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河区图书馆
宁河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河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期刊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周登皞与《宁河县乡土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十辑》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2299
颗粒名称:
周登皞与《宁河县乡土志》
分类号:
K825
页数:
4
页码:
361-364
摘要:
本文记述了周登皞的生平事迹以及他参与《宁河县乡土志》的编撰工作。
关键词:
周登皞
人物
宁河县
内容
周登皞(?-1940年),字熙民,号补庐,福建侯官人。中华民国政治人物,文人。周登皞是清朝光绪十四年(1888)举人。后经大挑,实授知县。历任宁河、武清、霸县、大城、东安等县知县。后,因考绩优异,升任赵州直隶州知州、都察院广西道御史。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他举家避居宁河县芦台镇。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他举家迁往北京,曾任袁世凯政府的肃政吏。1917年10月13日,他任绥远道尹,任至1925年。他还代理过绥远都统。1920年代末,同乡郭则沄①在天津发起成立诗词团体“须社”②,他加入该社。1940年,他在上海逝世。著有《宁河县乡土志》、《补庐词》等。
乡土志又称风土志,是反映某一地方自然地理人文物产等概况的一种志书。各级行政区划,大至省,小至乡,都是乡土志记录的对象。乡土志与地方志相比,体例简单,内容仅涉及历史、地理、格致三大部分。现存乡土志大部分是抄、稿本,所以流传范围有限,更显弥足珍贵。晚清时期,大兴编修乡土志教材,是清政府生存危亡的背景下实行的一次教学改革。它以儿童亲近的乡土事物为主,以激发学生的爱乡爱国思想为要义,以实学教育为基础,具体内容包括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物产气候、实业状况、科技发展等。当时修乡土志的目的有二:其一为各地修志筹集资料,以乡土志之名备裁采;其二作为蒙学教材,教育儿童了解和热爱自己的家乡,是一种普及性的教材书。当然也有一部分乡土志由于时间关系,仓促呈报,简陋成书,了了数叶类似账簿,此为乡土志中之下品。国家图标馆现藏各地乡土志(风土志)二百五十余种,以抄本及稿本居多,兼有石印及铅印等各种版本。2002年,国家图书馆地方志和家谱文献中心,用国家图书馆藏本影印出版《乡土志抄稿本选编》,是首次对乡土志较大规模的整理与发掘。内容涉及北京、河北、天津等省市共计九十种,其中包括清朝光绪年间周登皞纂修(抄本)的《宁河县乡土志》。
(光绪)《宁河县乡土志》,清末周登皞纂修。是志记事止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其中,《历史编》纂本境历代沿革、政绩、兵事、耆旧、人类、户口、氏族、宗教、实业等九章九十课;《地理学》纂疆域、古迹、津渡桥梁、学堂、河伯、道路等七章五十课;《格致学》纂毛属、羽属、鳞属、介属、虫属等五章三十九课。另纂《动物制造学》一章、《植物学》七章二十六课、《植物制造学》一章四课、《矿物学》一章二课、《矿物制造学》一章、《商务学》一章七课。
(光绪)《宁河县乡土志》,内容简括,篇幅短,但收集保存的近代史史料却较丰富,补充了一些旧志不载或载而不详之材料,增加了光绪六年以后的新材料,尤以历史编内容更为充实。如第三章政绩,记述了“庚子兵燹,洋人联军入城,迫公捐令民宅,公不肯,洋人逼之。公绐领于庙宇,洋人怒,缚公,以刃加颈挟之。公辞色不变,洋人奇之竟释公,邑民得无恙”之情景。再如,“光绪庚子联军闯入大沽口、于家堡,屯住营房,战经昼夜,联军由塘沽陆至北塘,练勇接战久之未克,居民未出境者尽遭蹂躏”等历史事实,揭露了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歌颂了我国军民之英勇奋战精神,为研究帝国主义侵华史提供了宝贵资料。地理学记载当时当地地理及行政区划情况,保存了不少当地物产及手工业史料,以鱼类及盐硝生产记述较详,亦有一定参考价值。第七章《道路》第一课《铁路》记载:
“由丰润县入县东崔庄南西行至田庄车站,又西行而南至芦台车站,又南稍西至汉沽车站,过蓟运河桥西行十余里折而南,过东西宁车沽两桥至北塘车站,又南至塘儿沽车站,折而西北行至新河车站,迤北西行至军粮城车站,又西入天津县界,计在本境共一百七十余里。”
这段文字记述了芦台火车站的历史之早,在全国范围内也属早期建造;也说明当时宁河县的县域范围之广。这就是宝贵的史料价值。
但(光绪)《宁河县乡土志》又过于苟简,有些重要史实语焉不详,体例亦颇为杂乱,其中将学堂列入地理编,这是很不规范的分属。现有清抄本,藏于天津图书馆。宁河县档案局和宁河县地方志编修委员会,为保护和传承宁河乡土文化,正在清整组织影印文稿,旧书换新貌,不日将与读者见面。
另,《宁河县志》(1991年版)卷末篇,载有相关内容,记述略与本文有些出入,附于文后,读者可一同辨赏、指正。
附:
《宁河乡土志》清周登镍纂修。成书年代失考。估约成书于清代末年,系手抄本,共三册。存天津市图书馆。章、课依次如下。第一章:历史。本境历代沿革,共五课。第二章:政迹。第一课“兴利”至第六课。第七课“去害”至第十一课,第十二课“听讼”至第十四课。第三章:兵事。第一课“本境及他境叛党”至第五课,第六课“本境战地”至第七课,第八课“险要”,第九课“屯驻”。第四章;“耆旧”。第一节“事业”,第一课“孝”至第五课,第六课“友”至第七课,第八课“睦”至第九课,第十课“烟”至十一课,第十二课“任”至第十三课,第十四课“邺”至十九课。第二节“学问”,第三节“名宦祠”,第四节“乡贤”。第五章:人类。第六章:户口。第七章:氏族。第一课“王”,第二课“崔”,第三课“刘”,第四课“邵”,第五课“张”,第六课“苗”,第七课“戴”,第八课“杜”,第九课“廉”,第十课“陈”,第十一课“高”。第八章:宗教。第九章:实业。第一课“士”,第二课“农”,第三课“工”,第四课“商”。
动物学。第一章:毛属。第一课“牛”,第二课“马”,第三课“驴”,第四课“骡”,第五课“羊”,第六课“猪”,第七课“狗”,第八课“猫”,第九课“鼠”,第十课“黄鼠狼”。第二章:羽属。第一课“鸡”,第二课“鸭”,第三课“铁雀”,第四课“雁”,第五课“燕”,第六课“乌鸦”,第七课“凫”(野鸭)。第三章:鳞属。第一课“鲤”,第二课“鲽”(比目鱼),第三课“勒鱼”(快鱼),第四课“燕鱼”,第五课“羊鱼”,第六课“八带鱼”,第七课“海蛇”(海哲),第八课“银鱼”,第九课“水鲜鱼”,第十课“黄花鱼”,第十一课“梭鱼”,第十二课“虾”。
动物制造学。第一章:皮。第二章:毛。第三章:雕翎。
植物学。第一章:木属。第二章:果属。第三章:谷属。第四章:枲属。第五章:蔬属。第六章:花属。第七章:草属。
植物制造学。第一章:席。第二章:靛。第三章:碱。第四章:布。
商务学。第一章:盐。第二章:卤、硝。第三章:芦苇、席、苇叶。第四章:鱼、虾、蟹。
地理学。第一章:疆域。第二章:里保。
教育:第一章:学堂。
附注
注释: ①郭则沄(1882-1947),字啸麓,号蛰云,福建侯官(今福州)人。1903年癸卯科进士,任翰林院庶吉士。1914年任政事堂参议、铨叙局局长。后历任国务院秘书长、侨务局总裁等。1922年离职后任铁路学院名誉校董。平生著有《十朝诗》、《庚子诗鉴》、《旧德述闻》、《灵洞小志》、《红楼真梦》等多部。他学识渊博,尤雅好诗词。多年生活在天津,不但参与严修等人倡建的城南诗社的诗词创作,还于1920年代末在天津发起成立了诗词团体“须社”。 ②“须社”,“须”字,意思是词社成员多数是年长者。他们或为清朝遗老,或为文人雅士,或为社会名流,大都是客居津门的南方籍人。其成员有管洛声、周学渊、徐芷升、查济猛、周登皞等。“须社”活动地点在当时日租界的张园(今和平区鞍山道),每旬活动一次,前后维持了三年时间。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十辑》
本书从宁河历史、七里海为中国漕运之源、光绪之死与高赓恩、宁河民俗、宁河县民间文化等几方面描述了宁河的历史发展。
阅读
相关人物
谷秋生
责任者
周登皞
相关人物
郭则沄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宁河县现代产业园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