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河评剧的形成与发展初探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十辑》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2300
颗粒名称: 宁河评剧的形成与发展初探
分类号: J825.5
页数: 6
页码: 365-370
摘要: 本文记述了评剧是中国北方主要剧种之一,起源于莲花落,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口头说唱艺术。本文通过调查和研究发现,评剧经历了四个时期,在华北、东北和其他一些地区广为流行。同时,评剧的前身莲花落始于何时何地,由何人所创,仍需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 评剧 民间文艺 宁河县

内容

上个世纪50年代的调查表明,我国共有戏曲剧种368个,到1982年编撰《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卷》时的调查资料统计,全国共有317个戏曲剧种。根据胡沙先生《评剧简史》一书记载:评剧诞生于1900年前后,共经历了四个时期,第一时期称为“对口莲花落”,第二时期为“唐山落子”,“奉天落子”是第三时期,在这期间共经过了30多年,而评剧便是第四个时期。莲花落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口头说唱艺术,大约有上千年的历史,它的乐器特点就是击竹板,这种竹板可以打出许多不同的节奏和花样来,好象莲花落地一般,如天花乱坠。莲花落最初在京东一带活动,如:宝坻、宁河、丰润、遵化、玉田、昌黎、乐亭、及唐山等地。其表现形式由起初的一个人左右手拿着竹板唱的单口莲花落,后来演变为由两位男演员,扮成一旦一丑对唱的对口莲花落,应该说它是劳动人民在田间地头自娱自乐的一种形式。艺术史学家们说:艺术是人民创造的,民间文艺是一切文艺的根。早在专业艺术家产生以前的千百万年,民间文艺就已经产生了,它是文艺的始祖。要研究文艺的起源,就离不开民间文艺。
  评剧是民间文艺的一个重要品种,也是我国北方主要剧种之一,在华北、东北及其他一些地区广为流行。评剧的前身莲花落到底在宁河地区始于何年何月,由何人所创,至今还没有足够的文字资料能证明,为进一步溯本求源,把这门流传于宁河一带民间的剧种搞清楚。笔者通过去长春、沈阳、天津访名家,查资料,访民间老艺人等方式方法,对宁河评剧的形成及发展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宁河评剧的源头
  我们已经知道,冀东是评剧的发源地,宁河本属冀东,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得宁河早在十八世纪初,就出现了民间评剧艺人的演出身影。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出现,都有适合它生存和生长的土壤。莲花落在宁河的出现,基于两种原因。
  一,它的民间性和通俗性。莲花落这种民间说唱形式具有易学易唱易推广的特性,因此使它一下子落地生根。在当时文化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它的大众自娱功能使它成为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形式和文化传播手段。
  二,它的商业价值。当时,宁河一带的贫苦农民于农闲时以唱莲花落谋生,我们如果在仔细看一看近代史和走访一下民间老艺人的身世,就会发现宁河早期唱莲花落的艺人出身都是农民中的贫农。这是由于那个时期农村破产,在耕无地、商无本的情况下,农民为了求生存,利用自己喜爱的艺术形式——莲花落,四处串乡打地摊卖唱糊口,成为一种谋生手段。如本县造甲镇冯台村冯鸿熙(1926—2003)就是其中代表人物之一。他出身梨园世家,其父是莲花落的琴师,12岁到天津、塘沽、宝坻一带卖艺。当时对口莲花落只要两个演员,一男一女,也就是一旦一丑。女的包头,也就是戴上戏装头面,穿花洋布衣裙,男的穿普通农民服装,腰系围裙。当时的莲花落艺人均是男性,女角也由男性反串。乐器方面,起始就是一把大弦,也就是河北梆子用的板胡。乐器只用一个人打,叫“双跨”,就是一个人兼打大锣、小锣、钹、鼓、弦乐过门也极简单,只有一个“浪的浪,浪的浪,浪哥浪哥浪的浪,浪的浪”,用这个过门来回翻。后发展为生、旦、丑的“三小戏”以后又受京剧的影响,逐渐发展为青衣、花旦、彩旦、小生、小丑、老生、花脸等行当。
  在长期的演出实践中,艺人们为提高莲花落的艺术品位,不断吸收和借鉴其他剧种和曲种中的表现形式,如东北民间歌舞“蹦蹦”传进关内,于是当地的莲花落艺人便迅速地吸收了这种艺术,使说唱形式的对口莲花落成为带有表演性质的莲花落,评剧的雏形由此而生。
  宁河评剧早期在唱、念、做、打各种艺术手段的运用上,以唱功见长,吐字清楚,唱词浅显易懂,演唱明白如诉,表演生活气息浓厚,有亲切的民间味道,它的形式活泼,自由,最善于表现当代人生活,所以很快被群众接受并在市井中广泛传唱,同时群众也成了评剧的主要支持者——亲密的朋友和热情的观众。宁河评剧唱腔为板式多化体,有尖板、搭板、大安板、小安板、三锤、倒板、垛板、流水板等板式,另外还有反调,伴奏乐器分为拉弹类、打击类和吹奏类三种,拉弹类有板胡、二胡、三弦、低音胡等,打击类有板、底鼓、堂鼓、底锣、大锣等,吹奏类有笛子、笙、唢呐等,在演唱风格和流派上分为有突出中低音区的“筱(俊亭)派”,又有唱腔清脆甜润的“新(凤霞)派”,文革以后以中音饱满圆润,低音委婉厚实的“白(玉霜)派”为主要艺术特点,在剧目传承上有传统戏如《王二姐思夫》、《杜十娘》、《珍珠衫》等50多部。又有现代戏如《小二黑结婚》、《刘巧儿》、《刘胡兰》、《蛇妃》等30多部。还有本县艺人自创剧目如《老母鸡》、《抗美援朝》、《红旗队》等15部。
  1920年,评剧五大明珠之一明月珠(杨玉春)来宁河芦台演出评剧改良戏《杜十娘》、《珍珠衫》等剧目,深受当地人民群众的喜爱,从此评剧很快在宁河繁衍发展起来,宁河由此成为评剧的发祥地。
  宁河评剧艺术发展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评剧艺术在宁河县迅速发展,1950年10月宁河成立“艺新剧社”,石瑞楼、白云铭、筱俊亭、吴艳霞、王曼苓、花金香、李筱舫和杨玉霞夫妇及妻兄杨玉春(明月珠)、琴师赵乃成先后加入剧社,剧社演员达到40多人的规模,后有鲜灵霞、花玲霞、张桂霞等陆续挂牌助演,剧社日益红火,演出盛况空前,此期间成绩卓著的代表人物,如鲜灵霞,她创造了高亢激昂的“鲜派”唱腔艺术;筱俊亭开创了老旦行当的筱派艺术,当时除演出传统戏如《桃花庵》、《珍珠衫》、《茶瓶计》等剧目外,开始配合当时的政治形势演出现代剧目。如配合“镇反”运动演出《一贯道》,配合农业大生产运动演出《兄妹开荒》,配合“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演出《抗美援朝》、《老母鸡》、《父子争先》等剧目。任何艺术形式都应具备“教育功能、审美功能和娱乐功能这三种要素。评剧这种源于民间的艺术,除审美和娱乐功能外,在新中国建立之初的日子里,更加突显了艺术的教育功能,由于利用新编剧目配合当时的社会需要,使评剧这个剧种,在人民群众中产生了积极巨大的社会影响。
  1953年河北省文教厅把艺新剧社列为全省9个重点剧团之一,1954年河北省文教厅颁布了整顿剧团文件,同年6月,艺新剧社改称宁河县评剧团,这时农村普建乡村剧团已达105个,1954年到1958年是宁河评剧最兴盛的时期,在演艺上,先后有吴艳霞、李艳荣、王曼苓、花金香、马玉珍、陈娟娟等名角为主演,演员阵容齐整,灯光布景先进,从本县到唐山一直演到东北,演一路红一路,使宁河评剧团的声名远扬关外,梨园世家出身的王曼苓,15岁时加入宁河评剧团,是宁河评剧观众最喜爱的演员之一,她主演的茶瓶计受到观众极大的称赞。她能唱,会作,对于节奏的掌握,无论是音乐或是舞蹈都非常准确。同时,音色清脆,吐字清楚,扮相俊俏,尤其在演唱快的“板头”时更能显示出她的唱功。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已是国内知名的评剧名家。
  “文革”开始后,宁河评剧团解散,演员改行。1969年从县城和各乡镇抽调一批民间文艺骨干配合当前的形势组成宣传队下乡,演出小戏曲、小歌舞等,后排演“样板戏”及评剧《山鹰》,使得一度中断的评剧艺术得以延续。1976年宁河县评剧团恢复建制,排演评剧《战斗堡垒》、《夺印》并恢复上演传统剧目如《十五贯》、《秦香莲》等。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国家改革政策不断深入发展,城乡人民生活普遍得到提高,各乡镇、街道业余评剧团活动也越来越红火,宁河评剧在民间有着极其广泛的群众基础,不管是男女老幼都能唱上几段,哼上几曲,特别是在和天津、唐山邻界地带的乡村更是家家爱听戏人人能唱戏的戏窝子,如岳龙,造甲镇冯台村,潘庄镇西塘坨村……几乎每家都有几代人能唱戏,有的是家族传,有的是异族传,还有的是隔代传。在戏迷骨干中职业类型很广,有工人、干部、农民、学生、企业家、知识分子等,年龄大小悬殊,最年长的80多岁,最年幼的仅3岁,他们不光在全国、省市、县、乡戏曲汇演中竟艺,还逢年过节在村庄、社区的简易舞台上为群众送去欢乐,以戏娱己,以戏悦人,台上台下其乐融融。
  经济的繁荣,带来文化的兴盛,每年春节宁河县人民欢欢喜喜过了大年,拜年访友一过,就盼着搭台唱戏了,村村唱大戏,伴着春节的吉庆,使人们在整个正月里,都是欢声笑语,村村鼓乐声、掌声、欢呼声响成一片,每年正月村村唱大戏已成为宁河县年文化习俗。一些中青年民间艺人也开始崭露头角。这一代新人经过前辈艺人的辛勤培育,已经成为宁河评剧艺术的中坚力量,他们正处于中年旺盛的时期,对于评剧艺术的不断丰富和发展,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1982年在天津市农村文艺调演中,由民间艺人刘增柱主演的小戏《迟演的戏》荣获一等奖。评剧世家李筱舫后人李曼女士,2001年获全国评剧十大名票,民间艺人赵瑞荣2004年获全国评剧票友大赛三等奖,冯以宝2006年获全国评剧票友大赛优秀奖。2006年在天津市第四届农民艺术节农村小戏展演中,由冯继祥主演的评戏《留住晚霞》荣获一等奖。2008年李中菊获全国评剧十大名票,田学胜获天津市评剧十大名票,全国评剧十大票友。2010年赵文梅获全国评剧十大名票。民间评剧艺人李欣爽等20多人参加中央电视台戏剧频道主办的全国评剧票友大赛选拔赛。2008年宁河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评剧艺术(评剧)之乡。
  综上所述,宁河评剧形成于清朝末年,兴盛于1949年至1966年的17年间。改革开放后,又迎来了评剧艺术的飞跃发展,到现在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它是从民间对口莲花落和蹦蹦戏两种民间说唱形式,经过长时间人民群众的哺育和成百上千位演员们的辛勤创造,逐渐演变成当今的唱念做打,生旦净末丑俱全的地方戏第二大剧种,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和欢迎。宁河评剧作为一种民间戏曲艺术,他的最大价值在于:源于生活,贴近生活,伸张正义,鞭挞腐朽,通过反映老百姓的喜怒哀乐进而达到鼓舞人们积极向上的美好心态。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在发生着变化,评剧艺术也正面临着挑战,需要在继承的同时,要不断创新。我们相信,民间评剧艺术将在宁河世代传承并在祖国的百花园中绽放出更加鲜艳的光彩。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十辑

《宁河文史资料第十辑》

本书从宁河历史、七里海为中国漕运之源、光绪之死与高赓恩、宁河民俗、宁河县民间文化等几方面描述了宁河的历史发展。

阅读

相关人物

吕殿增
责任者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