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头碑——俵口建庄的见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2481
颗粒名称: 龙头碑——俵口建庄的见证
分类号: K928.7
页数: 2
页码: 63-64
摘要: 本文记述了在七里海边的俵口庄有一块刻着龙的石碑,是清朝光绪皇帝为感念于氏11位将军的历史功绩恩准立的。碑高195厘米,宽66厘米,厚21厘米,碑文300余字。其中一段文字刻着:“俵口庄西旧有于氏先茔一处,积冢六十一座,自前明永乐二年修立后至今五百余年。”还有一座石碑,为俵口于氏始祖于大公碑。碑高160厘米,宽40厘米,厚21厘米。
关键词: 龙头碑 七里海 石碑

内容

龙,在封建社会是皇帝的象征。只有皇宫、皇陵及与皇帝有关的建筑、物件、饰物等才有龙的造型。那么七里海边的一个普通村庄,为何有刻着龙的石碑呢?
  相传,这龙头碑是清朝光绪皇帝为了感念于氏11位将军的历史功绩,恩准立的(《中国文物图集》有专条记载)。刻的龙四爪,比象征皇帝的龙少一爪。碑高(不含底坐)195厘米,宽66厘米,厚21厘米。碑文300余字,其中一段文字刻着:“俵口庄西旧有于氏先茔一处,积冢六十一座,自前明永乐二年修立后至今五百余年。”立碑年代为光绪十三年。碑上标有出资立碑的于氏24人姓名,承办人为五品官于绂荣。立碑时,“砌以石坎,环栽绿柳,密树青松”,看上去,“巨冢累累,现出千家端兆。”还有一座石碑,为俵口于氏始祖于大公碑。碑高160厘米,宽40厘米,厚21厘米。上面刻有“前明指挥佥事例赠明威将军于氏始迁祖大公、妣李氏之墓”。立碑亦为光绪十三年。
  经反复查阅现存于氏族谱及相关史料,大体弄清了俵口于氏家族的来龙去脉。于氏始祖自江南金坛县迁址山东省文登县大水波,后移居山东济南府青城县。明朝初期兄弟三人同来顺天府宝坻县(今宁河县)俵口庄。传说是随“龙”过来的,大概是洪武十三年(1380)燕王朱棣就藩北平(今北京)时,朱棣1403年称帝之后移居来的。哥仨选址于一条土岭,取名撒金坨。因潮白河、青龙湾河、曾口河三河在此交汇,而后向南向东而去,取分流之意,故称俵口。哥仨讳字失传,后人以公尊称。大公入丰财盐场,二公充军户,死后同葬于俵口,三公移居沧州、静海,后下落不明。
  于氏先祖第一位将军是三世祖于本。于本自幼勤学好问,通晓武功、兵法。建文三年(1401)年时,都督陈贤招募兵士,于本从军巡哨芦台,杀退东军。在梁城(今宁河镇)招募新兵,积功提升掌管梁城所千户事,并守卫直沽海口,后又出征巡哨草头沽、鸦鸿桥、通州、张家庄(宝坻辖)等地,将贼众杀退。永乐二年正月(1404年),升为明威将军佥事,仍守卫梁城千户所,兼守卫海口。永乐二十年、二十二年两次迤北征进。洪熙元年(1425年)因年老钦准由儿子于昶接替其职,授明威将军本所世袭指挥佥事。宣德元年八月(1426年)还乡(《宁河县志乾隆本及于氏家谱均有记载》)。
  自于本之后,相继出了于昶、于伦、于玺、于金、于宗渊、于继武、于一桂、于大猷、于君陈、于君鼎,共11位将军,均为世袭指挥佥事,属三品或四品。其夫人均诰封太恭人,恭人(明清时一品至五品以上用皇帝的诰命授予,称诰封)。于本之父(二世祖)、祖父(始祖),封赠明威将军指挥佥事。
  查阅史料,于氏11位将军个个忠君爱国,骁勇善战,功勋卓著。直到最后一位将军于君鼎,很长时间内,其功绩仍在民间广为流传。率兵平乱的事暂且不说,就说降妖一事。明朝末年,溃兵到处乱窜,攻城抢劫,民心大乱。这时,月河庄有一妖道名顿兴,图谋叛乱,夺取官军马匹。一位朝廷主将调兵前来捉拿,妖道逃到梁城。主将移兵梁城城下,将要屠城。君鼎遂挺身而出,穿着整齐的官服去迎接,兵卒将其捉拿见主将。君鼎面色温和,言辞甚壮,终于说服了主将,使百姓免遭杀戮。
  在调查于氏渊源时,有不少有趣的故事。相传,清朝时,疏浚潮白河,按原定路线,河道从俵口村头通过,这样就得挖掉俵口于氏祖坟。指挥水利工程的官员听说那里埋着三代于氏将军的先祖,挖河时特意转了个弯,才使于氏祖坟得以保存。另有传说,时任蓟州都司的于一桂(于氏第八位将军)平定叛乱,路经玉田时,见河上无桥,村民出入很是不便,便命兵士们架起一桥。村民感激不尽,从此将村名改为于家桥。俵口有些老人一提起黄马褂的事,至今仍津津乐道。文革前好多人还怀着好奇心理穿过它。相传这黄马褂是永乐帝奖赏于氏将军的。诸如此类的传说,还有不少。
  从龙头碑大抵可以得出两个结论:其一,俵口建村年代。应在建文三年(1401年)以前二十年之内,最早在燕王奉命驻守北平(1380年)之后(洪武年间有几次大的移民),龙头碑明确写着,“俵口庄旧有于氏先茔一处”,为“前明永乐二年修立”。宁河县志和于氏家谱都记载于氏先祖的孙辈于本在明建文三年(1401年)时已在俵口参军,说明在建文三年之前于氏先祖已在此定居。其二,俵口于氏家族人才济济。600余年间,历史上出了多位将军,现代又出了以天津共产党组织创建人于方舟为代表的一批著名人士。

知识出处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七里海文史集》一书,从概述、自然生成与演化、历史沿革、自然资源、区域经济、社会事业、民俗文化、革命史事件、人物、大事记、传说选等11个方面,详细描述了七里海区域的人文历史、经济社会发展,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内容详实,堪称七里海的“小百科”。通过该书,读者可以生动触摸到七里海厚重的历史底蕴,可以真切感受到七里海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区域发展的勃勃生机,不禁使人犹生对家乡的自豪感与不辱使命的责任感。

阅读

相关人物

于增会
责任者
朱棣
相关人物
于昶
相关人物
于伦
相关人物
于玺
相关人物
于金
相关人物
于宗渊
相关人物
于继武
相关人物
于一桂
相关人物
于大猷
相关人物
于君陈
相关人物
于君鼎
相关人物
于本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宁河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