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河区图书馆
宁河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河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期刊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康熙帝免丰台席税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八辑》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2209
颗粒名称:
康熙帝免丰台席税考
分类号:
F810.42
页数:
4
页码:
231-234
摘要:
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天津唐山地区编织苇席的历史和丰台市场作为最大的苇席交易市场的情况。文章描述了苇席加工的艰辛和旧社会妇女编席的苦难,以及官府征收席税给农民带来的负担。
关键词:
丰台镇
苇席业
税收
内容
一、苇席业的兴起
早在六、七千年前,天津、唐山才逐渐形成陆地,海水虽然退去了,却在方圆几百里的盐碱地上留下了大片的芦苇滩,密密匝匝的芦苇遍布天津唐山滨海地区,历经千年的开垦,至今仍有地方有此景致。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这大面积的天然芦苇也为百姓提供了一个养家糊口的营生。人们用它编织成苇席、苇篓等制品拿到市场上销售,用来增加收入。当时,苇席的市场需求量最大,可用来铺炕、搭棚,围建粮囤,可以说是北方地区家居必备之物。由此,编织苇席也就成了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副业。
丰台于明永乐二年建镇以来,就设置了逢五排十,每五天一次的集市贸易日,并凭借其五县交界的地理位置,水陆商埠发达等综合优势,很快发展成为繁荣富庶的京东首镇。从明清时期开始至建国初期,丰台镇一直是津唐地区最大的苇席交易市场。丰台镇六门以外均有苇席市场。此外,丰台万泰长等商号常年收购苇席,并远销外省。当时的丰台市场吸引宁河,宝坻、玉田三县的苇席购销者来此贸易。
二、免席税之渊源
虽说芦苇长自天然,百姓用来编织卖钱增收,亦为幸事。岂不知农民编织劳作之艰辛,官家征敛赋税之疾苦。单说这苇席的加工,先要将芦苇收割运置家中,再用穿子将芦苇一根根地劈成三、四片,然后用四五百斤重的碌碡在平整的场地上反复碾压,待把苇皮、苇叶碾光后方可编织。编织苇席都是以手工为主,用撬刀作辅助工具。编织者的手上都会被粗糙的芦苇磨上厚厚一层老茧,一不小心,手指就会被芦苇划破,痛彻心底。到了冬天的时候,田地里的活忙完了,人们挨冷受冻、压苇织席的日子也开始了。那时,除了芦苇收割和贩卖苇席是男人的事,最辛苦的穿苇子、碾苇子和编织的活计全是妇女的工作。在旧社会,人们把织席子看作是一种又苦又累又贱的工作。过去,丰台有一道花会《碌碡》,反映的就是妇女编席之苦,花会的唱词《哭五更》更是悲切凄凉、幽怨婉转,尽显旧日社会妇女劳作之艰辛,生活之困苦,地位之低下。席子织成了,还要承受地方盘剥之苦,再加上奸商们串通压价,到最后农民们只能挣点儿辛苦钱。数年来百姓怨声四起,苦不堪言。
直到清康熙八年,当时丰台出了一位封疆大吏刘兆麒,时任浙闽总督,兵部尚书,颇受康熙宠信。刘兆麒弟兄二人,兄长刘兆麟为武进士,因在家孝养父母,未入仕途。刘兆麟为人慷慨仗义,扶危济困,乐善好施,为丰台之名绅。由于身处农村环境,刘兆麟深知百姓疾苦。有一次刘兆麒回丰台探望双亲,问及长兄刘兆麟有什么事需要办理。刘兆麟当即提出让刘兆麒将丰台一带农民编席赋税之苦上奏朝庭,请求皇帝蠲免丰台地方之席税,以造福乡民。刘兆麒遵兄长之嘱,就此事启奏康熙帝。康熙皇帝为有道明君,爱惜百姓心切,遂于康熙八年十月下旨蠲免丰台市场之席税,永不征赋。究免席税之根源,皆刘氏之功也。
丰台席税的蠲免深受百姓称颂,人们皆感念皇帝之清明,刘氏之恩德。然而,这一法令颁布之后,官府自不敢违背,却有地方市场管理的小吏们不甘于此,竟私自强行收取席税,欺诈苇民。后经百余苇民联合上告,终将不法之徒按律惩办,并游行示众,以敬效尤。为了防止奸宄复生,盘剥苇民,经过丰台地方一些开明的绅士共议,决定将免丰台席税事勒石刻碑,用以警示后人,流传千古。《丰台镇席苇行免税碑》刻立于清康熙六十一年十月,以后经风雨侵蚀碑文字迹模糊不清,又于同治四年重刻。丰台镇蠲免席税政策的颁布实施,不仅使广大苇民受益二百余年,也为壮大活跃丰台集贸市场和地方经济繁荣发展创造了机遇。
三、打席税说
历史的车轮是永无休止的,二十世纪以来,中原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12年清王朝覆灭,中华民国诞生。然而新朝的建立并没给中国人民带来安定幸福,外有列强侵略,内部军阀四起,时局动荡,江山扶摇,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随着清王朝的覆灭,康熙帝蠲免席税的法令与乡绅们捐立的免席税碑都成了前朝遗物。1917年10月,丰台商会会长陈逸云宣布于当年起开始征收苇席税,消息传出,一时舆论哗然。到农历十月份的集日,各乡苇民又将苇席运至丰台市场交易,刚将席捆卸下,便有商会派出的人员前来收税。这免除了二百多年的席税如今一旦重新征收,苇民们哪能接受的了。所有苇民都拒不交税,于是苇民与税收人员先是口角,后动起武来,最终,宁河、玉田、宝坻三县苇民共集万余人围攻丰台商会(原址北村财神庙),找陈逸云算帐。许多苇民手里拿着扁担、叉子、棍棒,气势汹汹向十字街涌去。当时陈逸云正由几名乡防团丁跟着在东门外市场查看,见势态不妙绕道躲进天尊阁院内,急命人将大门上拴。有的苇民看见了忙招呼罢税的苇民攻向天尊阁。这时,陈逸云已登上文昌宫的二楼,向苇民们陈述,“皇清已灭,民国新立,旧制废除,重收席税,理所当然”云云。愤怒的苇民哪里会理睬这些,依然高呼着“誓不交税”,“大清国万岁”等口号,一边叫骂着,一边蜂拥着向大门涌来,试图将门撞开,把陈逸云乱棒打死。陈逸云见状,既愤怒又害怕,眼见大门就要让人们撞开,情急之下,他举起一把盒子枪朝人群开了两枪。顿时,有两个手拿木棒的苇民倒了下去。喧闹的人群一下子被这两声尖锐的枪响给震住了,叫喊声戛然而止,人们在惊愕之余都不免感到了恐慌。沉静了片刻后,人们开始唏嘘着散去。被打死的两个人都是宁河县的苇民,同乡的人将他们的尸体运回了家。
不久,死者的家属将陈逸云告上了丰润县衙和遵化州。由于陈氏家族辈出功名,势力庞大,死者家属在县衙和州衙均未讨出公道,最后由上万名苇民联名上告到国民政府。就在当年腊月,陈逸云被押解到北京司法部判为死刑,关押待毙。然而陈家势力之大可谓通天,陈逸云的三弟陈之骥乃是时任大总统的冯国璋的长婿,陈逸云被解到京之事早有人通知了陈之骥。通过陈之骥托人出面调停,最终解决方案是陈逸云赔偿死者家属每户两千块大洋,并亲为死者披麻带孝。死者家属深知再究也无处说理,只好同意了这一方案。陈家遣人往死者家里各送大洋两千块,而披麻带孝则由丰台西村王贵顺代替。至此打席税风波才止,而苇席税又复征起。
后附
丰台镇蓆苇行免税碑
年代:清康熙六十一年
记文:万古流芳
丰台镇,京东首镇也。虽非往来通衢,而贸易者恒错处于其间,从而征之理所固然,势所必至,无足怪也。独至于蓆苇行,自康熙八年已蠲免其税。盖为之蠲免也,念夫小民谋食为艰,历昼与夜,不惮手足,拮据以为朝夕之资,斯亦情势之无所如向者耳。又况其大则微,而利亦自无多,不得与有征者等量齐观也,折亦明矣,故不忍征之也。数十年来,追呼无扰。在织蓆者,固荷朝廷之深恩,即不织席者,亦无不洞悉民艰体恤民隐也。孰意有罔利之徒,藐视法纪,不顾廉耻,而征蓆苇行之税,以胞其身家焉。岂非天理之所不容,人情之所欲诛,幸而张公仁明,责惩除革,凡我阖镇绅民罔不欢悦。然犹恐日久,年深奸宄复作,是立此碑,庶有以触目惊心云尔。
康熙六十一年十月立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八辑》
本书分为芦台五代战乱史、七里海游记、曹操与古蓟运河、宁河的鱼类资源、丰台的民间花会、爱国将领李兴中、铲子把董氏的兴衰、李庄惨案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王桂义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宁河县现代产业园区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