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种植业发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2497
颗粒名称: 水稻种植业发展
分类号: F326.1
页数: 3
页码: 101-103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河县水稻种植历史悠久,其地理位置、气候、土壤和水源等自然生态条件,极适宜优质水稻的生产,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小站米之乡”。处于宁河县西南部的七里海一带,因其水源充裕、水质清新、地质上乘、土地广阔而成为宁河水稻的生产基地。七里海水稻,统称为宁河小站稻,稻米晶莹剔透,垩白极少,洁白略清,蒸煮时,有“一家煮饭,四邻飘香”之誉,且饭粒完整,软而不糊(粘),冷后不硬。坐落在宁河经济开发区内的天津市津沽粮食工业有限公司,就是依托七里海盛产小站稻这一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优势,开发生产了“津沽”牌特级精制免淘米、特级精制米等5大系列40余种小站米,产品以颗粒均匀、如冰似玉、清香爽口而闻名于世,在满足本地区市场需求外,还畅销山西、四川、青海、内蒙、新疆等20多个省市自治区,并远销美国、南非、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关键词: 水稻 种植业 七里海

内容

宁河县水稻种植历史悠久,其地理位置、气候、土壤和水源等自然生态条件,极适宜优质水稻的生产,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小站米之乡”。处于宁河县西南部的七里海一带,因其水源充裕、水质清新、地质上乘、土地广阔而成为宁河水稻的生产基地。七里海水稻,统称为宁河小站稻,稻米晶莹剔透,垩白极少,洁白略清,蒸煮时,有“一家煮饭,四邻飘香”之誉,且饭粒完整,软而不糊(粘),冷后不硬。坐落在宁河经济开发区内的天津市津沽粮食工业有限公司,就是依托七里海盛产小站稻这一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优势,开发生产了“津沽”牌特级精制免淘米、特级精制米等5大系列40余种小站米,产品以颗粒均匀、如冰似玉、清香爽口而闻名于世,在满足本地区市场需求外,还畅销山西、四川、青海、内蒙、新疆等20多个省市自治区,并远销美国、南非、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据史载,七里海盛产的小站稻培育生产始于明朝,盛于清代,发展于新中国建立之后。2001年11月中旬,国家质检总局派出原产地专家小组,专程到宁河县,对天津“津沽”牌小站稻米的地理标志进行审核认证。2002年5月,“津沽”牌小站稻米获国家原产地标记保护认证,成为天津市第一个获得原产地标记注册认证产品,其主要产地在七里海区域和日本侵占时期素有“高丽圈”之称的廉庄,以及东棘坨、宁河、苗庄等乡镇,其发展历程大体如下。
  种植面积、产量及品种
  新中国成立后,七里海水稻的生产发展和全县一样,大致可划分为六个阶段:一是快速发展阶段(1949一1960年)。全县水稻种植面积从1949年的2万亩扩大到12.6万亩,平均亩产150—180多公斤。推广的水稻品种有大白芒、小白芒、大红芒等;二是徘徊上升阶段(1961—1971年)。这一阶段种植面积虽上升,但年际间起伏较大。1964年、1968年、1970年三次出现高点,分别达到18.7、21.3、30.1万亩。而1962年、1966年、1969年三次出现低点,分别是7.3、3.5、14.2万亩。推广的品种有野地黄金、白金、红金、万金珠、东方红1号等;三是滑坡下降阶段(1972—1976年)。这一阶段历经5年。1972年遭遇特大旱灾,大面积水稻插秧后因干旱枯死,造成绝收。后连续几年干旱少雨,境内各河系上游来水基本断流,大部分稻田被迫改旱,水稻面积大幅度减少。1975—1976年水稻种植面积为零,引进了旱稻种植,品种有红旗16号、垦丰5号、冀粳4号等;四是恢复发展阶段(1977—1991年)。1977年当年恢复水稻种植6万亩。县政府连续进行了“蓟运河西一大片”和“七里海周边”的农田基本建设大会战,为水稻的种植创造了良好条件,至1980年水稻种植面积恢复到22.7万亩。1986年国家农业部把宁河县确定为优质米生产基地县。水稻平均亩产突破400公斤。种植的品种有中丹2号、中花2号、秋光等;五是稳步提高阶段(1992—1999年)。前4年水稻种植面积有升有降,在18—26万亩之间。后4年,水稻种植面积稳中有升,最低26.6万亩,最高达34.36万亩,是历史最高纪录,平均亩产在526—585公斤之间,居全市郊县水稻平均亩产之首。推广的品种有津稻1187、中系8215、中作321等;六是面积减缩亩产快速提升阶段(2000—2011年)。除2007年种植9万余亩外其他年份皆稳定在五六万亩之间。平均亩产在651—656公斤之间。种植品种有中作93、津原45、津原28等。
  育秧方式
  20世纪50年代,七里海一带水稻育秧方式为水床育秧。60年代以水床为主兼有半旱育,70年代全县推广半旱育秧,80年代推广早稻半旱育秧、晚稻全旱育秧。1986年,宁河率先试验示范推广地膜半旱育秧。90年代,在应用地膜半旱育秧的同时,积极推广水稻隔膜旱育秧、普通旱育秧、塑料钵体旱育秧,到90年代末,推广面积达一半以上,还推广了晚稻稀播化控带蘖秧。2000年至2011年,水稻生产上主要应用塑料钵体旱育秧、地膜半旱育秧,还推广了塑料软盘旱育秧。
  栽培新技术
  20世纪50年代七里海一带水稻种植重点推广的技术,一是密植,二是防止水稻烂秧。60年代,推广使用了肥田粉(即硫酸铵)。70年代,开始实行水稻化学除草,水稻机插秧示范,推广了春小麦、晚稻一年两熟制技术,还推广了磷素肥料应用技术。80年代,推广使用磷酸二氢钾、重磷酸钙、磷酸二铵等复合肥技术,推广了晚稻重施大头肥技术、水稻间隔灌溉节水技术、水稻缺锌缩苗诊断与锌肥应用技术、水稻模式化高产栽培技术、水稻氮磷锌平衡施肥技术。90年代,推广了旱育稀植高产栽培技术、大洼地区水稻中低产变高产配套技术、晚稻带蘖稀植高产栽培技术、水稻抛秧技术、水稻高产综合技术、水稻盘育摆插高产栽培技术、水稻高产高效综合技术、水稻综合节水高产高效技术、水稻双超栽培技术(即:超稀栽植行距40厘米,穴距20厘米;超高产,每亩700公斤以上)、“双早型”水稻高效节水栽培技术(即:利用旱育壮秧,采用重施底肥,全层施肥技术,实现促稻早发、早控,达到节水增产目的)、水稻防早衰技术、高产水稻推广应用钾肥与硅肥技术、水稻综合防治病虫草害等技术。2000年至201 1年,推广了水稻盘育摆插栽培技术、水稻稀播化控带蘖稀植高产栽培技术、水稻高产抗旱耐盐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新型药肥复合型种衣剂在水稻上应用技术、水稻测土配方专用肥应用技术、水稻软盘育秧机插高产高效配套栽培技术等。
  稻田养蟹
  说到七里海区域的水稻种植,值得一提的是七里海一带的稻田养蟹。七里海一带水源充裕,水质清新,稻田底质为黑粘土,保水性能较好,极适应稻田养蟹。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稻田养蟹这一新生事物率先在七里海一带发展起来。一些水稻种植户,自发地去辽宁盘锦等地区学习稻田养蟹技术。1993年,任凤乡齐家埠村的村民开始了稻田养蟹,大约有200余亩,亩产螃蟹三五十斤不等,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收益。因地亩在2亩以上皆可实施,于是许多水稻种植户纷纷开始了稻田养蟹,全县稻田养蟹最多时年达3万亩左右。
  初始及较长一段时间,稻田养蟹的蟹苗90%以上都来自辽宁盘锦地区,近些年宁河有了蟹苗繁殖基地,蟹苗基本上都由七里海河蟹苗种基地供给,极大地方便了稻田养蟹和河蟹养殖。七里海一带的稻田养蟹户,都积累了很好的稻田养蟹经验,如建好防逃设施,一般都采用油毡或薄塑料板围在稻田边沟内侧,用竹竿或木棍支撑固定用来螃蟹防逃。养蟹的稻田,在秧苗移栽前他们会使足基肥,使其肥量保持水稻全生长期和保证河蟹摄食基肥发酵产生的微生物的需要。因为都是利用扣蟹养成蟹,插秧前把蟹苗放进准备好的沟内养殖,在3、4月份,水温达到10度时,才放入边沟稻田。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底,就可以在围栏设施周边抓捕收获了。
  目前,全县尽管许多稻田改旱,但仍有稻田养蟹1万余亩,除廉庄、宁河等乡镇外,大多都在七里海区域。

知识出处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七里海文史集》一书,从概述、自然生成与演化、历史沿革、自然资源、区域经济、社会事业、民俗文化、革命史事件、人物、大事记、传说选等11个方面,详细描述了七里海区域的人文历史、经济社会发展,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内容详实,堪称七里海的“小百科”。通过该书,读者可以生动触摸到七里海厚重的历史底蕴,可以真切感受到七里海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区域发展的勃勃生机,不禁使人犹生对家乡的自豪感与不辱使命的责任感。

阅读

相关人物

李振起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