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觅芦台峭帆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八辑》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2160
颗粒名称: 难觅芦台峭帆亭
分类号: K292.14
页数: 3
页码: 129-131
摘要: 本文作者通过描绘峭帆亭和自断峒阳路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乡愁的抒发。然而,如今人们已无法找到芦台峭帆亭的具体位置,希望城市建设能够保留这样的历史文化遗产。
关键词: 宁河县 芦台 峭帆亭

内容

高秋客未还,何处望乡关?
  乔木苍烟外,孤亭落日间。
  雨晴山觉近,潮满水如闲。
  自断峒阳路,归云不可攀。
  张斛《芦台峭帆亭诗》(摘自《日下旧闻考》三),从这首古诗可以看出,早在十一世纪的辽金时代,芦台就建有“峭帆亭”。顾名思景,这是在芦台靠近大河高阜陡峭之地建筑的,专供游人观赏潮河张帆运漕船队景观的。此诗作于《宝坻县志》成书之前,当时还没有“八景”之一的“潮河银练”。可以肯定,这是辽金时代的作品,也是见诸于史书最早的、描绘芦台景观的一首古诗。
  芦台峭帆亭,在乾隆本和光绪修订本《宁河县志》中均无记载,古碑文、记事、题咏中也无涉及。从近期出版的《昔日芦台散忆》看,一些老叟追忆搜古,访求探讨,“抢救”给后人品味的若干寺观坊祠,也都没有峭帆亭的痕迹。这说明它湮废的太久了。
  为什么在《日下旧闻》记载了《芦台峭帆亭诗》呢?这完全取决,于当时编辑者的学识问题。《日下旧闻》是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由朱彝尊编辑的。“日下”指京都(北京)。朱彝尊,号竹坨,《清史稿》上说他“博学多识,凡天下之书,无不披览”。他著有《经籍考》,编辑了《词综》,善作诗词,“与顾贞观、陈维崧合称词家三绝。”他编辑的《日下旧闻》从一千六百多种古籍中选录历代有关北京的记载和资料,涉史广泛、详实。张斛《芦台峭帆亭诗》登载在《日下旧闻》“大都之盐”条目之后,元代设大都路,诗后附注:“元好问云:渔阳有峒阳,故诗中多及之,一《中州集》。”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山西参容人(今忻县)。他七岁能诗,二十岁成学,是金朝末年著名的文学家。他作有《遗山集》,集诗一千三百余首,《中州集》是金代诗集。可见,《芦台峭帆亭诗》起码出自金代。
  笔者认为,芦台峭帆亭大约建于辽金时代。这是因为,芦台镇经过五代乱世、宋辽战祸,辽金曾先后占领北方,分别在北京置析津府和中都路。芦台是京都近畿雄镇,以海盐和渔芦为主的地方经济得以复苏。历史上有“盐产芦台盛”、“始于五代、盛于辽金”的记载,说明在辽金时代芦台镇的经济、文化呈现过复兴阶段,随之居民增加,商业发达,庙观寺塔也开始兴工建设。芦台圣母庙,就是五代海盐生产赋以神话的产物。该庙有元朝平州路廉访使赵铸所作《重修芦台兴宝圣母庙记》,这是较早的文字记载。盐母庙这次大修是至元二年(公元1265年),距金代置宝坻县大定12年(1172年)跨度不足百年,盐母庙颓圯的程度已不堪入目,“今圣母遗庙虽存,风日颓圯,苟能完复,其庶几矣”。(元翰林院直学士高呜《兴宝圣母庙记》)说明经风吹日晒已经坍塌,如能修复就太好了。盐母庙是芦台盐业发展的标志性古文化遗迹,不同朝代都有保护维修的意识,其传统可佳。那么没有神话色彩的芦台峭帆亭,其命运就很短暂了,消失湮没都无人知晓。其实芦台峭帆亭是伴随漕盐漕粮运输应运而生的,标志着芦台背靠大河曾有过的水运兴旺,同样是经济发展标志性的文化遗产。朱彝尊把《芦台峭帆亭诗》编辑于《日下旧闻》,并不因诗作有多么好,而在于当时芦台“千年雄镇”的威名响赫京畿。
  《芦台峭帆亭》是作者借景生情的思乡诗,以状物言情,把“孤亭落日间”与“自断峒阳路”相比,孤人对孤亭抒发思乡之情。作者选择峭帆亭的匠心所在是,他的家乡“峒阳”,“峭”和“峒”都是山字旁。不知什么原因,作者落在这里不能回乡。从这首诗可以使人想象,古镇芦台,在历史上不仅仅是两军厮杀的战场,这观潮望帆的峭帆亭就是太平世道的象征。
  往事悠悠,桑海茫茫,今天谁能寻觅芦台峭帆亭在何方?城市建设对历史上这么好的文雅佳名,是应该继承的,不应让它湮没。

附注

注:“雨晴山觉近”句,芦台过去雨后放晴有“亮北山”的景观,就是太阳西斜,映照北部玉田一带的群山,影影绰绰显得很近。六七十年代还有这种现象。只是近些年来城镇工业的发展,空气污染的原因,“亮北山”的现象已基本消失。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八辑

《宁河文史资料第八辑》

本书分为芦台五代战乱史、七里海游记、曹操与古蓟运河、宁河的鱼类资源、丰台的民间花会、爱国将领李兴中、铲子把董氏的兴衰、李庄惨案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高殿清
责任者
张斛
相关人物
元好问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

芦台峭帆亭诗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