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氏形意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十辑》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2305
颗粒名称: 傅氏形意拳
分类号: G852.1
页数: 16
页码: 409-424
摘要: 本文记述了傅剑秋是近代形意大师,创立了傅氏形意拳。他师从多位武术大师,包括少林拳大师尚汇川、形意拳大师郭云深弟子申万林、八卦掌大师刘风春、单刀李存义等。他与太极拳大师牛春明结为异姓兄弟,互换武艺。傅剑秋将形意拳毫无保留地传给了徐本善道长。傅氏形意拳在傅剑秋的改进下,融合了八卦太极的精华,成为健身、技击、观赏为一体的独特拳法,并在沈阳、沧州、上海、无锡、杭州、天津等地设馆收徒,广泛传播形意拳、八卦掌、太极拳、少林拳。
关键词: 傅剑秋 傅氏形意拳 武术 宁河县

内容

傅氏形意拳由近代形意大师傅长荣所创。傅长荣,字剑秋,宁河县芦台镇曹庄村人,生于清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是中国近代颇有名望的武术家,形意拳宗师李洛能的第四代传人,八卦拳宗师董海川的第四代传人,武当龙门派第十六代传人。
  1897年,傅剑秋师从少林拳大师,大刀尚汇川启蒙,后又经形意拳大师郭云深先生弟子申万林老师传授形意拳,老师申万林引荐又拜八卦掌大师刘风春门下学习八卦掌,1908年申万林老师赐名“剑秋”,在以后的武术生涯中,以剑秋为号,1909年又师从中华武士会创办人,单刀李存义,承蒙倾囊以授,乃之艺冠群英,深得李存义师傅厚爱亲传衣钵,得形意真谛,并赐名“侠农”,在上海又与太极拳大师牛春明先生结为异姓兄弟,互换武艺,1927年结识武当山道长徐本善,并且相互传艺,徐道长将武当太极拳、武当剑、玄武棍、龙门枪和乾坤球传给傅剑秋。而傅剑秋将形意拳毫无保留地传给了徐道长。傅剑秋在继承了形意拳的真谛后,得各位大师心得融会贯通后,又加以改进,把八卦太极的精华溶于形意拳中,创立于健身,技击,观赏为一体的傅氏形意拳,终成为身怀绝技的一代大师,他练法源于河北,又不同于河北、山西和其他支派的独特技法,在形意门中以独特的风格和高超技艺在50多年武林生涯中,行走于沈阳、沧州、上海、无锡、杭州、天津等地设馆收徒,广泛传播形意拳、八卦掌、太极拳、少林拳。
  擂打日本武士小佐次郎
  傅剑秋两次闯关东。其间,为扬中华国威,置生死度外,1919年,在沈阳大败俄国大力士。在武林显露头角。1921年秋,日本武士小佐次郎,和他的四个徒弟在沈阳的南河沿摆了擂台,狂称专打东亚病夫,气焰嚣张,好多中国武师击擂受挫,甚至重伤致残。擂台连摆三天无人获胜,当时宁河人在沈阳做搬运工的很多,有人建议找傅剑秋来惩罚一下这个狂傲之徒,傅剑秋闻讯后异常气愤,我泱泱华夏怎么能容他人逞强,二话没说冲上擂台,这时小佐次郎和他的徒弟为自己的胜利正想庆祝时,听说又有人前来打擂,三天的胜利以让他们冲昏了头脑,没有把来人看在眼里,并扬言打擂者先写下生死状,然后在比赛,傅先生让翻译告诉小佐次郎,写生死状可以,但是死的不会是我们中国人,只有不知天高地厚的狂妄小人,小佐次郎听后,觉得来者不善,提出你打败我的四个徒弟在与我战,傅先生言到,你就是10个也是来送死的,傅先生只用几分钟将他四个徒弟打趴在地,傅先生指着小佐次郎说这回该是你了,来吧,小佐次郎见四个徒弟被打败后,气急败坏,哇哇直叫,上来就与傅剑秋拼命,傅剑秋只两个照面将小佐次郎打翻在地,小佐次郎不服哇哇大叫说在来比试,傅剑秋又一个回合将小佐次郎打到擂台下,下面的中国人大呼痛快,打败小佐次郎后,因沈阳是日本人占领,为了怕有事非,傅剑秋从东北回到故乡,在芦台镇设馆授徒。
  保大帅皇姑屯幸免
  1926年,傅剑秋再赴东北奉天(沈阳)设馆授徒,后经李景林举荐,在张作霖手下做侍卫官接替八卦名家宫宝田,并出任奉天讲武堂武术教官。在此期间,傅剑秋教授张学良、张学成、韩光第、胡文通等东北军高级将领形意门武功。1928年6月,张作霖抵挡不住南京国民政府军队的“北伐”,只得通电求和,被迫放弃北京回东北老家,准备由北京乘火车退往沈阳。关东军司令村冈长太郎打算派人刺杀张作霖,但这一行动不易掩盖罪责,遂由高级参谋河本大佐策划炸车,调动工兵在张作霖归奉的列车经过地点——沈阳皇姑屯车站南满路与京奉路交叉处预埋炸药。6月4日清晨5时30分,张作霖所乘列车驶至皇姑屯车站时被炸,黑龙江督军吴俊升当场死亡,张作霖受重伤,急救回沈阳,于上午9时30分不治而亡。傅剑秋幸免于难。事后辞了侍卫长回家乡宁河芦台教武术,收授弟子。同年又到河北沧州教拳。上世纪80年代初,张学良怀念旧情,从国外托人捎信说“直隶宁河县傅剑秋曾做过我父亲的侍卫官,教授我武术,“皇姑屯事件”受牵连险些丧命,傅剑秋先生为我们张家效过大力,不知傅家后人情况如何,总觉的有点事要做”。当年已经80多岁的张学良身在国外还念念不忘旧情。
  武当山比武紫霄宫
  1929年杭州武术比赛,傅剑秋接到李景林发来到邀请函。前去杭州担任武术比赛监察员,当年比赛规模很大,全国各个门派都派出了代表前来参加,在比赛结束后,武当山没有派人前来比赛和观摩,此时大会提议去一人前去拜访一下,此人要文武全才才可,当下李景林书信一封,指名傅剑秋带信前往武当山拜访,经过长途跋涉,傅剑秋来到湖北武当山紫霄宫,受到徐本善道总热情礼待。徐本善号伟樵,武当山道总。清光绪皇帝封其为“乾乙真人”。清代武林高手。在武当山徐道总问起杭州比赛之事,傅剑秋说非常壮观和激烈,各个门派全有代表前去比赛和观摩,唯有武当没有去人,李景林先生派我前来拜访,徐道长言说武当山自古封闭,不与外界交往,也就没有去人前去观摩了。徐道长提出,不知傅先生对形意拳有何造诣,是否可以展示一下,当时傅剑秋演练了几趟套路,徐道长说不错,当即说不知用法如何,本道想一试,二人在紫霄宫战了10几个回合没分胜负,就此罢手,徐道总向傅剑秋提出,是否可以把形意拳传授于武当山,傅剑秋没有反驳,只要徐道总喜欢,本人愿毫无保留奉送,傅剑秋就这样将形意拳这一拳种播洒在了武当山。(这就是现在的武当形意拳)后傅剑秋也拜在徐道总门下,排列为十六代传人,并受道名为傅台山,属“合”字辈。徐道总并传授了武当剑法以及盘手法.乾坤球.玄武棍.龙门枪等拳械。傅剑秋并向徐道总询问了武当拳时,徐道总言及,武当拳就是当年张三丰老先生据宋代周敦颐发明的“太极阴阳图”创编了“八门五手十三势太极拳”。简称“武当拳”。徐道总告以八门为八卦的乾、坎、艮、震、巽、离、坤、兑。五手为金、水、木、火、土。十三势为绷、捋、挤、按、采、例、肘、左顾、右盼、中定及前进、后退。所谓“八门”即练拳时走八卦的八门方向;“五手”是练功时手法上表现五行金、水、木、火、土。徐道总也将多年不外传的武当拳传于傅剑秋,这样才使武当拳传以外世。
  傅剑秋在武当山小住半月有余,和徐道总一起每天谈经论武,临别时傅剑秋提笔节录了张三丰云水集残篇,七绝四首赠徐道总略表感激之情并作为纪念。“稳步玄门笑颜开,黄金为殿玉为台。凡人末忘仙木引,自架云梯许上来。七十二峰任往来,结庵为道道为先。道袍自古尊八卦,宦途如芥又如烟。秦鄂往来如逝波,身背琴剑唱道歌。太极阴阳易甲子,九宫八卦传汉河。参上秦川过往还,光阳莅苒几变迁。归隐岩上修道业,太阳阴阳奥无边”。徐道长也回赠墨宝重续写第二句回赠傅剑秋“七十二峰任往来,结庵为道道为先,道袍自古尊八卦,宦途如芥又如烟”。傅剑秋把徐道总赠送的墨宝带回家乡后遗失,(在80年代有人带此墨宝曾在武当山做过展览)傅剑秋把徐本善道总传授的“八门五手十三势太极拳”也就是武当拳,传于李景林后李景林召集了杨澄甫、孙禄堂、杜心武、刘百川、高振东、黄文叔、褚挂亭、王芗斋、张兆东等武术名家作了研究,把该“武当拳”命名为“武当太极拳”。傅剑秋一次武当山之行,给中国武术的发展史留下了不愧的功绩。
  傅剑秋二度无锡授拳术
  1929年,傅剑秋由当时江苏省国术馆教练、形意名家姜玉和弟子褚桂亭介绍,携子少侠来到无锡,担任上海警备区项致庄部队武术教官,无锡国术研究所总教练。项致庄部队当时驻惠山。有高童柏、杨剑青、乔祉鸿、王增茂等数十人来拜师学习形意八卦拳。
  1934年,项致庄部队撤离无锡,傅剑秋随同,辗转流寓杭州、上海。
  1944年,由无锡的范震远牵线,联络董焕文、钱康义、杨定香、沈宪章、安寿梓、厉鼎盛、蒋蓉卿、蔡荣生、秦育万等人推举高童柏专程到杭州,请傅剑秋再度来无锡。傅剑秋来到无锡,在西河头村范震远的家里举行了拜师收徒仪式,傅剑秋寓居于崇安寺大雄宝殿旁一小室内。每天早晚两次授艺,地点在古崇安寺的大雄宝殿,学徒、拜师者日益增多。傅剑秋教徒授艺,从不敷衍马虎,要求非常严格,示范动作不厌其烦,非至学者心领神会为止,虽近古稀之年,精神不减。
  1946年,傅剑秋联合无锡多位武术家,组织成立了“国术研究会”,傅剑秋担任教练,有会员150多人,为无锡习武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解放后,“国术研究会”改称为无锡市国术筹委会,范震远为筹委主任,高童柏为副主任。1957年,更名为无锡市武术协会筹委会,宁大春任主席,范震远任副主席。武术事业深深扎根在无锡群众中,并得到蓬勃的发展。无锡的习武人还多次接受外事活动。
  弟子桃李满天下
  傅剑秋的武德和技艺,艺贯燕赵大地,大江南北,弟子桃李满天下。上海著名的老拳师裴锡荣早年拜傅剑秋为师,1947年任江南大学体育系武术讲师;五十年代至“文革”期间任复旦大学武术教练;上海侨界知识分子联谊会成员。裴锡荣主要著作有《梅花剑》、《八卦掌》、《秘宗拳》、《武当武功》、《八卦六十四散手》、《武当气功述真》、《五雷掌医疗保健气功》、《神功五雷掌》、《五雷神功与六神通功》等武术、气功书籍二十余部。并为《中华传统武术大观》丛书主编,《中华武术词典》的撰稿人之一。
  无锡著名拳师范震远早年拜傅剑秋为师,1982年无锡市武术协会成立,被选为协会副主席兼科研委员会主任。应学生之请,编辑了《武术资料形意拳》一书(油印本)。1980年,应北京八卦名家李子鸣之请,代他整理了《八卦掌名家轶事》、《郭氏锦囊八卦拳术集成》、《梁振圃八卦掌》三书稿。
  陕西武术拳师马振邦早年拜傅剑秋弟子王青山为师,马振邦,男,回族,生于1928年4月,国家高级武术教练,国家级武术裁判,原陕西省武术协会副主席,原陕西省政协委员,原陕西地方传统拳种研究会会长。被国家体委授予“中华武术百杰”荣誉称号参加了武打片《武当》、《大刀王五》、《八卦莲花掌》、《岳飞》、《追杀龙图》《追杀袁世凯》等多部影视剧的拍摄工作,担任武打设计和武术指导,并扮演主要角色。
  大上海与京剧大师结缘
  傅剑秋一生兴趣广泛,除在武术上有很深的造诣之外,还擅长书法,喜欢京剧,有人操琴必演唱一曲,在上海与京剧大师梅兰芳、马连良交往频繁,梅兰芳在霸王别姬舞剑一折中曾向傅剑秋讨教舞剑,傅先生亲自示范指点,梅兰芳经傅先生指点后获益匪浅,后送傅剑秋宝剑一把做为纪念,。在上海期间马连良琴师酷爱武术,傅先生曾多次指点,马连良琴师为感谢傅先生把自己心爱的京胡赠与傅先生留念。可惜俩件文物被毁于“文革”期间。
  傅氏形意拳基本内容
  傅氏形意拳基本内容为三体式,五行拳、十二形拳,传统套路,养生功法。傅氏形意拳动作特点是意识、呼吸、动作三者紧密结合,给人一种紧密、协调、圆活、沉稳的感觉。发劲刚脆、进退互周。
  一般学拳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应该在姿势动作上打好基础,把拳套中的步型、步法、手型、手法、腿法、身法、眼法等基本要求弄清楚,做到姿势正确,步法稳定,动作舒展沉稳。第二阶段,注意掌握动作的变化规律及其特点,做到连贯协调,圆活自然。第三阶段,着重练习劲力运用和意念呼吸与动作的自然结合,做到轻灵沉着,周身完整统一。
  在练拳过程中要牢记“三忌”:即防止努力,使动作僵硬;不要故意提腹、鼓腹;不要憋气,以力使气,生硬勉强。具体要求如下:
  1.掌握要领,姿势正确,要做到松肩沉肘,含胸拔背,上虚下实。
  2.动作协调,呼吸自然,起手为呼,落手为吸,用力为呼,放松为吸。
  3.神要静,气要聚,劲要整,发劲时做到精气神一齐,一发全发,一到全到。
  练好傅氏形意拳,首先需练好起势三体式,由此去练好和领悟该拳的动作要领及其拳理。
  三体式是形意拳的根本,所谓三体,是指头,手,足。站三体式时,头顶正直,目视前手;鼻尖,前手,前足,三尖相对;重心座后腿(三七开),退守进攻,无不合宜。
  1.收胯扣膝:两胯放松,略向后缩,两膝微微向里扣前膝不要超过踝关节(不要太弓);后脚根与臀部上下相对,脚趾扣地。重心坐后腿,前腿只承担脚趾扣地之重。
  2.提肛敛臀:塌腰的同时,要注意臀部自然收紧,不要左右扭动,更要避免向外突出;臀部肌要和肛门同时有意识提起内敛,即尾闾提起,使督脉阳气上升。
  3.正脊塌腰:腰部有意识地向下松。腰腹部不可用力前挺。塌腰就是松腰意思;在塌腰同时,脊椎骨要竖起。“塌腰竖顶”指的就是这个。
  4.含胸拔背:胸部略向内含,但不要过分内缩,也不要紧张用力;两肋肌肉要自然向下松弛;腹部要自然充实(沉气),但不要故意鼓腹;背部肌肉随两臂伸展动作,尽力向两侧舒展开。
  5.沉肩垂肘:两肩略向内缩,并向下松垂,前臂肘部下垂,并有意识地往前顶,但不能把臂伸直;前手食指要有意识地向上挑劲,拇指尽力向外撑开,虎口成半圆形,手心向里扣,与鼻尖相齐高低;肘与膝,手与足相对;后手五指撑开,后臂靠在脐侧,并有意识地往前顶。腕部要塌住。
  6.虚灵顶劲:头向上顶,但不要紧张用力;头部方向正直,面部自然,下颌略向里收回,口自然闭合,舌抵上颚;牙齿要扣好,眼神要注视前手,要精神贯注。
  傅氏形意拳特点
  1.简洁朴实,其动作大多直来直往,一屈一伸,节奏鲜明,朴实无华,富于自然之美。
  2.动作严密紧凑,“出手如钢锉,落手如钩竿”,“两肘不离肋,两手不离心”。发拳时,拧裹钻翻,与身法、步法紧密相合,周身上下好象拧绳一样,毫不松懈。
  3.沉着稳健,身正,步稳,“迈步如行犁,落脚如生根”,要求宽胸实腹,气沉丹田,刚而不僵,柔而不软,劲力舒展沉实。内含多元素的劲:钻劲、锉劲、裹劲、沾劲、截劲、炸劲、镙旋劲、震颤劲等以至最高品质的闪战劲。
  4.快速完整,傅氏形意拳要求手法、身法、步法讲究“短、平、快”,协调一致,上下相随,手到脚到,无论距对手远近,都要手脚齐发,贴身近打;脚打踩意,五趾抓地,裹胯合裆,曲膝扣足;且肘不离肋,手不离心;两手一顾一打、一攻一防,攻防兼备,严丝合缝,滴水不漏。与其它拳放长打远、大开大合截然不同。
  5.内外合一,傅氏形意拳伸缩往来,一开一合,一提一放,处处要求内外相合,上下相合,不仅手与足合,而且肘与膝合,肩与胯合,称作“外三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称作“内三合”;并内外相合,既“六合”:出手进步,三尖相照;手一动,无不动,节节贯穿,内外合一,协调整齐。
  6.机巧灵活,傅氏形意拳架式动作的设置都是很科学的。从外形上讲,要求每个关节都是活弯、圆弯,不是死的,第一无论练多久不会损伤关节,第二它活动起来是灵活的。傅氏形意拳猛重如山岳如炸雷,轻灵如蛰龙腾空,灵猿跳涧攀滕,骄燕抄水等。傅氏形意拳的劲路更是活的,借力打力,根据对手的劲来对应劲种、大小等。也只有通过“单重”与“中和”的训练才能达到这种灵巧,也就是前期沉重、稳重的功底越深越练得轻灵功夫越好,适合不同阶层及年龄人习练。现存的傅氏形意拳谱,对研究中国武术的发展和其它武术技法等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傅氏形意拳主要特征
  1.严谨·方法简单,节奏分明。每一个动作都要求四肢与躯干配合严谨,出拳时两肘护肋,两手护心。肘部不可向外张开。出脚迈步要裹胯护裆,屈膝扣足,步法要求敏捷而又稳定,旋转动作要求速度快并以腰为轴。
  2.协调·处处贯串,上下整齐,充分表现出全身各部动作的协调一致。这样不仅使周身的骨骼、肌肉受到锻炼,同时也使中枢神经系统得到良好训练。
  3.沉稳·刚柔相济,胸宽腹实,向下沉气。练习中注意沉肩坠肘与松腰,有助于达到上体宽舒,下肢稳定。既不松软漂浮,也不僵硬呆板,既灵活而又沉稳。
  4.完整·从外形讲要头部、躯干和四肢动作和谐统一;从内部讲要意、气和力协调配合。有人总结为“六合”,所谓六合,即指的是心与意,意与气,气与力之内在的三合;和手与足,肘与膝,肩与胯之外形的三合,内外相合,谓之六合。无论是伸缩、纵横、起落、旋转都充分体现出内外相合,动静自如,完整不懈的特点。
  傅氏形意拳传承谱系
  傅氏形意拳创始人:
  傅长荣(1880—1975),男,汉族,字剑秋,号侠农。天津宁河芦台曹庄村人。傅氏形意拳创始人。中国近代颇有名望的武术家,传徒众多。
  傅氏形意拳第二代传承人:
  天津传人有:傅润身、刘庭恩、王树怀、楮广发、王芝坦、戴宝贵、张福元、王希勋、哈恩顺、王乃发、王宝昌、邢殿富、崔占国、吕文瑞、王砥如、崔长玉、马永贵、于占江、陈奎、李建业、杨义清、李如英、陈贺海、楮广发、陈云山、戴宝清、马永成、徐克让、贾文会、王鼎发、王长清、王克发、杜兰泽、刘恒忠、崔树权、张纯、雷宪东、陈学金、陈学昌、邱文友、董玉合等;
  外埠传人有:孟广奇(哈尔滨)、周膳(锦州)、王青山(河南)、李风春(北京)、秦玉芳(北京)、张几魁(山东)、崔占元(抚顺)、韩长起(河北)、马建宏(福建)、唐璜(合肥)、范文远(合肥)、何景林(杭州)、王芝华(杭州)、裴锡荣(上海)、高童柏(无锡)、范震远(无锡)、杨定香(无锡)、张慰祖(无锡)、宁大春(无锡)、董唤文(无锡)、沈珊(无锡)、袁士荣(无锡)、钱康义(无锡)、刘宝良(无锡)、杨剑青(无锡)、王炯孙(无锡)、沈宪章(无锡)、黄龟年(无锡)、周冬卿(无锡)、王小石(无锡)、唐风鸣(无锡)、乔祉鸿(无锡)、虞荣青(无锡)、徐伯渔(无锡)、华造雄(无锡)、华显楠(常州)等。
  第二代传人傅润身,(1914-1977)男,号少侠,汉族,傅剑秋长子。天津市宁河县芦台镇人,出身武术世家,受家庭熏陶,自幼跟随父习武主要擅长少林拳、形意拳、八卦掌、太极拳。因天资聪慧,在家父严格传授下,刻苦练功,技艺精湛,得到了真传,拳风酷似其父,快速敏捷,神气逼人,人送闪电手之称。曾拜形意拳名家李子杨为师再造形意拳,又拜“牛春明”老师习太极拳,传徒众多。
  传家乡弟子有:杨洪来、靳怀香、刘玉通、齐长福、李志庚、田永奎、李加生、范长群、李建民、陈贺发、赵洪运、韩守义、魏朝国、傅占广、傅占义、傅占民、傅占奎等。
  传外埠弟子有:徐步阶(佳木斯)、陈绪曾(佳木斯)、王清正(佳木斯)、张云(佳木斯)、孙洪祥(佳木斯)、陈富(佳木斯)、张源(佳木斯)、乔郁(无锡)、范文虎(无锡)、董兆欣(无锡)、袁大毛(台湾)、袁二毛(台湾)、张长源(无锡)、尹广杨(无锡)、杨阿富(无锡)、王锡华(无锡)、虞孝庭(无锡)、莫瑞兴(无锡)、盛兆生(无锡)、孙鸿铭(无锡)、王曾茂(山西)等。
  第二代传人杨义清,(1913-2005)男,汉族,天津人。师从傅剑秋。传徒众多,弟子有:王忠棋、张金宝、李枫歧、刘金堂、巴宝来、王文奎、陈学友、白连仲、邓长久、张洪山、刘志高、靳春轩、韩树春、童志达、吴永学、王连顺、陈士合、任家俊、赵宝庆、杨洪才、邓长让、刘国庆、董子顺、刘宝和、陆志刚、陆剑蜂、杨洪来、杨洪友、胡振和、胡庆贺、白福军等。
  第二代传人哈恩顺,(1906—1979),男,民族,天津人。传弟子:王明芝、邱振生、刘云海、杨宝富、白福军、王树山、刘宗义、刘宗仁、郑荣生等。
  第二代传人王宝昌,(1907-1977),男,汉族,天津人。传弟子:刘宝国、刘殿奎、王成国、张乃国、杨润生、闫宝京、崔永雄、刘桂生、李武林、王振国、许拄、张西来、倪洪泽等。
  第二代传人王乃发,(1904-1975),男,汉族,天津人。传弟子:崔云蜂、于沛环、陈文俊、杨怀生、李克武等。
  第二代传人陈贺海,(1913-2001),男,汉族,天津人。传弟子:王庆忠、王庆海、王庆生、王汉林、李向青、李向生、李占库、李恩广、杨学俭、杨福忠、杨伯静、刘金生、刘双喜、刘文生、留文亮、刘少波、靳同启、靳春义、靳怀文、张玉法、孟庆元、周枫岭、孙立刚、杜有庚、吴双禄、安邦长、韩润池、韩润旺、董玉山、幺宝祥、代海龙、冯景开、仁加生、赵金生、李如发、冯学仲、张公民、张东民、李长胜等。
  第二代传人楮广发,(1905-1986),男,汉族,天津人。传弟子:李西安、董义茂、张仲全、王振国、王绍礼、楮玉明、张次珍、吴桂中、唐风华、高庭芳、高庭言、高庭春、高井禄、高井福、高井明、邓长久、李振锁、高瑞和、张明哲、马长明。
  第二代传人王鼎发,(1931-2008),男,汉族,天津人。传弟子:刘洪增、王凤儒、周宝田、张庆华、单向海、张茂清、张吉林、周殿国、马启顺、胡金玉、王贵友、佟乃顺、韩树生、孟凡华、张春豪、庄振军、杨春发、刘志刚、郭俊山、阎兆田、靳春生、宋连贵、牛津俊、齐芳芳、王城左、姜玉华、邵芝灵、张凤歧、阎建华、王守俊、刘洪春、阎宝国、邱战才等。
  第二代传人董玉合,1933出生,男,汉族,天津宁河人。传弟子:张孟元、杨云海、张宝全、仁唯合、于国华、王春生、贾志建、李汉江、郭继宏、李福山、杨得永等。
  第二代传人刘恒忠,1937出生,男,汉族,天津人。传弟子杨洪友。
  第二代传人裴锡荣,(1913-1999)男,汉族,上海人。传弟子高铁鸟、刘晓凌、马鑫良、仇洪祥、丁平、段绪举、赵建国、宋建强、钱金山等。
  第二代传人孟广齐,(1912-1987),男,汉族,哈尔滨人。传弟子张凤焕等。
  第二代传人宁大春,(1900-1980)男,汉族,无锡人。传弟子唐松年、魏庆余、陈震中、朱永珍(女)、吴禄渠等。
  第二代传人王炯孙,(1903-1981)男,汉族,无锡人。传弟子王惠荣、郭松林、赵兴林、李银根、虞伟民、王守成、张碧燕等。
  第二代传人高童柏,(1916-1980)男,汉族,无锡人。传弟子王永茂、杨志刚、薛海勇、吕宗岳、李守文、王世泉、李义、姚汝南、王良人等。
  第二代传人沈宪章,(1915-1995)男,汉族,无锡人。传弟子虞德兴等。
  第二代传人张慰祖,(1912-1997)男,汉族,无锡人。传弟子袁林发等。
  第二代传人范震远,(1915-1992)男,汉族,无锡人。传弟子唐松年、胡引昌、蒋海量、杨德天、杨德新、王鹤云、沈企凤、鲁和光、王之炜等。
  第二代传人黄龟年,(1912-1989)男,汉族,无锡人。传弟子苏建清、孙龙龙、陈发荣、魏双喜、顾锦华、周龙泉、周洪亮等。
  第二代传人王青山,(1905-1997)男,汉族,河南人。传弟子王金生、马振邦、李贵文、李思祥、李贵全、李爱华、黄少华、姜复生、姜新生、丁海龙、柏红军、丁和平、李福宝、张锦、王金全、王国增等。
  第二代传人周膳,(1915-2001)男,汉族,锦州人。传弟子高锦苏、张春生、高学武、陆春光、邵光远、王玉国、张孝坤、华强、刘建新、陈唯明、徐宝众、蒲崇岗、李亮武等。
  傅氏形意拳第三代传承人:
  傅占义,1951年出生,男,傅润身次子,汉族,宁河芦台人。早年与父学艺精通少林,形意,八卦,太极对傅氏形意的内含,理论,实践有极深的造诣。
  刘晓凌,1950年出生,男,汉族,上海出生,祖籍河北省宛平县。自幼酷爱武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拜武当名家傅剑秋的高足,著名形意、八卦名家裴锡荣先生为师,习河北派傅氏形意、八卦、太极、武当拳术、气功,1982年代表上海市赴西安参加全国传统武术比赛,表演“形意十三枪”,荣获一等奖。1993年参加北京举办的第一届国际八卦掌联谊会,作了精彩的表演并获奖牌。1995年参加河北深县举办的第一届国际形意拳比赛并获奖。1983年被聘任为上海复旦大学武术协会教练,1984年在《武林》刊物上发表了“形意八字功”等论文。1896年赴海南任海口市中华武术培训中心武术馆馆长,并任广东省临高县武术馆馆长,在海南传播傅氏形意拳和北派武术,是海南第一位传播傅氏形意八卦掌的开拓者,授徒近千人。刘晓凌先生的弟子遍及国内外,并为法国、德国、意大利、瑞士、美国、日本等爱好中华武术的人士传授武艺。
  李志庚,1951年出生,男,汉族,天津芦台人。拜傅少侠为师,学习少林拳,形意拳,八卦掌太极拳,在山西、北京、河北、天津、淮南等地,多次在国内形意拳大赛中获优异成绩,并入选《传统武术名人名家大辞典》。
  傅占奎,1963年出生,男,傅润身四子,宁河芦台人。早年与父学艺,经多年刻苦习练在山西、北京、河北、天津、淮南等地,多次在国内形意拳大赛中获优异成绩,入选《传统武术名人名家大辞典》。
  刘宝和,男,汉族,1963年生,天津市宁河县人,宁河县傅氏形意拳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武术六段,傅氏形意拳第三代传人,师从杨义清先生,三十余年苦练如一日,拳技精湛,理论深厚,佳绩等身!2002年,在河北深州首届形意拳散打擂台赛上,取得85公斤级银牌。2003年,在北京怀柔全国形意拳邀请赛上,一举摘取国家规定的高级套路和综合自选形意拳两块金牌。2005年,在深州举办的全国形意拳功夫高峰论坛会上,刘宝和获二等奖,并于同年在《武林》、《武魂》等杂志上发表文章数篇。2006年,在山西和顺全国形意拳比赛上,获两项亚军。2007年,参加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武林大会,一路愈战愈勇,过关斩将,杀进前四强。2008年,凭着精湛的拳技和多年丰硕的成绩入选《传统武术名人名家大辞典》。在宁河开办了讲武堂。
  傅氏形意拳第四代传承人:
  王少宁,男,汉族,1963年生,天津市宁河人,早年从师傅占奎学习少林拳,形意拳,太极拳。傅氏形意第四代传人。
  李军,1975出生,男,汉族,宁河人,傅氏形意第四代传人。2007年从师傅占奎学习形意拳,太极拳。
  李忠山,1975出生,男,汉族,宁河人,傅氏形意第四代传人。
  2007年从师傅占奎学习形意拳,太极拳,八卦掌。
  杨海龙,1975出生,男,汉族,宁河人,傅氏形意第四代传人。2002年从师杨洪友学习少林拳,形意拳,太极拳,八卦掌。
  董凤军,1976出生,男,汉族,宁河人,傅氏形意第四代传人。2006年从师,刘宝和学习少林拳,形意拳,八卦掌。
  傅氏形意拳主要价值
  傅氏形意拳在中国武术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价值主要有:
  一、武术史价值:
  形意拳尊岳武穆为始祖,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清初山西姬际可。傅剑秋继承了形意拳的真谛后,汲取少林、形意、八卦、太极等各门派武术于一炉,既兼容并包,又自成体系。是中国形意拳的缩影。
  二、学术价值:
  傅氏形意拳是傅剑秋融会少林、形意、八卦太极等各派武术之精华而创,现存的傅氏形意拳谱,对研究中国武术的发展和其它武术技法等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它具有丰富的内容,鲜明的特点,傅氏形意拳的基本套路,如五行拳、十二形等,多是单练式,一个动作左右互换,来回走趟。日积月累,年复一年,一个动作可重复演练达数万次之多。一旦遇敌,在速度、力量、准确性方面均可达到惊人的进步。在技击原则上,傅氏形意拳主张先发制人,主动进攻,抢占中门,硬打硬进。视人如蒿草,打人如走路。“练拳时无人似有人,交手时有人似无人”。在交手时,则要求“遇敌犹如火烧身,硬打硬进无遮拦”,“拳打三节不见形,如见形影不为能”,“起如风,落如箭,打倒还嫌慢”。傅氏形意拳要求在最短时间内解决战斗:“不招不架,只是一下”。意思是敌人打来,我根本不必招架,只须致命一击,便可取胜。所以傅氏形意拳门规甚严,不准轻易与人交手。傅氏形意拳规定:凡忤逆不孝者,贪财如命者,逞能欺人者,贪酒好色者,概不得收为弟子;凡练此拳者不得惹是生非,遇事必须忍让,也不准在街头卖艺等区别于其他拳种,是极具民族文化特色的精神遗产。
  三、实用价值:
  傅氏形意拳具有养生健身、启智益悟、防身自卫和陶冶性情的诸多功能。傅氏形意拳在养生上有着延年易寿的功效。通过练习傅氏形意拳,和傅氏武当元功,不仅可使人的肌肉、骨骼和力量得到锻炼,并且对人的呼吸、消化、心血管循环及神经等系统都大有益处。长期坚持练习,可使这些器官的机能明显地得到改善和加强,促进新陈代谢,增强肌体的抵抗力,既可减少疾病的发生,又可延缓人体的衰老,还可治疗某些器官的疾病,恢复人体的各种机能,达到祛病延年的目的。练习傅氏形意拳之所以有上述效果,主要是因为傅氏形意拳的行拳作势有养练并举的功效,即五行拳、十二形和套路练习与桩功(三体式),和傅氏武当元功并行,也就是动与静相结合,静为本体,养气安神;动(运动)为用。通过静养有了充足的动能,通过动能的运用又可提高和挖掘人体巨大的潜能。因此,养与练并举,动与静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傅氏形意拳正是这样一种动静结合、养练相宜的体育运动,它集养与练于一体,静可养气益力;动可体用技击;是不可多得的武术拳种。所以保护传承这一优秀文化遗产,交流推广使其发扬光大,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历史使命。发掘、抢救、保护傅氏形意拳对振奋民族精神,提高全民综合素质,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落实国家提出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都将起到积极地作用。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十辑

《宁河文史资料第十辑》

本书从宁河历史、七里海为中国漕运之源、光绪之死与高赓恩、宁河民俗、宁河县民间文化等几方面描述了宁河的历史发展。

阅读

相关人物

吕殿增
责任者
傅长荣
相关人物
裴锡荣
相关人物
范震远
相关人物
马振邦
相关人物
傅润身
相关人物
杨义清
相关人物
哈恩顺
相关人物
王宝昌
相关人物
王乃发
相关人物
陈贺海
相关人物
楮广发
相关人物
王鼎发
相关人物
董玉合
相关人物
刘恒忠
相关人物
孟广齐
相关人物
宁大春
相关人物
王炯孙
相关人物
高童柏
相关人物
沈宪章
相关人物
傅占义
相关人物
刘晓凌
相关人物
张慰祖
相关人物
黄龟年
相关人物
王青山
相关人物
周膳
相关人物
李志庚
相关人物
傅占奎
相关人物
刘宝和
相关人物
王少宁
相关人物
李军
相关人物
李忠山
相关人物
杨海龙
相关人物
董凤军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