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河区图书馆
宁河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河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期刊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我的抗日经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河抗战资料集1933—1945(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二辑)》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2392
颗粒名称:
我的抗日经历
分类号:
K265.21
页数:
2
页码:
279-280
摘要:
本文记述了马玉崙的个人背景和历史背景,包括他是大从庄第一位党员,参与过搜集情报、破坏电线、监督社会等革命活动,并且在1944年领导了“二五减租”运动。他还回忆了艾林庄据点和宁河镇的情况,描述了日军侵略和烧杀抢掠的罪行。
关键词:
马玉崙
大从庄
党员
内容
我叫马玉崙,宁河县大从庄人,今年60岁。1943年冬入党,介绍人是马良、佐天,我是大从村第一个党员。
那时,我村这一带是由日伪统治。我村有个叫王第的,村里的事由他说了算。他和宁河镇的特务们有关系,和日伪宁河县警备大队副、县警察局代局长田德寅也有联系,和宁河镇据点马晓峰是叩头弟兄。八路军刚开辟我村时,就在他家吃住,有事也找王第。
我1943年春开始接触八路军干部,曾发动过工人罢工,破坏电线,给政府送信,搜集情报,监督社会,了解邻村情况等。那时为保密,不但人要有化名,各村也都有化名,我村化名叫“和平”。开始,我挑八根绳儿(每支筐4根绳,两支8根—编者),每天去宁河镇购货,实际是搜集情报。1944年,我村建党支部,我是第一任支书。同年建立村政权,当时设村长、农会主任、民兵连长、妇联主任等,我是公安员。我的工作是区干部指定的,暗地里我是村党支部书记。这是我村第一次建立村政权。那时,环境很残酷,建立的政权不久就让日本人给打跑了。1945年,第二次建政,有一个村干部叫王凤岐,被日本人枪毙了。
我入党时,组织要求一定要保守秘密,上不通父母,下不通妻子。
1944年春,我领导工人搞“二五减租”,和穷哥儿们联系,少给地主交粮。当时按我村情况,叫“富份庄子”,不是像大于庄、李花毛村那样,全庄由齐燮元一家所有的庄子。按规定,我村农民要把收获的高粱个子按三大份交给地主一份。由于实行了“二五减租”和三七五分粮,我便去通知本村地主孙学增,要从此少收农民的粮食。他不得不照办。
艾林庄据点有个叫于尖仓的,我常找他摸据点里的情况。据点设在村东头,巡官李治模住在村外,他是乡里的巡官。据点里面住的都是警备队。由据点至宁河镇电话线原是从我村北房后走(这是直线),由于连着被砍了两次,第三次改道由李城、高庄、杨富、前帮一线通过。自1944年10月杨富庄惨案发生后,敌人又来到我村,把村都围上了,找保长保长已跑光,找甲长(全村1个保、12个甲)甲长有不少也不在。敌人恼羞成怒,把全村保甲长家的房都点着了,接着,又去小从庄一连砍了3个人。我村原村公所用王廷全的房,看到房子好,也给点着了。
程功当区委书记时,让我在村里坚持斗争,对邻村情况也要了解清楚。同时让我在我家地洞下再挖地洞,里面安上下两口锅,便于隐藏东西。这些我都照办了。
县大队的二排长褚林投敌时,鲁庄有人同他在一起,清楚此事。褚林原来和我不错。
我记得有一年发大水,程林(入党后,投奔伪大乡工作)由铁道南用船运来100多支枪,交给我,要我转交县大队。这时,有人在屋里玩枪,走火差点伤了人。
知识出处
《宁河抗战资料集1933—1945(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二辑)》
本文记述了宁河区抗日战争史记资料包含日伪统治宁河时期的罪行、域内抗日斗争、宁河人域外抗战、抗日英烈、附录、后记等章节的详细介绍。
阅读
相关人物
马玉崙
责任者
李佑生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