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里海古海岸与湿地自然风景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2539
颗粒名称: 七里海古海岸与湿地自然风景区
分类号: F592.3
页数: 2
页码: 149-150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七里海风景区位于七里海大道北侧,始建于2010年,规划占地10000亩,包括湿地走廊和湿地区域。风景区以碧水、芦荡、湿地特色和人文景观为特点,提供了历史民俗文化展示区、湿地生态展示区和水上剧场区等不同的景点和娱乐项目,展现了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
关键词: 七里海 古海岸 自然风景区

内容

风景区位于西七里海、七里海大道北侧,始建于2010年,现规划占地10000亩,由8公里长的湿地走廊和5000亩湿地组成。该区碧水与芦荡交相辉映,花草与飞鸟顾盼生情,湿地特色与人文景观相得益彰,堪称生态旅游的理想之地。湿地走廊分为历史民俗文化、湿地生态、儿童娱乐、水上剧场、婚纱摄影、休闲垂钓6大区域。走廊内水榭木屋、曲桥栈道、假山小溪,目不暇接;奇花异草,暗香浮动,移步易景;树木新奇,成荫成片,郁郁葱葱。5000亩湿地里水中有苇,苇中有岛,岛上姹紫嫣红,苇中群鸟欢唱,水面繁花似锦;铁索桥和木栈桥气势如虹,延伸通幽;船道纵横,舟影点点。它向游人展现了一幅浓墨多彩、百态千娇的美丽画卷。
  历史民俗文化展示区,通过14面巨型浮雕,重点反映了七里海的历史沿革、重大历史事件、建村历史、生产生活方式、特色物产、著名人物和自然风貌等内容,揭示了七里海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民俗文化: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东巡至七里海,为防海水淹没战国古城池,在七里海北岸修筑红心堤;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曾慕名到七里海考察,将其称之为“雍奴薮”,写进《水经注》,盛赞这片巨泽;七里海周边绝大部分村庄始建于明永乐年间至清乾隆年间,因初建村庄时四面环水,故村名中多带有台、坨、沽、淀等字;七里海水域辽阔,芦苇丛生,自古就有“七里海三宗宝:银鱼、紫蟹、芦苇草”之说;七里海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名人辈出,天津建党人于方舟就出生在七里海畔的俵口村,周恩来年轻时曾多次与于方舟荡舟于七里海,共商革命大计等等。在湿地生态展示区,通过大量雕塑,展示了麋鹿、东方白鹤、大鸨、遗鸥、天鹅、灰鹤等20种七里海有代表性的野生动物,并通过图片等形式,展示了打苇子、下“地龙”、闸“户”、捕鱼、照蟹、织蓆编篓、打箔帘以及芦苇画、木板年画、芦绣、剪纸、陶艺、河蟹面等20个方面的民风民俗。在水上剧场区,设有众多的游览项目,包括野鸭园、天鹅湖、锦鲤池等;中央喷水舞台两侧的长廊内,设有多处特色餐饮小木屋,游人可一边欣赏悦耳动听的音乐,一边品尝特色小吃;还可从此处乘电瓶车、骑双人自行车,游览丰富多彩的湿地文化景观。
  在湿地走廊的北侧,其间是碧水粼粼的津唐运河。该河道在治理前宽度只有40米左右,并且淤积严重;2010年治理后宽达180米,形成深水区和浅水区两大部分。深水区是行船的主要通道,乘船行驶在运河之上,波光闪烁,群鸥翻跃;放眼远眺,芦荡茫茫,百鸟飞翔,花鸟争艳,好一派水乡景色。浅水区栽有美人蕉、野睡莲、荷花、梭鱼草、千屈菜等大量水生植物,形成“野莲沁夏”、“荷塘晓风”、“千屈烟雨”等十多个小品,繁花片片,野趣横生。现计划在这片湿地里放养各种鸟类和其它动物,并通过布点造景,将其打造成动物乐园和大型野生植物园。游人置身其间,可体验湿地文化的精髓,感受回归大自然的乐趣。

知识出处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七里海文史集》一书,从概述、自然生成与演化、历史沿革、自然资源、区域经济、社会事业、民俗文化、革命史事件、人物、大事记、传说选等11个方面,详细描述了七里海区域的人文历史、经济社会发展,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内容详实,堪称七里海的“小百科”。通过该书,读者可以生动触摸到七里海厚重的历史底蕴,可以真切感受到七里海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区域发展的勃勃生机,不禁使人犹生对家乡的自豪感与不辱使命的责任感。

阅读

相关人物

李桂福
责任者
于方舟
相关人物
周恩来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俵口村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