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河区图书馆
宁河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河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期刊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十一、七桥渔火歌唱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八辑》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2198
颗粒名称:
十一、七桥渔火歌唱晚
分类号:
I222.749
页数:
1
页码:
195
摘要:
这句诗描述了旧时丰台人民的水上劳动场景。丰台共有七座桥梁,周围水系发达,水产品非常丰富,包括各种鱼类、河蟹等。
关键词:
丰台十二景
古诗文
七桥渔火
内容
这句诗是对人们劳动场景的一段描述。旧时丰台共有七座规模较大的桥梁,分别是东村的兴隆桥、腰带桥,南村的文明桥,西村的丰乐桥、落凤桥和北村的卧龙桥、起凤桥。当时水系的发达,也使丰台的水产品异常丰富,除了淡水河中常见的鲤鱼、莲鱼、河虾、草包、麦穗、黑鱼、鲇鱼、泥鳅、河蟹,还乡河里还盛产一种黄果鱼,身体瘦长,约半尺左右。《丰润县志》称其“骨软肉细,其味绝佳”。又有特产之蟹,该蟹由海水中所生,随涨落潮由闸口进入还乡河内,并在淡水河中长大,其味香独特。丰富的水产品为丰台人民提供了又一种生存的行业,当时丰台专门从事捕鱼业的队伍,有二、三百人。每天一早,他们都各自架着小舟,载着鱼网、鱼鹰驶向还乡河上游,到了夜晚归舟时船仓里都是满满的,一路唱着渔歌驶向河港。七座桥下的水道口是渔家停靠的渔港,每天早晨,他们也都是从这里出发的。这时渔船上已经掌起了灯火,渔家的子女早已守候在桥下,准备搬运满舱的鱼虾河蟹了,远远地点点渔火越来越近,渔歌的声音越来越清晰,待船停泊下来,人们则欢闹着,争抢着往船下卸货了,此时渔火将桥和岸照得通亮,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欢快的心情随着水波荡漾。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八辑》
本书分为芦台五代战乱史、七里海游记、曹操与古蓟运河、宁河的鱼类资源、丰台的民间花会、爱国将领李兴中、铲子把董氏的兴衰、李庄惨案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王桂义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宁河县现代产业园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