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抗日斗争的回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河抗战资料集1933—1945(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二辑)》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2383
颗粒名称: 参加抗日斗争的回忆
分类号: K265.21
页数: 3
页码: 249-251
摘要: 本文记述了南淮淀村是宁河县的一个贫困农村,人民以苇草获利为生。在三、四十年代,该村有李九庆、李恩朴、李学诚等几个比较富裕的人,他们与邻村劣绅、伪县官僚、伪保安大队长等勾结,开粮栈进行屯积倒把,并拉拢权势。日寇侵入后横征暴敛,加上土豪劣绅的经济剥削,村民无法生活,不得不卖掉住房。有人被贩卖给日寇当华工,有人在煤矿干苦工。南淮淀就是在这种水深火热的情况下,盼到了革命力量潜入进来。
关键词: 南淮淀村 贫困农村 富裕

内容

南淮淀村是宁河县的一个贫困农村,有史以来人民都是以苇草获利为生,没有多少肥沃耕地。该村三、四十年代,只有五六户比较富裕,第一个是李九庆,他是继承祖遗的产业,结交邻村几个劣绅,上爬成了一个地头蛇。他与俵口村于德枢,潘庄韩在馀,小八亩坨刘绍虞弟兄,北淮淀李在民等互相勾结,合股在芦台开了一个粮栈,做屯积倒把的勾当。同时勾结伪县政府的官僚走狗、伪保安大队长田德寅,当了淮淀大乡副乡长。第二个是李恩朴,他早年在关外贩卖鸦片发点财,回村后置买了土地房屋并开了个杂货铺,雇有两个长工,在日寇侵入华北时,他加入反动的一贯道,且是一个坛主,大量发展道徒,曾一次把李占兴私运钢铁的事向芦台日军报密。李占兴被捕到县,因李占兴原是多年在天津专门给日本商人当买办的,会日语,因此他没受什么损失,不久就释放了。不过这也说明,李恩朴是与日本特务有关系(在土改斗他时他自己也承认是汉奸)。第三个是李学诚,他是一个很会钻营拉拢权势的家伙,他可以到处借钱购置土地,长期不还人家的债,他先养民船包运货物,偷盗客货,后做了大船,更包揽汉沽渤海化工厂的货物运输,在直奉战争时也曾在金钟河把跟船的逃兵打死,夺了步枪。家中开了个杂货铺,雇有两三个长工,拜认李宝忠(天津东六区巡长)为干老子,当了本村保长(他儿子后来也是伪保长)。
  日寇侵入宁河县后横征暴敛,加上土豪劣绅们的经济剥削,我村穷人无法生活,不得不把住房拆卖光。潘庄的刘世裕(曾任我村小学教员)欺骗村民,把许多人贩卖给东北日寇当了华工,记得有:李增庆(全家)、李守庆(全家)、李奎庆(全家)、李宝光(全家)、郑桂芬(全家)、李占宗(父子)、李士林、齐××(全家)、郑怀仁、李承远等。有些人到阜新县煤矿和老头沟煤矿干苦工,约一年多,陆续逃回,南淮淀就是在这种水深火热的情况下,才盼到了革命力量潜入进来。
  边区政权开辟我村,约在1942年前后,当时也正因天津黄海社收摊儿,给了我一个月工资遣散失业回家,任村短期小学校教员。当时政府工作人员不断来村活动,主要是在李瑞庆家(化名忠勇),常来的有寒松、刘征、马良、孙英、继光与李志等县区干部。不久,忠勇参加了中国共产党,但此时没有脱产。在他家主要是具体布置政治工作和经济供应等事。我曾给抗日政府去天津买过军用西药,是到赵庆元家请他买的(赵是塘沽久大医院的大夫,与我相识多年)。本村小学不久并入北淮淀乡立高小,我也随去任语文教员,不久县派来的校长郑长棋和两名教师都跑回芦台。一是乡里不给开工资,二是这儿是共产党的游击地区,他们害怕。后又派一个校长张克勤来,没几天也跑回去了。所以,我一个光杆当了代理校长,但同样没人给工钱,饿得先卖了祖遗的几分北海苇地,接着把7间房子拆木料卖了。
  在北淮淀学校我被日本特务队拘了一次,原因是他们从学校传达室检出一张八路军宣传品——《新长城》。把我带到队部追问这是谁的,我说“从我的学校查出的自然是我的”,他们说:“这是共产党的。”我说:“谁给我我也得要。”炕上正好是被捕去的高英,他下炕把我叫到套间屋,问我现在八路军活动情况,我说:“我不是村干部,不知道这些。你要想从我身上立功的话,就在这里处理我,死我是不怕的。”他说:“到不了这个程度。”晚上放我回家,正在忠勇家呆着,突然高英进屋手拎手枪坐下,说“快给我弄饭吃,我是跟日军回去到北涧沽私自跑回的。”并向我说:“我自被敌人捕去想死都死不了。”他这是针对他问我时,我表示“死不在乎”的话。吃完就到野外睡去了。第二天,陈伯平也从军粮城跑出,带的是一支德国枪,据他讲是同天津海光寺日军出发到军粮城连夜逃出,陈伯平与高英一起去区里报到。经审查无变节问题,继续工作。高英后改名袁太,陈伯平仍当这个区区长(被捕前名叫陆英)。
  1943年陈伯平主持建立村政权,按民主公开原则,选我任第一任村政权主任,原伪保长仍存在,让他应付敌伪方面,但村内一切都必须征得我的同意才准执行(当时伪保长是李学诚、李连祺、李士奎)。此时我们县支队(队长是王全荣)几次破坏茶淀附近铁路,打炮楼。那时还没有民兵组织。村干是何桂才、董云昆临时负责。政府来往信件由何桂才派人送。有关优待抗属以及配合政府查抄反动一贯道窝子等,是董云昆等人配合干的。
  1944年抗战进入紧张阶段,敌人围村扫荡抢劫日渐频繁。我军游击队也发展很快,屡次破交,拿据点,打敌农场。村干也多了,日常应付工作的主要有李洪恩、郑怀仁、何桂才、李金棠、李金海、李春旺、董云昆、李玉安、李万增等,民兵也组织起来了。我们村是一心依靠革命政府,所以日伪对我村十分仇视。在那年秋收时,继光同志对我说:“无计同志,你敢不敢对敌抗粮抗税,成立一面抗日村?”我说:“只要政府支援我们当然敢干。”继光说:“好,政府自然支援,但苦难一些要忍受。”到十月二十前后(农历),日寇派来造甲城据点儿一个叫冯桂珠的,在李占宽家找到我,通知说皇军要你村交军粮,没等他说出要征多少数字,我就一口回绝了。到农历十月二十八(公历12月13日)下午,驻在北淮淀的敌军派人送来一张布告,内容大意是说:“南淮淀抗粮不交,决定烧了该村,人们不要在屋里,急速离出……”但布告还未贴,敌军已进村了。当日西北风很大,敌军就从西北角开始放火烧房,我立即找了个人把我母亲背到村南干壕沟里,同几个村干部躲在远处,眼看大火燃起,我嘴里虽然还硬,但心里实在担忧。天黑了,敌人才走,我进村到家看了看房子,火烧得正旺,我不敢进去。这时连起从东面来,对我说:“大爷,咱俩把两扇大门搬下来,让增大爷(指增庆大哥)剩这点儿吧。”于是,我们俩把门搬下来,随后房盖都着了。一所好房就只剩四面墙了,这次,一直烧了200多间房。烧村后第三天,敌人又派冯桂珠来说皇军仍然要粮,我说:“你不是看见了吗,村都烧光,粮也烧净,只剩活人了,日本军可以再来把人都杀光算了。”我赌气走了,冯也只好回去。
  我们村那几年生活是万分困难的,1943年全村竟饿死60人,全年只生了一个孩子。又加上这次烧庄,很多穷人想外出谋生,我心里感到沉重,那天继光同志来了,我向他讲村子现在怎么办,继光同志随我找了忠勇,我们研究结果是从村前向南,直开一道引水河,共长14华里,发动村民以工代赈,再按每人挖的面积把两岸堤地归私人所有。上级政府答应供给6万斤玉米和秫米,运到随即拨工分出。到1945年春初河工才完,这就使穷人们度过了难关。
  1944年农历十一月份,区委孙英同志找我谈革命的前途和组织的意义,我当即提出参加共产党,孙英同志走后没几天就回来了,把入党批准证交给了我。同时李志同志也来找我,叫我大胆发展党员,指定我任支部书记。经我发展的党员有:郑怀仁、李洪恩、李玉安、李金海、李连城、李春旺、董云清、董云华。1944年的一天,我方干部刘鸣歧(后叛变)杀了一个敌特,日寇追查此事,问我八路军哪时到你村?我说我白天去北淮淀教书(其实学校早散了),晚间回来,不知道。又说:“你也没听别人传说?我们知道八路来到你村,只问你他们往哪方向去了。”我说:“八路军往哪里去,是不叫老百姓知道的,就夜间来过我们也是闭门不出,谁能知道他们的来去。”他问过去八路军都走过哪些道路,我说:“听说八路军夜间大半往村东南角去。”日寇看了地图说这里没路,横着条小河,你瞎说。翻译打着我的脑袋,日寇吓唬我要过堂,我就解衣,准备脱去外衣由他打,日寇站起来左右打了我十几个耳光,直到口流鲜血,敌人什么也没有问出来。

知识出处

宁河抗战资料集1933—1945(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二辑)

《宁河抗战资料集1933—1945(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二辑)》

本文记述了宁河区抗日战争史记资料包含日伪统治宁河时期的罪行、域内抗日斗争、宁河人域外抗战、抗日英烈、附录、后记等章节的详细介绍。

阅读

相关人物

李无计
责任者
李佑生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