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阶段是市场经济时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2534
颗粒名称: 第二阶段是市场经济时期
分类号: F717.2
页数: 1
页码: 145
摘要: 本文记述了在1990年至1998年期间,七里海区域供销社经历了市场经济冲击以及体制机制不适应的困境。大部分基层社陷入低谷,业务萎缩,功能削弱,效益下滑。1992年至1998年,县供销社进行了调整改革,通过租赁门店和实行自主经营来改造基层社的经营结构。合并了原来的20个基层社,形成了5个中心区社,优化了资源配置,促进了经营布局和发展模式的改善。
关键词: 七里海区域 供销合作社 发展

内容

这一阶段为1990年-1998年。进入90年代,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供销社的一些传统优势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加上自身体制、机制上的不适应,业务经营出现了萎缩、功能削弱、效益滑坡的状况。全系统20个基层社,几百名干部职工,大部分无事可做,只有少数人看摊守业,工资发不出,保险交不上,干部职工情绪低落,人心涣散。七里海周边的潘庄、造甲、俵口、任凤、淮淀等基层供销社尤为严重,一度陷入低谷。
  从1992年至1998年,县供销社重点在经营结构上进行了调整改革,采取因地、因社制宜,从产权、机制、人才三方面对基层社实行全方位改造,原有的经营网点大部分实行“租壳卖瓤”,即出租门店,商品由承租人购买,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潘庄供销社是第一批实行的,所辖西塘、东塘坨,综合二门、早点部等分店承包后,职工积极性高涨,扩大了经营范围,销售额增加,职工收入达600元,比改革前增长50%%以上。1998年起为彻底解决基层机构臃肿、后勤人员多、生存困难等问题,实行了按经济区建社,将原来的20个基层社合并为5个中心区社,保留了苗庄供销社。5个经济区社分别是:芦台区社、潘庄区社、宁河区社、丰台区社、七里海区社(含任凤、俵口、淮淀、南涧),优化了资源配置,构筑了崭新的经营布局和发展模式,使基层供销社在服务三农和自我发展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

知识出处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七里海文史集》一书,从概述、自然生成与演化、历史沿革、自然资源、区域经济、社会事业、民俗文化、革命史事件、人物、大事记、传说选等11个方面,详细描述了七里海区域的人文历史、经济社会发展,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内容详实,堪称七里海的“小百科”。通过该书,读者可以生动触摸到七里海厚重的历史底蕴,可以真切感受到七里海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区域发展的勃勃生机,不禁使人犹生对家乡的自豪感与不辱使命的责任感。

阅读

相关人物

张贵福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