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抗日经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河抗战资料集1933—1945(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二辑)》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2392
颗粒名称: 我的抗日经历
分类号: K265.21
页数: 2
页码: 279-280
摘要: 本文记述了马玉崙的个人背景和历史背景,包括他是大从庄第一位党员,参与过搜集情报、破坏电线、监督社会等革命活动,并且在1944年领导了“二五减租”运动。他还回忆了艾林庄据点和宁河镇的情况,描述了日军侵略和烧杀抢掠的罪行。
关键词: 马玉崙 大从庄 党员

内容

我叫马玉崙,宁河县大从庄人,今年60岁。1943年冬入党,介绍人是马良、佐天,我是大从村第一个党员。
  那时,我村这一带是由日伪统治。我村有个叫王第的,村里的事由他说了算。他和宁河镇的特务们有关系,和日伪宁河县警备大队副、县警察局代局长田德寅也有联系,和宁河镇据点马晓峰是叩头弟兄。八路军刚开辟我村时,就在他家吃住,有事也找王第。
  我1943年春开始接触八路军干部,曾发动过工人罢工,破坏电线,给政府送信,搜集情报,监督社会,了解邻村情况等。那时为保密,不但人要有化名,各村也都有化名,我村化名叫“和平”。开始,我挑八根绳儿(每支筐4根绳,两支8根—编者),每天去宁河镇购货,实际是搜集情报。1944年,我村建党支部,我是第一任支书。同年建立村政权,当时设村长、农会主任、民兵连长、妇联主任等,我是公安员。我的工作是区干部指定的,暗地里我是村党支部书记。这是我村第一次建立村政权。那时,环境很残酷,建立的政权不久就让日本人给打跑了。1945年,第二次建政,有一个村干部叫王凤岐,被日本人枪毙了。
  我入党时,组织要求一定要保守秘密,上不通父母,下不通妻子。
  1944年春,我领导工人搞“二五减租”,和穷哥儿们联系,少给地主交粮。当时按我村情况,叫“富份庄子”,不是像大于庄、李花毛村那样,全庄由齐燮元一家所有的庄子。按规定,我村农民要把收获的高粱个子按三大份交给地主一份。由于实行了“二五减租”和三七五分粮,我便去通知本村地主孙学增,要从此少收农民的粮食。他不得不照办。
  艾林庄据点有个叫于尖仓的,我常找他摸据点里的情况。据点设在村东头,巡官李治模住在村外,他是乡里的巡官。据点里面住的都是警备队。由据点至宁河镇电话线原是从我村北房后走(这是直线),由于连着被砍了两次,第三次改道由李城、高庄、杨富、前帮一线通过。自1944年10月杨富庄惨案发生后,敌人又来到我村,把村都围上了,找保长保长已跑光,找甲长(全村1个保、12个甲)甲长有不少也不在。敌人恼羞成怒,把全村保甲长家的房都点着了,接着,又去小从庄一连砍了3个人。我村原村公所用王廷全的房,看到房子好,也给点着了。
  程功当区委书记时,让我在村里坚持斗争,对邻村情况也要了解清楚。同时让我在我家地洞下再挖地洞,里面安上下两口锅,便于隐藏东西。这些我都照办了。
  县大队的二排长褚林投敌时,鲁庄有人同他在一起,清楚此事。褚林原来和我不错。
  我记得有一年发大水,程林(入党后,投奔伪大乡工作)由铁道南用船运来100多支枪,交给我,要我转交县大队。这时,有人在屋里玩枪,走火差点伤了人。

知识出处

宁河抗战资料集1933—1945(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二辑)

《宁河抗战资料集1933—1945(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二辑)》

本文记述了宁河区抗日战争史记资料包含日伪统治宁河时期的罪行、域内抗日斗争、宁河人域外抗战、抗日英烈、附录、后记等章节的详细介绍。

阅读

相关人物

马玉崙
责任者
李佑生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