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巨泽七里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八辑》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2156
颗粒名称: 古代巨泽七里海
分类号: K292.14
页数: 8
页码: 62-69
摘要: 本年记述了七里海是位于天津市宁河县西南部的一片古代海岸与湿地保护区,总面积95平方公里。它是一个独特的生态系统,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许多珍稀濒危物种的栖息地和繁殖地。为了保护七里海湿地,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环境管理、游客管理和生态修复等方面。同时,七里海湿地也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点,并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节日庆典等,促进当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 文史资料 宁河县 七里海

内容

七里海,是国家级古海岸与湿地保护区,位于天津市宁河县西南部,距县城芦台镇23公里,总面积95平方公里,在古代是浩瀚无垠的汪洋巨泽。
  (一)
  宁河县建置于清雍正九年(1731年)。自秦汉以来,曾隶属于上谷郡雍奴、泉州、武清、香河、宝坻。讲到七里海,首先追溯到汉代的雍奴县。西汉时期雍奴县属渔阳郡,包括今天津地区的宝、宁、武、静等区县大片地域,它是以泽国水乡特色而命名的古县。雍奴县名的含义,从《水经注》到诸多典籍都有精辟的解释。据《辽史》记载:“武清县,前汉雍奴县,属渔阳郡,《水经注》,雍奴者薮泽之名,四面有水曰雍,不流曰奴。”《水经注》是古代记载河流水道比较权威的专著。书中说,“自是水(注:指古鲍丘水,即今蓟运河)之南,南极滹沱,西至泉州雍奴薮”,可以断言,郦道元《水经注》所指“雍奴薮”,就是武清东南滨海地带的那片星罗棋布的沼泽洼淀。实际上就是七里海为主的滨海古代巨泽。对此,清代有的典籍说的很清楚,“七里海,《水经注》所谓雍奴薮也”。四面有水称为“雍”,储蓄的水不流曰“奴”,沼泽长满草类者曰“薮”。由此可见,古称雍奴薮的七里海,它与古雍奴县名的来历有着密切的关系。
  认识古代的七里海,首先搞清一个已经湮废的历史地名——笥沟,这就是今武清县南部的三角淀。《水经注》有这样的记述:“沽水又东至雍奴县西入笥沟”,“笥沟水汇众川而东注混一渎云(注:即渠或水)。”这里所说的笥沟,当时主要是承接众山川之水东流,导向七里海这片大泽,然后向渤海宣泄,笥沟在这里起着缓冲山水的中转站的作用。后来这个地名湮废了,改称“三角淀”,这在许多史书上都出现过。明末孙承泽所著《天府广记》录了大量明代历史文献资料,书中就确认:三角淀在武清县南,武清汉雍奴县。《水经注》中的笥沟,就是三角淀,即雍奴水,它与七里海合流,并通过七里海注入渤海。在《大清一统志》中也讲得十分明确:“三角淀(原笥沟),在武清县南八十余里,东西五六里,南北十余里。又东为四汊港,四汛可四五里,又东为西沽三十里,合运河达天津七里海,在宝坻县南一百三十里。《畿辅通志》:七里海即北运河,青龙湾河籍以宣泄也。”笥沟在汉代是承接众川之水的缓冲洼淀,面积不大,但由于它起着天然中转水库的作用,所以在《水经注》中多次出现。在经历一千多年的沧桑后,清朝乾隆七年(1742年),笥沟已淤成平地。据《日下旧闻考》记载:“(臣等谨按)三角淀即古雍奴水,今已淤成平地。乾隆七年丈明,实止地百余,分给附近农民耕种,与名胜志所载二百余里不符。”七里海由于水势大,面积广阔,且踞河濒海,虽历经千年沧桑,但风光依旧,非笥沟可比。
  七里海所以水势浩大,主要蓟运河、潮白河、青龙湾河、筐儿港引河等几条河流泻入上游大量洪水。蓟运河,汉代称为鲍丘水。《水经注》记载:“鲍丘水,从塞外来,南过渔阳县(今北京)东……又南过潞县(今通州)西……又南至雍奴县(今武清)北,屈东入于海。”到隋朝改称沽水,唐代复称鲍丘水,宋代称潮河、这是因为上游的潮河与其汇流而得名。辽金和明代也称运粮河。到了清代,因漕运直达蓟州改称蓟运河。《潮河银练》、《七里烟波》都被乾隆年间《宁河县志》采入八大胜景之列。七里海承接多条河流汇入的洪水,通过蓟运河向渤海宣泄。因而自古以来,七里海水域广阔、水势浩大,成为闻名全国的古代巨泽。对此,我国最具有权威的两部百科性质的综合辞书《辞源》、《辞海》都有专条记载。《辞源》(1939年出版,1979年修订)称:“七里海:湖名,在今天津市辖宁河县西南。一名七里淀,古九十九淀之一。受北运河及天津各河之水,南流合蓟运河,由北塘入海。”《辞海》(刊行于1936年,1979年修订)记载:“七里海,一称七里淀,在天津市北部宁河县境内。原为一洼地,青龙湾河、北运河泄洪渠道之一,形成浅水湖泊。”其名称含义在清道光年间《宁河图说》有记载:“县西南四十里曰后海,受青龙湾之水而注于七里海,因其小于(约)七里故名。”很显然是以导水里程而得名。
  (二)
  汉代的七里海究竟有多大?可以从现芦台农场所辖大海北、小海北村名的来历中略知一二。原来这些村落就是靠七里海的边缘而得名。秦代秦始皇所筑挡海水的“红心堤”,就在小海北村之北五里的方位。据钻探发掘研究发现,距今五千年左右,大小海北一带已成陆地。“宁河大海北村附近地表下近2米处的泥炭层,C144测定为距今4800年(±110年),略晚于俵口镇以北牡蛎礁死亡的时间,是这个地方新成陆的地方”(据《天津古史寻绎》韩嘉谷)。据《宁河县志》记载:“红心堤,在县西南(指旧城宁河镇)四十五里小海北庄,距庄北五里道旁,有土埝一条。故老相传,即秦始皇修筑红心堤,今去海甚远,海水不至。”除《宁河县志》记载“红心堤”之外,其他一些典籍也有记载。据《日下日闻考》记载:“红心堤,在县东南(宝坻县城)二百里,秦始皇所筑,潮水虽涌而堤不没。”另据《天府广记》记载:“红心堤在宝坻东南滨海,秦始皇筑。又有城名秦城,始皇筑(注:秦城遗址在宝坻)。唐李益有诗:秦城送独归,蓟门烟树远依依。秋空莫射南来雁,乘春更北飞。”秦始皇统一中国,曾多次东巡,秦城和红心堤都是秦代留下的历史遗迹,是做为名胜载入各类典籍的。但是,当年“红心堤”所挡的海水是七里海之水,还是渤海水?这在考古发掘未证实之前,还是一个说不清的问题。可是随着考古发掘已经证明,当年“红心堤”所挡的海水就是七里海之水。一是大小海北村的成陆时间早在战国之前已经成陆,根本不是海退才成陆成村的。二是建国以来,在七里海范围内出土了许多战国时期文物和古城池遗址。在潮白新河施工中,分别在桐城、张庄、大海北村位于小海北庄的西部和西北部,三处古城遗址均呈长方形,南北约五百米,东西约六百米,并有“城顶”“城耳朵”等遗迹,同时出土了大量战国时期的建筑物、陶器及残片等。在大海北西发现的一座西汉时期的古城池,这个地名原来叫“城顶子”,这是高出地表约3米左右的一片地。潮白河的开挖,西城顶子已圮于河道中,其南北长330米,东西170米。秦汉时期的古城遗迹发现,反映了七里海沿岸的燕国之地,在战国时代以城割据戍守的历史。当时津东滨海平原属燕国,但齐国、赵国都争夺燕国的滨海平原地带,这里有渔盐之利。到战国末期,在燕国和齐国长年交战,彼此角逐互相消弱之际,赵国乘虚而入,几乎取代整个燕国的滨海平原。但没有多久,燕、赵、齐三国,均被秦国所灭。可见,秦始皇所筑红心堤,介于古城与七里海之间,其意义也是古城的堤防。考古发掘证明,这一带是战国和秦汉以来,为烽烟不断的边关战场。难怪《天府广记》在记载“红心堤”和“秦城”遗迹时,还特意收录了唐代诗人李益的悲诗。唐代诗人骆宾王所作《由易水过东沽》也是一首燕赵悲歌:“次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日人已没,今日水犹寒”。燕国大臣作《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这些悲凉的诗句,反映了燕赵之地战祸连绵的历史。古代的七里海,在大小海北村庄之南,这是无疑的历史事实。古代七里海是一个水深水阔的湖泊,这里沼泽河淀星罗棋布。七里海出土的巨大鲸骨可以得到证实。建国以后,在宁河县境内出土了七处鲸骨,其中以七里海乐善庄出土的一具最大,全体长12.5米,体型非常巨大。鲸是生活在海洋中的哺乳动物,生活环境需要水面宽阔和很深的水域。鲸鱼在七里海的踪迹在清代可能还没有消失。清代乾隆年间《七里海赋》中就有鲸鱼的描述:“纵鲸鲵于沆漾,跃鲮鲤于涟漪。”这是说,雄的鲸鱼在深阔的水中纵情戏游,鲮鱼和鲤鱼则在细小的水波中跳跃。古人笔下的七里海,是浩渺无际的大泽,纵恣奔腾的汪洋巨浸。
  战国和秦汉时期,七里海沿岸,古城林立,村庄聚落也较密集,这是沼泽湖泊经济发展的体现。七里海北部有一个地名叫“岭头”村,它因位于一个高岭子的东头而得名。在此附近及岭地上的东塘坨和双坨村都发现了汉代墓葬群。东塘坨墓群面积3万多平方米,双坨墓群绵延长达1公里。当年如果不是聚落集中,经济繁荣,出现如此规模的墓葬群是不可想象的。据《天津古史寻绎》论述:“宁河县中部的大海北遗址,这里原是一座西汉至东汉的一座小城。”经中科院地理所取样分析,这里是沼泽泻湖环境,“在汉代以后,由于海面积波动,泻湖扩大,浸没城基,古城遭到破坏而成为废墟。”
  明初史书记载的七里海面积,较比汉代的“雍奴薮”那是缩小的太多了。但是,它仍然是一个水阔水深,一望无垠的汪洋巨泽。明世宗时(1507-1566年)据《明世宗实录》记载:“七里海,广袤二百五十二里。”历经一百多年后,到了明朝末年,七里海的面积基本没有多大改变。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乾隆钦定的《日下旧闻考》记载:“七里海,在县东南(注:指宝坻县城)一百三十里。七里海计二百五十二里。”其滨海湖泊型的经济发展,《明史》也有记载,这里成了明朝税收的宝地。当时明朝廷从宝坻征收的鱼网税和苇地税,主要出自七里海和蓟运河,在宫廷大内领税“中官遍天下”的情况下,七里海的农耕渔苇之利,也当然地成为皇廷的关注之地。当时,皇宫太监在七里海与民争利的史事也多见于史书。据《日下旧闻考》记载:“七里海,计二百五十里,有荒地两万一千四百六十余顷,太监汪直立庄于其中(注1),相传为御用监公物,而民垦其内者一千四百六十余顷,欲夺民业,投献内监。民诉之阙下,遣主事柴儒往勘。还奏曰:民主久业,苇粮饲马,煎盐出税,养生送死,出于其中,不宜渔夺。惟水退勘熟地可入本监,然亦当听民渔猎樵采。上曰:地既勘明,如数拨给内监,余悉与民。”这是录自《明世宗实录》记载的有关七里海的一段史事。汪直是明成化初(1465年)侍奉万贵妃娘娘的太监,后迁御马监太监,在七里海立庄是任御马监太监时的史事。汪直深受皇帝宠信,后主掌西厂(注2),权顷朝野,他立庄在七里海,今不知是何村。据《明史》记载,皇室占有的庄园叫皇庄,中官(太监)、勋戚占有庄田不在其内。“畿内皇庄有五,共地万两千八百余顷;勋戚、中官庄田三百三十有三共地三万三千余顷。”(据《明史.食货志》)明代皇亲国戚和大内太监立庄田,与农民较利,已成为社会性灾害。七里海出现奸民讨好太监,欲夺民产奉献大内太监的史事,是当时社会的一个缩形。这件小民与大内太监较利的案子,在当时能够“诉之阙下”(指宫廷皇帝面前),如果没有一定渠道是不可想象的。最后皇帝钦定,还是将已勘明可耕熟地划归大内太监,不可耕种的荒地悉由居民渔猎樵采。在明代中后期阉党掌握朝纲,太监擅权,宫中有“宫女九千,太监万名”之说,太监横行乡里,与民较利。从汪直立庄于七里海的史事说明,当年七里海鱼苇岁入之利是非常可观的。
  (三)
  汉代的雍奴县在今武清境内,其南部滨海为众水泻流交汇之地,湖泊淀洼密布,形成较大的薮泽。史书中记载的“雍奴薮”就是包括古笥沟和七里海等濒海地带的大片湖泊沼泽。历经千年沧桑,象笥沟(三角淀)、塌河淀、鲫鱼淀、大泊等……众多淀泊都湮淤成平陆耕田的情况下,唯独七里海还仍然保留海的气势。直到清朝初年还称为宁河县的“西南巨浸”,“七十二沽各盘绕,逶迤地脉相连通。青龙湾接筐儿港,汇此七里何奔潨。”古代习惯把大河称为水,小河支流称为沽,诗中说众多支流的泻水,都经过筐儿港和青龙湾引河汇入七里海大泽,其水势怎么不浩大呢,“潨”,小水留入大水叫潨,“奔潨”就是小水一齐奔流汇入大水。到了清代,七里海的面积已经缩小了许多,但作为《宁河县志》胜景列入名胜奇观,可见它的海的风貌犹在,仍有“烟波连天际,巨浸渺无垠”大有海般的气势。从宝坻在金朝大定年间置县以后“七里烟波”就列入县中的八大景观之一。元朝初年(1279年),李洧孙《大都赋并序》中称:“辨方物则宝坻波素,宛平洞煤,银铢硝硫之珍,……”元朝立都北京,把宝坻县七里海的风光与北京附近的矿藏相提并论,可见当年七里海的风采。“波素”系指“七里烟波”胜景。七里海俵口村走出来的革命先驱于方舟烈士的诗里也使用了“素波”一词:“东流蓟运河,滔滔涌素波。回环尽终古,不以世消磨。”其诗中把“波素”颠倒为求押韵。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编撰的《宁河县志》在“七里海”的条注下是这样描述的:“七里海,在县西南五十里(注:指旧日城宁河镇)。水本无源,地势洼下,行潦归焉。当雨多水汇,极目无涯,汪洋如海,故以海名。西接筐儿港,西北接青龙湾二引河之水,东南分流入运河(蓟运河)归海。宽二十里,长四十里。乾隆二十九年(1964年)记载。”七里海由前海、后海、曲里海三个湖淀组成,据道光三年统计(1823年),“七里海宽二十余里,长则倍之。后海宽八里余,长十八里,东南曲里海宽长较后海又小焉。”(据北大馆藏资料《宁河图说》)。
  随着历史的推移,七里海的面积日渐缩小,主要是淤湮和开垦造成的,这在古人早就认识到了,并有提倡保护七里海者。从《宁河县志》“七里海”条注后的按语中可以看出,按中称:“七里海是县里储水的地方。……因临近海边,日渐淤浅,加上附近居民垦种报升自己的产业,使七里海已非先前的样子了。县里有这么一个大沼泽,涝了可容纳积水,旱了可以蓄水,这是有利于本县的。有理论者要开垦这块废弃之地,认为每年可多得粮。这种说法听起来似乎有理,但详察具体情况就不对了。这个县的地势本来就低洼,而水过多,全靠七里海容纳储存,况且青龙湾、筐儿港的水都归纳到这里。倘若管理的官吏不予细察,听其报升认耕,或反说开荒增产增税尽力有功,这就是为了小利而将大泽废了,一旦遇有霖雨到来,就会泛滥成灾,为害是那一种大呢?……留心地去看,当思大泽之利,勿使大泽雍塞,水患就可以避免了。”
  古代人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多凭生产生活的实践,防旱防涝是首要的,还认识不到自然生态平衡对人类的贡献。认为七里海大泽旱可以储水,涝可行洪,这是全县的天然水库。但是历史的发展始终没有抑制住退水农耕者的盲目发展,使七里海的面积日渐萎缩。到了近代,据民国《内务部河务季报》记载:“七里海,西接塌河淀,北承后海,后海之西北为鲫鱼淀,东南为曲里海,又南为宁车沽。每逢雨水多汇则渺漫,极目无涯,旱则诸淀皆涸,惟七里海尚有宁车沽一道,下通北塘潮汐,水常不竭。”从这里可以看出,在民国年间,七里海仍然有海的风光,在众多洼淀都干涸的情况下,惟七里海“水常不竭”。但是面积远非从前了。建国初期七里海的面积减少到68.5平方公里。现在总面积达到95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共56.5平方公里,合8.48万亩。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人类对七里海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1992年国务院批准七里海为国家级海岸与湿地自然保护区,各级政府为了保护、开发大自然留给人类的这块瑰宝现已制订了科学的规划和政策措施,相信七里海一定会成为津门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附注

注:1.汪直:明朝宦官,大藤峡(今广西)人。瑶族。初给事万贵妃昭德宫,后迁御马监太监。成化十二年(1467年),宪宗欲知外事,让暗中察访朝臣的言论、有否不轨行为,成为监视官员的特务。成化十三年专门设立西厂官署,由汪直专事密告朝臣事宜。因而他拉邦结派,权倾朝野。后有奉命巡边,曾多次被大臣弹劾,因宪宗宠信而没有受到处罚。后来,东厂宦官尚铭揭发他泄露宫中机密和交通不法等罪,才被调南京御马监。 2.西厂:明代官署名。永乐十八年(1420年)设东厂于北京东安门北,其职能是侦知朝臣言行、缉访谋逆、妖言、大奸恶及等,是皇帝控制的特务侦探机构,以皇帝宠信的宦官掌握。成化十三年(1477年)又设立西厂,由宪宗宠信的太监汪直掌管,其权盖压东厂。正德三年(1508年)武宗皇帝又设内厂,由太监刘瑾掌管。刘瑾曾主管宝坻皇庄(今黄庄),在皇庄监修普照寺,他因“威福擅权,朝士多附之”,称其为“千岁”。后太监张永勋其不法十七大罪,于正德五年(1510年)被诛杀。随后西厂、内厂具废,只留东厂。以致到明天启年间,太监魏忠贤掌管东厂,结成东林党,专擅朝政,魏成“九千岁”。崇祯二年(1629),定逆案,赐魏自缢,东党六部被斥逐。明代的东厂、西厂、内厂,是皇帝宠信太监的产物。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八辑

《宁河文史资料第八辑》

本书分为芦台五代战乱史、七里海游记、曹操与古蓟运河、宁河的鱼类资源、丰台的民间花会、爱国将领李兴中、铲子把董氏的兴衰、李庄惨案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高殿清
责任者
汪直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东厂
相关机构
西厂
相关机构
内厂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

送客还幽州
相关作品
由易水过东沽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