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悠久的宁河民间文化积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八辑》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2176
颗粒名称: 历史悠久的宁河民间文化积淀
分类号: K892.24
页数: 9
页码: 176-184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河县在五大集成工作中搜集到了丰富的民间文化成果,包括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戏剧和民间美术等。
关键词: 宁河县 民间文化

内容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文化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向全国发出联合通知,动员和组织全国力量进行《中国民间音乐》、《中国民间舞蹈》、《中国民间戏剧》、《中国民间美术》、《中国民间文学》五大集成的普查、收集和整理编写工作。经全国艺术学科规划领导小组审定,五大集成当时被列为“六五”跨“七五”计划期间国家重点科研项目。
  按照天津市文学艺术联合会及天津市文化局部署,五大集成工作很快便在天津市十八个区县迅速展开。宁河县于1985年正式投入此项工作,文化馆文艺部的业务干部历尽艰辛跑遍全县乡镇,通过走访民间艺人、查阅史料、进行录音等方式,基本摸清了五大集成研究所需要的各种原始资料,本着突出宁河地方艺术特色精选出一批较为珍贵的资料如期上报市文联。到目前为止,除《中国民间音乐》(天津卷)因故推迟出书外,其余四大集成基本按预定时间顺利完成。下面把宁河县在五大集成工作中所搜集到的民间文化成果简述如下:
  一、《民间音乐》方面
  中国音乐的历史,古代文献一般追溯到黄帝时期,而现代考古发现要把黄帝时期作为中国音乐的源头那实在是太晚了,这段时间究竟以千年还是万年计算,到现在还难以推测。先秦典藉《吕氏春秋》里说:“音乐之所由来者远矣!”这远至何时呢,史无确载。但从不断出现的音乐文物看,一次又一次地证实它的“由来”之远。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先后在安阳、西安、浙江、河南等地出土了大量古代乐器,如河南舞阳县贾湖村新石器遗址发掘出随葬的至少16支骨笛,根据科学仪器测定,这些骨笛距今已有8000-9000年之久。也就是说,中国的音乐既然有如此悠久的历史,那么人类在进入文明历史时期以后,只要有人居住的地方就会有音乐。
  据宁河的有关史料记载,明朝前音乐基本盛行在宫廷和民间寺院之中,进入清朝以后音乐大多是流行在民间乐班。1790年,受安庆四大徽班进京为乾隆皇帝祝寿演出影响,民间音乐团体活动更是达到了高潮,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才华横溢的民间吹鼓手。这些吹鼓手甚至可以靠自己所掌握的技艺养家糊口,于是便很快传到自己家族的后人们。子承父业,一代传一代。许多老艺人们的后代子孙在前辈口传心授下,不仅能够继续养家糊口,同时也把对技艺的掌握发展到更高水平。
  在民国时期,我县没有专门的音乐机构,有的则是众多的民间乐班,至于有多少乐班官方也没有翔实的史料记载。但是,我们能从少量的民间资料或是听古稀老艺人的回忆,基本也能了解到一些民间乐班的强大阵容及演奏演出时的宏大场面。譬如,县丰台镇文史资料专辑中就对河西音乐会有着较为全面的记载,该文把昔日丰台河西音乐会的由来与发展等方面都真实地再现人们的视野里。再如,原南涧乡(现七里海镇)有支非常出名的乐班,该乐班艺人实力雄厚,特点以唢呐花吹作为最大的亮点,方圆百里都有名气。1984年,在天津市首届农民艺术节展演中,有3人被天津音乐家协会等权威部门评为乐师,他们的演出曾在天津市轰动一时。
  前面提到,县文化馆于1985年正式启动五大集成工作,其中民间音乐、民间戏剧、民间舞蹈由文艺组负责,具体再由石瑞生、杨连起等音乐专业人员为总负责。我们当时带着录音机跑遍任凤、造甲、宁河、丰台四大片,一片一个月,历时四个月。采访老艺人161人,民歌名曲录音296首,其中民曲主要为吹打乐,演奏乐器主要有:唢呐、笙、管子。打击乐器主要有:云锣、大棑梆子、鼓、小钹等。乐曲主要有:《一池水》、《小桃红》、《四扇佛》等。民歌主要有:《哭五更》、《打花棍》、《逛花灯》、《推碌碡》等。民歌题材大多描绘低层民众的生活感触,尤其是旧社会妇女没有自由身受岁月煎熬的凄凉情景。
  二、《民间舞蹈》方面
  文艺理论家认为,谈舞蹈必然要先谈音乐。这是因为,中国原始时期的音乐和舞蹈密不可分,这大概是世界各民族历史上共有的现象,中国当然也不会例外。最迟在公元前十一世纪,中国已称这种音乐舞蹈结合的艺术形式为“乐”,甚至在音乐舞蹈各自定义为独立的艺术之后。“乐”仍既可以指舞蹈,也可以指音乐。当然,今天的“乐”已专指音乐,所以学者通常称原始时期的“乐”为“乐舞”。
  民间舞蹈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劳动中所形成产生的,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和发展才有了诸多的表演形式,与此同时绝大部分的舞蹈也从乡间地头逐渐变成了极其高雅的舞台艺术。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及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中国的民间舞蹈一直伴随着民间音乐而充斥在人们的视野之中。在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中,少数民族的舞蹈独领风骚,她那悠久的历史与优美的舞姿深受人民大众的喜爱。因此,在众多汉族人民的舞蹈中都含有一定的风格因素。
  宁河的民间舞蹈发展因受地域的影响基本没什么较大的特色,这主要是因为民族种类比较少所造成缺撼。通常人们最喜闻乐见的民间舞蹈主要是民间花会。据《宁河县志》记载,从元朝末年至永乐年间民间花会舞蹈开始流行于宁河县,其特点是规模较大,表演人员最多可达百人以上,而且不受场地限制随处可演。民间花会种类繁多,主要有:小车会、少林会、跑旱船、碌碡会、耍花灯、踩高跷等。另据有关史料记载,从清代至民国初年民间花会非常盛行浩大,后来随着社会不断动荡花会也就衰落下来,而且有很多颇具观赏价值的花会纷纷失传。
  新中国成立以后,劳动人民翻身得解放成为社会的主人,民间舞蹈又重新得到重现和发展,民间花会又在乡村城镇随处可见,有些已经失传的花会又被人们不断恢复完善。譬如,潘庄镇的《鹤翎会》出现于清代道光初年,有着一百多年的历史,此会自1946年演出后再到民间舞蹈集成工作展开后才得到正式恢复。经过考察发现,在所有花会表演中高跷最具有阳刚之气,它的服装、动作及高高在上的表演形式,均在激昂的表演中得到展现与升华,不论老幼无不争先欣赏。潘庄镇的《鹤翎会》也因此被收入《中国民间舞蹈》(天津卷)之中,也是我县唯一被收入国家集成且有详细图解说明的花会舞蹈。
  在民间舞蹈集成工作中,据不完全统计我县较为有影响的花会有62道,其中具体分布乡镇和花会的名称为,芦名镇:高跷、秧歌、罗汉、少林、飞镲、碌碡会、小车会等;宁河镇:高跷、地秧歌、秧歌、狮子、龙灯、锔大缸、旱船、花鼓、龙凤船、篓子灯、少林、罗汉、小车会等;潘庄镇:龙灯、鹤翎会等;丰台镇:龙灯、旱船等;俵口:高跷、龙灯、碌碡会等;板桥:高跷、秧歌、旱船、小车会等;董庄:高跷、飞镲、旱船、中幡、八大帅、秧歌、小车会等;苗庄:高跷、秧歌等;岳龙:秧歌、旱船、小车会等;大北:秧歌、龙灯、飞镲、二人摔跤、飞镲等;赵庄:花灯、少林、秧歌、秧歌小车会等;淮淀:中幡、小车会等;南涧(现七里海镇):少林、小车会等;任凤:秧歌、小车会等;大北:飞镲、少林会等。
  三、《民间戏剧》方面
  众所周知,北方人特别喜爱听评剧,尤其是过去沿着京山铁路线从北京开始,途径天津、芦台、唐山、山海关,出关以后就是东北地区的沈阳、长春直至到哈尔滨,这一带的人民大众无不酷爱评剧。那么,北方的人们为什么会如此痴迷评剧呢?原因有二:一是评剧的发源地在北方,天津和唐山都是最早演唱评剧的地方;二是评剧唱词通俗易懂,唱腔宛如哼唱民间小曲,戏剧内容大多又是民间故事或传说,因此非常符合劳苦大众的口味。评剧是一个较为年轻的剧种,到现在也只有百来年历史,但它的影响和普及却声势浩大,以京津唐为首的整个华北地区几乎都有评剧艺术的园地。
  宁河县地处津唐两地之间,从天津去唐山或从唐山到天津中间要经过宁河,于是,天津和唐山的戏剧艺人难免会在宁河作短暂停留演出,随着他们的演出戏剧自然也就走进宁河的城镇乡村,久而久之人们也就提供了演出场地和拥有了自己的戏班。据《宁河县志》记载,“裕泰和”戏班组建于清光绪五年(1879年)的丰台镇,由当地几家乡绅出资聘请玉田艺人传授唱戏。清末民初时期,丰台镇、板桥等地还流行皮影戏班,每个戏班只有4至7人,后增至10人左右。民国11年,芦台建成振兴茶园,该茶园为三层楼结构,面积210平方米,全园容纳散座和包厢600个座位,主要为接待津唐及东北艺人演出用,其中除评剧、梆子外偶尔还有话剧的演出。
  从清代到民国年间,如果宁河有民间戏剧的话,其实也就是一些由个人组织的戏剧演出活动,直到1948年解放以后,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文化娱乐活动才得到空前的发展。1950年,在河北省文化局的倡导下,宁河县人民政府文教科负责挂牌成立了“县群众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简称群联)。参加群联的人员主要是民间的艺人,其中盲人很多,成立之初会员达百余人,并给每人发放佩戴的徽章。群联会员被分成若干个小分队,主要任务是下乡为农民演出,当时演唱的主要曲目有西河大鼓《杨家将》等。此外,群联还根据当时形势需要的有关政策,如对粮食实行统购统销而编排一些节目穿插演出,因此受到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称群联为文艺轻骑兵。群联在县政府直接管理下一在坚持开展文艺活动,直到1955年才偃旗息鼓。
  1950年11月,芦台艺新剧社成立,这是宁河县评剧团的前身。建社初期,各方面条件既艰苦装备又简陋,几乎连一个像样的戏箱都没有,全社演员也只有30左右人。剧社的演出,完全靠聘请一些长年在各地流动演出的名角,如筱俊亭、鲜灵霞、李筱舫等角色,演出剧目主要有《珍珠衫》、《茶瓶计》、《杜十娘》等。剧社演出非常活跃,除在芦台振兴茶园及丰台、潘庄等地为广大城乡群众演出外,还经常去唐山、胥各庄、锦州、天津等地演出,艺新剧社的名气也开始显露出来。1953年,河北省文教厅把艺新剧社列为全省9个重点评剧团之一。1954年,宁河艺新剧社正式改称为县评剧团。与此同时,全县发展业余剧团105个,农村俱乐部4个。
  1966年“文革”开始后很快殃及剧团,昔日演传统古装戏被称为宣传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封建文化之举,因此剧团被造反派强行解放,取而代之的是演革命戏、做革命人,大兴革命样板戏时期。当时全县城乡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比比皆是,几乎所有的剧团组织都转为宣传队大演特演革命现代京剧。十年过后,文艺舞台迎来了新的春天,人们又看到了久违的古装戏剧。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农民的生活富足了,不仅各乡镇的剧团得到恢复,而且出现了数以百计的戏剧票友群。如潘庄镇西塘坨评剧团申报天津市评剧之乡成功;评剧世家后人李曼、评剧新秀李中菊、冯以宝等均获全国评剧十大名票称号,并多次获得中央及地方电视台票友大赛等级奖荣誉。
  四、《民间美术》方面
  宁河历史悠久,早在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前就已经有人在这里生息繁衍,即使从清雍正九年(1731年)正式建县也有近三百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宁河在民间美术方面肯定有着鲜为人知的起源与发展,怎奈历朝历代对民间美术的记载几乎是零,但它又确确实实存在于人民大众的现实生活之中,否则也不会有今天人们所能看到的颇有价值的美术作品。这些作品主要体现木版年画、木雕、根雕、剪纸、农民画等方面。
  宁河县丰台镇旧时称东丰台镇,历史上这样称呼的原因是要和北京的西丰台区别开来。提起东丰台的木版年画真可谓是由来已久,经多次考查论证始于明代,兴盛于清代乾隆年间(1736年)。据当时辖管东丰台的河北省《丰润县志》(清光绪版)记载中,曾有描写东丰台市容商贸情景的诗歌,其中有一首最后写道七桥渔火歌唱晚,户户妙手绘丹青,这就是详细记载了东丰台全民绘制年画的真实写照。至于东丰台到底谁是木版年画的创始人,它和杨柳青木版年画有什么关联等诸多问题,尽管现在有一些官方资料记载,但还是被一些健在的老版画权威列入值得商榷的话题,这无疑更增添了东丰台木版年画的神秘。
  东丰台木版年画主要分为三大类:一是神纸类作品,代表作品有《灶王爷》、《门神》、《菩萨》等;二是娃娃头类作品,代表作品有《莲年有余》、《春华图》、《十不闲》等;三是典故类作品,代表作品有《风尘三侠》、《牡丹花》、《屠申报信》等。由于东丰台在历史上绘制年画影响很大,其大量木版年画主要销往东北、华北一带,作品风格古朴独特,雅俗共赏,题材完全源于生活,因而深受老百姓的喜欢。这样一来致使东丰台木版年画在北方大半个中国享有盛誉,东丰台自然也就成为北方最为驰名的年画集散地,几乎所有木版年画作品(其中包括杨柳青年画)都要从这里发放出去才会有销路。
  东丰台木版年画从创始至今历经沧桑,因其独特的构图和技法则在中国独具一格,它是我国民间艺苑中一枝艳丽多彩的奇葩。为复兴这一民间艺术,2006年县里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组织,东丰台木版年画首当其冲被列为重点保护对象,同年6月在天尊阁举行了东丰台木版年画展,继而全面展开了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普查工作的序幕。与此同时,对散落民间的古旧画版进行摸底收集,走访老艺人对绘制木版年画整个过程进行文字记载和录像,县乡两级政府还筹资对旧画版进行修复、保护和收藏。经过一年多的调研整理,2007年县决定将东丰台木版年画直接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东丰台另一民间艺术木雕、根雕同样有着悠久历史,据有关史料记载,从清代到民国年间一些传统工艺如木雕、根雕、葫芦雕、剪纸等作坊布满大街小巷,从事这些活动的民间艺人遍布丰台、芦台、岳龙、宁河等乡镇。从事木雕制作的艺人代表有:翟宝忠、陈会文、卞福增、俞如津、郭建柱、张宗泽等。东丰台木雕为圆雕,完全继承了传统写实的造型手法,刀工细腻、技法纯热,以仿旧彩木雕为主。木雕种类颇多,题材有神像佛头,如:观音菩萨、财神、大肚如来、十八罗汉;人物方面有:二泉映月、反弹琵琶、仕女等;动物方面:大象、仿唐三彩马等。其他作品还有花鸟虫鱼类,如蜻蜓、螳螂、蟋蟀等。这些作品形象栩栩如生,令人赞叹不已。
  近些年来,这些艺人的作品共有二百余件多次参加县、市级展览。如2003年,丰台镇四名艺人23件精品入选天津市滨海新区建区十周年艺术展,在获得一致好评的同时部分作品还被国外友人收藏。天津电视台在《四季风》栏目中专题介绍了木雕技师翟宝忠先生,《今晚报》也曾发表题为《钻研木雕技艺超群》(宁河县有这样一位能工巧匠、提出创意并参与全国最大木雕修复)的文章。张宗泽先生擅长创作根雕,他的作品有两大特点,第一类粗犷、朴实,如作品《生存》属于泼墨写意之类;第二类采用浮雕,镂空雕的艺术手法相当于工笔勾勒,如作品《魑猎图》等。他的作品多次在市艺术博物馆展出,中央电视台也曾进行报道。中国文艺研究院王树林教授称他:“根雕创始人,你是津门第一家。”全国文联主席冯骥才也曾为张宗泽根雕艺术亲笔题词。
  五、《民间文学》方面
  历史上有关宁河民间文学方面的史料记载不少,但大多反映在诗词歌赋等方面,具体反映在小说、民间故事等方面不是很多。新中国成立以后,县里曾经成立了群众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这个组织虽然由当时的河北省文联直接领导,但那时只重在培养业余文学爱好者的演出和创作方面上,而没有组织有关人员对散落流传在乡村中的民间文学进行一下搜集整理。如果那时做了这个工作,并且留有一定数量的文学遗物,那将是一份非常珍贵的文学财产,也不会由于时代的变迁而永远失传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1990年,民间文学在国家五大集成的推动下,由县文化馆编辑出版了《中国民间文学》(天津卷、宁河分册)一书,书中收集民间传说57篇,民间故事47篇,民间谚语5篇,民间民谣5篇,总计114篇,约18万字。虽说书的文字不多,但却搜集整理了五年时间,从书中所涵盖内容看倒也算比较全面了,如果要说有什么不足的话,就是书中的内容不够丰满,所叙述的情节略显单薄。众所周知,昔日宁河所辖地域甚广,如汉沽、北塘、塘沽、军粮城等地全是宁河属地。虽然后来这些地方从宁河划分出去,但那里的老人们知道很多关于宁河的民间故事与传说,如果当时到这些地方采访一番,肯定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尽管如此,正像序中所言,此书必定是宁河县文化战线自建国以来所做的一件非凡之事。至于编者在编后记中略带飘渺之词是这样写道:“现在编成的这本书是我县民间文学的一部分,限于篇幅还有许多的民间文学作品未能编入,只能留待今后,我们期待能出第二集,第三集……”然而,从1990年到现在快有二十年了,别说第三集就连第二集的影子都还没有呢,真的希望她此时正在孕育之中。
  综上,宁河县五大集成工作所结之果基本就是这个样子,当关注者采撷细细品味时,究竟是苦涩还是甘甜那只能由诸君随意评说了。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八辑

《宁河文史资料第八辑》

本书分为芦台五代战乱史、七里海游记、曹操与古蓟运河、宁河的鱼类资源、丰台的民间花会、爱国将领李兴中、铲子把董氏的兴衰、李庄惨案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杨连起
责任者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