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芦台玉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八辑》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2144
颗粒名称: 二、芦台玉砂
分类号: O611.65
页数: 2
页码: 19-20
摘要: 本文记述了长芦汉沽盐场的芦台场和其出产的“芦台玉砂”有着悠久的历史。玉砂的美誉始于明代,庄铎和范兆祥的诗作描绘了芦台场景和灶户的痛楚。
关键词: 宁河县 芦台 汉沽盐

内容

解放前,长芦汉沽盐场称芦台场,五代至民国场署设在芦台,汉沽盐因而被称作“芦台玉砂”。
  探其源,玉砂之誉始于明代。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夏,庄铎任宝坻知县。庄铎是弘治九年(1496年)进士,是个诗人。当时宁、汉地区属宝坻。庄铎到过芦台,曾作一首诗,“芦台极目际平沙,利博谁怜害亦赊。土面刮来淋玉液,鳌头沸尽结银花。十年预借偿逋负,尺地堪耕属势家。安得调羹知此味,免教流孽到天崖。”译成白话:在芦台放眼看,广阔平坦的盐碱地如白沙,制盐的利大害处也很久了。刮土淋卤,在锅里熬成盐,还不是为了偿还拖欠很久的债务,只要是可耕的地都被有势力的人家侵占了。若吃盐的时候知道如此光景,即使要饭也要不到这地方来。在史料记载中,庄是为芦台场作诗的第一人。诗描绘了芦台场景及灶户痛楚。稍后,顺天府通判范兆祥过芦台,也作了一首较通俗的诗:“海涯炊子几家存,盐法年来亦病民,作俑人归何处去,玉砂犹自荡江滨。”两首诗皆刊明嘉靖本《宝坻县志》。
  清康熙初年修《宝坻县志》,当时梁城(今宁河镇)人大学士杜立德主张纳芦台玉砂为宝坻八景。他为《宝坻县志》写了《芦台玉砂》诗:“煮海从来鹾法彰,今凭海水作盐良。区盈流汇银星涌,卤结春曦玉屑光。当世调羹周万应,何年专利据豪商。膏腴去后争如灶,润下咸成赖地长。”其意是:盐法历来苛刻,今海水晒出好盐,卤流如银涌,盐洁如玉屑。当今灶户吃饭百般应付,是哪年把专利让盐商把持了呢?盐商走后,在这肥沃地方还得争着干,只好长期依赖这地方了。雍正九年(1731年),宁河设县。《宁河县志》把芦台玉砂列为八景之一,共刊《芦台玉砂》诗19首,唯缺庄诗与杜诗。1932年左谦修《河北盐务志》,“元之盐的河间著,明则银花玉液驰誉长芦。”左谦自注“银花玉液”即指庄铎诗。今探芦台玉砂源于庄诗,据今已达512年之久。长芦汉沽盐自明至今仍属上品,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63年)九月,广东南海人关廷牧任宁河县令,他到宁河第一件事是设局编修《宁河县志》。乾隆版本的《宁河县志》就是关廷牧于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主编而成。他在《宁河县志》的首卷题写了宁河八景之一的《芦台玉砂》诗:“汉沽原上灶烟吹,洒水霜华遍野篱。一曲神弦降灵姥,江村齐唱瑞盐词。”译成白话:汉沽沿海的平原上漂荡着煮盐的灶烟,遍地都是海水泼洒后结成的一层如霜似雪洁白的晶盐,这里的盐民们讲述着盐母娘娘显灵点化人们用咸土煮盐的美丽神话,在江边或海边为家的村民齐把诗人作的赞美瑞盐的诗歌传唱。在同一版本的《宁河县志》上,更有画师为关廷牧的《芦台玉砂》诗作了插图,图中描绘了古代汉沽产盐的景观,中间的小河,指小盐河,位于汉沽庄北,当时记载:宽五丈五尺,深一丈,长六里许,西通大河(蓟运河),东通白家庄。河上架有小桥,河岸上堆起了盐坨,盐民们正在抬运,用锨堆积和扫帚清扫。图文结合,可以让人回味出古代汉沽产盐的江村风貌。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八辑

《宁河文史资料第八辑》

本书分为芦台五代战乱史、七里海游记、曹操与古蓟运河、宁河的鱼类资源、丰台的民间花会、爱国将领李兴中、铲子把董氏的兴衰、李庄惨案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孙万义
责任者
庄铎
相关人物
范兆祥
相关人物
关廷牧
相关人物

相关事件

1731年宁河设县
相关事件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

庄铎过芦台
相关作品
芦台玉砂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