家坨小学新校园投入使用,占地24381平方米,建筑面积3904平方米。2009年,全县9所通过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市级验收学校,有乐善小学、俵口小学。10月,投资230万元新建的洛里坨小学投入使用,占地11000平米,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
  2010年,俵口乡3所中小学全部通过现代化标准建设市级验收,提前两年完成达标任务,成为全县第一个完成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的乡镇。在付家台村南建设了一所具有现代化标准的新式小学—乐园小学,占地40000平方米,主楼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附属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体育运动场面积15000平方米,普通教教室17个,功能教室11个,包括科学实验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计算机教室、图书室、教师阅览室、学生阅览室、文科/理科室、电子备课室以及两个多媒体教室。冯台小学、小王台小学、付家台小学三校撤销并入乐园小学。3月,在老安淀小学校址南部动工兴建框架结构的建筑面积为2100平方米的三层教学楼,占地11440平方米,建筑面积2624.8平方米,218名学生,17名教师。8月,纪庄小学撤并到老安淀小学。2011年,七里海区域5个乡镇义务教育学校全部通过现代化标准建设市级验收。投资1200万元新建的北淮淀小学教学楼投入使用,占地2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600平方米。10月,西塘坨小学正式搬迁到潘庄高中南侧,教学楼为主体三层局部四层,占地14912平方米,建筑总面积5207平方米,18个教学班、445名学生、28名教师。2012年,西塘坨小学进行乡村少年宫建设,成立音乐社团、美术社团、体育社团和综合社团,开展舞蹈、合唱、素描、儿童画、朗诵、书法、武术操等兴趣小组活动。2013年,进行第二轮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该地区南涧中学、俵口小学等七所学校达标。5月,兴家坨小学开始筹划农村小学少年宫建设,书法、主持人、舞蹈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给孩子们创造更广阔的成长空间。
  高中教育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文革”期间,“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初中、高中学制为2年,部分中小学有戴帽初中和高中,进入80年代陆续撤销戴帽高中,目前七里海区域保留2所高中学校,即潘庄中学和任凤高中。
  潘庄中学:现为区县级重点高中。占地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拥有高标准教学楼、办公楼,配有现代化教学设备,按六轨制高中阶段建制规模,建设高标准的宿舍楼及附属配套设施。
  该校始建于1956年,时称宁河县潘庄初级中学,生源来自宁河四区(潘庄区),向东至俵口、东棘坨,延伸到河北省芦台农场;西到现北辰区霍庄子,共招120名学生。1958年12月,芦汉区域合并时称汉沽区潘庄初级中学。1960年,扩大建设,班级增到12个班,学生宿舍、教师宿舍、办公室、伙房基本健全,招新生4个班,建成了比较正规的初级中学。1961年7月,改称宁河县第五中学,1962年7月,称宁河县潘庄中学。1968年,增设高中(面向全县招生),成为完全中学。
  1975年,由原来冬季结业改为秋季结业,延长半年的75届学生打破原教学班建制,编为理论写作班、木工班、机电班、红医班、蔬菜班和文体班,教材自编。由学校有专长的教师,聘请社会兼职教师任课。在地震局的安排下,由李家声老师率队组成专门地震测报小组,1976年唐山大地震,作出准确预报,多次余震也都及时地作出预测。1978年,潘庄中学被评为天津市地震系统学大庆先进集体,李家声老师被评为天津市地震系统测报先进个人。1979年,潘庄中学作为天津市地震系统群测预报组的唯一代表被评为全国地震系统先进集体,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1984年潘庄中学设置三年制高中。1987年,取消初中建制,成为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2005年晋升为区县级重点高中校。
  1999年9月,成立校教科研中心,开展“优化教学过程”等多项教育教学研究课题;“潘庄中学德育工作网络化建设”,开展近70节,100多人次的“四课”交流教研活动,创办编发了《教育教学信息文选》20余期。这些教研活动和成果得到了县教委领导的充分肯定,并收入《宁河县学校管理优秀个案集》。
  教科研水平不断提升。各年级组、教研组结合实际,确立科研课题。如数学组“全方位培养青年教师”,物理组“实验课改革”和“科学实践小论文”的写作,生物组“电教课件制作”和语文组“大语文教学改革”等课题都在不断地探索与创新。承担了十几项国家级、市级课题,完成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班集体建设与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的研究》,出席了第十四届全国班主任论坛会。有近百篇学术论文获奖。郭海云等教师(约占学校20%的教师)在市级竞赛课、双优课活动中获奖。
  高考成绩不断提升。八四届学生刘瑞国考入清华大学,八五届学生马卫红、李善明考入北京大学。1997年后,高考成绩一年一个新台阶,到2007年高考本科人数达256人,2008年高考本科人数224人,2009年高考本科人数206人,2010年高考本科人数216人,高考本科上线增长率始终保持第一。201 1至2013年,连续三年荣获县高考优胜奖,2013年高考本科入学率达70%。学生竞技能力不断提高,有10人次获国家级奖励,120人次获市级及以上奖项。
  教师和学校获得奖项不断增多。景作云老师获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杨春洪老师获天津市优秀教师光荣称号。2007年陈再清获天津市特级教师光荣称号,开宁河县农村中学特级教师先河。学校被确定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科研课题实验校,天津市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天津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天津市“十五”立功先进集体,天津市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校,天津市田径项目传统校,天津市绿色学校,中国西部教育顾问单位、市级行为规范示范校、天津市师德建设先进单位、天津市交通教育先进单位、天津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单位。连续三年被评为天津市文明学校、天津市德育研究基地、天津市中小学网络德育先进学校、天津市德育特色学校等荣誉称号。
  任凤高中:现为区县级重点中学。占地65亩,建筑面积9882平方米,有24个教学班,现有学生549名,教师101名,其中特级教师1名、高级教师38名、中级教师47名。有配套完备的教学设施设备及活动场所,2004年晋升为区县级重点中学。
  该校前身为任凤公社任凤小学戴帽初中,七年一贯制社办学校。1971年在北移民村建校,定名为任凤中学,二年制社办初中。占地2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近400平方米,当年招生70名左右,两个教学班。第一任校长田中。1976年4月,学校迁址任凤村东南角。10月,增设高中(面向全县招生),扩为完中。1978年,原址扩建。1984年8月,停办高中。1985年8月,恢复高中。1987年8月,新建任凤乡中学(后更名为七里海镇中学)招收大八亩坨、小八亩坨、齐家埠三个村初中学生,任凤中学招收任凤、北移民、东移民、兴隆淀四个村初中学生。1992年,任凤中学第二次停办高中,筹划职业教育,132名高中学生转入潘庄中学。1999年8月,取消初中,恢复高中,初中学生并入任凤乡中学。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并存,学校更名为任凤综合高中(简称任凤高中)。2000年8月,任凤高中成为一所普通高中。2013年,任凤高中又一次停止招生。
  1999年恢复高中后,学校以严谨、勤奋、求实、创新为校训,采取封闭式管理、开放式教学,制定了“一年打基础,两年上台阶,三年见初效,四年出成绩”的阶段性发展目标。2003年,高考本科上线率40.1%,实现“四年出成绩”的阶段性发展目标。2004年,高考本科上线率45.1%,王云同学考取南开大学,张弢同学考取天津大学。2006年,学校秉承“以学生为本、创新发展”的教育理念,教学方面完善了优秀教案评比、创优课评选、学生评教、教学效果评定等条例;德育方面建立了“四位一体”(学生、学校、家庭、社会)的育人体制,实现了教育、教学、管理一体化。
  2007年,在天津市第六届中小学双优课评选活动中,郑春芝老师获物理学科市级一等奖。2010年,在天津市第七届中小学双优课评选活动中,孙海、赵广军、刘斌3名教师获市级三等奖、县级一等奖。2013年,在天津市第八届中小学双优课评选活动中,杨玲玲、王玲艳、刘晓娜3名教师获县级一等奖,获得参加市级双优课评比资格。刘桂发老师承担的国家级课题《新课程改革中物理学习方法的研究》,其成果获“全国第十一届物理教学教改研讨会”一等奖;刘桂发老师主持研究的天津市课改专题,“落实新课程过程与方法课程目标的研究”成果,获天津市普教系统科研成果一等奖。
  该校先后被评为天津市文明学校、天津市体育传统项目先进单位、天津市师德建设先进单位、天津市教育教学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天津市科学发展和谐奋进单位、天津市学校文艺展演优秀奖、国家级后勤服务先进单位、天津市中小学日常行为规范示范校、天津市中小学德育先进集体、天津市交通安全达标校。
  职业教育
  1964年,刘福芳女士与后辛村干部教师商讨,根据当时教育形势及国家发展状况,征得县级领导的同意,创办了宁河县乡村第一所农业中学,招收兴家坨、后辛、洛里坨3村学生,教学内容为语文、数学和农业知识。1966年停办。
  县教育局根据1991年10月17日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在任凤中学筹划职业学校。选派4名教师去天津农学院学习食用菌培养技术。
  1992年8月,创办了宁河县第二职业学校,与任凤中学并列办学。10月,132名在校高中学生,转入潘庄中学,保留了初中6个班,招入职业教育新生55人,开设食用菌、水产专业。时有教职工32人,校长王瑞雪。1993年8月,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办学方向,停止食用菌、水产招生计划,开设汽修专业,招收一年级新生36人。由普教向职教过渡,调整了师资结构,职教专业教师6人,实有教职工30人。1994年8月,增设幼教专业,招收新生31人,招收汽修专业新生27人。1995年8月,增设财会专业,招收新生19人,招收汽修专业新生31人。1993—1995年,职业教育在籍学生巩固率为87.87%。1996年8月,幼教新生入学23人,汽修专业新生入学28人,停止财会专业招生。1997年8月,幼教新生入学17人,汽修专业新生入学34人。1998年8月,停止了幼教专业招生,招入汽修专业新生40人。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决定》明确指出,在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要有步骤的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根据此精神,任凤中学第二次恢复高中办学,初中6个班学生合并到任凤乡中学。8月,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并存。时有普通高中高一学生70人,职业高中学生140人,教职工26人,校长赵凤来,书记王瑞雪。2000年8月,职业高中74名学生并入宁河县中专。
  宁河县第二职业学校办学7年,培养职业高中毕业生341名。学生毕业后,有的办起幼儿园或从事幼教工作,有的办起汽车修理厂、农机修理部、农机合作社或从事机械修理工作。汽修专业至今为宁河县中专重点办学专业。
  师资
  七里海区域的师资,建国前,主要由村里有文化的人担任教师,国办教师很少。建国后,主要由公办和民办教师承担教学任务,从1970年起对民办、代课教师队伍进行整顿,通过转公、上学等措施民办教师数量逐渐减少,教师主要由县内培训优秀初中、高中毕业生,公开招录分配的师范学校毕业生,大专和本科毕业生。到1995年,该地区已没有民办教师。1986—1996年,县师范学校为潘庄、造甲城、北淮淀、俵口、任凤(后与南涧沽乡合并成七里海镇)、大贾(后并入潘庄镇)等6个乡镇定向委托培养师范生,毕业后回原乡镇任教。2005年开始,教师主要是社会公开招聘的本科毕业生,到2013年共分配187人。为提高教学水平,坚持了师资培训制度。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教师培训主要是完成学历补偿教育。主要学习内容为语文、数学、地理、历史等文化课。逐步加强教学研究,以中心校为单位互相学习,每个学习阶段都进行结业考试。七十年代,在暑假期间参加教育局组织的教师统一培训,培训主要内容是教学方法及文化课。校内成立了教研组,以同学科教师为一个教研组,进行讲课、听课、评课,讲课好的教师进行亮课。1978年,县教研室派人到大贾乡利用每周六下午时间给教师指导进修,重点学科为语文、数学教材分析、备课、讲课等内容。1979年,教师到造甲片进修,提高文化水平、业务知识。俵口小学利用晚间对本校教师的技能水平文化素质进行学习培训。八十年代,组织中小学教师过教材关考试,加强教研活动。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探索有效课堂教学途径为突破口,以学科教研组为基本研究单位,有序开展主题教研活动。采取多种渠道加强对教师的培养,如派教师代表带录音机到县教研室听辅导,回单位再组织教师集中学习。俵口分几批次对民办教师进行转公考试,部分民办教师脱产进行师范专业培训,部分教师在岗进行,修完学业转为公办教师。1990年至今,参加继续教育,进行与“普九”教材相适应的教法改革,各层次教材教法的培训。从1991年开始,教师按期参加继续教育(每五年一周期),把握学科发展动态,更新教师知识结构,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提升教育理论水平。2009年,多名教师被评为天津市“265”农村骨干教师市级、县级学员,参加市级集中培训;校级学员参加县内培训。同时教师通过上电大,参加高自考等提高学历。截至2013年底,专任教师小学大专及以上学历达88%、中学大本及以上学历教师达92%。
  教育基地
  七里海区域优越的教育资源,主要有:一是古海岸湿地社会实践基地。七里海是国家级天津古海岸与湿地自然保护区,是世界三大著名古海岸之一,是极其宝贵的天然博物馆,可以充分利用其对学生加强社会实践教育。二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利用于方舟故居,红旗谱纪念馆,俵口小学校于方舟图书馆、于方舟烈士塑像等,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三是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利用七里海鸟类保护区、七里海河蟹种业基地、设施农业基地等,进行科普及劳动实践教育。
  (于学利)
  解放前的潘庄小学
  潘庄小学始建在村的两座大庙里。当时流传顺口溜:“民国大改良,大庙变学堂”。北庙为主校,一至四年级男生、五年级以上男女生在此上课;火神庙为分校,一至四年级女生在此学习。
  主校分南北大殿加东西配房,北大殿为两级阁加东西跨阁。南大殿的跨房为东西各三间,另有东西耳房各三间。南大殿和北大殿两级阁的下层以及东西耳房都辟为教室,南大殿西跨间辟为教室,东跨间为学校办公室。办公室东边过道是学校进门。北大殿的上层仍保留着泥塑的佛像和几百尊大小铜佛像未动。分校正殿加东西耳房。东耳房辟为一二年级教室,正殿东跨房为三四年级教室,西跨房为伙房。正殿的佛像、供桌未动。西耳房是教师宿舍、办公室。
  学校的校训为“诚、勇、勤、朴”,写在校门的影墙上,倍感庄重。还有校歌为“潘小肇造在津东,初启教育诲后生,莘莘学子,气象峥嵘,鹏飞万里寄前程。诚勇勤朴遵校训,智德体育要完成,青年责任在兴中,奋斗寓和平。”每逢有活动,师生必高声齐唱,颇具激励之气概。
  学校早期的几任校长是:董子正、李辅汉、李述鹏。
  董子正,潘庄人,清末乡文墨人,善书法,为人清正,颇有乡绅气度。任职于上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初,任职较长。李辅汉,南淮淀人,中等文化水平,任职于40年代中期。李述鹏,潘庄人,中等文化水平。任职于40年代后期,到八路军开辟地区接管学校为止。
  教员有二十几个人,其中有韩湘波、崔志贤、韩淑兰等四名女教师。骨干教师来自沧州地区各县。韩之珍、王文忱、刘德修等人来自南皮县。韩之珍主教数学,各式算法、各种四则难题迎刃而解,实为教学之高手,深受学生和家长称赞。刘德修、王文忱主教语文、历史等,知识渊博,有相当的造诣,直到解放以后人们评价教师水平还总是拿他们作比照,影响久远。所聘教师也都是当地文人中孚众望者。有的毕业于滦师,有的毕业于车轴山中学,这支教师团队为学校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学校设置课程有:算术、语文、修身、常识、地理、历史、自然、音体美劳;外加习字、珠算。教学的办法,主要是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以表彰为主。学生中每有优秀作业、答卷、习字、图画……,学校分班、校两级举办展览。学生的成绩为展品就倍感荣耀,家长也觉得脸上有光。因而此办法,成为促学动力,收效甚佳。
  学校办学正规,学习成绩佼佼者不乏其人,有的毕业后考取了市里中等校继续深造,有的谋职成功,在津东一带小有名气。大海北、躲军淀等村庄的学生,纷纷来寄读,当时是学校成长的高峰期。
  到上世纪40年代初,日伪统治时期,办学经费当局不能保障,办学严重困难,常欠发教师工资,教师生活窘迫,以至有的教师靠借贷生活,难以为继。那时学生学年的学杂费为两元,也用作教师工资。学生家长见此情景,便推举潘庄村曹广兴为代表到各商户、农户为教师捐款捐粮度难关,乡亲们的尊师重教才使学校勉强维持,直到日本投降,八路军开辟地区接收为止。
  (曹立珍)
  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旧社会,公共医疗卫生事业基本处于空白状态,七里海一带没有一所医疗卫生机构,只有几个个体医生。新中国成立之初,七里海一带医疗卫生的主要力量仍然是个体医生。他们开办的私人诊所虽然解决了群众一定的医疗保健需求,但因覆盖面小、技术水平低、药品及设备不足等原因,远远不能满足群众需要,医疗卫生事业亟需发展。当时,主要依靠集体经济,组织个体医生联合办医,发展医疗卫生机构。1952年,全县第一个卫生所在潘庄成立。随后,任凤、南涧沽、北淮淀、造甲、俵口成立卫生所。至此,迈出了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第一步。1958年后,实行人民公社化,成立了宁河县红星医院(现七里海医院),造甲、潘庄、南涧、北淮淀、俵口人民公社卫生院。1962年,人民公社重新规划,形成了工委所在地的地段医院和公社卫生所。任凤、潘庄改名为宁河县任凤地段医院、宁河县潘庄地段医院,1972年更名为宁河县医院分院。到1998年,各乡镇的卫生院全部更名为XX乡镇医院(卫生院)。
  解放初期,限于当时经济条件,大部分医院都是在民房基础上改造而成,拥挤、狭窄、条件差。如当时的南涧卫生院只有6间平房,面积不足100平方米;七里海医院有14间土坯房,面积600平方米;其他卫生院的用房更是非常简陋。同时,医疗器械设备更是大难题。就连当时的宁河县卫生院(现宁河县医院)办公用的是八仙桌,摆放药品用的是大条案(民国以前居民用家具),医疗器械只是听诊器和血压表等。基层卫生所拥有的也只是听诊器、血压表、注射器、体温表等最简单的器械,医疗设备数为零。1950-1955年,医疗技术普遍很低,如外科手术只能做皮肤浓包切除和外眼病治疗,而且药品仅限于盘尼西林、金霉素、链霉素等,远远不能满足群众的医疗需求。
  1965年6月26日,毛泽东发出“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指示,直接催生了农村半农半医(赤脚医生)培训制度。那个时代,国家贫穷,医科专家奇缺,一时培养不出那么多医学专业的医生,只有培训一批略懂医术的赤脚医生来服务农村群众所需。赤脚医生是中国卫生史上的一个特殊产物,即乡村中未纳入国家编制的非正式医生。他们掌握有一些卫生知识,可以治疗常见病,能为产妇接生,主要任务是降低婴儿死亡率和根除传染疾病。赤脚医生通常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医学世家,二是初高中毕业生中略懂医术病理者,其中有一些是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挑选出来后,到县卫生学校接受短期培训,结业后即成为赤脚医生。他们没有固定工资,许多人赤着脚荷锄扶犁耕地种田,半农半医,赤脚医生名称由此而来。赤脚医生能解决的问题,通常是一些头痛身热、擦损外伤等小病。虽说是小病,但能治理能解决,也大大方便了农村群众。一是他们没空到大医院去看病,二是到大医院看病交通十分不便,三是大医院看病费用高。因而,群众十分敬重赤脚医生,都认为他们是村里的大知识分子,是救命恩人。1985年,国家卫生部宣布取消“赤脚医生”的名称,经考核合格者转为乡村医生。
  197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七里海区域同全县卫生事业一样迅速发展。如原任凤分院迁至现址津芦公路北侧,东临杨虎子河桥,西邻任凤高中,初始两排30间临建房,以后续建砖混结构门诊、病房、后勤、职工宿舍等平房60间,占地31302平方米。原潘庄分院于1980年10月迁至潘庄镇政府西侧,占地10600平方米,建筑面积1435平方米,房屋结构为砖混结构平房。其它卫生院均实施重建,使用面积增大,布局趋于科学合理,将门诊、病房、检查、手术等区域分开,内设科室逐步增加,整体服务功能逐步提高。2006年以后,全县乡镇卫生院进行新一轮的房屋改扩建工程。2008年,建筑面积5196平方米的七里海医院综合门诊住院楼建成。2012年,潘庄医院建筑面积3700平方米的住院楼、连廊投入使用,总建筑面积达7935平方米。俵口、淮淀、造甲、南涧等乡镇卫生院的改扩建工程均已经完成,平均建筑面积比原来增加3倍。
  医疗设备方面。1979年,原潘庄分院、任凤分院购置了价值3万元的200毫安X光机。其他卫生院不仅有了常用的医疗器械,而且还相继添置了X光机、电冰箱、手术包、手术床、无影灯等设备。到1985年,卫生院拥有300元以上的医疗器械已经达24个品种,分院拥有500元以上的医疗器械达29个品种,基本实现了常用医疗器械的普及。同时,各分院、卫生院都设置了内科、外科、妇科、儿科、药房等科室,分工明确,专业性强,结束了以听诊器为唯一诊治手段的历史。到2013年底,大部分乡镇卫生院配备了DR(计算机X光成像系统)、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彩超、多导心电图、血流变仪、血球计数仪、尿分析仪、心电监护仪等万元以上设备,七里海、潘庄医院还添置了呼吸机、CT等大型医疗设备,进一步提高了诊断和治疗水平。
  医疗技术方面。1980年以后,为提高医疗技术水平,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提高诊疗水平,满足群众医疗需求。“走出去”就是到上级医院进修,“请进来”就是聘请上级医院专家到本地应诊、带教。最典型的是潘庄医院与天津市工人医院开展联合办院,成立了“天津市工人医院潘庄分院”,定期选派各科专业人才来院应诊,指导开展各专业诊疗活动。1990年以后,潘庄医院与北京安贞医院、天津医大总医院、南开医院、红十字医院、人民医院、眼科医院、口腔医院等三级以上医院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常年有40余名专家来院开设专家门诊或指导手术、会诊,专家门诊已经开设近20年,为当地群众解决了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到2013年,潘庄医院已经发展成为七里海区域的医疗中心,形成了以妇产科、外科为龙头,内科、五官科、口腔科等功能科室全面发展的良好局面。妇产科可独立开展剖腹产、子宫切除、宫外孕、会阴修补、输卵管再通等手术。外科可独立开展急症抢救、胃切除、胆囊切除、脾切除、肾切除、甲状腺切除、颈部肿瘤清扫、乳腺癌切除、前列腺切除以及四肢骨折内固定及阑尾、疝气、大隐静脉等普通外科手术。耳鼻喉科、眼科可独立开展眶骨骨折内固定、鼻窦手术、青光眼、白内障等手术。
  2000年以来,围绕县、乡、村三级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全县将各村的个体乡医诊所进行合并,合并后统称“社区卫生服务站”,纳入所在地乡镇卫生院管辖,实行行政、业务、药械、财务、人员“五统一”管理。2011年,全县实施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工程,以服务半径不超过1.5公里的建站原则进行布局,按照服务人口2000人以下的建筑面积为80平方米、2000-4000人的为80-100平方米、4000人以上的为100-200平方米的标准建设,设有诊室、治疗室、观察室、资料室和药房“四室一房”,各室之间相对独立,确保布局科学合理、功能实用。七里海区域建成社区卫生服务站42个,乡村医生183名,为农村居民提供了最基本的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形成了集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及计划生育指导“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
  (王恒)
  乡镇文化站建设
  宁河县乡镇文化站是从1980年建立起来的。1982年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提出,到1985年全国要基本实现县县有文化馆、乡乡有文化站,配备专职文化站管理人员。1986年5月天津市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文化局《关于城乡文化站建设专职干部管理问题的意见》指出,文化站建设要达到“四落实”,即阵地落实、人员落实、经费落实、活动落实,从而保证了乡镇文化站的巩固和发展。当时全县22个乡镇文化站都能开展多项阵地文化活动,成为农村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宣传阵地。
  在七里海区域,当时的南涧、任凤、俵口、北淮淀、造甲、潘庄、大贾7个乡镇文化站积极开展具有当地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1989年,潘庄镇文化站投资12万元建立了镇文化中心,投资600万元建设了潘庄影剧院,有力地促进了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1990年,潘庄镇文化站站长吕殿增热心文化事业,在积极组织群众文化活动、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在挖掘濒临失传的民间传统花会“鹤翎会”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授予“全国先进文化站长”称号。1991年国家文化部、人事部授予潘庄镇文化站“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并出席全国表彰大会。同年12月23日,天津市人事局、市文化局授予潘庄镇文化站“天津市文化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乡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不断增长,七里海区域的各乡镇文化站每年都要组织几次规模较大、影响面广、参加人数多、群众喜闻乐见的大型文化活动,特别是每年到节假日期间,组织村业余剧团演出。传统评剧在这个地区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如七里海镇大八亩坨村业余评剧团,自1955年建团以后,在团长张殿岐、副团长王少明、张殿良等带领下,排练了评剧《刘巧儿》《秦香莲》《夺印》《打金枝》《十五贯》,现代京剧《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十几出戏曲剧目,逢年过节在乡村演出,1972年参加了天津地区、廊坊地区农民文艺汇演,获得专家好评。2013年七里海镇被天津市政府授予“音乐之乡”称号。还有潘庄、造甲、淮淀、俵口、等乡镇各村业余剧团也常年坚持活动。为使业余剧团的活动更加活跃,演出质量更高,自2012年以后,北淮淀、赵温、兴家坨等村成立了农民戏剧协会,并邀请市县评剧名家到村传授技艺。截至2013年,发展会员300多人,组织编排传统和现代剧目30多个,为本村和邻村演出350多场,丰富了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受到广大群众的好评。
  各乡镇文化站对传统民间文化进行传承与发展。他们利用春节前后的农闲时节,组织农民花会表演队。七里海区域组织起来的秧歌、飞镲、中幡、鹤翎会、龙灯会等表演队80多支,组织和发掘出传统花会46道。每年春节期间,各乡镇花会表演队首尾数里,载歌载舞,蔚为壮观,每到一处,人山人海,一片欢腾,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氛围,给千家万户带来了吉祥、喜庆和欢乐。有特色的花会还在本市和全国获奖。2005年潘庄鹤翎会花会表演队,代表天津市参加了第八届中国艺术节“海河之春”专场演出,受到中外专家的好评。2013年潘庄镇被天津市政府授予“民间花会之乡”的称号。北淮淀村中幡花会表演队,在2007年天津市农民花会调演中荣获最佳表演奖,2013年被市文化局评为“民间文化特色村”。
  各乡镇文化站组织专业作家和业余作者积极进行文艺作品创作,提升文化品位,展示新时代农民的精神风貌。创作了歌曲《欢迎你到七里海》、《花海涟漪》,快板《七里海大道展新容》,小评戏《留住晚霞》、《金银花》,小品《狗尖儿》、《宰相家书》、《最后一次摆渡》等120多件优秀作品。俵口乡文化站站长马荣宗创作的小品《卖驴》,由七里海镇和俵口乡文化站编排演出,在1998年天津市“天穆杯”小品大赛上荣获二等奖。大八亩坨村农民作曲家张殿良创作的舞蹈《拾玉镯》,在2001年天津市田野文化艺术节上荣获优秀表演奖。他还创作了《乡镇企业之歌》、《美丽的家乡七里海》等300多首歌曲,在全国刊物上发表。俵口村农民歌手陶晓霞,在2008年天津市青年歌手大赛中荣获二等奖。2000年,七里海镇文化站制作的“宝塔楼阁花灯”、潘庄镇文化站制作的“鱼跃龙门花灯”,在宁河县第二十届花灯展评选中荣获优秀创作奖。2008年七里海镇文化站举办了“风光秀丽七里海”大型摄影展,展出优秀作品365幅。同时各文化站还积极培养农村文艺骨干,举办美术、书法、戏曲、摄影等培训班160多期,培训学员3000多人次,有100多人考入全国、市级专业院校。
  2006年,全市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快推进了乡镇文化设施建设和文化活动的开展。到2010年,七里海区域51个行政村全部建立了文化室,并为每个村文化室配备了文化器材。各村建立了农家书屋,现有图书76500册,以及戏曲科技光盘、文化器材800多件。这些文化站(室)常年坚持活动,开展了“好书伴我成长”、“野趣七里海”读书征文演讲比赛、时事报告、农业科学技术讲座等活动。造甲城村农家书屋因活动业绩突出,2013年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评为“全国优秀示范书屋”。
  2008年各乡镇文化站,贯彻落实中宣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提出的“2131农村电影工程”,即21世纪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目标,恢复和组建了七里海、潘庄、造甲、俵口、北淮淀5个乡镇放映队,每月为村、企业、学校放映一场电影,年放映累积达3000多场,观众达150多万人次。在放映故事片前,放映农业种植、养殖、农村常见病防治、中小学生地震逃生与自救等遇灾自救知识的影片,丰富了广大农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了农民群众的文化素质。
  根据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各乡镇文化站为提高农村文艺骨干的水平,积极筹办各类培训班。俵口乡文化站请县文化馆教师,到各村举办电子琴、音乐知识、广场舞等培训班,培训农民文艺骨干800多人。这些文艺骨干带动了广大农民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仅广场舞一项,俵口乡有一定规模的表演队就有8支,活跃在各村文化广场上。造甲城村广场舞参加全县广场舞大赛,荣获优秀表演奖。据统计,七里海区域各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跳广场舞的每天晚上都有万多人次,成为新农村的一道独特靓丽的风景。
  (张明河)
  七里海评剧演唱活动
  中国的评剧,最早叫“地蹦子”、“莲花落”,发祥地是汉沽农场的田庄镇,是集杂耍、秧歌、民歌、曲艺为一体的地方戏,原称“落子”,有“唐山落子”、“奉天落子”。1909年直隶宁河县芦台场盐商兼滩灶户“桐裕成”养以成兆才、任连会、任善庆、月明珠等为主演的戏班,名为“庆春班”,戏种就是“莲花落”。1912年成兆才把“莲花落”改革成平腔梆子戏,在唐山永盛茶园一炮打响,震动梨园界,随后推陈出新改成评戏。所以说庆春班堪称评剧的摇篮。自评剧诞生以来,宁河县的评剧在城乡百姓中,有深厚的根基。在建国前后,七里海各村镇的评剧演唱活动曾红火一时。
  1948年以后,随着土地改革和庆祝农民翻身解放当家做主人,特别围绕妇女的翻身解放和《婚姻法》的宣传,评剧在乡间的演出活动达到了高潮。1950年的春节前后,各村除了花会串演之外,有些大村还建起了业余评剧团,请有专长的人辅导教练。由村集资置办行头、道具、布景和照明的汽灯,露天搭台子,原村里花会的吹奏乐队就是伴奏的乐队。配合《婚姻法》和妇女翻身解放的剧目《小二黑结婚》、《小女婿》和《刘巧儿》等,在乡村串演,其通俗易懂的唱词和道白,加上贴近地方风俗的优美唱腔和舞蹈动作,都深深扎根于百姓之中,家喻户晓,群众喜爱,人人爱听会唱。
  上世纪50年代业余评剧团活跃在乡间,造甲镇的冯台、大王台、赵温,潘庄镇的西塘坨,淮淀等村,春节期间村里搭台唱戏,自娱自乐并与各村串演,成为50年代乡间节庆风俗。上演《一贯道》、《兄妹开荒》、《抗美援朝》和《老母戏》等现代剧目外,还有一些群众百看不厌的古装传统剧目,如《春香莲》、《茶瓶计》、《桃花庵》、《珍珠汗衫》、《劈山救母》、《三上桥》和《打狗劝夫》等。造甲城村冯少奇等人常专程到市里去看评剧、观摩学习,著名评剧演员鲜灵霞深受感动,亲临村业余剧团辅导,并捐给几个装有服装的戏箱。冯继祥回忆:“那些年除了县评剧团外,几乎村村都有业余评剧团。我的家乡冯台村,早在1956年就成立了评剧团,在附近各村小有名气。记得儿时我就学会了评剧《绣鞋记》中小生王定保的唱段。村里大街正中有个大戏台(文革中被毁),每年春节都要在那里唱上一正月的戏。说到看戏,那就更热闹了,家家提前把近亲好友接来住上几天看大戏,大街上的人比赶集上店还要多。附近各村也有剧团,如大王台、造甲城、赵温等村搞得也很火爆。这些业余评剧团不仅在本村演,还相互交流演出,或同台联袂演出。”
  上世纪60年代,随着阶级斗争深入开展,一些现代剧目在乡村普及,如《夺印》、《向阳商店》、《千万不要忘记》等。一些名段名句社员们在下地劳动时唱,休息时唱,开会时唱,有时评工分时,先让几个评剧迷唱几段过把瘾,就连妇女哄孩子睡觉的催眠曲也是评剧唱段。有业余评剧团的冯台、潘庄、大王台、西塘坨、大八亩坨、北淮淀等村,还与外地乡村剧团交流,互相串演,互相观摩,使表演技巧不断提高,使村民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自1958年大规模兴修水利,修建密云水库,青壮农民社员大多离乡参加水利工程建设,临时联村组建的业余评剧团深入工地演出,活跃了工地的业余文化生活。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使评剧艺术受到摧残,各乡村的业余评剧团全部解体,改为文艺宣传队,有的村的戏台也被拆毁。但人们在生活中还是喜欢唱上几句评剧,特别是百听不厌的《刘巧儿》、《花为媒》和《小女婿》中的经典唱段。
  “文革”结束后,一些传统评剧剧目重新登上舞台。大八亩坨、大王台等村恢复了业余评剧团,并排练了传统剧目《秦香莲》、《马寡妇开店》、《花为梅》、《人面桃花》和现代戏《夺印》等。大王台村有一批痴迷评剧的老年人。75岁高龄的赵佩兰还化妆登台唱起了《刘翠平哭井》,几位80多岁的老人也上台演出或忙剧务。1997年建了排练室,1998年在村中搭了永久性的戏台子。85岁的李恩洪老人把儿女们孝敬的1000元养老费,贡献给村剧团置办行头。2013年宁河县成立戏剧家协会后,七里海区域的西塘坨、大王台、小八亩坨、兴坨、赵温、淮淀等村建立了分会。造甲城村冯旭芳,少时跟随父亲成为戏班子骨干,“文革”中被选调到宁河县文艺宣传队,“文革”后宁河县评剧团恢复,专攻白派青衣,在天津市评剧演唱比赛中两次获奖,2013年被推举为宁河县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冯台村冯继祥,2011年被天津市政府命名为“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评剧代表性传承人”。他带出了很多徒弟,其中西塘坨村李丽华、造甲城村冯荣玲,考入了天津评剧院。
  (高殿清)
  冯台村评剧团
  冯台村评剧演唱活动是在解放后红火起来的。建国初期,配合土改、抗美援朝、贯彻《婚姻法》等运动编演了很多小评剧。1956年村里正式成立评剧团,几年后建起永久性舞台。至1966年的十几年里,冯台村评剧艺人上演剧目有几十个,仅在村里演出就有数百场。每年正月,村评剧团都要上演几出大戏,“接闺女,请女婿,姥家门口唱大戏!”反映了当时演出的盛况。通了电后,大队安装上收音扩大机,收音机进入农家,评戏的演唱活动更加火爆,人们通过收音机和高音喇叭,一年四季随时能听到全出的评剧和精彩唱段。戏班子用上电,也改善了舞台效果,提高了表演水平。男女老少茶余饭后、田间地头、会前会后、节日庆典,听评剧唱评剧演评剧,成为时尚。这一时期,冯台村评剧团上演的剧目主要有:古典戏《秦香莲》、《花为媒》、《茶瓶计》、《杨娥传》、《劈山救母》、《桃花庵》、《杜十娘》等,现代戏《小二黑结婚》、《刘巧儿》、《夺印》、《向阳商店》、《捉妖计》、《会计姑娘》等。
  冯台村评剧团的演员和乐队均是本村的特长农民,排练演出没有报酬,服装道具乐器费用及演出开销,由本村筹资或村民集资,购置的服装就有十几个大箱,一次可供十多台演员使用。集体化年代,村大队特意为评剧团单独组建一个生产队,以便演员边劳动边对词边学唱。为提高演员的演技,提高承演全本戏的水平,评剧团经常与外村戏班子作交流演出,请老艺人传授技艺,请县评剧团和天津市的院团到本村指导。冯台村先后请过天津名角冯小楼、单少峰、李文芳、鲜灵霞、六岁红、连小君等。出生于冯台村的天津著名评剧演员冯小楼,常回村辅导演员指导排演,不要任何回报。评剧团除了排演传统古装戏和专业剧团编演的现代戏,还配合形势自己编演反映本村题材的戏。解放战争时期,冯台村共产党员、妇女主任贾秀珍积极开展革命工作,被捕后坚贞不屈,在敌人的枪口下从容就义,冯台村评剧团根据这个题材编演了大型评剧《贾秀珍》。
  1958年,评剧团演员作为民工参加修建密云水库,他们利用工余时间排练评剧,代表宁河县慰问演出《刘巧儿》、《秦香莲》、《花为媒》、《杨娥传》等剧目,受到各地参建民工热烈欢迎。演出《刘巧儿》时,著名评剧艺术家新凤霞亲临观摩,对剧团和扮演刘巧儿的男旦演员冯洪熙给予了很高评价。冯台村评剧团还能演出一般戏团不能演的武打戏,如大型武打评剧《白蛇传》、《劈山救母》、《花木兰》等,演员在戏中表演刀枪剑戟斧钺钩叉、拐子流星连子鞭、三节棍等道具军器和武术动作,受到行家的认同和观众的夸赞。武打演员均是本村人冯林朝的徒弟。冯林朝武术学者,早年在天津、奉天开设武术馆,比武踢死了日本浪人,无法在外生活返乡回村,收徒习武,冯台村的武打演员即是他的门下。
  1966年“文革”开始,冯台村评剧团同全国的评剧演出团体一样遭到摧残。传统剧目被批“为帝王将相歌功颂德”、“牛鬼蛇神群魔乱舞”,现代剧目《夺印》《会计姑娘》等“有严重政治问题”,被全部否定和禁演。服装、道具作为“四旧”被糟蹋。评剧团改为文艺宣传队,演出兴盛一时的京剧样板戏选场、选段和歌舞节目,也曾编演《沙家浜》、《红色联络站》、《南方怒潮》等评剧剧目,但远不如“文革”前十几年里评剧的兴盛景况。“文革”时期主要演员有冯继祥、冯俊海、冯恩芳、冯贺凤、冯桂兰等。
  10年“文革”后,冯台村评剧演唱活动有所恢复,但不久随着改革开放,人们将目光投向了娱乐形式的多样化,评剧与其他剧种一样,由此萧条,村里的戏台也作了供销社。
  冯台村戏台建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处于大街正中,为当时的生产大队筹资兴建。戏台高6米,顶盖青瓦飞檐,四角和房脊成盘龙状。舞台高1.5米,宽8米,深7米。舞台内雕梁画栋,青砖铺地,八盏吊式汽灯,配以紫丝绒大幕,菊花绸二幕,天蓝绸三幕,墨绿绒幕沿,绿帆布地毯,庄重豪华。台口有10扇大门,门上分别有“刘海戏金蝉”、“和合二仙”、“吕洞宾戏牡丹”、“三娘教子”、“张羽煮海”、“天河相配”、“柳毅传书”、“刘玲醉酒”、“老子出关”、“秦穆公梦仙”十幅彩色绘图,栩栩如生,古朴典雅。舞台后面有占地150平方米的化妆间、服装间、更衣室、卫生间和锅炉。整个戏台蔚为壮观秀美,矗立在村子中央,成为冯台村人气最旺的场地,每逢演出,这里人声鼎沸,灯火辉煌,吸引着四里八庄的村民。随着评剧的萧条,这里逐渐冷落,20世纪90年代,曾被改作供销社的戏台被拆除。
  冯台村有3000多口人,至20世纪改革开放,参加评剧团或文艺宣传队的演员历年都保持在30多人。评剧团锻炼出一批文艺人才。领衔主演冯洪熙,以音色清澈、唱腔圆润透明、表演精彩传神,善于刻画人物性格见长,熟知乐谱知识,熟练使用唢呐、笙、管、笛萧等乐器。他1926年出生于梨园世家,自幼随父亲冯春富学戏,跟着拉板胡的伯父冯德起乞讨卖唱,9岁拜师,12岁时已是莲花落的琴师,后来他专攻旦行和吹奏乐。1939年13岁出科演《画皮》美女化身一炮打响。代表作还有《于公案》刘翠萍、《黄爱玉上坟》黄爱玉、《三节烈》张春莲,以及现代评剧《刘巧儿》中刘巧儿等。冯洪熙一生倾注评剧艺术,他口传心授的徒弟闺门旦演员李维芝、青衣演员李盛芬、花旦演员冯恩凤、冯恩霞等都成为领衔主演。他将评剧表演艺术融入秧歌舞蹈中,改变传统的表演形式和内容,亲自教授,带出十几个焕然一新的舞蹈队。小生演员冯以才儒雅、倜傥,善演《劈山救母》中的刘彦昌,《王少安赶船》中的王少安。老生演员冯满荣唱、做俱佳,善演《唐知县审诰命》的唐知县、《蝴蝶杯》的田云山。文武小生冯增桥善演《劈山救母》的二郎神、《杜十娘》的李甲。花脸演员冯德全以声音洪亮见长,善演《秦香莲》的包拯、《会计姑娘》黑大爷。彩旦演员冯国良善演《刘巧儿》的二婶儿、《花为媒》的阮妈、《夺印》的烂菜花。小花脸冯成周、老旦冯元礼等,都各有所长。冯台村评剧团第一任团长是冯林坤,第二任是冯树庭。“文革”时期文艺宣传队长先后是李荣福、冯俊海。改革开放后评剧团团长为刘佳奎。60多年里,他们为冯台村的评剧团文艺活动作出了突出奉献。
  冯台村评剧团演员,不乏对评剧一往情深、矢志不移的人。至2013年,冯台村以刘佳奎为团长的评剧团仍有十几个人,进行一些自娱自乐的选段演唱,参加秧歌队演出,追求评剧艺术和往日的辉煌。出身于梨园世家的冯继祥,攻小生、老生行当,从村里调到宁河县毛泽东文艺宣传队担任主演和导演,后来担任宁河县评剧团团长、宁河县戏剧家协会主席,成为国家二级演员,天津戏剧家协会会员。他主演导演的评剧等戏剧,在天津市戏剧展演或比赛中7次获奖,全国戏剧展演或比赛中3次获奖,中央电视台戏剧比赛2次获奖。2010年,他导演主演的评剧《留住晚霞》参加了上海世博会。2011年他被天津市政府命名为“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评剧代表性传承人”。
  (魏永成)
  大八亩坨村业余评剧团
  大八亩坨村曾有过演唱河北梆子的历史,解放前夕村里的戏班子曾到东北的安东演出河北梆子《打金枝》、《蝴蝶杯》、《辕门斩子》、《大登殿》等。后来,通俗易懂、唱腔优美的评剧流行开来,逐渐成为村里人爱听爱看爱唱爱演的主要剧种。解放初期,艺人张崇山、张梦林、张元礼、张林山与兴家坨艺人胡廷福、马成柱、马景增、马从信等自发组成业余评剧团,逢年过节演出。上演的传统评剧有《王少安赶船》、《赵弼连借粮》、《回杯记》、《马寡妇开店》等。配合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参军入伍、贯彻婚姻法等,上演的现代评剧有《卖身还债》、《小女婿》、《刘巧儿》、《小二黑结婚》等。还排演了小歌剧《兄妹开荒》、《宝山参军》、《儿女的亲事》,快板剧《中朝兄弟亲》,小话剧《不要美国货》,小演唱《锯大缸》,双簧《打倒美国狼》等。
  1957至1958年修建密云水库期间,宁河支队评剧团中,本村张凤琴、张殿敏、李锡会为团里的青衣花旦主演。
  1960年到1966年“文革”初期,评剧团排演了传统评剧《秦香莲》、《凤还巢》、《绣鞋记》、《小借年》、《茶瓶计》、《杨二舍化缘》、《豆汁记》、《刘云打母》、《梁山伯与祝英台》、《苏三起解》、《玉堂春》等,现代评剧《夺印》、《会计姑娘》、《金沙江畔》、《野火春风斗古城》、《红色联络站》、《三月三》、《三丑会》、《红嫂》、《向北方》等,小歌剧《参军乐》、《余粮的风波》等。
  评剧团在“文革”中改为文艺宣传队,兼演京剧、歌舞等,演职员发展到60人。排演了现代评剧《智取威虎山》(中国评剧院本)、《红灯记》,现代京剧《沙家浜》以及《智取威虎山》折子戏。期间,代表任凤公社慰问各村队,跟随宁河县慰问团慰问海河工地、北京驻军以及境内清河农场等外属单位。小歌剧《喜事新风》,歌表演《抗旱战歌》(王少明、张殿良创作)参加县、市农民文艺调演,双双获奖。1968年底代表宁河参加天津地区农民文艺调演,18位演员表演出色,被誉为“十八棵青松”。男演员是张殿洪、张殿岐、王少明、王瑞峰、王洪成、王仲田、张俊芳、张贺祥、杜学信、李春延,女演员是崔月坤、李秀芬、张殿荣、张尔珍、张洪芳、张洪霞、张淑萍、李汝珍。
  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文艺宣传队失去了大型文艺活动条件,只能进行小型文艺演出。随着震后生产生活的恢复,演出活动逐步增多。1979年,张殿良、石瑞生作曲,张富俭导演,张富俭、董在会、付占运演出的舞剧《玉荷配》获天津市文艺比赛创作演出一等奖。张殿良作曲的小合唱《请到山里瞧一瞧》获全国声乐比赛铜奖。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评剧团复排了评剧《秦香莲》《绣鞋记》《茶瓶计》,新排了《花为媒》和《三看御妹》片段,在县评剧团指导下,新排了《乾坤带》《闹严府》。1986年代表任凤乡参加宁河县首届乡镇企业文艺汇演,张殿良创作的民乐小合奏《乡镇企业之歌》,张俊芳创作并演奏的笛子独奏《春到七里海》,王少明作词、张殿良谱曲的男女声二重唱《报不尽的恩唱不完的歌》均获创作、演奏(唱)优秀奖。
  20世纪60至70年代村演员有近20人(次)参加县文化馆举办的文艺骨干培训班,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戏剧、音乐、文学水平。1969年至1986年为县评剧团培养输送了张富俭、张士平、张洪涛、张维霞、张洪娟等5名演员。
  20世纪90年代是村评剧的低谷时期,文艺队伍老化,后继无人。之后,村里扬长避短,发挥特色,改为老年文艺队。先后举办了“骏马迎春”、“孝亲敬老”活动,慰问敬老院、老党员、老干部、烈军属代表。村校联合演出了评剧《花为媒》《茶瓶计》《金沙江畔》选场、片段;小演唱《拜年》,歌曲《浏阳河》,京韵大鼓《重整河山待后生》,曲艺联唱《再不走那道老车辙》,民乐《东方红》等。2004至2006年,文艺队连续3年在本村举办“七里海之春”评剧专场,应邀参加演出的有汉沽区桥沽村、塘沽区宁车沽、北辰区刘快庄、芦台农场小海北评剧团、东丽区华明镇、天津市农垦局潘庄农场、宝坻区大唐庄和本县王台子、小八亩坨评剧团。演出的新派、白派、花派、张派、魏派、马派名家名段,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
  2005年夏季,廊坊砖厂厂长张洪国、张洪涛兄弟俩捐款,县文化局主办,在芦台大剧院广场举办了村评剧消夏专场演出。村老年文艺队演唱活动,受到媒体关注,2006年6月1 1日《天津日报》刊登《农民写、农民演、农民看、农民乐一有这样一支老年文艺队》,报道了文艺队的事迹。同年7月,文艺队参加天津市老年文艺比赛,队长王恩浦创作、艺术指导王少明改编、副队长张富俭导演的天津快板《洒向人间尽是情》获优秀奖。2008年文艺队6名演员参加宝坻区电视台评剧小海选,马明平演唱的评剧《李双双》中的“走一洼来又一洼”获得一等奖,王瑞峰、付洪芹分获二、三等奖。
  2009年,热衷于评剧事业、曾是村评剧团演员的张洪国、张洪涛兄弟俩捐资20余万元,在天津中国大戏院举办《全国首届网友联谊评剧义演》,东三省、京津冀、鲁苏沪业余评剧演员到津献艺,村文艺队王瑞峰等演员参加了义演活动。
  共和国诞辰60周年之际,村老年文艺队被七里海镇党委、镇政府命名为“七里海镇大坨村海韵艺术团”。艺术团仍坚持以评剧为主、形式多样的原则,排演了传统评剧《包公赔情》、《花为媒》、《祥林嫂》、《啼笑因缘》、《半把剪刀》、《无双传》、《牧羊圈》、《三看御妹》、《回杯记》、《刘姥姥》、《人面桃花》、《井台会》、《刘伶醉酒》、《凤还巢》、《打金枝》、《孔雀东南飞》、《包公三勘蝴蝶梦》选场和选段。现代评剧《夺印》联唱,《向阳商店》、《杨三姐告状》选段。以及京剧、河北梆子、黄梅戏、豫剧选段,小演唱《小拜年》、《兄妹参观》、《宁河名人赞》、《七里海四季歌》,秧歌剧《夫妻识字》等。2011年排演了新戏《柜中缘》、舞蹈《丰收舞》、独唱《七里海美》等。
  戏曲进校园活动中,村海韵艺术团协助大八亩坨小学开办了戏曲班,排演了评剧《夺印》、《会计姑娘》、《花为媒》、《金沙江畔》选段;京剧《沙家浜》中“军民鱼水情”、“智斗”选场。
  村评剧团在衰落时期,各级领导、演员、观众给予关注和支持,使村评剧艺术以及多样化的艺术形式得到发扬光大。村镇领导多渠道为海韵艺术团筹资近10万元,前老年文艺队队长王恩浦捐款1万余元购置乐器书籍,团长、导演等人捐款2万元建成大型舞台。全和照相馆多年为剧团拍照、录像、复印不收费,为剧团节约资金几千元。
  从解放初期的评剧团,到“文革”时期的文艺宣传队,从低谷时期的老年文艺队,到艺术多样化时期的七里海镇大八亩坨海韵艺术团,始终有一批孜孜以求的文艺骨干支撑着文艺舞台。老团长张殿岐饰演正面人物《夺印》的何文进、《金沙江畔》的谭文苏、《野火春风斗古城》的杨晓冬、《红色联络站》的周洪亮,还反串花脸《红灯记》中的鸠山。老演员王洪城以做戏著称,《秦香莲》中饰演包拯,可与专业团媲美。已故主演王瑞峰人称“小马泰”。女主演孙华莲自学成才,集新、喜、花、鲜、白诸派于一身。王玉荣为培养新演员让出主角甘当配角。已故丑角老演员张林山,唱念做舞酷似中国评剧院的陈少舫,成功塑造了《绣鞋记》的县官、《苏三起解》的崇道公、《野火春风斗古城》的高大成、《红色联络站》的吊眼狼。已故老导演张崇山反串饰演《凤还巢》丑大姐程雪雁、《夺印》的陈景宜,与张林山、张凤琴在《三丑会》中分别饰演胡阴阳、孙铁嘴三仙姑,每每演出,看得观众前仰后和。主持人孙敏精通民族、美声、通俗三种演唱。鼓师张殿良多才多艺,成为天津市农民作曲家。鼓师王森林能一人击打鼓、锣、钹、小锣四种乐器。
  至2013年,七里海镇海韵艺术团有演员40余人,设评剧、花会、广场舞、民乐四个队,现代音响一套,灯光、布景、服装、道具完备,另有大型舞台一座。
  (王少明)
  鹤翎会
  潘庄在北宋时为交通重驿,自古以来思想开化,文脉兴盛,群众性的文化活动比较活跃。鹤翎会高跷于每年农历正月二十七至三十日“火神圣诞”出会。相传清初康熙年间潘庄失火,烧了半个庄子,损失惨重。事后,由士绅、富豪、商号捐资建了火神庙,次年,开始全村的酬神活动。此后,成立了七道花会,鹤翎会高跷就是其中之一。大约在清道光年间(1821—1850)此会既已存在,推算至今已有300余年。
  鹤翎会高跷自1946年最后一次演出到1988年中断40余年,1989年时任潘庄文化站站长吕殿增,根据数位当年参加演出的艺人们追忆、挖掘、整理,将失传近半个世纪的鹤翎会高跷得以恢复。1989年9月20日参加了第二届中国艺术节开幕式,朝鲜人民共和国艺术团的艺术家们观看后,感叹不已,声称中国传统的艺术是无价的瑰宝,是中国的骄傲。
  此会由八个少年扮演的汉钟离、吕洞宾、张果老、李铁拐、曹国舅、蓝采和、韩湘子、何仙姑。行会时,均踩2.8尺的高跷,身着彩衣,分别身挎以藤胎、绸绒、翎毛等制成的四只鹤、四只孔雀演出。仙鹤长、高各1米,孔雀尾长约1.5米,用铅丝和竹篾扎制成胎具(胎具中间有上下圆形通孔,演员从中穿过,将胎具用绳挎住双肩,并在腰间系牢),胎具外饰绸绒、羽毛,仙鹤做成可伸展收拢的活动翅膀,孔雀尾羽上下摆动,左右开合,并装设小灯泡,以增强“仙鹤展翅”、“孔雀开屏”的实感。八仙手持的道具是:汉钟离左手握芭蕉扇,右手执拂尘;吕洞宾左手托宝葫,右手执拂尘;张果老左手抱渔鼓,右手执拂尘;铁拐李左手托葫芦,右手执拂尘;曹国舅左手拿檀板,右手执拂尘;蓝采和左手握横笛,右手执拂尘;韩湘子左手执花篮,右手执拂尘;何仙姑左手抱荷花,右手执拂尘。这些道具制作都非常精致。而且道具中还装有机关,如:在庆寿献宝时,汉钟离的扇中,竟弹射出小鸟“长寿鹂”,孔雀开屏时连连娇鸣,更增添了玄妙气氛。
  此会在夜间演出时更为精彩。演员和服务人员换上造型精美的手灯,背灯和潮落灯(灯冠呈八角形宫灯式,下部有长2米的红色木杆,由随会人手执,伴行于演员之侧)。再加上孔雀、仙鹤身上装设的各色小灯泡,灯火辉映,煞是好看。同时,还点燃松香末,使之烟雾弥漫,更增添了云霭之感。故而又有“灯景会”之称。
  出会时前有门旗两面,开道大锣两面,会头二人,分持手旗和小锣,持手旗者调度队形变化,持小锣者指挥乐器奏或停,其后是八仙演员,再后是两笙、两笛、两唢呐组成的伴奏队伍。
  此会是天津高跷中独具特色的。它与一般高跷不同,首先,并非演员自带两锣两鼓那种边奏边演的形式,而是另有伴奏乐队。同时,伴奏乐器改为唢呐、笙、管子、曲笛、萧等吹奏乐,乐声舒缓悠扬,静雅清幽,一反高跷中三点、快三点、六点等紧凑火炽的气势,使观众从喧闹气氛中,顿然进入另一种境界。高跷演唱并重,除了《渔家乐》是一般歌词外,其他《庆寿》、《元宵佳节》、《太平年》等,不但与“八仙庆寿”情节有关,而且曲调舒展,带有“昆曲”韵味,歌词亦较典雅。如《庆寿》:“家住在蓬莱路遥,见几处青松碧桃,驾祥云来到此……”歌唱时雅俗共赏,为人喜爱。音乐停奏时,八仙开始献“宝”。
  汉(白)“吾乃汉钟离,头打双发髻,来此把宝献,献出长寿鹂。”
  吕(白)“吾乃吕洞宾,乃系唐朝人,来此把宝献,献出柳道人。”
  张(白)“吾乃张果老,骑驴过赵桥,来此把宝献,献出驴一条。”
  李(白)“吾乃李铁拐,大闹东洋海,来此把宝献,献出仙人来。”
  曹(白)“吾乃曹国舅,修炼几千秋,来此把宝献,献出大石榴。”
  蓝(白)“吾乃蓝采和,横笛手中托,来此把宝献,献出长寿歌。”
  韩(白)“吾乃韩湘子,花篮手中提,来此把宝献,献出鲜花来。”
  何(白)“吾乃何仙姑,天生慧根殊,只因这件事,奴才把家出。”
  八仙献宝完毕,表演队形不变,唱“太平年八宝重相见,洞门外落下群仙。”歌毕,汉钟离上前一步(白)“各位大仙听了。”众仙上前一步(白)“有。”汉钟离(白)“驾云过海。”众仙(白)“遵法谕。”唱元宵佳节游玩,举目抬头看,上有灯万盏,看灯而归,见灯光出现。这时场外人员做烟雾效果。曹、蓝、韩、何拉动控制绳,使仙鹤展翅,全舞结束。
  鹤翎会高跷服饰有:
  1.汉钟离鬅头髽髻、戴如意箍,挂二涛髯。穿红绸道袍,系绿色腰巾。
  2.吕洞宾头戴黑色道巾,系红色绸条,挂黑三髯,穿黑缎八卦衣。
  3.张果老戴缃色员外巾,系蓝色绸条,挂白五绺髯。穿缃色道袍,系紫色丝绦。
  4.李铁拐鬅头戴月牙箍,挂黑一字髯(有吊搭)。穿黑色道袍,系红色丝绦。
  5.曹国舅戴桃展纱帽,挂黑满髯,穿紫色官衣、玉带。
  6.蓝采和孩发、垛子头。穿蓝色绣花道袍,系粉色丝绦。
  7.韩湘子髽髻孩发。穿粉色绣花短袍,红色丝绦。
  8.何仙姑古装头,戴女鬓花,穿红色绣花女帔,粉色云肩。
  鹤翎会高跷道具的制作:
  1.孔雀内部骨架用铅丝和竹篾扎制,外用绿色单面绒包裹缝制。孔雀颈部用彩色麻丝剪短后按层次围粘。尾部用长短不等的孔雀尾翎装饰。艺人表演时,穿上绿色绒布制成的套裤(从木腿蹬板底下至大腿根部),再从孔雀背部圆孔进入底部圆孔,将孔雀提至腰间,把孔雀背部圆孔环上布带,交叉从背肩绕至胸前,再交叉穿进环内,绕腰一周,在腹部前系扣、绑紧。底部外沿用绿色绒布做围幔。
  2.仙鹤内部骨架用铅丝和竹篾扎制,外用白色单面绒包裹缝制。画成仙鹤形。艺人表演时,穿上白色绒布制成的套裤(从木腿蹬板底下至大腿根部),从仙鹤背部进入(绑扎法与孔雀相同),底部外沿用黑色绸料做围幔。
  3.拂尘八把。
  4.芭蕉扇扇面为双层,中间有孔道,上有口,内嵌一木制彩绘小鸟,可用细弹簧弹出。
  5.宝瓜为木制中空的瓜形,顶部圆孔中嵌一木制手拿柳枝的小仙人,可用细弹簧弹出。
  6.渔鼓为木制中空的圆柱体,上有口内嵌一木制毛驴,可用细弹簧弹出。
  7.葫芦为木制中空的葫芦形,上有口内嵌一木制仙人,可用细弹簧弹出。
  8.檀板为木制中空上部有口的长方形,上有口内嵌一木制石榴,可用细弹簧弹出。
  9.横笛竹制有孔,内有木制小鸽,可用细弹簧弹出。
  10.花篮用竹篾扎制。外饰粉绸彩绘,挂红丝穗,篮上口装折叠纸花。
  1 1.荷花用铅丝扎成荷花、荷叶形,外饰粉绸、绿绸勾绘。荷花瓣根部有细弹簧,可用主拉绳控制开、合。
  12.铁拐仗木制,外涂铁青色漆。
  13.瓶形背灯八只。竹篾龙骨,纱料蒙面,瓶身彩绘图案,瓶口接出一小形灯托和数只绢花,上配彩色灯泡,用贮于瓶内的电池供电,瓶腰及瓶底有布带,供演员绑扎在背上。
  14.潮落灯铁丝骨架,白纱蒙面,彩绘图案,内装彩色灯泡,下有木柄。
  15.高照灯。
  16.门旗。
  17.手旗。
  18.高跷腿,木制,全高1.35米,脚蹬板以下为1米。四对漆成绿色(孔雀踩),四对漆成黑色(仙鹤踩)。
  19.假腿,吕洞宾、曹国舅假腿穿彩裤,裤连黑色高底朝靴;汉钟离、张果老、李铁拐、蓝采和、韩湘子假腿穿彩裤,裤连夫子履;何仙姑假腿穿彩裤,裤连绣花彩鞋。
  此会已成为全国知名和天津特有的民间舞品牌。1990年被收入《中国民舞集成》。它以独特的表演形式、丰富的内容彰显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是研究中华传统舞蹈的现实载体。对其挖掘、抢救、保护,不仅能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更重要的是能够培育人们的道德情操,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吕殿增)
  七里海文化旅游节
  七里海风光秀美,水波荡漾,绿苇如茵,百鸟云集,鱼跃蟹肥。在清朝时“七里烟波”就是宁河八景之一,历代文人墨客前来览胜,留下许多千古传颂的诗篇。七里海的牡蛎滩、湿地等构成的特有景观,被考古界称为极其宝贵的天然博物馆。
  七里海文化内涵十分丰富,有红色文化、英雄文化、学术文化、创演文化、民间文化、帝踪文化、宗教文化、运河文化、农耕文化、湿地文化、食文化、酒文化等,积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存,以活态的方式延续至今,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区域文化体系。
  为打造七里海文化品牌,2008年以来,县政府在七里古海岸与湿地自然风景区、宁河县体育馆、芦台大剧院连续举办了七届“七里海文化旅游节”。每届文化活动有:名人名家走进七里海,文艺演出,出版七里海散文集,参观革命烈士于方舟故居、梁斌文学纪念馆、电视连续剧《红旗谱》拍摄基地等系列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作家、画家、摄影家来此专题创作。他们创作以七里海为主题的文学、音乐、美术、摄影类作品等在全国各大报刊及媒体发表,其中为七里海量身创作的歌曲《欢迎你到七里海》、《芦花情》等歌曲在津沽大地广为传唱。每届活动接待国内外游客累计达60多万人次,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
  每届文化旅游节都围绕一个主题开展活动,2013年7月1日在七里古海岸与湿地自然风景区隆重举办了庆“七·一”《寻路》剧组主要演员走进宁河暨第六届七里海文化旅游节开幕式大型文艺演出,主要演员演出了精彩的文艺节目,我县作家戴雁军创作的幽默小品《宰相家书》、戏曲表演唱《神歌唱响七里海》等节目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在历时5个月的活动中,还举办了“七里海魅力大舞台”10场综艺专场演出、“风光秀丽七里海”美术书法摄影展,宫廷画派爱新觉罗·梦玉、爱新觉罗·伯骧国画精品在展会上进行了展出。与天津日报联合举办“家乡七里海”有奖征文大赛、金秋十月河蟹垂钓大赛、农家欢乐游、参观红旗谱影视城和梁斌文学艺术馆、农民花会调演、“服务新农村、欢乐送基层”等十几项大型活动。
  七里海文化旅游节的举办,在本市乃至全国提高了七里海的知名度,已成为宁河县的文化品牌。
  (吕殿增)
  在七里海湿地拍摄的影视作品
  七里海作为国家级古海岸与湿地自然保护区,俨然一个大型天然摄影棚,秀美的自然风光和厚重的历史文化,为影视创作提供了丰厚的土壤,也吸引了大批影视剧组来此取景拍摄。
  电视连续剧《红旗谱》
  2003年,根据梁斌先生同名小说改编的二十八集电视连续剧《红旗谱》,由中央电视台、中视传媒和天津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著名演员吴京安、巍子等主演。为真实地再现剧中的历史原貌,《红旗谱》导演胡春桐和剧组工作人员对该剧的外景地进行了严格挑选。在小说的原发生地——河北保定地区的高阳县、蠡县、唐县等地,根本无法找到当时土屋土镇的环境和场景。当年的千里堤还在,可是滹沱河已经断水数年了……几经辗转,当他们来到宁河县七里海时,一下子被这里秀美的自然风光深深地吸引,剧组经过实地考察,最终选定七里海东海为该剧的外景地。在宁河县委、县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重新搭建了锁井镇和白洋淀水寨的主要场景,像砸钟、演武堂等场景的拍摄都是在这里完成,这片场景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之为“红旗村”。《红旗谱》剧组在七里海外景地拍摄结束后,宁河县政府将这里列入七里海旅游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投入资金和人力加以保护。
  随着《红旗谱》的热播,《红旗谱》在七里海的拍摄外景地成了许多游客来七里海旅游必看的一个景点。在这里不仅能欣赏到七里海秀美的自然风光,同时还能感受到剧中所描绘的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北方农村土屋土镇的氛围。2012年,宁河县政府又投资修建了“红旗谱纪念馆”。纪念馆以图片、塑像、实物及声光电等现代手段,全景展示了文化艺术大家梁斌的革命生涯和文学艺术成就,同时全方位展示了《红旗谱》故事内容,与电视剧《红旗谱》拍摄外景地相呼应,成为一块重要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也是七里海旅游的新亮点。
  电影《幸福秘方》
  2011年,中国文联音像出版社和七里海影视城(天津)有限公司联合拍摄了宁河县第一部电影《幸福秘方》。影片以七里海为背景,围绕寻找“七里海河蟹面”制作秘方的过程,书写了七里海本土的饮食文化及新农村青年创业、梦想和爱情的喜剧故事。这部电影由宁河县剧作家戴雁军担任文学编辑,“七里海的孩子”江海铭编剧并担任制片人,当时剧组资金不足,江海铭托关系找到了著名演员于月仙的电话,硬着头皮打过去,说明拍摄这部电影的目的是为宣传家乡七里海,弘扬七里海的饮食文化,于月仙表示出很大的兴趣,让他当晚将剧本传到她邮箱里。第二天,于月仙回电话表示愿意接拍这部电影,并不计报酬。原来,于月仙的丈夫是天津人,她是一名天津媳妇,接这个戏也是为家乡做贡献。接下来,著名喜剧演员李菁、何云伟、李建华、苗海忠、陈莲梅等也陆续加入,他们不计片酬,只是想帮助这个有梦想的七里海孩子圆一个电影梦,一个爱家乡的梦。影片在拍摄过程中也得到当地村民支持,听说是拍电影宣传家乡,村民都无偿提供道具和场景,许多群众演员耽误了农活义务参加拍摄。
  电影《幸福秘方》在宁河县委、县政府和县委宣传部、七里海管委会大力支持下,于2011年5月拍摄完成,2012年1月拿到国家广电总局发行许可证,县委组织部在芦台大剧院举行了试映活动,上映10场,观影人数超10000人。观众们认为影片真实地反映了宁河人民生活,宣传了七里海湿地文化和饮食文化,并引发了对幸福观的思考。该片最大的看点是贴近生活的故事情节、演员质朴的表演和七里海拍摄场景的真实再现,也希望把七里海电影坚持拍下去,把家乡的文化事业做大做强。《幸福秘方》在全国影院公映后,被优酷视频网站和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收购播出,并由成都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DVD产品。
  电视连续剧《寻路》
  2013年,中共天津市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天津广播电视台联合拍摄了大型史诗电视连续剧《寻路》。该剧是继《解放》、《辛亥革命》之后,天津市策划推出的又一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作品。《寻路》全景式地展现了从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至1932年宁都会议为止的5年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奋斗求索,为中国革命闯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伟大道路。曾创作过多部红色经典电视剧的王朝柱担任编剧,张多福、刘娟担任导演,许铂岑、刘劲、马晓伟等实力派演员主演。剧组行程万余里,沿着当年毛泽东和工农红军走过的中国革命红色之路,转战苏、浙、闽、赣、鲁和津、京、沪等历史事件发生地取景拍摄,力争为广大观众奉献出一部无愧于历史和时代的精品力作。片中有水、有船的镜头,几乎都是在七里海完成拍摄的。电视剧《寻路》于2012年9月21日在天津开机,并于2013年6月18日在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黄金时间播出。除此之外电视剧《风车》等剧组都曾在七里海取景拍摄;著名影星周星驰、张国立、陈思成、黄圣依;著名导演丁荫楠、何群、金琛等也曾来七里海参观考察,洽谈影视合作事宜。 (李学锋)
  古诗文选
  秦城
  李益
  惆怅秦城送独归,蓟门烟树远依依。
  秋空莫射南来雁,纵遣乘春更北飞。
  李益(748—827年),唐代诗人,字君虞,甘肃武威人,进士出身,曾任郑县尉。后辞官游历燕蓟地区,并在北方从军多年。古雍奴之地,是边关战场,其诗中充满战争烽烟。
  注:秦城,战国大将秦开所筑,在宝坻蓟运河南岸,今存遗址。
  幽州
  李益
  径戌在桑乾,年年蓟水寒。
  殷勤驿西路,此去向长安。
  注:上述两首诗摘自《天府广记》。
  渔阳
  杜甫
  渔阳突骑犹精锐,赫赫雍王都节制。
  猛虎飘然恐后时,本朝不入非高计。
  禄山北筑雄武城,旧防败走归其营。
  系书请问燕耆旧,今日何须十万兵。
  杜甫(712—770年),唐代大诗人,字子美,祖籍湖北襄樊,后迁河南巩县,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史称“杜工部”。
  注:本诗反映安禄山、史思明在幽州、渔阳叛乱时的情景。“雍王”,藩镇节制管控古雍奴,今武清为雍阳。
  渡桑乾
  贾岛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贾岛(779—843年),唐代诗人,字浪仙,北京房山人,曾入佛门为僧,法名无本。历史文献记载,为僧时曾经在芦台南六里蓟运河东岸的雾台寺居宿。
  注:桑乾水,发源顺义桑乾岭,与白河、蓟运河交汇入海。古称雍奴泽水,后易名浑水、芦沟水、永定河,即今永定新河。
  寻贾岛旧日居
  马戴
  寒雁过原急,渚边秋色深。
  烟霞向海岛,风雨宿园林。
  俱住明时愿,同怀故国心。
  未能先隐迹,聊此一相寻。
  马戴,唐代诗人,字虞臣,太学博士,晚于贾岛,其慕贾岛之才,在幽燕滨海地带寻贾岛浪迹之地的旧居,诗中充满滨海水乡景色。
  芦台峭帆亭
  张斛
  高秋客未还,何处望乡关。
  乔木苍烟外,孤亭落照间。
  雨晴山觉近,潮满水如闲。
  自断峒阳路,归云不可攀。
  张斛,北宋武陵太守,字德容,渔阳人,善诗。他因公在芦台,被金国扣为人质。此诗是张斛困居芦台所作忧国思乡的悲歌。“峒阳”是他的家乡。
  峭帆亭
  张斛
  沙边凉雁叫霜青,月满沧洲滞使星。
  旧日桃花红如梦,夕阳一角峭帆亭。
  注:诗中的“沧洲”不是地名“沧州”,而是泛指滨海地带。“滞使星”指张斛被困滞芦台,是带着朝廷使命不能回朝复命了。此诗载于《万首论诗绝句》。
  绝句
  宇文虚中
  秋风吹鬓感登台,岂料图书起祸胎。
  泣血孤臣家万里,芦旄落尽不归来。
  宇文虚中(1079—1146年),北宋资政殿大学士,字叔通,是张斛的诗友。此诗是他陪同康王赵构往返三次赴辽,途经芦台滨海,怀国思乡的悲歌。诗中“图书起祸胎”,指他主持的翰林院。“秋风吹鬓感登台”,说明宋管芦台场时曾登临芦台。“芦旄落尽不归来”,指芦台原来宋朝的旗帜变换了。
  燕歌行
  刘因
  蓟门来悲风,易水生寒波。
  云物何改色,游子唱燕歌。
  燕歌在何处,盘郁西山阿。
  武阳燕下都,岁晚独经过。
  青丘遥相连,风雨隳嵯峨。
  七十齐郡邑,百二秦山河。
  学术有管乐,道义无丘轲。
  蚩蚩鱼肉民,谁与休干戈?
  往事已如此,后来复如何?
  割地更石郎,曲中哀思多。
  刘因(1249—1293年)元朝理学家,字梦吉,号静修,河北容城人,曾任右赞善大夫。他希望人民安生,怒则相争、和则割地的时代不再重演。“曲终哀思多”是诗的缘由。“割地更石郎”指石敬瑭割献燕云十六州给契丹。
  注:此诗选自《天府广记》。元朝一统天下,北京定为元朝大都,众水交汇的古代巨泽七里海,战火烽烟全无,成莺歌燕舞的富庶之区。
  初至都下即事
  赵孟頫
  海上春深柳色浓,蓬莱宫阙五云中。
  半生落魄江湖上,今日钧天一梦同。
  尽日车尘马足间,偶来临水照愁颜。
  故乡兄弟应相忆,同看溪南柳外山。
  赵孟頫(1254—1322年),元朝书画家、文学家,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水精宫道人,湖州人,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1286年召为集贤直学士,官至集贤直学士、翰林院学士承旨。行世书画作品很多。此诗为初入大都时观滨海景色而作。他是廉希宪府上朋客。
  芦台圣母庙弦辞
  高承珽
  我击鼓兮,潭如神之来兮,七十二沽我牲牢兮。既荐神之去兮,九十九淀煮水兮。海堧纷万灶兮,青烟鱼龙安宅兮。风雾毋作,诏我民兮。报祀有恪。
  高承珽,明宝坻县令。
  注:“圣母庙”指盐母庙,始于五代。“潭”指曲和鼓乐的深邃幽远,伴神而来。“牲牢”,这里指用七十二沽水煮盐,盐为贡品,牲牢是贡盐。九十九淀和七十二沽都在古雍奴泽薮之内。“海堧”,指滨海的空地。“报祀有恪”,指对官盐贡品要恪守规矩,恭谨行事。
  食银鱼
  高承珽
  一束冰簪出水痕,芦台霜信蛤山根。
  只愁糁附油蒸惯,食法盐厨试细论。
  注:霜信,指霜降下霜和潮汐的信息。银鱼为蓟运河及七里海之特产,霜降后见冰凌时开始肥美,冬季凿冰取之最佳。“蛤山”在蔡家堡浅海中,银鱼繁衍之地。“糁附”,用米粉涂糊在鱼身上。
  涝
  牛鲁
  渠阳积淫雨,夜汛冲长川。
  茫洋满城东,遂令民无年。
  移家宿巢木,鬻产租鱼船。
  谁上悯灾疏,排闼号旻天。
  牛鲁,明进士部郎。
  注:“渠阳”,也叫“渠梁”,指古梁城,今宁河镇。“无年”,指无收成之年。“排闼”,推门,撞开门。“旻天”泛指秋天。
  七里海赋
  冯城
  伊水德之灵长,运自然之妙有。流而为江河,蓄而为泽薮。洸洋自恣,或水击三千,芥慸(音帝)不存,或胸吞八九,兼包造物之权,喷薄才人之口。湎雄风于朔漠,浪拍渠梁。穷远目于荒原,气蒸畿右。非湖非渚,略仍七里之称。为浍为川,实总众渠之首。故以海而为名,宜其广而能受也。
  乃瞻形势,爰溯穷荒。洪源漠漠,巨浸堂堂。渺弥地轴,浡潏天纲。据坎源之正位,览兑泽之回翔。喷喝通呼四野,泱漭溢乎中央。于廓何年?远擘九州之派,委输不尽,长居百谷之王。
  当大雨之时行,遥添浩渺。合细流之屈注,倍极汪洋。虽约循具畔岸,终难得而测量。于是灌海通波,引流赴渎,辟彼沮洳,荫兹原陆。曲里后海缘其隈,淮淀宁沽滨其足。旋折则浦漵潺湲,渟浤则泃淋交属。堪火耨而水耕,兼沟荡而潴蓄。紫澜秋涨,归其壑者不忧泛滥之灾。碧港潮平,播为河者更作提封沃。岂特决之使道,冲风与骇浪同安。抑且生也无涯,百产偕四时并育。
  故其为物也,则有:元鸜、白鹭、鸿雁、凫鹥、鴽鹅、鵁鹳、鸽鸹、鸬鹚。朝发河海,夕宿江湄。随波澹淡,唼藻游嬉。鳣鲔依蒲而瀺灂,蛟虬跋浪以夔跜。纵鲸鲵于沆漾,跃鲮鲤于涟漪。鼓匼窟而掉尾,乘迅澓以扬鬐,鼋鼍鱼鳖之乡,延缘澶漫。芦苇蒹葭之渚,蓊蔚参差。鳞翮飞潜,包洛空濛之域。菹丛绵邈,纷敷云汉之涯。登白蘋兮骋望,乃宛在乎中坻。
  尔乃海甸春融,风烟澄旷。柔橹轻摇,扁舟徐放。既击汰以扬聆,亦浮渊而狎浪。惟极浦兮逍遥,发扬阿兮浩唱。羌日暮兮忘归,看布帆兮无恙。万顷泛琉璃之宇,人在镜中。一苇穷渤澥之遥,船从天上。寂寥良夜,寒星皎月。平铺杂遝群灵,翠盖金枝摇飏。此皆缘胜景之恢闳而寄远游豪荡者也。
  至若雨昏海角,云暗溪头。广漠无人之野,桅樯独夜之舟。彼含沙而伏莽,或循江而习流。胠箧萑苻之泽,椎埋水草之洲。想前朝之丧乱,动估客之凄愁。叹沧桑其屡易,慨陵谷之经秋。今则澜安北陆,风畅上游。扫瀺枪于绝塞,涤狼豕于荒陬。览川原之膴膴。等江汉之浮浮。扁艇随湾而接舳,黍稷垂颖以盈畴。是则兹海之环汇,实为远澨所经由。又何怪乎吐纳灵潮拓郊墟而永奠,降望大壑禀元气以长留也哉。
  乱曰:积水滔滔,草莽莽兮。巨野横溢,气激荡兮。旱乾潦溃,随消长兮。下为污泽,庶得养兮。左右游波,平如掌兮。原泉灌注,任深广兮。群沽湮淤,资涤荡兮。报垦增赋,策终枉兮。秋水时至,遭沉泱兮。固执利导,演膏壤兮。
  解读:啊,看那赋有水的天性的神异长者,他运用大自然微妙的本能,流动就成为波涛滚滚的江河,蓄积就成为浩渺无边的大泽。它汪洋恣意地流淌,大水冲击三千多尺,使细微的梗塞之物一点不存,被它胸中吞没了十之八九。这水包容了天地造物的大权,它的功害涌现于才子的口中。怀想雄峻的大风在北方沙漠地带刮起,水藉风势浪涛拍击着广大的梁城地区。极目远望北方荒漠的原野,水气蒸蔚在京郊的东方。这水既不是广阔的大湖,也不是小面积的水渚,大略仍以七里称之为海。七八月的雨水流集此间,水满又流到各条河川,它实在是汇总各个渠道的首领。所以把它以海冠名,正因为它水面广阔而且能够承纳呀。
  让我们看看这里的形胜,于是就追溯到极远无边的荒野。你看宏大的波涛密布,盛大的水流汤汤,旷远深湛蔓延于大地,沸腾汹涌接连到天际。易卦说“坎为水”,七里海是坎之正位。易卦又说‘兑为沼泽’,七里海是一个大泽,所以它承受了众水的回流。水的潮汐通于四周原野的渠沟,水的浩大溢满了七里海的中央。啊!开拓这处的水利要等待何年?让它擘画九州的河流,像曹操开渠自滹沱通流水一样,开辟这样的水运,用来转运货物是没有穷尽的,那样,这七里海就能长居百水之王了。
  当大雨到来的时候,远望七里海注满了大水。再加上各个沟渠的细流弯弯曲曲地汇入加倍地扩大了水域。即使顺着屈曲弯回的岸边巡行一周,也难以测量出面积的大小。于是,水波通畅地泄入大海,引导各处流水齐赴大的河川。广辟低洼湿润的地带,滋润着这个地区的原野和陸地。曲里海后海临近七里海弯曲的水边,淮淀和宁车沽等村庄接近七里海边缘,像是它的脚下。回旋转折的水溪缓慢,积水腾涌的地方则水声交响不绝。七里海这个地方,烧柴和种植水稻,当稻草并长后,再灌水使草死稻长。藉着水势可多挖田间沟渠和筑些陂塘蓄水。秋水暴涨,阳光照射着泛出紫色的波澜,流向沟壑再也用不着忧虑泛滥成灾。深碧色的水港待潮时与岸齐平,散布流入各个河道更可以积土封堤,使两岸成为沃土。岂只是为了除去壅塞,使水势疏通,使呼啸的大风和拍岸的骇浪都安然无恙,而且生机无穷无尽,使百般的物产一年四季都受到七里海的哺乳育养。
  在七里海栖息和回游的动物,鸟类则有元鸜、白鹭、鸿雁、凫鹥、鴽鹅、鵁鹳、鸧鸹、鸬鹚。早晨由各处的河海飞来,晚上就息宿在水草相接的岸边。随着水波的动荡漂浮,吞食各种水草相游戏。鱼类则有鳣鲔大鱼依附在蒲草根下,出没唼水有声。无角的母龙和有角的子龙踏踩着水浪在水中游动。雄的鲸鱼和雌的鲵鱼在深阔的水中纵游,银灰色体偏的鲮鱼和金鳞赤尾的鲤鱼在细小的水波中跳跃。那些大鱼摇摆着尾巴震动在水中的洞穴,又乘着水的迅速回旋扬露出背鳍。这浩瀚的巨水,是鼋鼍鱼的故乡,水域深长而又宽广。这水中的小块儿陆地是芦苇蒹葭的生长之地,生长的茂密而又参差不齐。鱼儿潜游、鸟儿飞翔,包罗了七里海迷蒙的区域。那多水草的沼泽连绵邈远,七里海的许多小洲分布直到天际。登上长满水中浮萍的小洲啊!极目远望,却又好像在水中的高地。
  待到七里海春气融合,在风烟澄明空阔之时,轻轻地摇动着船橹,坐着小船慢慢地荡行。既扬起小船拍击着水波前进,又漂浮在深水中戏耍着浪头遨游。极力地划到远水之处啊,自由自在地游荡。发出古歌阳阿曲啊,尽情地歌唱。已经是日落西山啊,乐而忘归。再看看高举的布帆啊,安然无恙。万顷水波泛出琉璃的世界,人恍然在明镜之中。一叶扁舟划到渤海的远方,这船宛若来自天上。这寂寥的美好夜晚,在寒星皎月之下,平铺杂沓着闪烁着灵光。地下的花树像翠盖像金枝随风摇漾。这都是由于七里海胜景的宏阔,从而寄托远游者豪放旷荡的心怀啊。
  至于那夜雨昏黑的七里海角,乌云笼暗溪头,在广漠无人的旷野,常有高竖船桅停泊在七里海边的孤舟。这时,那些暗中害人潜藏的匪盗,他们顺着河流出没又习惯于水上劫持生活。在这盗劫和强暴聚会的沼泽里,成了杀人埋尸水草丛生的水洲!想到前朝的丧亡和祸乱,触动了多少商旅的凄怆和忧愁。慨叹沧海桑田的屡次变易,感念山陵深谷的几经春秋。现在水波平静在北国的原野,和风通畅在各河道的上游。扫净兵戈变乱在绝远的边境,洗清坏人破坏在荒凉的边隅。现在看看此地河川原野的土地肥美。等于河汉地区水流盛大那样。小舟快艇随着水湾航行相互接连不断,糜子高粱下垂着籽穗长满了田园。以上就是七里海汇聚了周围的水,并为水路远游者所必经由的胜状。这就难怪人们对七里海吐纳潮汐开辟土地的永远祭奠,更希望今后七里海所禀赋的生长物质的实体与日长存。
  七里海的水势盛大,草木生长得茂盛啊。广大的原野上沟渠纵横水流漫溢,水光云气在激扬动荡啊。无论旱涝决溃各种情况,都能随即消失不为灾患啊。停积沉淀的土质肥沃,众多地区都能得到营养啊。七里海左右游动的水波,平静得如手掌啊。原野各处的泉水灌流注入,多么深广也能尽量容纳啊。津东各沽的阻塞泥淀,完全依赖七里海的冲击涤荡啊。有的官吏上报开垦七里海荒地之说是可以增加田赋,这个计划终于落了空啊。秋天雨水和山川之水到来时,便会造成严重的水患。不如藉此形势向有利方向引导,使之演变成肥沃的土壤啊。
  冯城,乾隆三十五庚寅恩科(1770年)举人,南海人,和知县关廷牧是同乡,拣选知县,受关廷牧的聘请,于1779年来宁河县编县志,任分纂。他所写的《七里海赋》是唐宋以来影响深远的“文赋”,运用律、韵自由,有散文风味,其议论、说理、叙述、描景形象、生动,文字清新流畅,富有诗的韵味。
  注: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首部《宁河县志》把七里海列为八大胜景之一,曰:“七里烟波”。称“西南五十里,有巨泽名七里海。东西二十余里,南北十里许,宣泄王家雾,筐儿港兩减河坝外之水。上下引河有五,其尾闾入蓟运河而归海。当夏秋雨积时,沧波浩渺,一望无涯,名之曰海,诚匪谬也”。
  七里海
  张世泰
  渠梁自昔夸雄封,西南巨浸天蒙蒙。
  七十二沽各盘绕,逶迤地脉相联通。
  青龙湾接筐儿港,汇此七里何奔潀。
  上游后海注曲里,尾闾宣泄量则充。
  梁城久已号泽国,旱涝岁至烦人功。
  讵知此地极渟滀,敷施翕受如虚衷。
  称名虽小利自溥,应悟大泽神包容。
  涵虚滉漾渺莫测,波光一碧上下同。
  沧溟渤澥肆汪濊,览此汨汨摇心胸。
  望洋取次发浩叹,掀波激浪翻鱼龙。
  有时风雨老蛟泣,光怪往往惊儿童。
  帆樯出没等飞鸟,咫尺万里排长风。
  八门五河亦奚有,宁沽淮淀分西东。
  我来访古到海岸,传说尚足骇愚蒙。
  当时春夏盛霖雨,平川曲港皆朝宗。
  茫茫委注尽寥廊,水天荡漾浮青空。
  迩来废兴三百载,欲寻遗迹将安从?
  桑田斥卤几迁徙,毋乃近利归老农。
  张世泰,河北顺德府人,和冯城为同科举人,受聘为乾隆版《宁河县志》分纂。
  七里烟波
  徐堂
  枫宸臂画计民安,捧节臣邻未解鞍。
  水自地中归渤海,恩从天上出金銮。
  跳波鲋鲫皆观化,浴日鸬鹚亦解欢。
  芦荻萧萧明月夜,漫同二十四桥看。
  徐堂,乾隆十三年戊辰科(1748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从五品),河南开封府祥符县人,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调任宁河县令,乾隆三十年卸任,后升延庆州知州。他是任宁河县令进士中品级最高的翰林,学识渊博。
  注:“枫宸臂画”,指皇家统筹谋划,枫宸泛指宫殿。“捧节”,手拿着任命圣旨。“二十四桥”,在江苏省江都县的古代名胜。
  潮河银练
  徐堂
  涛光容与细风和,灌溉青青万顷多。
  源自卢儿峰底出,浪从麦子陌头过。
  千层绮缬浑如拭,一片晶莹岂待磨。
  谁道天孙能巧织,人间亦自有银河。
  注:“麦子陌头”指麦穗沽河湾,“千层绮缬浑如拭”形容水波如锦绣花纹,“天孙”指织女星。
  七里烟波
  余炳
  巨侵浑无际,争传七里名。
  波光涵上下,烟霭渺纵横。
  阡陌滋培广,河沽翕受宏。
  为传秋水至,不觉望洋惊。
  余炳,乾隆三十年乙酉科(1765年)举人,拣选知县,诸暨人,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受关廷牧聘请,任《宁河县志》分纂。
  七里烟波
  关上谋
  入望总弥漫,烟波互激湍。
  恩开三次利,势接五河宽。
  芦苇中人产,鱼虾上客餐。
  众流宣泄地,休作望洋观。
  关上谋,乾隆三十六年辛卯科(1771年)举人,与县令关廷牧是南海同乡,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受聘任《宁河县志》分纂。他写了许多题咏,这是其中之一。
  七里烟波
  关上谋
  苍茫千顷总澄泓,吐纳川流海作名。
  烟雾蒙蒙时雨过,澄澜渺渺午风轻。
  光摇碧涨龙蛇动,影倒青天日月行。
  遥看夕阳云水际,打鱼船过浪头生。
  注:此诗载于1987年《宁河县志译注》。“宁河八景”之一。当雨多水汇,极目无涯故以海名。
  七里烟波
  冯肇培
  似海因名海,非河恰引河。
  接连前后港,吐纳去来波。
  窟静鼋鼍宿,帆惊鸥鹭过。
  渔人能狎浪,万顷寄烟蓑。
  冯肇培,廪生,宁河人。
  注:“狎浪”,指习惯在水中搏击风浪的渔人。“烟蓑”,指身披蓑衣的打渔人。
  七里烟波
  董桂林
  沽津瞰海隩,七里疏上游。
  淀泊互穿引,丽分如镜浮。
  极目肆汪洋,渺弥浩难收。
  云霞各蒸郁,渤燏凌沧洲。
  琉璃碧千顷,飒爽饶清秋。
  恬波淼无涯,羡彼鹭与鸥。
  依稀画图中,天际浮轻舟。
  董桂林,宁河人。
  注:“瞰海隩”指看海边的内湾。“沧洲”,泛指沿海近水的地方。“恬波”,指平静的波澜。诗中所言“七里疏上游,”正与清代所指七里海名称含义相吻合。
  七里烟波
  谈勤
  群流容纳渺无端,一望淙淙七里宽。
  远接北河多漭漾,势连东渤更弥漫。
  苍茫直压淮渔淀,澎湃平吞赤涧滩。
  宣泄倍宜参水利,烟波莫作等闲看。
  谈勤,庠生,宁河人。
  注:文中的“北河”,指北运河,其洪水通过青龙湾筐儿港入七里海宣泄。“东渤”,指渤海,古称渤澥。
  七里烟波
  李念祖
  茫洋巨浸海之滨,似海名传海已真。
  百道河沽秋水至,烟波七里浩无垠。
  李念祖,庠生,宁河人。
  七里烟波
  翟文台
  非海偏名海,波涛纵大观。
  渔村环水聚,蟹舍绕流寒。
  斜照随帆转,长天倒影看。
  笑他蓑笠客,身世一渔竿。
  翟文台,宁河人,《宁河县志》收录其《过杜相国故宅》、《登镇海台观海》和《梁城怀古》等多首题咏。
  注:“蟹舍”,俗称螃蟹薄子。
  杨七郎墓
  徐功
  宋室将军勇绝伦,英灵凛凛至今存。
  一杯遗土千年恨,百战神威万古尊。
  风急涛声悲壮士,月明葭影吊忠魂。
  野人亦自知加礼,不敢樵苏近墓门。
  徐功,邑人。
  (以上古诗文由高殿清选收并注释)
  于方舟诗词选
  遣怀
  其一
  前途举首正悠悠,冥想徒添无限愁。
  幸有余年堪努力,明年再看此方舟。
  其二
  收拾雄心消好春,胜将愁苦绕吾身。
  也求古今东西学,不作英雄不要名。
  静读
  数朵凤仙开欲笑,几篇古籍读将残。
  窗明几净思多快,国破民悬意转烦。
  凭窗观雨
  正是春残夏至时,纷纷小雨细如丝。
  窗前绿桠新于洗,天际乌云快似驰。
  吹面有风不用扇,遣怀无侣且吟诗。
  静观独享天然乐,无限生机启快思。
  感旧
  回首前尘沸淡重,呼号奔走究何为?
  我因救世茹艰苦,谁肯缘情论是非?
  多少故人齐落伍,几何壮志但成灰。
  而今学业全无就,惆恨前途无所归。
  初春遣怀
  日検风微春潮长,萧然遁处愈凄凉。
  无聊触景皆烦恼,有志难酬徒感伤。
  计指故人半零落,举头前路正卷茫。
  强向误中寻至乐,旧书几卷与徜样。
  寄健鹏弟
  计指于今四栽余,闷相慰勉怠相勖。
  几回共适殉真理,何日重逢决问题。
  坐看世缘思故友,愁披新卷感乖离。
  如能你我都不死,相会终当有后期。
  渡蓟运河
  东流蓟运河,滔滔涌素波。
  回环尽终古,不与世消磨。
  方舟歌
  苍茫大海中,方舟一叶如萍梗。帆樯了不具,问君何以济群生?昨夜风涛多险凶,浪如山倒势排空。方舟卷入漩涡中,探得世路不着行。波涛来益烈,风雨阴寒夜。几许同行逐浪休,方舟飘泊无处歇。狂澜四面严相逼,群生彼岸须舟亟。方舟负任一何重,方舟遭境一何逆!努力壮尔神,努力执尔舵,战胜眼前魔,何愁沧海阔!苍茫大海中,方舟一叶如萍梗。帆樯了不具,问君何以济群生?
  附记:佛家设慈航普渡,而今之习用语,亦恒以今世为过渡时代。茫茫宇宙,芸芸众生,何时不在过渡?而过渡时代亦何曾有自己时乎?以方舟名,窃以渡人之舟自期也。而入世之初,已遭颠扑,瞻望前途,如何自奋乎?亢歌数句,聊用自警,非敢言抱负也。
  当代文学作品选
  家乡有个七里海
  说起家乡宁河县,真的,幸亏有个七里海,不然,真不知她以什么示人。芦台古镇风貌不再,美丽田园风光难觅,余下的景物还有什么呢?我真的说不出来。
  本来那条宽阔如江的蓟运河,在我记忆里是那么美丽:两岸芦苇丛生,水鸟戏弄芦花。白日船帆竞发,夜晚渔火映天。这景象被我无数次写进文章。到了晚年回去一看,天哪,这条记忆中的母亲河,竟然只剩下一条枯瘦水流,河两岸河面上景致都不见,仿佛一个经历生活磨砺的老人,秃发缺齿地喃喃诉说着她年轻时的美好时光。看到此情此景,别提多伤心了。
  就是在这时候,知道我的家乡,还有个七里海。从此,它就成了我的牵挂、我的思念,成了我夸耀家乡的资本,成了我邀请友人的唯一理由。这时候作为宁河人的我,只要说起七里海就口若悬河,底气跟云南人说洱海一样足,声调跟无锡人说太湖一样亮,我相信说的时候我的眼睛会放光,说不定还因兴奋脸上皱纹会展平许多。我想肯定是这样。
  由于我少小离开故乡,对于景物并非全知道,头次听说七里海,还是在十多年以前。媒体上报道,作家柳溪大姐过生日,朋友们陪她到七里海痛痛快快地玩了一天。我这才知道七里海。七里海到底啥样,我却想象不出来,只知道是在宁河县。
  第一次到七里海,则是在次年秋天,好友林希、谭成健邀请我们去天津玩儿,我就提出去七里海。那时的七里海很荒芜,岸上没有多少树木,一望无际的芦苇荡,在强劲的秋风中摇曳,雪白芦花随风飘扬,天空偶尔掠过雁阵,发出几声凄厉的鸣叫,越发显出原始蛮态。宽广的七里海水域,在秋阳中波光粼粼,像老人闪动的眸子,感觉是那么沉寂清冷。唯有那成群的螃蟹,兴奋地满地乱爬,用肢体表示友好,热情地欢迎来客。这情景让我找回童年,这情景让我流连家乡。
  又是一年秋风劲,又是一年雁儿归。我邀请林斤澜、姜德明、李国文、邵燕祥四位师友,再次来到家乡的七里海。尽管来也匆匆回也匆匆,却吃了一顿家乡饭,看了一眼蓟运河,让我这久违的游子,总算亲近家乡的土地,但是依然像个外乡人,因为未能回到我的生身地宁河镇,七里海距宁河镇还很远。返京当晚有师友来电话,夸七里海的蟹鲜美,赞汉沽镇的葡萄甜,他们说:“你老家是个不错的地方,很有点儿江南水乡味道,河沟多虾蟹多稻田多,还有七里海那么大的湿地。在北方真难得。”听后得意得我一夜难眠。后来有机会去了宁河镇,儿时记忆中的古镇景物,有的毁于“文革”,有的毁于地震,好端端的一个古老县城,如今成了破落的乡村,看后让我心发堵眼发酸,真后悔这次的冒昧探访,连仅存的美好记忆都消失了。从此,跟人讲家乡不再说杜阁老墓、老县衙门、渡船码头……而必说新结识的七里海。七里海是宁河县的标志物,七里海是宁河人的骄傲。家乡人夸耀的紫蟹、银鱼、芦苇草,其实就是七里海聚宝盆中老天赐予的三宗宝。七里海集中展示家乡美丽风情,七里海是乡亲递给来客的名片。这片京津地区的绿肺,若不是国家有意保护,七里海早成旅游胜地,直到近年有限度地开发,她才渐渐被更多的人知道。
  我真正以宁河人身份返乡,还是在两年前跟随众乡亲从北京踏上回家探亲之旅。当时正为一家出版社赶稿,书法家郭景兴来电话,让我跟他们一起回去,我毫不犹豫地关上电脑,跟随这位乡兄回老家。这次回家的感觉非常好。听的是家乡话,吃的是家乡饭,聊的是家乡事,认识了家乡人。打那以后有机会就回去,回去就带几位北京朋友,赏玩我钟情的家乡七里海。这时的七里海已经改观,在保持原始生态基础上,设计增添多处人文景观,比之我最初的几次来,更显得妩媚,更显得动人,更显得有种水乡韵味儿。特别是那种叫荆叶黄的树,在暖阳中闪烁金光,给七里海增添了富贵气,漫步在树林中的道路上,让人悠闲地获得一份尊贵。
  最近一次去七里海,是在壬辰年的初夏。由于即将开放旅游业,西海芦苇荡岸边增添了观景设施,天人合一,情趣极浓。远眺苇海可乘电瓶车,近赏苇景可乘游览船,玩累了有休憩之处,饥渴了有购物之店,七里海不愧为休闲胜地。特别值得称道的是,七里海大道那些灯盏,远看似飞翔的鸥鸟,近观如惺忪睡莲,在蓝天绿树映衬下,成了七里海一道新景观。比这更绝的是岸边,那座座精美小木屋,那张张挺拔遮阳帆,宁静与动感互映成趣,仿佛告诉每位游客,你完全可以由着性子,在这里或求静或张扬,七里海都会宽容地接纳。
  七里海东海去过多次,这次去依然无重复感。鸟岛比过去更加丰满,麋鹿园成了新的景点。无奈这天雨路泥泞,我腿脚不便未去麋鹿园,在我多少算是个遗憾。然而乘船去鸟岛的途中,突然一只雪白鲢鱼,跳跃到船上向我扑来,惹得满船人开怀大笑,有的说这鱼来认乡亲了,有的说这鱼来迎客人了,我却以为是鱼来告诉我,无论外边世界多么精彩舒适,最自在莫过于在自己故乡。在鸟岛观赏群鸟飞落景色,再次印证我的想法有道理。你看被我们惊扰的鸟儿,飞得那么劳累都不肯远去,一圈又一圈地在岛上盘旋,就是要告诉世人家乡最好。这大概就是所有动物的天性。
  这次去七里海观光,我邀请的居京作家,头次去的惊叹相见恨晚,二次去的惊喜变化太快,他们的共同感觉是,这块风水宝地太美了。距京城又只有一百多公里,想亲近水乡享受天然景色,一句话,要去就去七里海。我听后自然高兴,就打趣地说:“七里海还有蟹面呢,那味道天下难寻,这次未来得及吃。”朋友们听后愕然,这表情仿佛告诉我,就为这碗蟹面,总得找时间再来。
  (柳萌)
  七里海记
  初夏,雨霁风和,凉爽有余,小荷才露尖尖角,新苇初放俊俊容。我来到天津宁河七里海湿地,这个让我身移心动的地方。喧嚣、躁乱为之一扫,远心古意为之归来。吾始知,不启车舆,不知天下之大;不迁步履,不知家乡之美。自然就在足下,造化皆润目前。望水波而兴叹,听鸥鸣而情牵。于是心吟海赋,笔走河谣。
  自天津城区,东北行30公里,有一汪洋水淀,乃七里海也。《水经注》称之“雍奴薮”,清《畿辅》谓之“七里海”。其幅员近百公里,堪称泽国,北方之云梦也。据考五千年前,是为海岸。有出土12米之巨大鲸骨证焉,有出土近半米之长牡蛎壳证焉,此实证也。又有窈窕之说:一言此域出水怪,其怒可兴风雨,其害可吞家园,今之所谓鲸鱼也。又言此域出瑞兽,独角金甲,四蹄腾跃,祥瑞人间,震慑妖邪,今之所谓麒麟也。麒麟以降水怪,致使莽泽清和,百姓不复惊扰。民歌瑞兽,此地遂称“麒麟海”也。“麒麟”——“七里”,俗言俗传,久语久变,日久天长,音转而为“七里海”也。此乃“七里海”之因变由来,虽为传说,堪备一据,可待来日考证,其说不可不存也。
  当下风气,倡游。即大游之时也,狂游之时也,海游之时也,热游之时也。华夏名胜,九州山川,游者俯瞰,急登遑顾,其意匆忙纷扰,不可一尽。于是有谓:黄山以云胜,庐山以瀑佳,峨眉取其葱茏,华岳标在峻险。但,有几人曲径通幽、花明柳暗,知我天津宝地、宁河古岸,有一七里海也!此所谓“汉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不游七里海,谓之不知何以为游;不观七里海,谓之不知何以为景;不到七里海,谓之不知何以为仙境也。七里海一至,他景皆小,始知自古至今,何所谓“观止”也。
  七里海之游,一在水,一在鸟,终归于芦。
  八百米亲水走廊,称之为观海廊、观芦廊,看水看鸟看芦荡。凭栏亲水,风水盈胸,水波溅溅,风流习习,人似在帆下舟中,仿佛与日俱进,与鸟共翔也。收一天晴空,揽万顷碧水,远眺青芦落落,光影粼粼,芦在水中,水托芦起。初夏,苇芦尚嫩,恍若巫山女媚,浴身瑶池;洛水神娇,曼步琼波。凌起则裙飘袂举,微侧则衣软裳柔;依水似仙卧海榻,横天若佛睡云床。水也芦也,芦矣水矣;不知芦靠水生,抑或水靠芦养;苍茫一片,青翠浩渺,波起波伏,光映光掩,又恍若蜃宇海市,幻变无穷,此乃七里海之大观也。
  芦锥破冰于早春,苇条凌风于初夏;叶经雨而宽厚,枝随风而劲长(读音:肠)。逢时雄起,参差错落,粗服乱头;苍莽于水泽,威武于天下。此时,乘一叶扁舟,入茫茫水淀,河汊沟渠,纵横错交;芦丛苇滩,星罗棋布。橹之所行,楫之所触,总有“误入藕花深处,惊起一滩鸥鹭”的奇遇。春有白天鹅、丹顶鹤,洒然而至;夏有海鸬鹚、大苇莺,出入芦丛。群鸥时起时落,鸳鸯形影相随。千只精灵起苇中,若杂花生树;万点翎羽掠水面,似锦鳞腾空。鸭雁久伏,鹰隼偶至,浓彩重墨,淡写轻描;七里海群禽竞自由,七里海众鸟大画图。水为素卷,鸟作精灵,苇是魂魄也。无苇则水孤鸟单,魂魄顿失;有苇则相得益彰,美中增美;七里海之美无尽藏也。吾观芦以神往,吾观芦以心驰,吾观芦以品众生,吾观芦以思己命;不由长啸短歌,慷慨赋谣:虽不参天,决然入地;不是大树,堪称劲草。无浮萍之阴柔,随风飘转;有沉竹之阳刚,盘定守节。生于泥水之中,挺立风浪之上。春夏无花,不与世争宠望;秋冬秀穗,甘与天待岁寒。芦管作笛,引征人以望乡;苇叶为粽,忧家国以思原。天兮地兮,古兮今兮: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唐绍忠)
  七里海博物馆
  世人相传,七里海是“得水德之灵长,集自然之妙有”的一方宝地,以“古、野、博、美”著称,游众跃然。可是这里的古奥史迹、野旷景物、宏博知识、妙美情趣却是太庞大了,几日、几周谁都难游个周全,更甭讲了解个透彻。笔者10多年来到此地采风写生近20次,也只能说对这里有所认识,绝不敢轻言相熟,要想谈点什么,还得更多更深入地下些功夫。由此便觉得,从大多数游者需要着想,还是应该建立一座七里海博物馆为好,可以先通过图表、文字、模型、标本、微缩景观等展示,让慕名而来的朋友们,提前对七里海的概况有个较全面的了解,然后再按照不同的需求,引领他们去实地参观、赏玩、考察,以便留下深刻的印象。此念近来思之则甚,正好借此次采风机会,不避浅陋,谈些想法,供有关方面参考。
  任何景区都需要有其突出的标志,在七里海,便是它的牡蛎滩,因其为世界著名三大古海岸贝壳堤之一,埋在地下已达7000多年,出土后被国际上的专家称为“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宝贵遗产,举世罕见”。如此令国人骄傲的景物,必须作为景区之冠,首先介绍给来访者,让大家先从展馆中有个细致了解,然后再去当年出土的野外探望,定会在大喜过望中,引发出更多联想。如果再配之展出七里海域内出土的文物“神秘水怪云鳁鲸骨”、“天下奇兽麋鹿角”,以及古墓城池迷阵等标本、模型,古奥气象叠叠显现,非他地可比。
  应该说,七里海主体还是它的“野旷”,“野”得繁茂、“旷”得澄澈,蕴有无尽神采。七里海早在1500年前已显盛名,历史记载那时即拥有九十九淀,汇百道河谷,布无垠烟波,水域辽阔,连片苇海达6万亩。由于湿地适宜,这里自然成为动植物极佳的繁衍栖息之地,经调查考证至今拥有的白鹤、天鹅等鸟类,有39科、182种;野生植物达41科、153种。真的是浪漫时空大地,任君遐想遨游。如果有座博物馆,先将这些泱泱景观一一展示出来,就是一部生命长卷。游人携着在馆内的所得,再去七里海内各处鸟岛、鹿苑、花堤、苇荡畅游,该何等充实、何样惬意。
  时代久远,七里海史迹亦多,如战国城址、秦代堤岸、唐时河道、宋之七郎坟、明清碑石等。更可喜的是近代爱国人物,在七里海留下众多光荣影像:周恩来总理年轻时,曾多次来七里海研读史籍,留下“周公屋”;天津共产党组织创始人于方舟,出生在七里海,这里有他的故居;战斗英雄武宏火烧敌船,有“将军渡”存世;世界著名数学家冯克勤,以“七里海人”自称,念念不忘苇淀和乡亲;红色经典名著《红旗谱》选中七里海,在此搭建了影视拍摄基地……如上纪念景物,经博物馆中先行介绍,再请瞻仰者去实地缅怀拜谒,又将会是多么庄重,动人心弦。
  七里海在明末即被冠名“七里烟波”,入“宁河八景”,诗文遍见,佳作凸显,尤以南海人冯城所撰《七里海赋》为名篇,被纳入县志。近日,津门诗界又多次来此采风,陆续有作品问世。就此,则更可在博物馆内建碑亭、碑廊、碑林,择优镌之传世,又是一文化景观。
  游者钟情七里海,已成旺势。本文之见出自真诚,呈奉之际得打油诗四句,书之如下:宏博浩渺七里海,古奥精深牡蛎滩。敬请建座博物馆,恭迎中外众游仙。
  (白金)
  倾听七里海的脉搏
  天津宁河七里海,一块古老广阔的湿地。初夏时节,展现出勃勃生机。5万多亩芦苇,一望无际。新枝嫩叶,轻柔绿透,微风吹过,如浪如波。久住京城,忽见如此景致,顿感心旷神怡。只一个半小时的车程,竟至今日才首次踏访,识之恨晚。
  七里海其实名气很大。它是我国唯一的古海岸湿地,是渤海后退之后形成的。这里的国内仅有、世界罕见的牡蛎滩,与美国圣路易斯安那州贝壳堤、南美苏里南贝壳堤,并称世界三大著名贝壳堤。悠悠数千年的遗迹,见证了我国沿海的海陆变迁,是我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古老只是它的历史,我们见识的还有它的现在。乘船游过8公里的水面,我们看到了七里海的和谐。船下绿油油的湖水,洁净而无污染。它浇灌和养育的各种农作物,以及水里的鱼虾蟹,都是无公害之物,其中多种,据说曾是北京奥运会的指定产品。这里出产的水稻,与小站稻品质无异。如林如海的芦苇,高大茂密,占七里海面积的70%—80%,放眼眺望,绿色满视野。此刻,它只作远处观赏之景,未见游船穿越其间。水面上只有风吹的涟漪,和些许飞翔其间的水鸟,并无游人丢弃的杂物。静悄悄的芦苇荡,如同一幅无声的风景画。
  热闹的地方是鸟岛。我们看到的鸟岛面积很大,占地150亩,在一个水库的中央。从另一码头换乘游船,大约10分钟即到。这天阴天,天气偏冷,我们穿着救生衣,抵挡了些许寒意。远看鸟岛,是一个带状的大土堆。乘船环行一周才发现,这个“长”在水中央的大土堆,其实是由一个个大小不一的小岛组成,上面长满了芦苇和水草,土堆边缘浅浅的水面,有各种鸟儿在啄食鱼类。船过处,眼前不时有鸟俯冲直下,娴熟而准确地叼起一条小鱼,得意地飞翔而去。当地作家于增会告诉我们,有的鸟食量很大,一天能吃一斤多,鸟多时一天能吃1000多斤。农民无奈,打又不忍打,只好放鞭炮,把它们吓跑。但过些时候它们又回来,它们依恋这片丰腴的土地。
  这里有鸟类180多种,有的把这里当作中转站,有的则长期留住此地。汇聚最多时有三四万只,黑压压一大片,遮天蔽日。我们船近一个小鸟岛,蓦然惊起近百只燕鸥,盘旋在小岛上空,一边尖叫却不远飞。老于说,它们是在看护岛上的小雏鸥。我们一看,岛上果然有许多刚出壳不久、小如婴儿拳头的雏鸥,在地上轻轻蹦跳着,“啾啾啾”地呼叫着。我们的船未敢停留,刚一驶离,盘旋的燕鸥立马降落岛上,抚慰受惊的小鸟。此一刻,我们仿佛看到一幅护婴图。
  七里海,更有护鸟善事可陈。七里海人着意建设的鸟岛有两处。上述150亩的鸟岛,是由原来的50亩扩建而成,另一处新建鸟岛100亩,也很有规模。他们还挖沟蓄水、实施万亩苇田保护等,使七里海周边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提升,吸引了更多南迁鸟类来此栖息或落户。
  我们看到,岛上有许多大树,是七里海人移植而来,还有一些大大小小的木桩,都是为了便于鸟的栖息。浅滩上还种了许多芦苇、香蒲和水葱等,吸引小鱼小虾,给鸟类提供食物。人造的高地、浅滩、水面和岛中湖,也为各类候鸟营造了生活空间。来这里繁衍栖息的鸟类,年年有所增加。据介绍,今年来此歇脚的鸟类增加了东方白鹳、白皮鹭、天鹅、白鹭、灰褐、大鸨等十余种具有保护价值的鸟类。正因此,鸟与人也日见亲善。有些鸟到了这里就不走了,在此长住,筑巢、繁衍后代。如燕鸥,每年5月初在此下蛋,5月底孵出幼鸟。我们欣逢其时,上述所见即是我们的荣幸。
  人与自然的亲善,可见亦可闻。细心倾听,我们仿佛感到了自然的脉搏。脉搏里有沉沉的远古的浩淼,有拍岸浪涛不情愿的退却,有千年物种退化和消失的叹息,也有现代隐约可闻的呼喊,有千军万马拯救滩涂湿地的脚步……自然可以创造,亦可以破坏。人类给予它多少,它亦回报人类多少。这因果,七里海一行,我们看到了,也仿佛听到了。
  我国省级和国家级湿地有160多处,或洼地,或沼泽,或滩涂,或在高原,或在沿海,或在湖泊,或在河口,其生存情状有同有异,但施行保护,却是我们的历史责任。七里海,想必有可效法处。
  (郑荣来)
  七里海的鸟
  因为认识宁河走出的柳萌先生,才有机会认识他的家乡七里海;因为衷情七里海,才格外喜欢那里的珍禽异鸟。
  说来惭愧,距京不过140里,就是大名鼎鼎的七里海。而我直到很晚的时候,才知道那是一处多么令人神往的所在。去年全国作代会期间,柳萌老师把一群中青年作家聚在一起,一边喝着他家乡的“七里海”烧刀子,一边说着七里海的野趣轶闻。酒酣耳热之际,大家邀约明年春夏随“班主”到他家乡走一遭。
  作为名闻遐迩的国家古海岸与湿地自然保护区,七里海当然不只有鸟,其地域之辽阔、物产之丰富、景色之优美、空气之新鲜,都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管委会顾问于老师操着浓重的家乡口音对我们说:七里海有“三绝”,曰“野”,曰“古”,曰“文”。众多的古地质遗迹、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革命传统,使七里海在传统和现代之间延续着文化的血脉。而最令我迷醉的,还是七里海的野趣,是自由翱翔在蓝天碧水之间的各色飞鸟。
  走进七里海,扑面而来的是满眼的绿色和略带甜味的微风。坐在七里海国家湿地公园的长椅上,耀眼的阳光让我们眯上眼睛。透过双眼的缝隙,远近的景色反而看得更加清晰:一望无际的芦苇荡,在清风吹拂下,舒展身姿,轻轻摇荡,像婀娜的少女,摇曳生姿。碧绿的湖水彼此簇拥嬉闹着,不时发出嘻嘻哈哈的笑声。长满芦苇的小岛,微微从水中隆起,嬉闹的湖水就像淘气的孩子,喊叫着从小岛这边,绕到小岛那边。而小岛上的芦苇,似乎也像有了灵性,随着奔跑的湖水,忽而将头转向左边,忽而转到右边。在它们彼此营造的轻松氛围中,有一种叫“畅快”的情绪在空中弥漫,感染了水天之际,也感染了小岛上拖家带口的鸟儿。如果从远处看到某片芦苇忽然剧烈地抖动几下,便知接下来会有知名和不知名的鸟儿扑打着翅膀腾空而起,引来周围一片惊鸿掠过。
  看着从我们头上飞过的鸟儿,于老师的脸上露出慈祥和自豪交织的表情,那眼神不像是在看鸟,像是在打量自己的孩子。在我们的大呼小叫声中,于老师如数家珍地教我们辨识他的孩子:身材颀长却总像弓腰驼背的是大鸨,个头矮小黑嘴白毛的是燕鸥,姿态优雅款款而至的是大天鹅,忽然翘起屁股一个猛子扎到水里的不用说,是大家熟悉又亲切的绿头鸭。
  小船静静地前行,快到小岛的时候,船工停息了马达。于老师压低声音提醒大家:“看哪,小岛上那些小燕鸥!”随着于老师的手指,大家向前看去,小岛上三三两两地遍布着小燕鸥。尽管压低了嗓门,我们的惊喜还是惊动了小家伙。它们离开简陋的巢穴,在小岛上跑来跑去。说是跑,但我们看不到它们的爪子,而是只见一团绒毛在地面上自己移动,频率很快,移动的速度却很慢。毛球上那个小小的脑袋中间,镶嵌着黑亮黑亮的眼睛,好奇地打量着我们。小燕鸥不时发出两声稚嫩的叫声,仿佛在说:“你们是谁?跑到我们家来干嘛?”有趣极了。大家不由得拿出各色家当一通猛拍,快门的“咔嚓”声对见多识广的小燕鸥似乎并无多大影响,它们照例优雅而缓慢地在小岛上移动自己毛茸茸的身体。倒是它们高度警惕的父母,感到这群不速之客对孩子的威胁,从我们一靠近小岛,就鸣叫着在我们头上盘旋,不时猛地一下俯冲下来,像箭一样从我们眼前射过,算是一种警告:“离孩子远点!”我们自知理亏,在燕鸥俯冲下来的时候,尽量做出俯首称臣的样子,使燕爸燕妈相信,我们一点也没有伤害小宝贝的意思。
  这短短的一幕被于老师欣慰地看在眼里,他不无得意地说:“你们来的还不是最好的时候,要是春天来,看到的鸟更多。我们请专家统计过,在咱七里海,留鸟就有21种,旅鸟有100多种,夏候鸟33种,冬候鸟27种,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就有12种呢!不同的鸟有不同的生态位,互相竞争,又和谐相处,各有各的地盘。刚才跟你们较劲的是燕鸥,属于海鸥类中的一个品种,个头虽小,却很厉害,它们占领的地盘,别的鸟就很难靠近。”
  于老师的话不禁让我想起我爱人在苏格兰鸟岛的经历,媳妇跟我说,他们一行来到鸟岛,成群的燕鸥先是在天上盘旋,接着就不顾一切地冲下来啄他们的头和脸。大家有的撑开雨伞,有的把衣服蒙在头上,躲避燕鸥的追击。我爱人的动作慢了一拍,头上竟然被燕鸥啄出血来。我听后哈哈大笑,说:“谁叫你们来骚扰人家呢!”
  七里海的燕鸥算是客气的,只在我们头上盘旋、鸣叫,顶多冲下来意思一下,点到为止,并未发起真正的进攻,或许是给同胞留点面子吧。
  一天时间转眼就过去,带着恋恋不舍的感情,我们告别七里海。回京的路上,我的耳朵里全是鸟儿的叫声。尽管我不能像于老师那样一听鸟的叫声就知道是什么鸟儿,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天籁之声在耳,窗外喧闹的市声也好像变得悦耳了。回到家里,回到水泥森林当中,看着满眼的灰色,我有一丝莫名的惆怅。傍晚时分,几只小麻雀落在我家阳台,探头探脑地向里张望,看到我坐在沙发上,并没有马上飞走,而是犹豫着在阳台上逡巡。小鸟不怕我,让我有一种受宠若惊的感觉,马上拿出小米放到阳台,希望那几只小家伙能够叫上它们的朋友,经常光临我家。如若那样,坐在家里我就能够欣赏鸟鸣、亲近自然,小小的阳台,就成了我心中的七里海。
  (朱铁志)
  七里海的“野”
  我第一次去七里海,是在一夏末秋初的日子,头上的骄阳虽然还灼人肌肤,但溽暑已然消退,蓝天白云,微风习习,站在“海”边眺望,芦荡莽莽,碧水粼粼,目极之处,水天一色,好一片大野风光。不由大声喊叫:“七里海你好啊!”但水面无波,迎面无山,没有激起一丝回响,只有被惊起的野鸭拍打水面的声音,这就是七里海的“野”。
  七里海在1992年10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古海岸和湿地自然保护区,是大自然留给人类的瑰宝,是镶嵌在渤海之滨的一颗明珠,被称为津京唐三角地区的“绿色肺叶”。管辖区把它的特点界定为古、文、野,三字都言之有据,持之成理,但凭我实地观赏的直接印象,只一“野”字,便可涵盖古今,包罗万象。这里不但有野水、野草、野花、野鸟,还有野珍、野味、野芳、野趣,登高可以野望野想,席地可以野饮野餐,可以放浪形骸,纵情释性,只有在原生态的自然环境里,才能释放出人类的自然本性。住在城里的人,我不知道别人,只就我居住的城市宿舍楼来说,楼房密集,间隔不满百尺,推窗而望,一片红砖白塑,只有一线天可以朝迎晨旸,暮对夕曛。看不见绿,迎不到风,闻到的是从附近餐馆飘来的气味。说得好一点,是在这里住了将近六十年,邻里和睦,守望相助;说得差一点就是有一种囚禁感,人的精神世界被物质世界挤压得逼仄、窒息,如蜗在壳,如蛙在井。人和大自然隔离得太远、太久,便失去了人对自然的亲和力。人应该是有些野性的,野是活力,是魅力,是创造力,现代文明窒息了人类固有思维能力,很难想象现代人离开电脑、计算机、手机等工具将怎样生存?为了把人类从物化的禁锢中解放出来,只有到大自然中去,到七里海那样的原生态自然环境中去徜徉、畅游、陶冶,恢复萎缩了的活力和智慧。
  我那次在七里海逗留了一整天,虽然是河蟹正肥的日子,但我没有坐在河边垂钓,我乘坐专供旅游的汽艇,在七里海西海做了一个多小时的畅游。小艇从牡蛎滩的码头出发,速度逐渐加快,疾风吹拂着头发和衣袂,有飘然欲仙之感。眼前的芦苇已吐出新的荻花,但还没有飘絮,在微风中沉重地摇荡着。随着汽艇的前进,那一丛丛浓绿的色块,很快向身后逝去,不知是水在苇间流,还是苇在水上漂。苇坨旁还不时闪现一簇簇盛开的荷花,这些雅致的花卉,想必是新栽的,此情此景使我想到了白洋淀,与这里的“野”味儿稍嫌跳荡。水面上更多的是飘凫的野鸭,它们成群结队,嬉水弄波,有时钻到水下去寻找食物,好半天才浮上来,抖抖身上的水,然后仰脖将食物吞下。它们见人也并不害怕,只向旁边游游,礼貌地让开水道,因为当地管理单位早有政策,猎杀鸟类是要受罚的。我们那天最大的收获是见到七里海十种稀有鸟类之一的黄鹳,这只俊鸟在两丛芦苇之间亭亭玉立。当我们发现它并无限惊喜时,它却没有惊慌。我赶紧叫驾船者减慢速度,开近它的身边,架起相机准备给它拍照,它却陡然伸长脖颈拍打翅膀腾空而起了,几架相机同时闪动,终于拍下了黄鹳起飞时“翩若惊鸿”的一瞬。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在这只黄鹳起飞后,芦苇深处还有另一只鸟相继飞出。我顿时想到这种鸟类不是候鸟,是留鸟,那后飞的一只,想必是雌鸟,或许正在巢中孵卵,或许给幼鸟喂食。我招呼赶紧离开这里,这里是鸟类的天堂,鸟类是我们的朋友,对朋友的栖息地,是不该过分打扰的。
  为了不忘这次七里海之游,回来的路上想了两首诗。其一:“七里海陬百里滩,芰荷翠苇碧连天,珍禽异鸟翔烟渚,落日斜晖送远帆。牡蛎滩涂穷地貌,麒麟峭立啸尘寰,一声欸乃渔歌起,紫蟹满仓伴笑还。”其二:“先民煮海杳难寻,潮白中流二水分,人怪相争旧坟典,仙翁遗咒佳话存。鹳雕群聚舒锦羽,鸥鹭争食啄细鳞,饮罢香醪寻野趣,飞舟览胜满湖春。”
  (赵大民)
  感想七里海
  鸟岛回来一周,还沉浸在一种兴奋中。怎么也没想到,乘船绕行,接近鸟岛的一瞬间,竟有那么多振动着白羽亮翅的鸟,腾空飞起,自由飞翔,千姿万象,几乎把云空遮了。这是我一生观看自然世界的鸟最多、最近的一次,也是到七里海观游最顺最畅的一次。
  此前,于七里海并不陌生,但多是在文字里、镜头中。几年前,我当过一次七里海征文的评委,读了报上刊发的十几篇文章,有些作品至今还有印象。自上世纪末起,每两年一次,执笔撰稿的天津城市的大型航拍片,每次都绝无例外地有七里海入镜的部分。天津有鸟类栖居的区域很多,唯七里海可称“鸟类的天堂”,这不是谁的评价,是近年看过的无数真实镜头告诉我的。景色景致好拍,山林园桥楼路都是固定,选定时间、角度,扛机子拍就是了。飞翔的自然鸟类不行,一,得知道它什么时候来;二,鸟是自由身,人导演调度不了,它怎么飞,什么时候飞不知道,所以得等,有的时候要等很长时间,机会不遇空惆怅多不说,即便是拍到了,也不一定是一次能拍好。所以一旦拍到时,作为镜头资料都是很珍贵的,电视台国际部有个高手拍七里海镜头,我印象最深的有两组,一组是七里海春天起网出鱼的,那是几次到七里海,认识了当地人提前告诉的,黎明天清时分,镜头正好瞄准了十几个人扯着一张挂绳巨网,收网的一刻,几百上千斤花鲢银鲤,网聚一起蹦跳蹿跃不止,水花鱼花漫天飞溅,四周起网的人,笑着、叫着,背景是七里海无边漫远的湿地,真的是一幅当代水产丰乐图;一组是直升机航拍的,日暮时分飞机空中慢行,从湿地上空扫过的一瞬,在大片湿地之间,竟拍到了一只苍鹭兀立水边,诗一样迎着暮色挺着长长的双腿,仙绅似的站在那里,一动不动挺着长颈,那姿态,瞬间给整个七里海风光带来一种活魂。记得当时翻看到这组镜头时,便和分集编导笃定,一定要把它编进片子里,这么美的城市风光,再飞不遇,太难得了。
  这就是过往,我在文字、图像中,印象的七里海。它再生动,也不是第一手和亲历的,现在,就在春夏之交的5月,一个半阴天的时光,好景终于亲历到了。特别是鸟岛船行回来后,在鸟岛监测站的荧屏上,看到连续播放的2011年七里海群鸟活动的监测实录,一只非君子的苍鹭,将水边擒获的约半尺长活鲤鱼,延颈吞食全过程,真的是膜拜、惊奋、开眼、叫绝。苍鹭别名,就叫“长脖老等”,以身高腿长脖子长,常常伫立水边“吃等食”得名,过去只知道它吃小鱼小虾,谁知这个有尖尖长喙,细细长颈,看似君子学名称鹭的鸟,竟能如是吞下半尺长的大鱼,真的是不见不知,见后叹绝。
  老天津,号称七十二沽,非假,有水面的面积占土地面积的49%,自明代起就有鸟类过域的记录,在地理位置上是东亚大陆鸟类,春3月至5月自南向北、秋9月至11月自北向南迁飞的重要必经之地。现在包括山在内的自然保护区,总算也只余13.99%了,沟洼淀塘尽填,所幸还有七里海、八仙山、团泊洼、大港湿地几个候鸟栖息地。在这几个剩余的栖息地中,栖息鸟类最多的就是七里海,包括白鹤、黑鹳,大小天鹅在内共182种。保护七里海,保护这座属于世界鸟类栖居圣地的重要和必要,就成为我们为这片世纪仅余的风光、风景,诗咏歌记的最大责任。
  七里海鸟岛监测站,是为保护鸟岛,掌握鸟类过津的习性、种类、活动、繁殖,以及各种生态环境,专门设置的录像资料监测站,在鸟岛周围共设置8个24小时不间断的摄录镜头,为我们提供了人不消走近(也不能走近的),最真实原始的鸟类生活景象,在人鸟共生、同居的七里海,这怕是比任何造景都更值得期冀和令人欢欣的,甚至我想:不消乘船,不去搅扰,只消在这里通过图像观察、了解,就已经十分过瘾,游兴大发了。
  应该说七里海作为旅游区,和它自己比,近年开发得很快,但比起天津其他区域的项目战役的开发,还是属于较缓较慢的,我为这种较缓较慢庆幸,正因为较缓较慢,这片土地才变得更贵重、更值钱,也为目前开发快速所担心。无论如何,保护七里海比开发七里海,都是更重要的。
  鸟类是上帝派来与人生活的信使,能成为鸟类天堂的地方已经不多了,几年前点评过,一位宁河七里海长大,名唤冯芦东的年轻人的诗,我到现在记得他那写七里海的诗句:“暴涨的水面上飘荡着最后的家园/七里海荡漾在芦苇的头顶。”
  水、湿地、芦苇、鱼蟹、鸟天堂,这是一条环境链,有水才有湿地,有湿地才生长旺盛的铁杆庄稼芦苇,有芦苇才有野生的而不是用避孕药喂养的鱼蟹,有鱼蟹才有岁岁年年“万类霜天竞自由”,来此逍遥乐居并繁殖的鸟类天堂。
  (冯景元)
  (以上当代文学作品,选自2013年1月宁河县七里海保护区建设管理委员会出版的《绿色明珠七里海》一书)
  秋苇
  暮秋的芦苇荡是最令人感怀的。一束束顶在枝头的芦花,汇成一片银色的世界,绵延起伏,簇拥着涌向天际。漫天飞舞的花絮,更像纷纷扬扬的雪花,飘到哪里哪里就蒙上一层薄薄轻纱。如血的残阳投下万道金光,染得苇海红彤彤的,就像青春之火在燃烧。如此的凄美,谁能感觉到芦苇已垂垂老矣!
  环顾四周,却是满目萧条,一片凋零。野草、闲花,衰败了,腐烂了,有的还在冷风面前蜷缩着身子,瑟瑟地发抖。苇梢上,日夜厮守着的小鸟也拍打着翅膀鸣叫着远去了。回头再看芦苇,却依然顶天立地地挺立着,不屈不挠,宁折不弯,俨然向严寒挑战的斗士。
  我默默面对芦苇。芦苇无言,我亦无言。这时我才领悟到,这无言是一种精神,一种境界,一种美德,一种理解。是呀,芦苇该说些什么呢?当初,尖尖的芦芽破土而生,红中透粉,紫里藏青,那婀娜的身姿,是何等风光!枝叶舒展开来,绿浪涌动,流碧滴翠,那绿色的辉煌,又是何等壮美!而今,令人陶醉的绿色消逝了,观者如云、好评如潮的热闹场面不见了,一时间成了被人遗忘的一隅,或许还招来误解甚至投以鄙视的目光。如此大的反差,在一般人看来,该是怎样的孤寂与迷茫呀!芦苇呢?容颜的衰老,并没有改变它顽强不屈的本性;没有了鲜花与掌声的沉寂,并没有摧毁它矢志不渝的信念。如此的平淡,如此的宠辱不惊,何等可贵啊!
  那么,垂暮之年的芦苇,除了刚毅不屈,还能做些什么呢?我站在苇岸,默默地想着。一阵冷风吹来,透过浓密的芦林缝隙,我看到,干枯的叶片不时沙沙飘落下来,轻轻堆在自己的根基。这分明是在为后代的蓄势待发培植着沃土。脚下,松软土层下裸露的根,盘根错节,牢牢拥抱着大地,好像还在顽强地拓展着、延伸着。再看原野、路旁、溪边、湖畔,那些随风送去的芦花,紧紧依附着泥土,似乎还听到嗞嗞吸吮着大地母亲的乳汁。呵,这不是新的生命旅程即将扬帆了吗!我蓦然发现,这一切都是在轻盈与愉悦中进行的。在一声不响地完成了这些越冬的准备之后,苍老的芦苇便静悄悄倒伏下去(或被人割了去),给后代留下一片广阔的生存发展空间。
  此时,我忽地想起不知谁说的一句话:稚子之心,美在无邪;少女之心,美在无瑕;志士之心,美在无私;壮士之心,美在无畏。这“四美”,可以说芦苇全占尽了。这美,是崇高的,壮丽的,撼人心魄的。
  风越来越大了,带着几分依恋我匆匆离去。渐渐地,随风俯仰的万千枝干模糊起来,可它的身影却永远摇曳在我的心头。
  (于增会)
  七里海的春天
  春天来了,打扮得像蝴蝶般漂亮的春姑娘翩翩起舞地走来了。大地渐渐地脱去了枯黄的外衣,披上了绿茵茵的长衫。随春归来,七里海的体态变得婀娜多姿,黑里透黄的脸变得红红润润的,且笑得甜甜的,一对笑靥在两颊上频频飞舞,真是光彩照人,楚楚动人,魅力诱人。那里金灿灿的阳光与暖融融的气流,使得紫里透绿、绿里藏红的密密麻麻芦锥,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神美如虹;那里湛蓝蓝的天空与浩瀚无垠的碧水紧紧相连,妙成一色,使得成帮结队的金鲤戏水愉跃,紫蟹蹬岸欢舞;那里波光粼粼的碧水与绿莽莽的嫩苇相依相衬,使得一群群由南匆匆飞来的候鸟铺天盖地,云居天堂,其叫声比歌声嘹亮,比笑语动听,比情话缠绵;那新鲜鲜的空气与独有的野情野趣,使得人们心旷神怡,颇感前景一片辉煌……品味此情此景,不由地会留下一个深深的印象:她既是一幅笔墨浓艳、神采飘逸的油墨画,又是一卷尽显天堂之美、大地之春的绝妙图。
  春天里的七里海到处都有如诗如画的景观、情趣迷人的场面。瞧,那边正忙碌着起网出鱼,堤岸边的人群熙熙攘攘,川流不息,一辆辆鱼车蜂拥来往;逐渐缩小的包围圈里,数不清的白花花鲢鱼、金闪闪的鲤鱼……在窜跃狂跳,“咚咚”的落水声不绝于耳,洁白的水花儿漫天飞溅。打鱼郎哼着鱼歌,喜上眉梢;买鱼者手舞足蹈,兴高采烈;养鱼东家张老汉手里拿着旱烟袋,在鱼铺前溜溜达达,眉开眼笑,堆满皱纹的脸上泛起了一抹红彤彤的朝霞。忽然,张老汉眼镜一亮,只见一对爪儿毛绒绒的、盖儿黑亮亮的大螃蟹爬出水面,悄悄地钻进了草丛。瞬间,他的眼光又转向对岸那一望无际郁郁葱葱的苇地,手捻着花白的胡须,眉头紧皱,“叭嗒、叭嗒”地抽起烟来,俨然是若有所思。“老张,鱼养得不错,还再想什么呢?”一串嗡声嗡气、亲亲热热的话语打断了他的沉思。“嗬,汪乡长,是哪阵风把你吹来的?”他急忙走上前去,紧紧握住汪乡长的手,磕打磕打烟袋,语重心长地说:“别看鱼很多,可价低,赚不了大钱。我在想,如今那上万亩的苇田都还干着,要是能蓄上水,搞苇田养蟹,可就能赚大钱喽!”“你是和县里想到一块去啦。县里计划近几年逐步对七里海实行统一管理,目的就是打造北方的阳澄湖哇!”汪乡长乐乐呵呵地从怀里拿出一份文件递给了张老汉,说:“你看看,实施方案已经起草出来了,县里责成我们乡里尽快征求一下所有承包户的意见。”张老汉接过实施方案粗略一看,便情不自禁地“哈哈”笑了起来,汪乡长也跟着“哈哈”笑了起来。他们的笑声充满着浓浓的美意,在七里海的上空不断盘旋回荡,随风飘得很远,很远。
  啊,春天里的七里海真美!今春的她真美,明春的她会更美!她这颗镶嵌在津沽大地、渤海之滨的耀眼明珠随春轮回,会越发璀璨!
  (李桂福)
  七里海赋
  八千载拥洋抱海,五千年潮息浪退,天柱纵徙,地维横系,沧海桑田,自然遗迹。牡蛎礁滩,贝壳遍布,海洋学、地质学、湿地生态学珍贵档案,世界著名三大古海岸之一。
  鳁鲸骨近年出土,体长直达12米,如此海洋生物游憩至此,足证泽深水阔,大量麋鹿角面世,可见其时草丰水美,极适“四不像”的繁衍生息。野生植物41科153种,曩去入药、充饥,今来可上宴席;鸟类17目48科235种,多有国家规定保护的珍稀。遥望古时自然王国,原始和谐静谧;生态幽闭宜居,野生野情野趣。万物畅享自由,六合溢满生机。
  聚烟波浩渺之精粹,育人文锦绣之豪气。江山代有才俊出,万千儿女竞业绩。俵口于方舟,五四运动擎旗策马,创建共产党天津组织,“津门之光”千秋闪烁,不朽伟业感天动地。武宏将军冀东转战,浴血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岁月烽烟运河传奇。于汉卿受命山城,杨炳余戎马内蒙古军区,李恩宝身经百战、战功赫赫,冯克勤执教清华,丁一三妙笔生花、出神入化写陈毅。
  数风流,俱往矣。古海明珠逢盛世,湿地番新杨柳曲。大思路创新旧格局,大开发凸现大手笔。生态园一塘、二带、三岛、四水,曲径、栈桥,幽园雅趣,兴海湖中兴建鸟岛,燕鸥、白鹭百鸟云集,正是三春雏问世,亲子图秀得人意醉情迷。电视剧《红旗谱》拍摄外景地,重现北方农村古朴风习;梁斌文学纪念馆,展示了当代文学巨匠的精深造诣。历史遗迹在现代生活中掀动沉重的记忆,艺术大师的高风亮节撞击着新一辈的价值体系。生态林环绕20公里,50万株乔灌木遮天蔽日。麋鹿园恬淡幽静、绿茵如席,“四不像”跨千年上演穿越剧。湿地走廊匠心独运,水上舞台一展神奇,台连水,水接天,天逢绿,绿染自然。碧涛千顷画不墨,青苇合声琴无弦。亭台楼榭如诗如画,8公里长廊天上人间。
  宁静致远,发展华章炫彩;河汉灿烂,彰显前程壮丽。坚持科学创新,统揽千载难逢机遇;蓝图合理规划,发掘自然资源优势。主导产业千帆竞渡,绿色经济无限生机,重大项目强力支撑,环保节能力推科技。文明和谐生态宜居,幸福康宁可盼可期,潮平岸阔挂帆沧海,四十万众同舟共济。大象无形,大音稀声,承先继贤,习作七里海赋。
  (戴冠伟)
  歌曲选
  宁河小调
  寒松 词
  佚名 曲
  注:《宁河小调》歌词作者寒松,是寒松等抗日工作人员在七里海一带向群众教唱的抗日歌曲之一。讲述了日寇统治下的宁河百姓悲惨的生活情境,当时许多人被这首歌唤起抗日热情。这首歌有不同版本,曲调、歌词大同小异,这一版本为崔永贵、胡永军忆唱,李佑生、魏永成记谱整理。
  唱唱县大队
  词曲佚名
  注:《唱唱县大队》有多个版本,词曲大同小异,此版本为郑治宝、李佑生、魏永成搜集整理。
  下江南
  词曲佚名
  注:平津战役后,七里海一带民兵和广大群众踊跃参军,支援野战军解放全中国,《下江南》反映了当时七里海区域人民群众的心声。邵贵荣忆唱,李佑生记词谱。
  快去把兵当
  词曲佚名
  注:《快去把兵当》为七里海抗战歌曲,系抗日开辟工作人员编写教唱,以口语化的曲调和家常话词语动员青年拿起枪参军抗日。吕绍生忆唱,李佑生记词谱。
  光荣的朱德投弹手
  (1947年李贺旺教唱)
  词曲佚名
  注:《光荣的朱德投弹手》系解放战争时期宁河县支队2连连长李贺旺教唱的歌曲。李贺旺,宁河县大艇村人,后牺牲。宁河县支队老战士张洪博忆唱,李佑生记词谱。
  金钟河岸血泪多
  词曲佚名
  注:解放战争时期,以吴世奎为首的“还乡团”,时常讨伐七里海西南一带的村庄,赵温庄曾多次遭到他们的洗劫。《金钟河岸血泪多》是赵温庄及其附近村庄当时传唱的歌曲之一,记述了吴世奎及“还乡团”在赵温庄犯下的罪恶。全部词曲未能搜集到,以上仅是其中的一段。尚克信忆唱,李佑生记词谱。
  妈妈娘你好糊涂
  词曲佚名
  注:妇女解放是贯彻党的抗日统一战线、发动全民抗日的重要工作之一。《妈妈娘你好糊涂》是抗战时期流传在七里海区域的一首歌,由抗日工作人员编写教唱。赵鸿圃忆唱,李佑生记词谱。
  三八妇女歌
  词曲佚名
  注:《三八妇女歌》系抗战时期在七里海妇女群众传唱的歌曲。赵鸿圃忆唱,李佑生记词谱。
  新年歌
  词曲佚名
  注:《新年歌》系新中国建立后在七里海一带传唱的歌曲之一。邵贵荣忆唱,李佑生记词谱。
  潘庄小学
  词曲佚名
  注:《潘庄小学》校歌为抗日战争时期传唱。曹立珍忆唱,李佑生记词谱。
  宁河老家
  (流行唱法)
  朱胜民 词
  刘荣山 曲
  家在宁河
  —宁河之歌—
  (男声独唱)
  包以璐 词
  冯国林 曲
  我的家乡是宁河
  (时尚组合表演唱)
  鲍和平 词
  石瑞生 张增荣 曲
  弯弯的蓟运河
  天津市宁河县之歌
  金黎 付连波 词
  刘憉杰 曲
  欢迎你到七里海
  孙志利 词
  张增荣 刘广玲 曲
  七里海,等你来
  (合唱旋律谱)
  朱胜民 词
  王耀明 曲
  走进你啊七里海
  (合唱旋律谱)
  包以璐 词
  柳芊 翟永勤 曲
  芦花情
  (男高音独唱)
  包以璐 词
  邓保信 曲
  野睡莲
  朱胜民 词
  王晓波 曲
  一只大雁的诉说
  (女高音独唱)
  丰润 词
  兆胜 增荣 曲
  好大的一片七里海
  (女独)
  朱胜民 词
  石瑞生 曲
  我美丽的家乡七里海
  (女独)
  王少明 词
  张殿良 曲
  广播电视的发展
  七里海区域广播电视的兴起、普及和发展,与全县广播电视的发展息息相关、紧密相联,使居住在这一地区的人们体验到了广播电视新技术给生产和生活带来的新变化。
  广播
  1957年宁河县建立广播站,其主要设备为500瓦扩音机。由于县站的输出功率小,不能满足听众要求,在当时的19乡镇中,分别在宁河、丰台、潘庄、任凤乡设立了四个放大站,七里海区域就占了两个,因此这一带的收音效果要好于其他地区。建站初期有线广播还没有自己的传输线路,是与县邮电局的电话线路通用,采用定时开通广播,也就是说广播时不能打电话。至1967年10月,县广播站技术人员自己研制了调频载波传输广播信号技术,初步解决了放广播与打电话的矛盾。
  广播进入家庭,给人们印象最深的要数上世纪60年代初的小喇叭入户了。如今50岁以上的人们都还记得当时的情景,“我家装了小喇叭”,人们奔走相告,欢呼雀跃,孩子们的高兴劲不亚于过年时放鞭炮。早晨,大人们听着小喇叭,开始了一天的劳作;下午,孩子们听着他们最喜爱的“小喇叭开始广播了”,孩子们就是从小喇叭上“认识”了孙敬修爷爷。
  提起广播人们不会忘记1976年7月28日的唐山大地震,宁河是天津市受灾最重的地区。在抗震救灾的日子里,广播是宁河县委、县革委传达指示、发布政令的唯一工具。七里海区域的人民群众就是从广播上了解灾情、感受关怀的。同时也是广播使人民群众振奋了战胜震灾的革命精神,鼓起了重建家园的勇气,广播对鼓舞灾区人民群众团结一心、增强斗志、重建家园功不可没。
  七里海区域的南涧、任凤、俵口、淮淀、造甲、潘庄等乡镇广播站从1968年开始自办节目,不定期播出。1976年以后,开始定期播出,主要节目有:“本乡新闻”、“本乡生活”、“文艺节目”、“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等,在信息不太通畅的年代,乡镇广播站对于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七里海的有线广播也和全县其他乡镇一样,于1998年停止了信号传输,由后来的更为先进的无线调频广播、全数字无线广播、有线广播电视网络所取代,人们收听使用也更为便捷。
  电视
  上世纪70年代初,电视作为新生事物传入宁河,因当时还是集体经济,家庭无力购买,只是经济条件好的村才有。电视机一般放在村委会,专人管理,等到晚上有节目时开启。放电视时,人们就像看大戏一样,提早占位,扶老携幼。电视调台更是件费事活,一般是一人调台,两三人传声,几人转动天线,而人们看的也大多是“雪花”电视。即便如此,人们还是乐此不疲。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电视逐步进入了家庭,随之看上了彩色电视,直至90年代人们又看上了有线电视。七里海毗邻天津城区,无论看哪种电视,人们都是先饱眼福。县农村有线电视的起步、发展,也是从七里海区域开始的。
  七里海区域在撤乡并镇前分为:南涧、任凤、俵口、淮淀、造甲、潘庄、大贾7个乡镇,有线电视分配网就是从以上行政区域规划建设而成。建设主体、管理模式、资金来源是多种的,其信号源也是不统一的。
  南涧模式:原南涧乡是我县成乡建制搞有线电视网络最早的乡,起建于1995年,由于当时资金和技术条件不具备,没有采用县台传输信号的方式,而是在乡政府所在地(政府院外,电管站房屋内)设立小前端,独立接收信号传输。资金来源采取乡政府筹集与设备供应商共同担负,收取用户初装费、收视费,滚动发展的模式,乡政府指定专职广播员维护管理。随着网络的老化,管理经营模式也发生了变化。至2001年经乡政府研究,本乡的有线电视网络由管理者投资进行改造,实行以管理者为主的共同经营,这种经营管理模式延续到2005年6月。至此,全县进行有线广播电视网络整合,全网由天津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宁河分公司收管。
  淮淀模式:北淮淀乡有线电视是由县广播电视局1997年投资建设,主线路采取光缆传输,是我县出局的第一条2芯光缆,架设在原广播杆上,全长32公里。这条光缆是以后发展七里海区域有线广播电视的主干线,承载着七里海等5个乡镇近5万户的视频传输任务。
  北淮淀乡有3个村,首期建设为北淮淀和乐善两个村。乡政府对在本乡安装有线电视大力支持,协调各方力量,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村委会更是主动配合,为施工队伍免费提供住处,拿出资金为入网的居民补贴初装费,使施工进展的十分顺利。1998年春节前,两个村看上了我县最早使用光纤技术传输的有线电视节目。
  俵口、任凤模式:俵口乡和原任凤乡(除任凤村外)的有线电视是由个人投资,在县广播电视局指导下建设的分配网,并由投资者对分配网进行运营管理。这种模式较好地运用了民间资本,解决了主管部门的资金不足,加快了七里海区域的有线电视发展。淮淀乡南淮淀村,造甲镇的田辛村、赵温村的有线电视也是采用了这种投资者建设管理的办法发展起来的。
  七里海区域有线电视的建设是在县广播电视管理部门的统一规划、统一技术标准,多方融资,分级管理发展起来的,这种运营管理模式一直延续到2005年。同年6月由于县广播电视管理部门进行网络整合,成立天津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宁河分公司。因此,对民间投资建设的乡、村级分配网进行了收购,原投资者退出经营,由天津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宁河分公司对全网实施运营管理。
  数字电视
  2013年,根据天津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对农村有线电视进行数字化整体转换的实施意见,宁河分公司对全县农网数字化转换进行了规划,首先把七里海区域列为第一期转换工程。4月开始对七里海镇的小八亩坨、大八亩坨、兴隆淀村,俵口乡的兴家坨等村进行了网络改造,为后期数字转换打下了网络基础。11月俵口乡兴家坨村第一个开通了数字电视,村委会拿出专项资金给予补贴,群众踊跃参与。该村在数字电视转换前在网用户为635户,数字电视转换后用户增加了726户,达到1361户,增加了114%。
  2014年春节后,七里海镇数字电视转换工作将全面推开。
  (王西彦)
  七里海区域道路发展
  宁河县境内地势低洼,原有自然道路大都没有路基,在这样的基础上要形成公路,是需要做大量土方工程的,因此,县境内公路的发展较为缓慢。境内道路基本上为土路,略加整修,尚不够近代公路的最低标准。
  1948年底,宁河县宣布解放。当时,宁河县境内的道路均为土路,没有铺筑路面,每逢雨季道路泥泞难行。
  普通公路建设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70年代后期(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在党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关怀下,宁河县公路建设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为恢复交通,发展工农业生产和方便人民生活,由宁河县交通局组织、设计、施工,对县境内所有线路进行了普修,并在七里海区域重点建设了津芦南线路(现更名为津芦公路,又称七里海大道)和潮白河左堤路两条区县级公路,从此改写了七里海区域道路无高等级路面的历史。
  津芦公路(津榆公路造甲检查站至芦台铁桥):始建于1977年。途经七里海镇,长44.246公里(其中重复里程1.656公里),路面宽4-6米,其中修筑油面公路28.64公里,其余路段当时不具备施工条件,标准为土路。
  潮白河左堤路(宝坻界至于家岭):始建于1977年,竣工于1978年。途经潘庄、七里海、北淮淀3个乡镇,长30.539公里,路面宽6米,其中修筑油面公路26.254公里,其余路段为土路。
  从80年代开始,宁河县对境内原有公路逐一进行了拓宽改建,使县境内公路行政等级和技术等级有了显著提高。同时为使公路发展蛛网化,在天津市公路局的大力支持下,一些断头路和偏远地区的道路进行了改善,新建道路稳步增长,既解决了偏远地区的交通不畅,又为全县形成高等级路面的公路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80年代以后先后拓宽:津芦公路(津榆公路造甲检查站至芦台铁桥),长42.59公里,拓宽路面为6-7米;潮白河左堤路(宝坻县界至于家岭大桥),长29.454公里,拓宽路面为6米。
  在公路拓宽的同时,继续扩展普通公路的建设。先后修建了大王台至北淮淀路(津芦公路一段,原为断头路),长8.5公里,宽6米;东白闸至张老仁路(潮白河左堤路一段,原为断头路),长3.2公里,宽6米。七里海区域的两条公路得以全线贯通。
  “十一五”期间宁河公路事业发展进入了新的高峰期,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民经济收入稳定增长,市场经济发展迅速,运输车辆大增,现有公路状况和技术水平已不能满足当今经济发展和车辆通行需求。
  2009年,由县政府出资14亿元拓宽改造津芦公路,改建后的津芦公路(又称七里海大道)是宁河通往市区及滨海新区的一条重要市级干线公路。工程起于金钟公路北于堡村,止于芦汉公路。路线全长41.575公里,途经宁河现代产业园区、造甲城镇、北淮淀乡、七里海镇、七里海古海岸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宁河县经济开发区。设计标准为一级公路标准,道路横断面布置为:1.5米硬路肩+13.5~16米路面+3~6米中央分隔带+13.5~16米路面+1.5米硬路肩。此路纵贯全县,不仅改善了通行环境,而且缩短了与北京、天津市区的时空距离,有效带动了七里海区域农业、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海清公路,于2010年3月破土动工,2011年10月竣工通车。此公路是连接津汉公路、七里海大道的重要道路,也是津宁高速南淮淀出口与津汉公路相连的联络线,起于津芦公路13+800公里处,止于津汉公路39+720公里处,全长8.2公里,其中宁河境内长6公里,清河境内长2.2公里。路基宽27米,路面宽24米,投资12160万元。它的建成通车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目前,七里海区域充分利用区位优越的交通畅达优势,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投资兴建了餐饮、农家院、垂钓、采摘、休闲观光、特色养殖为一体的生态园。良好的交通环境,绚丽的田园风光,丰富多彩的休闲旅游项目,吸引了众多游客,成为七里海区域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高速公路建设
  从1996年至2013年,宁河交通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嬗变,高速公路从无到有,突飞猛进,先后修建了唐津、津蓟、京津、滨保、津宁、塘承6条高速公路,境内里程达到156.74公里,与京津、天津港、天津机场形成了四通八达的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表明宁河发展现代交通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昭示着宁河经济发展有了更加坚实的交通环境支撑,标志着宁河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迈上了新台阶。在修建的6条高速公路中,七里海区域进出口达到4个,分别为塘承高速七里海进出口、滨保高速潘庄进出口、津宁高速淮淀新市镇进出口和津宁高速芦台西进出口,并实现了全互通。该区域高速公路网络骨架的形成,极大缓解了国市干线公路的交通压力,促进了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和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乡村公路建设
  改革开放之初,宁河县只有白庙路、于槐路、青泥路、任凤路、俵口支线等11条乡村公路,总里程20.96公里,面积约15.7万平方米。当时全县绝大多数村庄的道路处于原始状态,百姓出行绝大部分靠土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尤其到了雨季,土路泥泞不堪,车辆根本无法通行。落后的交通条件,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要想富、先修路”的思想在全县上下达成共识。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掀起了治水兴路的高潮,在农田改造的同时将原来弯曲、坎坷的农田土路裁弯取直,形成一条条乡村公路的路基,为铺设高等级公路奠定了坚实基础。到80年代末期,宁河已有乡村公路450多公里,其中七里海区域乡村公路发展最为迅猛,10余年间先后修建了兴隆淀路、大坨支路、齐小路、东移民路、北移民路、于台路等乡村公路100多条,总里程114.3公里,基本实现了“村村通”,有效改善了过去由于交通不便带来的出行难、运输难的状况。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宁河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村民富了,农用车、私家车多了,“一村一路”已经不能满足广大群众的需求。尤其是七里海区域,旅游业发展迅速,给当地既带来了机遇又带来了挑战,面临的就是公路技术等级偏低,配套设施不健全的现状。为加大乡村公路的改建、扩建工作,县交通局积极争取国家相关补贴资金,组织各乡镇分阶段实施辖区内乡村公路的改造工作,具有代表性的是七里海区域5乡镇。俵口乡、北淮淀乡、七里海镇、造甲城镇、潘庄镇等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完成了旅游核心区域道路的全覆盖,并分步实施了所辖村庄村内道路的硬化工程。目前,七里海区域共完成乡村公路改造93条、107.3公里,走在了全县前列。
  (王庆武)
  七里海区域小城镇建设
  根据天津市发展战略和市政府划定的七里海生态保护红线,宁河在七里海区域小城镇建设上,实施“三镇两乡”生态移民工程,将51个村、12.86万人口逐步从核心区迁出,建设潘庄、北淮淀、七里海新市镇和造甲城镇经济适用房定向安置工程,妥善安置外迁群众,对核心区实行封闭式管理和有效保护,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多赢。2011年3月,天津市政府(津政函〔2011〕20号文)将潘庄镇和北淮淀乡同时纳入全市第四批示范小城镇试点。
  潘庄新市镇建设。项目规划总面积688.61公顷,其中安置区120.42公顷,出让区275.65公顷。新增建设用地243.24公顷,申请挂钩周转指标243.24公顷,拆旧复垦292.54公顷。先期实施的项目,可容纳1万多户、4万人。依托七里海生态优势和区域产业优势,在规划设计上突出湿地特色,坚持产城融合,与未来科技城(潘庄工业区)、齐心万亩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形成“三区”联动格局,就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彻底转变农民生产生活方式。首期开发工程生态移民项目区,规划占地1800亩,计划分两期建设生态移民楼80万平米,可安置8个村(潘庄、西塘坨、东塘坨、小南、老安淀、纪庄、孙庄、杨庄)、7659户农民迁居。一期工程于2013年5月动工,建设30万平米多层生态移民楼,目前已建成32栋、11万平米,预计2014年10月具备入住条件;二期工程50万平米多层生态移民楼计划2015年开工,配套建设商贸街区、养老公寓和物业管理中心,使农民安居乐业、老有所养。
  北淮淀新市镇建设。项目规划总面积625公顷,其中安置区185公顷、出让区440公顷,新增建设用地450公顷,申请挂钩指标450公顷,拆旧复垦土地451.5公顷。计划一期建设还迁楼116万平方米,配套公建14.73万平方米。涉及5个村(北淮淀村、南淮淀村、乐善村、造甲城镇大王台村、付台村),8615户,27891人。二期将东小、西小和冯台三个村迁入。目前安置区、出让区控规已取得批复,正在进行土地手续的报批。
  造甲城镇经济适用房定向安置工程。项目位于造甲城镇赵温村东南,占地12.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8.68万平方米,由29栋单体建筑组成,其中高层住宅25栋,公建房4栋,目前项目主体工程已经完成,预计2015年6月竣工验收,之后将按计划还迁安置赵温、田辛两村村民。 (岳文平)
  潘庄敬老院
  潘庄镇敬老院前身为西塘坨村养老院,始建于1958年,是宁河西部地区最早的养老机构,当时条件简陋,几间破旧房屋,收养全县的孤老和残疾人员60人,冯前程任院长,1960年养老院解散。为照顾孤寡老人的生活,1966年西塘坨村养老院再次成立,吕振怀、运新起、运文甲先后担任院长。因照顾老人细心,要求入院的老人越来越多,最多时达17人。
  1997年,为给住养老人提供更加便捷的住养环境,经过多次调研,将院址迁至潘庄镇政府旁,更名为潘庄镇敬老院,王玉芹任院长。为使敬老院尽早投入使用,县政府、县民政局、潘庄镇政府投入资金,王玉芹将获得全国劳模的20万元奖金全部投入工程建设,使工程得以顺利实施。同年12月,占地780平方米,建筑面积260平方米,固定资产80万元,设计床位32张的潘庄镇敬老院正式投入运营,住养老人23名。目前,住养老人14人,年龄最大的88岁,最小的69岁,均由71岁的院长王玉芹精心照料,老人们愉快地生活着。
  潘庄敬老院的发展,倾注了院长王玉芹45年的心血。她出生在河北省玉田县,19岁时嫁到潘庄镇西塘坨村。婚后一年,丈夫突患重病卧床不起,她在病床前精心伺候了6年,直到丈夫去世。1966年养老院成立后,王玉芹主动要求做服务员,并一直与老人同吃同住,她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为孤寡老人们无私奉献了无数个日日夜夜,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敬老事业。四十多个酷暑严冬,先后精心照顾了16位瘫痪孤老,为82位老人养老送终。在大港区工作的儿子总想把她接去享清福,可她放心不下敬老院的老人,一直守护在他们身边,继续奉献着晚年。从1983年到2013年,先后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农业系统先进模范、全国民政系统劳动模范以及市敬老好儿女英雄、津门女将、宁河县首届身边感动人物奖等称号,这是对她奉献精神的最好诠释。
  (冯广宝 李洪刚)

知识出处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七里海文史集》一书,从概述、自然生成与演化、历史沿革、自然资源、区域经济、社会事业、民俗文化、革命史事件、人物、大事记、传说选等11个方面,详细描述了七里海区域的人文历史、经济社会发展,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内容详实,堪称七里海的“小百科”。通过该书,读者可以生动触摸到七里海厚重的历史底蕴,可以真切感受到七里海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区域发展的勃勃生机,不禁使人犹生对家乡的自豪感与不辱使命的责任感。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