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家庄秘密情报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河抗战资料集1933—1945(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二辑)》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2365
颗粒名称: 褚家庄秘密情报站
分类号: K265.21
页数: 2
页码: 173-174
摘要: 本文讲述了宁河县褚家庄在抗日战争时期的革命活动。1942年8月,建立了村支部和秘密情报站,主要负责组织群众抗日、改革保甲制、领导农民运动以及传送文件、搜集情报。在危险的环境下,情报站工作员及时、准确地送出信件,为抗日事业作出了贡献。
关键词: 抗日战争 共产党 村支部

内容

我是宁河县褚家庄人,这个村位于现宁河县东北部,紧临县境。抗日战争时期,丰台、岳龙一带,是两面政权,一面是汉奸汪精卫政府统治下的伪丰润县政府丰台乡公所,统治形式是保甲制;一面是边区政府领导下的丰玉宁联合县第六区区公所,管理形式是“八大委员”。岳龙庄一带的曹道口、东蛇麻港、西蛇麻港、褚家庄、李麻等村是1941年七八月建政,而蓟运河以东大部分村庄建政是1942年底。丰玉宁六区区委派云山(姓赵)、康民等人到这些村召开群众大会,区委提出候选人,群众选举产生八大委员。在这以前,褚家庄已有武装班长、办事员,产生的八大委员与武装班长、办事员在六区区公所干部(即共产党地下工作人员)领导下从事抗日活动。八大委员的任务是组织群众抗日,改革保甲制,领导农民运动,武装班长主要负责监视日军的情报员。
  我村最早的党员是张炳恒、张宝珍,1942年8月,经赵云山、张炳恒介绍,我也加入了共产党。同月建立起村支部,我是支部书记,张炳恒、张宝珍为支委。这是现宁河县境内的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紧接着,1942年10月,建立了褚家庄秘密情报站。情报站站长是我,情报站工作员是尹寿山、良士桐,赵云山全面负责。
  褚家庄秘密情报站主要是负责传送文件、搜集情报。情况紧急的信件分两种:一种是紧急信,又分特急信件和一般紧急信件,前者两端都有鸡毛,后者一端有鸡毛;另一种是平常信件,没有鸡毛。信件的主要内容是侦察员侦察的情况,还有上级给下级的指示,下级给上级的汇报等。这些信件我们情报站都及时、准确地送到。
  1943年底或1944年初,附近岳会村已设有日伪据点,岳龙庄有警察所,属丰润县丰台分局管辖。敌人军警密布,秘密情报站的活动是很危险的。
  1943年曾有一段时间,机密紧急信件的标志是两端均有一颗火柴头,说明十万火急。1942年田心的青英部队攻打丰润县黄土岭,战斗是夜间开始的,一夜间我陆续接到3封信,其中一封信是给我的,上边写着急速交陈守忠(我的化名)。当时我打开一看,上有三句话:“黄土岭战斗打响了,希你急速安排伤员住处,做好一切准备。”落款是六区区委。黄土岭在褚家庄以东约六、七十华里,属丰润县。伤病员之所以向我村集中,是因为这里离战场远些,干部意志坚强,群众基础好,比较安全。遵区委指示,我和张炳恒等几人连夜到小张庄、王玉石庄(两村今属唐山市丰南区)两个村安排伤员住处,伤员先就近来到小张庄,然后再向我村安排。一共接待了三、四十名伤员,又发动褚家庄群众烧水做饭。象这样接到区委指示为部队安排伤病员住一夜,就有三、四次。六区区委直接领导情报站,面对面的领导是云山,为了便于联络,良士桐化名为大老粗。
  1941年,区委女干部宇光在我村青年报国会中选择骨干,建立了共产主义青年团,作为在村建党的前身,青年团领导人主要是宇光。
  青年团在工人增资、减租减息的斗争中作用很大,主要是配合区委鼓动群众斗争情绪,宣传党的政策,口号是“打土豪,分田地,耕者有其田,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总的口号是“中国人不当亡国奴。”
  青年团还在据点附近瓦解敌人,争取伪军抗日,激发其民族自尊心,弃暗投明,倒戈对敌,主动赎罪。还配合村秘密情报站传递信件、接送伤病员并安排其护理、住宿等,起了重要作用。

知识出处

宁河抗战资料集1933—1945(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二辑)

《宁河抗战资料集1933—1945(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二辑)》

本文记述了宁河区抗日战争史记资料包含日伪统治宁河时期的罪行、域内抗日斗争、宁河人域外抗战、抗日英烈、附录、后记等章节的详细介绍。

阅读

相关人物

高维藩
责任者
王桂义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