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河区图书馆
宁河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河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期刊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抗战中的于会昌及家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河抗战资料集1933—1945(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二辑)》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2399
颗粒名称:
抗战中的于会昌及家人
分类号:
K265.21
页数:
2
页码:
295-296
摘要:
本文记述了于会昌是宁河县俵口村人,194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在抗日斗争中牺牲。他是村里干农活的好把式,曾组织穷人争取生计。1945年,日伪军对村进行扫荡时,他为党员干部转移而牺牲。
关键词:
于会昌
宁河县
俵口村
内容
于会昌,宁河县俵口村人,194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日伪军扫荡俵口村时遭枪杀,是日寇欠下的又一笔血债。
于会昌出生于1915年,是村里干农活的好把式。下地打苇子是四里八村的头钐,下海捕鱼是村里的网头,有一大批穷人围在他身边,他为穷人争得打渔场地,穷人围在他身边共求生计。靠着一身好本事,他和老父亲一起支撑起有两个弟弟的5口之家。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后,他父亲一次在天津给日本人干活遭受毒打后致死,他挑起了照顾母亲、弟弟和妻儿的重担。
1943年,宁河县冯台子村人李长林秘密发展了俵口村水产品销售商马德双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很快,于会昌与马德美、于春雨、于学福、于作山、于学元、于连波等打渔种地的穷哥们,先后加入了党组织。同年成立了中共俵口村支部委员会。于会昌在村党支部书记马德双的带领下,开展了敌后抗日、减租减息、发展党员等工作。村的“八大党员”长期在沽顶窝草房、七里海头沟鱼铺、六沟鱼铺等地点活动,宣传党的主张。他们用“灯头朝下、吃面机器打、穿衣机器轧”来描述共产主义,吸引穷人向往未来的美好社会,组织穷人起来斗争。
由于马德双、于会昌等人的积极努力,使当时的有志青年于合堂、于会云(后化名为于渤海)等先后参加了抗日队伍,于会泉、于会江、于会波、于会源、于西香等人参加了中国共产党。1944年春天,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于春贺等人向地主于向斋、于德书等展开减租斗争,使村罾口河两岸上万亩土地回到了老百姓手中,当时称为“怀镰大钐起民众”。
群众的抗日斗争,引起了日伪军的疯狂剿杀。1945年6月,盘踞在潘庄镇的日伪军三四十人,对村进行扫荡。正在田间干活的于会昌发现后,跑到村里,通知党员干部转移。他隐藏好支部文件,最后一个向村外转移。在他跑到于作瀛家房屋旁时,被迎面伪军开枪打中,肠子流了出来,向前爬行了十几米后壮烈牺牲,留下一滩血迹。
于会昌牺牲后,其妻悲痛去世,其子于作明15岁,大女7岁,次女双目失明4岁成了孤儿。于作明背着失明的妹妹,兄妹3人流浪在宝坻县一带,以讨饭为生。1947年土地改革,于作明分得4.2亩土地和部分苇海,生活有了来源。
多年后,于会昌的弟弟于会波、于会云回家寻亲,方知家中尚有侄子侄女,于是与人民政府联系,由村干部于学福等出面,为当时被称为“小叫花子”的于作明做媒成亲。结婚时,于方舟夫人谈芳荪主婚,成为一段美谈。
在于会昌的影响下,本家弟兄5人都加入了共产党,其中3人参加了抗日队伍,后来在革命和建设中成为党的事业骨干。于会泉任湖南省醴陵地区党委书记,于会云任内蒙古赤峰市纪委书记,于会江任哈尔滨市运输公司书记,于会源在塘沽天津碱厂干部岗位上离休。
知识出处
《宁河抗战资料集1933—1945(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二辑)》
本文记述了宁河区抗日战争史记资料包含日伪统治宁河时期的罪行、域内抗日斗争、宁河人域外抗战、抗日英烈、附录、后记等章节的详细介绍。
阅读
相关人物
李建明
责任者
于学军
责任者
于学来
责任者
于会昌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