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光绪九年水患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八辑》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2166
颗粒名称: 一、光绪九年水患
分类号: P426.616
页数: 3
页码: 143-145
摘要: 本文记述了蓟运河是一条古老的自然河流,属于国家一级河道,是北方的一条重要河流。它在汛期时,当上游的泃河、州河、潮白河等河流导众川水倾泻时,会和其他的河流一起导致宝宁两县受灾。
关键词: 宁河县 光绪年间 水患

内容

蓟运河,是一条古老的自然河流,属于国家一级河道,是北方的一条重要河流。它流经遵、蓟、玉、丰、香、宝、宁诸州县,有九十多条河流与其交汇,是泄北部众山之水入渤海的主要河道之一。每逢汛期,当上游的泃河、州河、潮白河导众川水倾泻,加上中西部由青龙河、箭杆河、绣针河、鲍丘河、窝头河,及中东部的柳沽河、还乡河,都导水入蓟,使宝宁两县深受其害。特别是中西部诸河,都把北运河之水导入宝坻县的南北诸多大洼,这就使大钟洼和黄庄洼连年受害。黄庄镇有民谣,“黄庄洼,大水灌,男剃头,女讨饭。”光绪九年特大洪水,不仅使大钟洼、黄庄洼成为泽国,而整个宝坻县和宁河全境成为一片汪洋。
  俗话说,“六月六,看谷秀。”一般到了农历六月初六,大田作物就看好收成了。谁料这年特殊,汛期来得迟。突然从六月二十日以后,开始连降大雨和暴雨。当时据顺天府尹毕道远奏报:“宝坻县自从六月二十三日起阴雨连绵,蓟运、青龙、鲍丘、窝头,袖(绣)针等河水势甚旺,沿河堤埝依赖今年春天一律加高培厚,民工冒雨防护,谁料六月二十六、七日(公历7月29日、30日),大雨滂沱,上游山水陡发,直奔下注,势若建瓴,下游宣泄不及,兼以洼水直接浸蚀堤埝的根基,雨水夹堤,抢筑子埝,此堵彼溢,人为难施,遂致河水漫过堤顶。东南北三乡田禾俱被淹没,正西村庄附近城部,地势较高,又为窝头河倒漾之水浸灌受害。”
  另据通永道禀报:“因赴津公出,七月初四日(公历8月6日)由水路旋通,察看沿河一带水势甚大,竟至河地不分。”这位官员在回通永道的路上,遇到二十多处拦船呼救的情况。他奏称:“以连日顿遭大雨,河水陡涨一丈六尺有余,田庐均被水淹,困苦流离。……经该道顺道察勘实系一片汪洋,田庐被水,满目灾黎,洵为目不忍睹,耳不忍闻。”……这位官员实地察看到,不仅是地里的庄稼已收成无望,并且有人口被大水冲走或淹死者,有的让房屋坍塌压死的、砸伤的。他看到有一家数口和十几口人,都用一根绳子栓在一起,系住腰部,连结起来,防备被大水冲散全家人,但是大水无情,危急关头都不能逃命,却致全家毙命。他的禀报因受灾区现场询访所得,情况真实而事例鲜活生动。
  从直隶总督李鸿章的奏折得知,这次降雨从1883年7月17日,一直到9月上旬,历时一个多月的阴雨连绵期,雨季来得晚,人们毫无准备。奏折称:“不期六月十四日(7月17日)后连旬大雨,势若倾盆,加以上游西北边外山水暴发,其西南邻省之水亦奔腾汇注,各河同时异涨,到处出槽漫堤,近河州县田亩均被淹浸,坍塌民房甚多,并有伤损人口之处。七月下旬(8月下旬)、八月初旬(9月上旬),复连次狂风大雨,平地积水甚深,河堤更多冲漫。”直隶共一百多州县受灾,“灾重者计通州、三河、武清、宝坻、蓟州、香河、宁河……等三十一州县。”(注:以上引文见光绪九年十月十三日李鸿章奏折)
  这年大水,使宁河全境受淹。因为汛期晚来,大田作物如高粮、玉米已吐穗,地势稍高的庄稼还有些收成,加上水退之后还可补种荞麦和白菜。这年全县成灾的村共二百五十九村。“宁河县东窝庄等九十六村成灾七分,南淮渔淀等一百十八村成灾六分,东宁车沽等四十五村成灾五分”。宝坻灾情比宁河惨重。加之宁河是芦苇之乡,七里海,蓟运河沿岸的农民靠织蓆编篓等还有些谋生出路。因此灾后生活状况比宝坻略好。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八辑

《宁河文史资料第八辑》

本书分为芦台五代战乱史、七里海游记、曹操与古蓟运河、宁河的鱼类资源、丰台的民间花会、爱国将领李兴中、铲子把董氏的兴衰、李庄惨案等文章。

阅读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