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质条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2492
颗粒名称: 地下水质条件
分类号: TV211
页数: 3
页码: 88-90
摘要: 本文记述了地下水资源在七里海地区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由于地下水补给量有限,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取水深度逐年加深,并导致地面沉降。地下水含氟量较高,特别是西七里海周围地区,长期饮用高氟水有骨质疏松等健康风险。为保护地下水资源,宁河县采取了多项措施,如限制开采深度、科学填埋废弃机井、节约用水、建设除氟供水站等。农村供水工程进行管网入户改造,以解决饮水安全问题。未来需要继续加强水资源的管理、节约和保护。
关键词: 地下水质 条件 七里海

内容

地下水资源现状。地下水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开采应结合地下水补给量,不可盲目开采,要有一定的限量。县境内地下水补给来自于燕山山脉,根据宁河县地下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补给的差异划分,整个七里海区域如潘庄、俵口、七里海、北淮淀、造甲城5个乡镇地处贫水区,属海相、湖相沉积地层和海陆交互地层,水文地质条件差,咸水底界埋深最深达70~1 10米,地下水可开采量为1000万立方米/年,单井地下水开采量为50立方米/小时,低于实际开采量。另外地下水补给量很小,主要以越流补给和侧向流经补给,为此水位的变化与开采强度有着直接的影响。由于近年来地表水资源匮乏,工农业和人民生活用水均开采地下水,开采量超过了地下水的补给量,故导致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取水深度逐年加深,随之地面逐年沉降。从水质条件的角度讲,水中含有大量的氟离子成分(对人体骨质有损害的一种成分),且大部分集中在西七里海周围。为了有效的保护地下水资源,宁河县水务管理部门为此不仅在七里海区域乃至在全县范围内做了大量工作:坚持常年巡逻强化地下水资源全方位管理;严格执行取水许可审批制度;控制开采深度,有计划的限制压采地下水;科学填埋报废机井,防止污染地下水;群众生活用水采取单村集中式供水;大力宣传节约用水、科学用水;鼓励企事业单位和居民添置节水型用水器具;在全县上下普遍开展建设节水型社会活动。
  饮水安全。宁河县农村生活用水全部为地下水,生活规划用水量占地下可供水量的15%,供水水源保证率相对较高。农村供水工程全部是单村集中式供水,共有283处供水工程,日供水能力1.8万立方米。农村供水工程始建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管道年久失修,老化、跑冒滴漏现象严重。由于村庄规模不断扩大,供水管道加长,管径过细,导致管网供水压力降低,部分村民用水困难,供水设施落后,能耗大、供水成本高。尤其是县西部地区,受自然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限制,地下水含氟量普遍超标(大于1.2毫克/升)。1980年5月,宁河县防疫站对全县320眼饮水井和1981年本组所取的120个饮水含氟量进行筛查,从化验结果看,全县绝大部分地区没有超过饮用水标准,只有七里海周边的造甲城、潘庄、北淮淀等乡镇含氟离子较高,而且超标。最高的是造甲城镇的造甲城、田辛、赵温、大王台、东小王台、西小王台等村,含氟量达到4~6毫克/升。长期饮用高氟水易发氟斑牙、骨质疏松等症。
  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以加强农村供水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供水社会化服务体系、保障农村饮水安全为目标,依据天津市水利局《关于转发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天津市农村饮水安全及管网入户改造工程规划方案的批复的通知》(津农水【2006】63号)及天津市水利局2006年11月编制的《天津市农村饮水安全及管网入户改造工程规划方案》精神,编制了《宁河县农村饮水现状调查评估报告》、《宁河县“十一五”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以及《宁河县农村饮水安全及管网入户改造工程规划(2006~2010)》,利用五年时间,解决农村中普遍存在的饮用水质不达标,供水光网老化失修等问题。到2010年末,让农民喝上放心水,供水管网得到彻底改造,并建立长效运行机制,确保工程良性循环。主要建设除氟供水站,购置除氟及灌装设备16台套,打低氟井26眼;新建或改造供水工程236处,购置恒压变频设备236套,铺设PVC供水管道1677.73公里,安装水表7.40万块,建厂房和管理房9250平方米。
  2006年4月13日,天津市水利局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办公室下达了《关于宁河县2004~2005年度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第一期实施方案的批复》(水农饮办【2006】2号,批准七里海区域的南淮淀、乐善庄、大龙湾、齐心庄、朱头淀东台、造甲城、赵温庄、大王台以及东棘坨、大邓庄10个村队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建设,安装除氟设备10台套,安装灌装设备10台套,建管理房820平方米。工程于2006年9月8日开工,2007年6月30日竣工,有效解决了3.08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2006年8月8日,天津市水利局下达了《关于宁河县2004~2005年度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第二期实施方案的批复》(津水农【2006】45号),批准冯家台、田辛庄、北淮淀、大贾庄、朱头淀西台、朱头淀中台6个村队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安装除氟设备6套,灌装设备6套,建管理房270平方米。工程于2006年9月8日开工,2007年6月30日竣工,有效解决了1.73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两期工程共建除氟站16个,安装除氟设备16套,建设管理用房1090平方米,解决了16个村、4.81万人饮水安全质量问题。
  2009年5月5日,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还下达《关于宁河县2009年农村管网入户改造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津发改农经【2009】368号),要求确保宁河县58个村、9.06万村民饮水安全。工程主要建设两大块内容:一是除氟工程,二是管网改造工程。其中,除氟工程项目承建5座除氟水厂,涉及到七里海区域的有,七里海镇净水设备出水量3立方米/小时、俵口乡2立方米/小时、潘庄镇2立方米/小时。工程于2009年8月28日开工、年底竣工。
  通过改水除氟、更新供水管网等一系列有效措施,全县尤其是西部地区农村饮用水水质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十一五”期间,从2007年至2010年,供水管网入户改造工程共计投资1.4亿元,其中市补7088.82万元。新建16个除氟站,5座除氟水厂,铺设安装供水管网4256.36公里,安装入户水表8.05万块,新建管理房6630平方米。解决了223个村、25.28万人的饮水不便和9个村、2.49万人饮用水氟含量超标的安全问题。
  截至2010年底,全县还有66个自然村,8.82万人,74所学校、3.25万师生饮水安全问题列入《宁河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二五”规划》。“十二五”规划全面展开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从2012年开始的,到2013年底解决了12个乡镇52个自然村6.4575万人、56所学校2.5843万师生饮用水安全问题。
  2012年,批复工程中涉及七里海周边乡镇的除氟工程有两座,分别是七里海镇除氟工程:规模4立方米/小时,两个村0.3550万人,其中北移民0.0300万人、任风村0.3250万人;俵口乡除氟工程:规模3立方米/小时,洛坨村1个村0.2755万人。
  2013年,批复工程中涉及七里海周边乡镇的除氟工程只有潘庄镇:规模8立方米/小时,涉及5个村1.3134万人,其中老安淀0.1208万人、小南庄村0.0229万人、孙庄子村0.0631万人、潘庄村0.5069万人、西塘坨村0.5997万人。截至目前,此项工程仍在有序的进行之中。
  万物依水而立,七里海所富有的自然魅力,与水密不可分。随着七里海湿地保护区对外开放其知名度逐年提高,水资源将成为七里海旅游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对水资源综合供需平衡分析,要想解决七里海的水资源不足问题,主要途径:一是开辟自备水源,二是发展节水型农业与工业,三是合理开发和利用有限资源、提高用水效率,四是严格控制水源和空气污染,五是严格控制或杜绝库区内开挖蟹池、鱼池、虾池与湿地争水,六是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同时,认真做好对水资源的评价、水资源的规划、水资源的保护、水资源的环境监测以及中长期水的供求计划等等。
  多年来,全县人民在水资源利用和改造大自然的具体实践中创造和积累了丰富的治水经验。水资源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必须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的意见》,促进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管理、节约与保护,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知识出处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七里海文史集》一书,从概述、自然生成与演化、历史沿革、自然资源、区域经济、社会事业、民俗文化、革命史事件、人物、大事记、传说选等11个方面,详细描述了七里海区域的人文历史、经济社会发展,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内容详实,堪称七里海的“小百科”。通过该书,读者可以生动触摸到七里海厚重的历史底蕴,可以真切感受到七里海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区域发展的勃勃生机,不禁使人犹生对家乡的自豪感与不辱使命的责任感。

阅读

相关人物

李跃波
责任者
董宝长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宁河区
相关地名
造甲城镇
相关地名
天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