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花庄的开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河抗战资料集1933—1945(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二辑)》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2363
颗粒名称: 杨花庄的开辟
分类号: K265.21
页数: 3
页码: 168-170
摘要: 本文记述了冀东暴动队伍西撤后,板桥、苗庄一带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情况,以及该地区开辟时的历史背景和活动情况。文中提到兴华和尚中等人组织破交活动,提高群众的阶级觉悟和民族觉悟,并发展党员,建立中心支部,开展征粮、征款等革命工作,为该地区的革命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 冀东暴动 板桥 苗庄

内容

我俩是蓟运河东杨花庄人。1938年闹“红军”(“红军”指暴动队伍--编者),我村的毕绍云、贾玉清等人去丰台投奔“红军”,板桥、苗庄一带没有组织多少人,也没有人牵头组织,只是各村都有那么两三个七八个去丰台、岳龙一带投“红军”。人们对“红军”的认识还不清,弄不清它们的性质,所以没有多少人去参加,但丰台、岳龙一带的暴动活动却惊动了许许多多的有钱人家,他们自知形势于已不利,纷纷离开农村到大城市躲避。冀东暴动队伍西撤后,板桥、苗庄一带组织过新民会、乡团等,名义上为防土匪,但多数人被反动政府和坏人所驾驭,成了镇压人民的工具。
  板桥、苗庄一带开辟地区时,大约是1943年,最早来的有鲁夫、志勇、万化、国华等人。他们白天不来,隐蔽在岳龙一带较巩固的村庄,晚间便过小新河到我们这些村庄活动。到杨花来就找保长郭忠瑞。处于那时的环境必须先找伪保长才行,充分利用他们,晓以民族大义,让他们倾向抗日,才能站住脚跟,开展工作。
  经常到我们村来的有兴华和尚中,他俩在我们村站住脚后,马上抓住时机,召集苦大仇深的青年人,启发、诱导他们,向他们讲述共产党、八路军的性质、作用。针对我们受剥削的实际,精辟、透彻地讲解穷人为什么受穷、富人为什么整年不劳动就得粮,而且吃得肥头大耳的道理,又把共产党的干部和国民党派来的头头作比较,分清共产党、八路军好在什么地方,地主反动派坏在什么地方,共产党、八路军要帮助穷人推翻反动统治,打倒地主阶级,均分土地,人人都过上幸福生活。还举例说,杨花庄的穷人捆柴禾,从地里捡了落下的小青高粱穗带回家,要叫地主或代理人看见就得挨罚。粮食上场,穷人扬高粱时皮子里有一点点粮也得挨罚。这样拿地主和共产党、八路军两相对照,使我们清楚了穷人要过上好日子必须在八路军、共产党领导下,打倒封建剥削。在我们的阶级觉悟、民族觉悟有所提高的基础上,兴华、尚中等组织了一次又一次破交活动。在破交活动中涌现了一批骨干分子,于是他们开始物色发展党员了,首先发展了祝华、庆华、刘凤珍,组成了杨花庄一带的中心支部,祝华任书记。
  祝华比我们入党早一个多月,我们是在贫农刘宝柱屋里宣誓入党的,墙上有马克思、毛主席等4位伟人像,誓词很简单,大致内容是“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推翻反动派,建立一个没有剥削的社会”。那时我们称入党宣誓为拜像。
  中心支部成立后,就开始发展党员,我们做了具体分工,祝华分管老庄子、赵学庄、双庄的发展工作,廉月廷负责杨花、盆罐庄的发展工作。我们依据兴华、尚中的经验,找出身贫苦的亲朋好友,从各方面与他们接触,向他们渗透八路军、共产党救国救民的道理,提高他们的阶级觉悟,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盆罐庄陈瑞林、李宪月等人都是经孟宪芝发展的,这些人再通过自己的关系发展别人,这样,以杨花庄为中心的党的发展工作就全面铺开了。征粮、征款、征鞋、征袜、传递情报等,保障我党各级干部安全等工作也随之开展起来,杨花庄一带成了我们党比较巩固的立足点。党员之间有联系的暗号,晚上有紧急情况,谁敲谁几下门,马上就可以知道情况紧急的程度和需要做些什么应急的准备。党员马玉良家里挖有地窖,经常使森林、兴华等人躲过敌人的搜捕,转危为安。
  抗战时期的环境很残酷,但党员的学习制度却一直坚持着,从建立支部起,我们每7天学习一次,首先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检讨自己的不足,大家帮助,尽管批评有时是十分尖锐的,但是受批评的同志大多数都心悦诚服,使党内始终有一个团结的气氛,这在残酷的战争环境里,夺取对敌斗争的胜利是必不可少的基础。随着形势的发展,区里给每个党员印发了学习小册子《常识》,随着形势的发展,《常识》的内容也不断在变化,以使党员的思想与实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党支部的工作性质是秘密的,村政权的工作也没有公开。在没有发展党员时,村政权就已经出现了,村里有村长负责,村以下有几个人配合,但没有详细分工。我们建政工作刚展开时,板桥特务几乎每天下乡搜捕我区、村干部,破坏建政工作。这时,村政权和敌伪的保甲制同时并存,我们的政权是秘密活动的,保甲制当然是公开的,保长的行动必须取得我们的同意,那时的保长,很多是真心向着我们,假心向敌,逐步由两面政权变为一面政权。我们在掌握政权后就派党性强、斗争坚决的同志去充任村的保长,联合多方力量,对付敌人,使敌人大为恼火。1944年秋天,板桥敌人下乡催粮、催款,把我村共产党员(保长)李贺清绑起来毒打,向他催逼粮款,并要我村干部的姓名及区干部的住处,他咬紧牙关,一字不说,表现了坚强的党性。对日伪的催粮逼款,我们的政策是迟交、缓交、少交、不交。
  离敌据点较近的村庄,由于敌人统治得紧,一般不向我们交粮交款,成了敌人的天下。为了打开这个局面,我们曾设法潜入这些村庄,找到保甲长,教育他们要有民族自尊心,要他们向我们交粮款。1944年10月,廉月廷和祝华夜间摸进了盆罐庄村,找到该村保长于保立。于保立平素和板桥特务打得火热,自以为八路军、共产党不会到炮楼底下白送死,当他一见到我们的人时,立刻吓得两手发抖,我们当即跟他晓以民族大义,并且要求他按时向我们交粮款。
  我们中心支部密切监视敌人的行动,严防敌人刺探军情,配合区委做了大量的工作。1944年秋天,我和祝华在我村捉住了敌人的密探孙百川,夜间押往东魏甸交予我区政府。
  那时敌人为增添耳目,不惜花钱雇佣大批情报员,每村都有,但由于我们的工作做在了敌人的前面,使得大部分密探成了我们的人。如我们村的孟宪江,被敌人雇佣作情报员后,心向我们,他把敌人的行动及时汇报给我们,把假情况报告给敌人,他一次就写几十张“平安无事”的条子,不管有什么情况都送给敌人一张“平安无事”的纸条,弄得敌人不知真假。当他弄清板桥伪乡长胡宝玉表现情况和他的行动踪迹后,征得区委同意,由他领着尚中和孟宪芝夜间摸到胡宝玉家,向他征粮征款。胡宝玉家与板桥敌据点,只十几米之隔,做梦也没想到八路军、共产党会夜间到他家,把他吓得打拱作揖,连连答应保证照办。他哪里知道,这都是他们花钱雇佣的情报员提供的线索。

知识出处

宁河抗战资料集1933—1945(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二辑)

《宁河抗战资料集1933—1945(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二辑)》

本文记述了宁河区抗日战争史记资料包含日伪统治宁河时期的罪行、域内抗日斗争、宁河人域外抗战、抗日英烈、附录、后记等章节的详细介绍。

阅读

相关人物

孟宪芝
责任者
廉月廷
责任者
李佑生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