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燮《秦园诗草》部分诗词注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十辑》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2290
颗粒名称: 王燮《秦园诗草》部分诗词注析
分类号: K825
页数: 9
页码: 271-279
摘要: 本文是一篇介绍清末爱国将领王燮的文章。王燮出生于宁河县芦台镇,家世显赫,曾任京城左营游击。1900年义和团运动期间,他坚持巡城,被误认为是奸细而被杀害。王燮生前酷爱书法和诗文创作,留下了《秦园诗草》三卷。文章对其中部分诗进行了注解。
关键词: 王燮 人物 宁河县

内容

王燮(1848~1900年)字襄百,号湘岑,宁河县芦台镇人。清末爱国将领王锡朋曾孙。其祖父王承泗,曾任山西代州知州,署蒲州知府。其父王楫太学生,承袭都骑尉兼云骑尉武职(正三品衔)。二弟王照是中国著名语言学家、三弟王焯曾任吏部主事。11岁丧父,光绪九年(1883年),荫袭武职候补官缺,任京城右营都司,正四品衔。后因成绩突出晋升京城左营游击,从三品衔。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在游击任上特加二品,赐总兵和仓场侍郎衔。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五月二十,义和团大批涌入京城,治安形势骤然恶化,冒险坚持巡城,五月二十五巡城时遭义和团抓捕,被误认是私通洋人的奸细,惨遭杀害,时年52岁。生前酷爱书法诗文,故居遭大火焚劫,仅存《秦园诗草》3卷刊行传世。现将《秦园诗草》中部分诗进行注解。
  野眺①
  郊原风日暖,孤客意闲闲②。缓带③随春去,轻车载句还。
  冰痕裂渚④外,芳⑤信动林间。回首芦台望,烟尘起市阛⑥。
  【注释】
  ①眺,tiào远看,眺望。谢灵运《登池上楼》诗:“举目眺岖嵚。”(岖嵚:指高而险的峰峦。)
  ②闲闲:从容自得的样子。《诗经·魏风·十亩之间》:“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
  ③缓带:宽束衣带。形容从容、安舒。《汉书·匈奴传赞》:“夫赋敛行赂,不足以当三军之费;城郭之固,无以异于贞士之约,而使边城守境之民父兄缓带,稚子咽哺,胡马不窥于长城,而羽檄不行于中国,不亦便于天下乎?”
  ④渚:水中小块陆地。
  ⑤芳:香草,泛指花卉。
  ⑥阛:huán市场,市区。元揭傒斯《赠项炼师诗》:“又闻好卖药,往往在市闤。”清查士标《雪后同方宝臣张谐石游北固》诗:“僻性从来厌市闤,投閒山寺岁将残。”
  【今译】
  郊外的原野,惠风和畅,阳光煦暖。孤独的游子,心情安闲舒畅。穿着宽束的衣带,跟随着春天的气息一路而去。驾驶着轻便的车子,满载诗句归来。水中小块陆地周围的冰心已经裂开,渐渐消融。花儿在林间绽放,涌动着春的信息。回头眺望故乡芦台,可是目光却被市区腾起的烟尘阻隔。
  海蜀西村望西山诸胜
  千峰耸秀压湖堤,寺塔亭台一望迷。
  日暮更看山气壮,嵯峨①万叠涌云梯。
  【注释】
  ①嵯峨:高峻的样子。
  【今译】
  千万座山峰,高耸秀丽,胜过湖堤的景色。寺庙塔楼亭台舞榭,望上一眼却让人心醉神迷。到了日落时分,山气氤氲,看上去更加壮观,一层层地涌动着,好像架起了高峻的云梯。
  天津道中
  曲径苍茫①古树阴,马前一片积水涔②。
  车掀白浪二三里,霜染红霞千万林。
  落叶有情还恋树,秋风无客不沾襟。
  行踪到处原难定,且任狂生放浪吟。
  【注释】
  ①苍茫:旷远迷茫的样子。方干《题松江驿》诗:“钟声断续在沧茫。”也作“苍茫”。
  ②涔:雨水多,涝。
  【今译】
  弯弯曲曲的小路,旷远迷茫,路旁古树成荫。马前面的路因连续下雨,积水成涝。车子掀起白浪行驶了二三里。秋霜把成千上万的树木染上了红霞。落叶似乎有着深深地情意,仍依恋在枝头之上。在秋风中,没有人不沾湿了衣襟。行动的足迹、所到的地方本来就无法确定,暂且任由自已像一个狂放不羁的书生,放浪形骸,吟诵诗篇。
  京师道中
  虫吟古道欲三更①,独自轻车古道行。
  黑暗深林疑鬼瞰②,荒凉孤冢有狐鸣。
  长天夜静星光白,细草香飘雾气清。
  隔岸树中寒犬吠,遥知村店在前程。
  【注释】
  ①三更:也叫丙夜。《颜氏家训?书证》:“汉魏以来,谓为甲夜、乙夜、丙夜、丁夜、戊夜;又云鼓,一鼓、二鼓、三鼓、四鼓、五鼓;亦云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皆以五为节。”
  ②瞰:窥探。
  【今译】
  虫儿在古道旁鸣唱,快三更天了,我独自驾着轻便的车子行驶在古道上。黑暗幽深的树林让人怀疑里面有鬼魅在向外窥探,荒废凄凉的孤坟旁野狐在鸣叫。寂静的长夜,星光闪烁着白色的光芒。细嫩的草儿散发着阵阵幽香,连雾气也显得很清爽。河对岸树林中隐约听到冻得瑟瑟发抖的狗在叫,远远地就知道村庄客店在前面的道路上了。
  秋赴北塘
  望眼拓荒①遐②,鱼盐近海涯③。
  天光入遥野,云影点平沙。
  风爽盘鹰鹘④,溪寒绝蝇蛙。
  寂寥孤垒外,斜日起悲笳⑤。
  【注释】
  ①拓荒:开荒。
  ②遐:远。
  ③涯:水边。
  ④鹰鹘:海东青(海东青,肃慎语“雄库鲁”汉译,译为,世界上飞得最高和最快的鸟,有“万鹰之神”的含义。传说中十万只神鹰才出一只海东青,是肃慎(满洲)族系的最高图腾。代表,勇敢、智慧、坚忍、正直、强大、开拓、进取、永远向上、永不放弃的肃慎(满洲)精神。)
  ⑤笳:胡笳。一种乐器,类似笛子。杜甫《后出塞》诗:“悲笳数声动。壮士惨不骄。”
  【今译】
  抬眼望去开荒的土地已经很远,在海边晾晒着打涝上来的鱼和海水晒成的盐。天上的霞光接入遥远的荒野,彩云的影子点落在平坦的沙滩上。秋风飒爽,海东青在天空中盘旋,寒凉的溪水里已经没有了吃蚊蝇的青蛙的踪影。空旷的孤零零的城垒之外,夕阳西下,响起了悲壮的笳声。
  南涧沽晓渍①
  半规②斜月没寒云③,野径苍茫曙色分。
  日出平原瞻鸽背,草迷曲岸卧羊群。
  棹歌④隐隐随河转,牧笛迢迢⑤隔树闻。
  帽影鞭丝榛莽⑥里,征衣何日净尘氛。
  【注释】
  ①渍:zì浸,泡。
  ②半规(banguī):半圆形。有时借指太阳或月亮。南朝 宋 谢灵运《游南亭》诗:“密林含馀清,远峯隐半规。”宋 杨万里《海门残照》诗:“万里长江白,半规斜日黄。”陈毅 《泗宿道中》诗:“半规残月照,铁骑送长征。”
  ③寒云:寒天的云。晋陶潜《岁暮和张常侍》诗:“向夕长风起,寒云没西山。”唐郎士元《盩厔县郑礒宅送钱大》诗:“荒城背流水,远雁入寒云。”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谁知早作西行谶,老木寒云秀野亭。”
  ④棹歌:zhào gē本义:渔民的歌。棹本义船桨,棹歌即指渔民在撑船、划船时候唱的渔歌。
  ⑤迢迢:遥远的样子。
  ⑥榛莽:杂乱丛生的草木。唐李白《古风》之十四:“白骨横千霜,嵯峨蔽榛莽。”明高启《顾荣庙》诗:“坟祠托荒郊,萧条并榛莽。”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去馆稍远,荒凉阒寂,榛莽翳然。”鲁迅 《二心集·一八艺社习作展览会小引》:“在榛莽中露出了日见生长的健壮的新芽。”
  ⑦征衣:旅人之衣。唐岑参《南楼送卫凭》诗:“应须乘月去,且为解征衣。”宋刘儗《诉衷情》词:“征衣薄薄不禁风,长日雨丝中。”清孙枝蔚《出门》诗:“冻树鸡鸣早,征衣烛灭迟。”
  【今译】
  半圆形的月亮隐没在寒天的晓云里。田野间的小路旷远迷茫,只能借助黎明的天色隐约分辨出来。太阳在平原上升腾起来,
  可以看到鸽子飞翔的身影。绿草茂盛得使弯弯曲曲的河岸都迷失了,只看见上面卧着的羊群。渔歌随着河道方向的转换隐隐约约地传来。牧童的笛声隔着树远远地能听得到。杂乱丛生的草木中,可以看到帽影鞭丝在闪动。旅人什么时候才能洗净风尘,不再受旅途之苦?
  夜步前庭有感而作
  罢读挑灯①思寂寥,中庭夜色叫寒鸦。
  三更鼓角②沈霜月,万里星河仰碧霄。
  讽世惟凭诗有胆,悲歌犹按剑横腰。
  千戈满地孤踪冷,未老英雄鬓也凋。
  【注释】
  ①挑灯:拨动灯火,点灯。亦指在灯下。唐岑参《邯郸客舍歌》:“邯郸女儿夜沽酒,对客挑灯夸数钱。”
  ②鼓角:战鼓与号角,军中用以报时、传令。《三国志·吴书·陆逊传》:“逊乃益施牙幢,分布鼓角。”杜甫《阁夜》诗:“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今译】
  读完书,在灯下思绪空旷。内庭被夜色笼罩,寒鸦在鸣叫着。三更天战鼓与号角声响起,如霜的月亮下沉了,仰望天空,银河万里,浩瀚无边。讽劝世人只有凭借有胆魄的诗文,唱着悲伤的歌曲还按着横在腰间的利剑。满地的长戈,孤零零踪影,英雄虽然未老,但鬓发也已凋残。
  哀饥民
  光绪三年,北五省大饥①,畿辅②难民相望于道,有交河县人赴永平,绝粮于芦,而嫂与叔争鬻③子女,以奉其叔父者,余既嘉其义而又悯之,因赋④此篇。
  天狼光冷风怒号,北地冻裂夜天高。
  大儿啼饥小儿绝,满街击柝杂嘈嘈。
  渤海孤臣罢夜读,不忍侧听鬓屡搔。
  爰⑤命仆人出慰问,云自西河来遁逃。
  年已荐饥⑥冬未雪,来岁那得种麦莜。
  流民之难画难状,蒲伏⑦僵蹶⑧遍四郊。
  交河老妇面如鬼,入门哭诉时艰遭。
  骨肉九人未忍离,相扶叔舅老悴憔⑨。
  阿侬⑩小叔直且鲁,诚将鬻子充腹枵⑪。
  贫妇安肯斩其嗣,原鬻吾女甘一抛。
  我闻斯言独太息,冻饿犹解礼让标。
  可知身被圣人化,何以未免今嗷咷。
  芦浦健儿喜游荡,纨袴相炫矜奢骄。
  叶子摴蒲日徵逐⑫,惯餐珍味轻江瑶⑬。
  谁怜流落弃恒产,寒饿空觅粕与糟⑭。
  救苦扶危岂难事,九牛不肯拔一毛。
  忆昔世宗入嗣位,上承祖德崇唐陶。
  神文圣武光宇宙,四海鼓腹兴歌谣。
  即今苏淞达京洛,长河输运粮万艘。
  仁主洒涕念民依,行将亲慰鸿嗷嗷。
  驽钝才疏愧温饱,问世何人能为我后分忧劳!
  【注释】
  ①大饥:大饥荒,严重的饥荒。
  ②畿辅:清代直隶省的别称,如《畿辅通志》。
  ③鬻:yù卖。
  ④赋:写作。
  ⑤爰:于是。《诗经·魏风·硕鼠》:“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⑥荐饥:连年灾荒;连续灾荒。
  ⑦蒲伏:通“匍伏”,指伏地爬行。
  ⑧僵蹶:跌倒。
  ⑨悴憔:艰难困苦。
  ⑩阿侬:自称之词,犹言我。
  ⑪腹枵:同“枵腹”。空腹,饿着肚子。
  ⑫徵逐:特指不务正业,唯在吃、喝、玩、乐上的往来。
  ⑩海错江瑶:hǎicuò jiāng yáo海错,指海产品种类繁多,后用以指海味;江瑶:蚌属,肉不能食,但前后两柱味美,俗称“江瑶柱”。泛指美味佳肴。
  ⑭粕与糟:造酒剩下的渣滓;酒滓。
  【今译】
  光绪三年(1877),北方五省(京师(北直隶)、陕西、山西、山东、河南)闹严重的饥荒,直隶省的难民在道路上互相对望,有交河县人奔赴永平,路过芦台时就没了口粮吃,嫂子和叔叔争着卖儿子女儿,来奉养他们的叔父,我既赞赏他们的义举,又怜悯可怜他们,因此写下这篇诗。
  天狼星发着冷冷的寒光,狂风怒号,北方大地冷冻开裂,黑夜漫漫。大孩子哭喊饿,小孩子已没了啼哭声。满大街敲打梆子,乱糟糟的。我一个渤海孤单的老臣停止夜里读书,不忍心在一旁听下去,多次抓挠鬓发。于是,命令仆人出去慰问,他们说从西河逃难来的,连续闹灾荒冬天又未下雪,来年怎么能种植油麦。流亡的灾民的悲惨情状是难以描画的。伏地爬行的、跌倒爬不起来的,到处都是。交河老妇人的脸像饿鬼一样干瘪,进入屋内哭诉世事的艰难及遭遇的凄惨。骨肉关系的九个亲人不忍分离,老老小小相互扶持,十分艰难困苦。我小叔子性格憨直并且鲁莽,真心将儿子卖了来果腹充饥。我怎么忍心断了他们家的香火,情愿卖掉我的女儿,甘心抛弃一个女儿。我听了这些话独自叹息不已,在即将冻死、饿死的时刻还懂得仁义、礼让的标准。可知道他们经受了圣人的教化,凭什么不能免去现在难堪的境地。芦浦的健儿喜好游荡,纨绔子弟相互炫耀、骄狂专横,用蒲的叶子玩掷骰游戏,每天不务正业,唯在吃、喝、玩、乐上的往来,吃惯了山珍海味。谁会可怜那些抛弃家产流落异乡,在饥寒将交迫中找寻粕糟填饱肚子的难民呢!扶危济困难道是很难的事吗,有钱财的人却一毛不拔。回忆昔日清世宗雍正继承君位,世袭祖宗德行推崇唐陶。他神圣的文治武功光照宇宙,天下百姓吃饱了肚子兴唱歌谣。如今从苏州上海直通京师陕西一带,大运河可以输送几万船的粮食。仁明的君主应洒泪感念人民依附于你,交将亲自慰问哀鸿遍野的灾民。我头脑愚钝、才疏学浅,愧对温饱的待遇,问世间什么人能在我之后分担这些忧愁烦恼。
  散步宁河城南堤
  调寄蝶恋花
  午睡觉来闲眺瞩,碧草萋萋①,恨煞春波②绿;搴得芦芽才满掬,风中偶度归来曲。缓带斜飘人懒束,且棹轻舟,撑过重杨渡;信是溪南春意足,柳花阴里蜂相逐。
  【注释】
  ①萋萋:通“萋萋”。茂盛的样子。
  ②春波:春水的波澜;春水。
  ③搴:拔取,取。
  【今译】
  午觉醒来,闲来无事,散步来到宁河城南的堤岸,眺望远方,碧绿的小草十分茂盛,那种绿让春水都嫉妒。抽出的芦芽刚满一捧,微风中偶尔飘过来《归来曲》。衣带随风摇摆,懒得去系它。暂且划着小船,撑过重杨渡口,确信这时候溪水的南边,春意盎然,柳絮纷飞,蜂蝶们竞相追逐。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十辑

《宁河文史资料第十辑》

本书从宁河历史、七里海为中国漕运之源、光绪之死与高赓恩、宁河民俗、宁河县民间文化等几方面描述了宁河的历史发展。

阅读

相关人物

蔺志茹
责任者
王燮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

野眺
相关作品
天津道中
相关作品
京师道中
相关作品
秋赴北塘
相关作品
南涧沽晓渍
相关作品
哀饥民
相关作品
散步宁河城南堤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