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河区图书馆
宁河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河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期刊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冀东暴动在宁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河抗战资料集1933—1945(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二辑)》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2358
颗粒名称:
冀东暴动在宁河
分类号:
K265.21
页数:
5
页码:
144-148
摘要:
宁河县的抗日暴动是冀东暴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数千人参加的暴动队伍攻下了伪县城,在县城突围和丰台守城战斗中殉难,打击了敌伪反动势力,鼓舞了全县人民的抗战热情,为建立抗日游击区和动员全县人民抗战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宁河县
抗日暴动
冀东暴动
内容
1938年7月,冀东爆发了有20万人参加的抗日武装大暴动。组织起来的起义军,在各处摧毁敌伪政权,打击敌伪武装,强烈动摇了冀东敌伪统治根基,鼓舞了冀东和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暴动中,广大军民得到了锻炼,为后来开展游击战争,建立冀东抗日游击根据地准备了力量,打下了基础。这场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发动的抗战时期最大的民族解放大暴动,震动了全国,引起了世界关注。它的壮举,在中国抗战史上留下了光辉一页。
宁河县时为冀东22县之一,在暴动烈火中,1933年起即遭日军践踏、蹂躏、统治之苦的广大民众,揭竿而起,怀着阶级仇、民族恨汇入革命洪流,一举拿下了伪宁河县公署,在丰台镇与日寇进行了血战,坚持斗争数月之久,直接参加暴动的农民有数千人。他们的壮举,反映了全县人民强烈的民族意识和不甘做亡国奴的斗争愿望。抗日暴动,打击了敌伪反动势力,震动了宁河的敌伪统治,鼓舞了全县人民的抗战热情,增长了斗争经验,锤炼出一批骨干,为后来建立丰玉宁联合县、武宝宁联合县抗日游击区,为动员全县人民抗战,打下了组织、思想基础。抗日暴动,打响了宁河武装抗战第一枪,拉开了宁河全民抗战的序幕,是宁河人民抵御日寇12年罪恶统治最为壮观的一页。
历史已经证明宁河暴动的重要意义。历史还应该记住:宁河暴动曾有数千人参加,组成了几支暴动队伍,有的队伍编入了冀东抗日联军有了番号;暴动队伍攻下了伪县城,有数百人在县城突围和丰台守城战斗中殉难。宁河暴动是整个冀东暴动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冀东暴动的一些专题读物中,未见对宁河暴动的具体记述,与冀东其他县份被记述的事件比较,宁河的暴动最为惨烈和悲壮)。宁河暴动已经过去77年,由于资料的缺失,已不能完整地再现暴动的全部。下面是《宁河革命史》关于抗日暴动的记述。
1937年9月,主持中央北方局工作的刘少奇指示河北省委,要不失时机地准备冀东抗日武装起义。1938年2月,毛泽东指示八路军前方总部和晋察冀军区,要具体做好组织部队挺进冀东的准备,支援冀东人民的抗日斗争。同年5月,由共产党领导的华北人民武装自卫会在天津召开会议,该会党团书记李楚离主持会议。这次会议对冀东抗日武装暴动作了具体安排,并组建了冀东抗日联军,推举高志远为冀东抗日联军司令,李运昌、洪麟阁为副司令。5月31日,由司令员宋时轮、政委邓华率领的八路军第4纵队,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分两路从平西斋堂出发,挺进冀东。6月底,中共冀热边特委邀请各界人士在丰润县田家湾召开军事会议,确定7月16日举行冀东抗日大暴动,后起义消息暴露,在紧迫形势下,有些地方只好提前组织暴动。自7月6日始,经过1个多月的时间,抗日暴动的烽火燃遍滦县、昌黎、乐亭、迁安、遵化、丰润、玉田、蓟县、平谷、三河地区和以开滦煤矿为中心的广大山地、平原,随即燃及卢龙、抚宁、密云、顺义、香河、宝坻、宁河、武清、兴隆、青龙等周围各县。
冀东自1935年“冀东防共自治政府”成立之日起,实际已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宁河人民在日伪的重压之下,本已苦不堪言,又逢1938年夏秋之交的洪涝灾害,生命、财产没有保障。天灾人祸,国难家仇,逼得宁河人民无路可走,决心奋起抗日,投入到冀东大暴动的行列之中。
暴动的浪潮最先影响到岳龙庄(当时岳龙、丰台等地均属丰润县所辖)一带。于潮庄伪大乡盐务所盐警张桂民(丰润县大谷庄人)、王文章(西蛇麻港村人)等去丰台,受暴动队伍刘汝栋部(刘部为国民党组织的“中央直辖忠义救国军”第7路军的一个师)的影响,联合乡邻、好友数十人,先后收缴了赵庄(现属丰台镇的东、西赵庄)、屈家庄等村乡团8支步枪,继而到曾家庄、大良庄、小良庄、小阎庄等村,讲述暴动形势,宣传抗日,号召群众加入暴动队伍。小阎庄的刘树红、沈秀平、王文等率先放下锄头,拿起枪杆。东魏甸、西魏甸、东蛇麻港、西蛇麻港、屈家庄、李茂庄、岳秀庄等村150多人也随即而起。数日后,又有100余人加入暴动行列。与此同时,蓟运河以西的黄庄镇(现属宝坻区)自卫团,公推小芦庄侯庆岚为带头人,组织暴动队伍。侯庆岚等人随即联合东棘坨、俵口、大八亩坨、黄庄等地各阶层数百人,先后收缴了黄庄公安分局和散落在民间的长、短枪470多支。其后,兵员猛增,队伍迅速扩大到1700多人,经与冀东抗日联军联系,部队受编为冀东抗日联军第1路军13总队第5团,侯庆岚任团长。
随着队伍的扩大和斗争的复杂化,人们希望得到共产党领导的愿望日趋迫切,他们以各种民间传统形式,表达对共产党、八路军的思念。同年8月,八路军第4纵队在遵化铁厂与冀东暴动队伍会师。八路军主力的到来,给冀东各地暴动队伍以巨大的鼓舞和实力上的依托。
活动在丰润县南部地区的鲍子菁部迅速与蓟运河以东暴动队伍取得联系,并经鲍子菁将宁河与丰润县暴动队伍一部合编为22团,任命张桂民为团长,22团下属3个营,刘树红为1营营长,率宁河300余人。张桂民率队曾先后巧捉唐山新民会小头目缪子寿,攻打白官屯,也曾配合李运昌在白沫子设伏,转战数十次,威风大振。蓟运河以西暴动队伍人多势众,士气高涨。1938年9月间,侯庆岚率队,会同“中央直辖忠义救国军”第7路军一部,从江洼口村乘船出发,经田庄坨村分兵5路,攻打县城宁河镇。当暴动队伍兵临城下时,没打几枪,守城日伪军300余人,便弃城南逃。队伍进城后,首先砸开监狱,解救了被关押的穷人,然后核查户口,清除隐患。6天后,敌人汇集了各处日伪军1000余人包围了宁河镇,战斗持续了近一昼夜,侯庆岚部伤亡副营长以下30余人。由于暴动队伍弹药不足,加之兵员大都是刚刚放下锄头的农民,缺少战斗经验,不得不做出突围的决定,突围时涉水又溺死百余人。时隔不久,获悉日伪将有7辆载重车途经宝坻新安镇八间房村,抗日联军第13总队队长高小安派人送来700余枚手榴弹,并指示:巧妙设伏,打好这一仗。这一天,队伍按预定时间到达了指定地点,当7辆车载着300余名日伪军进入埋伏圈后,队员们迅速出击,以密集的火力,压得日伪军抬不起头来,日伪军被击毙70多人,其余慌忙逃散。此战,暴动队伍还缴获39支步枪和一些军用物资。
9月中旬,正当冀东暴动向纵深发展之际,传来日军要大举“围剿”冀东的信息,一些领导把形势估计得过于严重,认为日军“围剿”冀东,平原不好坚持,作出了把冀东暴动队伍带到平西整训的决定。党中央和北方局,毛泽东、刘少奇和八路军前方总部以及晋察冀军区都曾电示劝阻暴动队伍西撤。指出:目前即将游击队大部撤到白河以西,是很不妥的计划。……只有到万不得已时,才可率主力向白河以西转移。但有些领导认为此时已是“万不得已”,坚持大部暴动队伍西撤。西撤队伍沿途遭到日伪军围追堵截。由于时间仓促,没有很好地对部队指战员进行思想教育,途中部队除作战伤亡外,士气低落,发生了严重的离队现象,只有少数队伍撤到平西。一部分队伍停止西撤,途中东返与八路军留下的3个支队配合,坚持了敌后抗日活动。冀东暴动队伍西撤受到严重挫折,也影响到宁河。蓟运河以东张桂民部大部被瓦解,有的投降了日伪军,有的逃往他乡,有的被日伪军剿杀。蓟运河以西侯庆岚部,不久也被日伪军包围在玉田县内官庄,伤亡惨重,突出重围后,剩下不足100余人。不久,宁河暴动也随着冀东暴动的失败归于失败,宁河人民的抗日斗争陷入低潮。
注:此文源自《宁河革命史》,有改动,新配图片。对比本文后面的两篇文章及大事记,暴动史实记述有几处不一致,原因是此文采用的是20世纪80年代调查材料,其他文章参考此文又采用了21世纪初采访的资料。
知识出处
《宁河抗战资料集1933—1945(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二辑)》
本文记述了宁河区抗日战争史记资料包含日伪统治宁河时期的罪行、域内抗日斗争、宁河人域外抗战、抗日英烈、附录、后记等章节的详细介绍。
阅读
相关人物
魏永成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