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学家齐兆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八辑》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2230
颗粒名称: 农业科学家齐兆生
分类号: K826.3
页数: 5
页码: 262-266
摘要: 本文记述了齐兆生是一位农业昆虫学家,致力于研究内吸杀虫药剂。他发明了用八甲磷水溶液浸泡蚕豆种子,开创了内吸剂防治害虫的新途径。他对中国棉虫化学防治、新农药检测和棉虫综合防治等领域也有突出贡献。齐兆生在金陵大学农学院学习,后到英国帝国化学公司洁洛山农业研究所进修。
关键词: 宁河县 齐兆生 昆虫学家

内容

齐兆生,农业昆虫学家。是我国早期从事内吸杀虫药剂研究者之一,他发明用八甲磷水溶液浸泡蚕豆种子防治蚜螨方法,开创了内吸剂防治害虫的新途径。他对我国棉虫化学防治,新农药检测和棉虫综合防治等研究上均有较大贡献。
  齐兆生1911年11月10日出生于天津市宁河县丰台镇东村。齐氏家族是丰台望族,也是古丰台四大家族之首。到了清末民初丰台又出现了陈、武、陆、齐、王五大盛族,而齐氏家族中最具实力的就是齐兆生的父亲齐乃忠。齐乃忠,号信臣,是县内有名的善财主。据考,丰台镇多数田产与李老村、双术村、韩其村等村庄多数田地及房产皆属齐信臣所有。不仅如此,在天津和本地齐家还有房产店铺若干,可谓家资雄厚。据说齐信臣身材不高,长得慈颜悦目,为人乐善好施,谦恭随和,灾旱之年他不收农民一分地租,还主动借粮给农民,等来年收成好可如数归还。逢大灾之年,齐信臣要为灾民开粥厂济世,丰台镇办学堂、修缮桥梁、开办水会,齐信臣都投资捐助。齐信臣不仅是一位善人,更是一个才子。据说,齐信臣天生脑壳比普通人大三圈,十分聪明,其从小酷爱研究物理机械。齐信臣曾于1902年留学日本,但由于水土不服,半年后就辍学返乡。回乡后,他根据所学制造了一个木质机器人。机器人的五官四肢都能运动,可以做出摆手、走路、眨眼、请安等动作,当时此事轰动丰台城。恰逢皇宫侍卫庞化南回家探母。庞化南,丰台镇窑头村人,清宫四品带刀侍卫,负责把守后花园。庞化南回家时坐船至丰台西大桥上岸,并在茶馆内休息,听人议论机器人之事。由于好奇,庞化南未等回家先到了东村齐家。他见齐信臣用一根铁片插进机器人的背后拧几下,机器人便能做出摆手、请安等动作。庞化南大喜,心想这要是让太后老佛爷见了一定开心。于是,庞化南探家之后就带着齐信臣和机器人来参见慈禧太后。齐信臣让机器人表演了眨眼、走路、摆手,又让机器人给太后请安,逗得慈禧开怀大笑。赏赐了齐信臣许多金银与绸缎。
  齐兆生是齐信臣四个儿子中的老大。在父亲的熏陶下,齐兆生三岁就开始读书、写字,自小就显露其灵气。1919年齐兆生在丰台小学堂就读。当时的丰台小学是百里闻名的一所学堂。校长杨毓萼是留洋学子,老师多是滦州师范毕业的正规教师。当时丰台小学开设了国文、算术、图画、自然、手工等课程。齐兆生在小学堂六年的学习中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尤其对自然最感兴趣,每次上完自然课他都要到地里看一看。值得一提的,丰台小学堂还曾经开设过十几年英语课,并聘有外籍教师任课。1925年,齐兆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天津南开中学。在南开中学学习期间,齐兆生亲历了北洋军阀、新军阀统治时期,天津的血雨腥风。1926年齐兆生加入“天津学生联合会”组织,目睹祖国山河破碎,齐兆生更加刻苦学习。1932年,齐兆生怀着一颗立志学农报国的决心,考入金陵大学农学院,主修农艺学,兼修昆虫学和园艺学。由于齐兆生四年来的学习成绩始终保持了年级前三名的好成绩,1936年毕业,学校决定聘请齐兆生留校任教。到了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齐兆生随校西迁成都。在此期间,他除多次去峨眉山等地采集昆虫标本,安排学生实习,准备教材外,还每学期选读4个学分的课程,以增补系统知识和实验技术。1941年齐兆生又考入本校农科研究所昆虫学组的研究生,选修了昆虫学、化学等课程,继续深造。在学习期间,他获洛氏基金会资助,在四种产柑区进行柑桔虫害调查研究。他首次记录了柑桔瘿螨在四川各产区的危害桔种、特征、分布及其发生等概况,并在灌山县山区发现瘿螨的半野生寄主,经胡昌炽教授鉴定为香橙(citrus junos Tanaka)。他还观察记载了柑桔花蕾蛆的发生与危害。
  他为了完成“中国大实蝇的研究”的研究生论文,曾在成都、金堂、宜宾、泸州等地调查采集标本并三次到江津县沿綦江沿岸各村的桔园,调查柑桔大实蝇危害程度,提出沿綦江上游因蛆柑随水携带,向下游蔓延的确切例证。以其饲养得到的成虫送当时中央研究院昆虫研究室陈世骧教授鉴定为新种。齐兆生鉴于对大实蝇生活史、危害特点及传播途径的研究,提出早摘虫果,加工利用或深埋处理措施,并指出勿将蛆柑丢入河中,以保护綦江下游的柑园,还提出检疫和诱杀成虫等防治措施。1943年齐兆生完成研究生论文,获硕士学位。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齐兆生任国民天津市政府专员兼卫生局环境卫生科长,为期不到半年。1946年齐兆生应聘到北平大学农学院,任病虫系讲师。任教期间,齐兆生都是边教学边学习实践。1948年经金陵大学程淦藩教授和中央农业实验所顾问芮查逊博士的推荐,齐兆生获得英国帝国化学公司的奖学金,赴该公司洁洛山农业研究所进修。齐兆生在进修期间,就对内吸杀虫剂的应用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当时各国实验室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还刚刚开始。他首先以生物测定的手段,研究丙体六六六通过水稻、小麦等作物根系的内吸传导对植株的毒效情况,并分析了作物各发育期在体内积累的内吸药量。此外,他还以“希拉丹”(即八甲磷)为供试材料,对多种作物叶面和根系进行了内吸传导的毒效试验,并取得初步成果。同时启发他:若能利用水溶性的八甲磷处理作物的种子,生长出来的幼苗可能会有毒杀蚜螨的效应。这不仅为虫害的防治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而且使用方便、节省人力、物力。于是1949年下半年,齐兆生就着手设计试验。他选用平均粒重约1克的蚕豆种子,作为供试材料,浸泡入八甲磷系列浓度的水溶液中,然后,在温室中盆播,几天后在药害边际以下各处里生出幼苗,他将豆蚜接种于植株上。就是这一天,齐兆生的导师侯夫博士听完他的研究汇报,就赶到温室观看接种的豆蚜死亡情况,并高度评价这是内吸剂应用方面颇有意义的重大发现。齐兆生与此同时还证实蚕豆种子对八甲磷水溶液所吸收的水量多于药量,显示蚕豆种子存在“选择吸收”现象。不久,齐兆生将蚕豆药剂浸过的种子进行了田间试验,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于是他将这项研究申请了发明专利,并写出论文发表于1950年英国《自然》杂志上。在论文中他阐明了内吸剂处理种子,防治蚜螨的机理,是药物处理后使作物增添了对害虫的预防性的保护效应,并使药物对吸收式口器害虫的作用方式,由接触致死增辟胃毒致死。在五六十年代,这一研究成果常为各国科研工作者引用。
  1950年10月,齐兆生结束了英国的进修学习。当时英国帝国化学公司提出高薪聘请齐兆生作该公司的技术工程师,校方导师侯夫博士也挽留他共同研究昆虫生物工程。优厚的待遇并没有动摇齐兆生学农报国的决心,毅然登上了回国的旅程。齐兆生回国后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并被安排到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工作。在此期间,他进一步扩展了内吸杀虫剂的研究,在小麦、棉花害虫的防治上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有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1951年,刚刚回国不久的齐兆生就接受了农业部交办的棉红蜘蛛防治研究任务。他只身一人背着行李从河南新乡搭敞篷卡车到山东聊城、高唐,继而又到河北蒿城、衡水等棉区考察,全面了解棉红蜘蛛分布和发生的情况。他记载了红蜘蛛寄生植物共113种,分属32个科属,提出了彻底铲除棉红蜘蛛越冬寄主和冬耕冬灌的措施。为了更有效地控制虫害,他还着手开展棉虫化学防治的研究。当时我国农药工业和化防技术都比较薄弱,面对我国实际情况,齐兆生奔赴辽宁盖平和山海关等处调查总结东北敌伪时期遗留下的制造石灰硫磺合剂的有关设备、煮制技术、包装、运输和供应等情况。然后向棉农传授,使这项技术在棉区广为应用,有效地控制了棉红蜘蛛的危害,有力推动了产棉区单产量的提高。
  齐兆生完成棉红蜘蛛防治研究任务后,很快又投入到新的工作任务之中。1953年齐兆生在河北省邯郸棉区蹲点,他根据生产需要,开展了棉蚜防治的研究。尤其在棉蚜发生规律和化学防治对策的研究上,取得了突出成果。他根据当时较普遍采用的防治棉蚜的植物油药剂(如棉油皂等)存在的问题,制定出两种标准规格及有效稀释浓度。此外,他还提出烟草石灰水杀蚜剂的配制方法。50年代中期,丙体六六六在我国开始大量生产,齐兆生进行该药剂的毒性及防治技术的研究,其成果在生产推广后,使棉蚜的防治效果又得到了显著的提高。齐兆生在回国后仅五年中完成了棉红蜘蛛和棉蚜防治研究的重要课题,在我国棉虫化学防治的研究上作出了重要贡献。1957年,齐兆生任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副室主任兼研究员,后又历任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所长、顾问等职。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全国上下到处搞阶级斗争,怀疑一切,打倒一切。稍有“疑点”者全无幸免,齐兆生由于抗战胜利后做过国民党天津市政府专员兼卫生局环境卫生科长再加上赴英留学等“通敌叛国”的罪名,多次被批斗、软禁。齐兆生在这个莫须有的大帽子的压服下被迫中断了植物研究工作。但是,他始终坚信黑暗快要过去,光明即将来临,他永远不会放弃学农强国的信念。艰苦的岁月终于过去了,1978年,齐兆生终于盼到了光明的那一天,又继续了他的植物研究工作。
  1982年,齐兆生在古稀之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此后,齐兆生还担任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第一、二届理事、副秘书长,第三届副理事长、秘书长;中国农学会第三届理事;中国昆虫学会理事;中国农药学会第一届理事等职,1993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此外,他还先后获中国农药协会工作30年以上者荣誉证书;河南省和全国科学大会先进工作者奖;国务院对在黄淮海农业开发成绩突出者的表彰奖励。“六五”国家科技攻关课题“控制棉花主要病虫综合防治对策及关键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他还先后发表论文30余篇,培养硕士研究生2人,为我国农学作出了杰出贡献。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八辑

《宁河文史资料第八辑》

本书分为芦台五代战乱史、七里海游记、曹操与古蓟运河、宁河的鱼类资源、丰台的民间花会、爱国将领李兴中、铲子把董氏的兴衰、李庄惨案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王桂义
责任者
齐兆生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