敛墨笔端写春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寧河名人》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2111
颗粒名称: 敛墨笔端写春秋
其他题名: 说说我的书法篆刻之路
分类号: K825.72
页数: 5
页码: 554-558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河县郭景兴同志从7岁开始学习书法,经历了临摹、自学、抄写文件、为乡亲们刻印章、写春联等实践练习,成年累月的实践让他掌握了书法的基本功。在伯父和吕廷立等名家的指导下,他的书法艺术逐渐跃入新的境界。
关键词: 宁河县 书法 郭景兴

内容

编者按:
  这篇回忆研习书法的文章,是郭景兴同志应本书特邀而写的。郭景兴同志从艺数十年来,所表现的自强不息、勤苦不辍、锲而不舍的精神和一丝不苟、严谨治学、精益求精的学术作风,很令人钦佩。
  (一)
  我7岁开始学习书法。由伯父澄斋亲授教导,临摹颜真卿、柳公权“玄秘塔”帖,对书法渐渐产生兴趣。小学毕业后,在校长刘联舫的安排下,在苗庄小学当教师,教一、二年级,那年我刚满15岁。第二学期结束,父母将我送到丰台镇一个小香店(制供香的小作坊)当学徒。一面做工,一面学写毛笔字。那时,我常常回想起郑伯平老师讲的高尔基的故事。高尔基艰苦自学,从一个乞丐成为世界文豪的事迹,对我鼓舞很大。心想,高尔基青少年的经历跟我相似,他能办到的事,我为啥不能办到!我暗下决心:一定要掌握一门本领,长大后有所作为。从何做起呢?我觉得还是得一点点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路要一步一步地走,不能眼高手低,好高骛远。于是,我给已到北京教书的郑老师写信,要来中学课本,利用工余时间,自修中学课程。郑老师还经常给我寄来报刊、杂志,有些藏在报缝的真实消息都划上红线,提醒我注意。所以,尽管我身在闭塞的乡村小镇,也能了解不少天下大事。
  在香店干了两年,天天练毛笔字,记流水账,业务往来的信件,都用毛笔写。店主见我能写一手流利漂亮的毛笔字,很是高兴,时常鼓励我,支持我。我也更加珍惜学书法的好机会。这二年,我还自学了初中课程。
  1945年8月,日本投降,我非常高兴,立即找到北京教书的郑伯平老师。郑老师是地下党员,到了北京,就和他一起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公开的身份是铁路工程段临时工。没几天,铁路工会一个姓杜的秘书主任见我毛笔字写得有水平,便向工会主席提出让我替他抄文件。从此,每天上午8—12点,下午2—6点,天天写小楷,抄写文件,每篇都写得工工整整,一笔不苟,字字都是颜体小楷,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从不间断。既完成了上头交办的工作,又练就一手好字。那两年,我把工作当成艺术实践,工笔小楷的基本功练得扎扎实实。
  1947年,在北京的地下工作环境恶化,组织上通知我暂离北京,我又回到老家。不久,投奔在沈阳经商的一个远门亲戚,经他介绍到沈阳被服公司学徒。在那里,因为我的书法优秀,得到公司办公室主任的赏识,还是让我抄写文件、信件,余下的时间打扫卫生。这样干了一年,直到1948年解放军围攻沈阳,被服公司倒闭,才步行回到天津。不久,经本家哥哥郭景福(解放区区委委员)介绍,到宁河县公安局工作。1949年2月北京刚解放,我又去北京找到郑老师。那时郑老师已是丰台区军管会成员,负责教育工作。我们一起接管了“宛平县简易师范”(北京十二中前身),我负责行政财务工作,工作余暇随班听课,补学文化。
  自此,我真正体会到了翻身解放的喜悦,一门心思为党工作,决心把全部知识献给新社会,学书法的劲头也更足了。1961年,北京首先办起了电视大学,我深感自己文化底子薄,就积极去报考电大,经过四年刻苦学习,终于在1965年7月毕业。这为日后的深造、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
  解放前的那些年,我学书法,除了临帖练字外,就是利用当学徒工抄抄写写的机会,练习楷体字。
  我还有个练字的好机会,就是给乡亲们刻印章,写春联。
  在那个年代,印章的实用价值可大了。到邮局取信件,证件交往等都得用印章。乡亲们知道我会刻字,纷纷找上门求我,一者为的方便,二者也为了省钱。我也来者不拒,有求必应。自1939年到1944年间,我免费给本村及邻村乡亲们刻印章近五百个,书体都是颜体小楷,材料有的是用旧印章磨平了再用,有的就用的梨木的干树枝,刻刀是用坏钟表上的废发条磨制的,工具材料都很简单,却为乡亲们解决了大问题,同时也使自己在提高刀工上受益匪浅。
  在农村,贴春联是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一个传统习惯。每逢春节,乡亲们都愿意求我,我就认认真真地写,有的一户就几十张,写的数量很多,从没有厌烦过,我觉得乡亲们求我,是喜欢我的字,也是看得起我,对我来说,更是难得的练字的好机会,何乐不为呢!
  由于成年累月的刻章、写春联,现实造就了比别人更多的实践练习的机会,再加上我在刻章、写字上严肃认真的态度,十几岁时书法、篆刻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水平。
  (三)
  名家的指导、启迪,是我书法艺术跃入新的境界的重要阶梯。
  我在幼年时,就跟伯父澄斋学习书法。伯父是很有名气的书法家,当时颇具影响。开始时是学颜体,后来又临习苏轼、黄庭坚的字帖,广泛阅读了吴昌硕、邓不如、赵之谦、赵孟、欧阳询等历史上书法家的碑贴、画册。1949年初我到北京十二中后,有一位老师是书法名家吕廷立,他擅长魏碑,专门研究清朝名画家赵之谦的书法。他说:“只写唐楷是不全面的,应当写魏碑,魏碑气势磅礴,掌握了魏碑体,再挥毫时便有胆量有气魄”。这番话对我启示很大。这次遇到吕廷立,又是工作在一起的同志,很快就结成亲密书友,书风也一改为赵之谦的魏碑体,书法面貌大为改观。从那时起,广集赵之谦的书帖、印谱,经过刻苦研习,根基更加牢实,书风也显得更加奔放,气势更加浑厚。当时在北京丰台区已有影响,与很多学校的美术教师、文化馆、少年宫美术组的画家,都有来往,并且很快结为挚友,相互指点,切磋技艺,还经常为画家刻章、题款。
  1981年我调到卢沟桥从事文物考古工作,特别是在筹建抗日战争纪念馆、大修卢沟桥期间、,结合开展工作,广泛结识了北京以至全国的著名书法家,二十多年来一起活动,相互交流,共同提高,书法、篆刻和艺术理论,逐步进入更高的境界。
  我从事书法、印石六十年,有两点切身体会:
  其一,必须下苦功夫学,集百家之长,夯实基础。而要学得好,必须选好师,选好帖。在浩如烟海的名迹面前,不能盲目地乱学乱临,必须有所选择,寻找与自己个性相适宜的名家名帖,细心领会揣摹,融会贯通,然后大胆取舍,熔铸自己的个性,不拘泥于前人,有所发挥,有所创新,既继承传统,又融入现代意识和时代气息,即所谓“师古而不泥古,创新而不放任”。
  其二,必须多方面提高素质。书法也好,篆刻也好,不是光会写字刻字就行的,而是综合知识的体现,是与政治修养、文化知识浑然一体,密不可分的,特别是与美术、绘画、诗词、文学的修养分不开的,当书法水平达到一定高度后,再往上提高,更要依赖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我在练字的同时,还在研究书法史、美术史、文学史上下功夫,这样,运起笔来,才有高屋建瓴的感觉,才有气度,不小家子气。我还注意观察社会,观察生活,比如商店的牌匾,宣传广告、标语,书店、画店,各种展览等等,都有意识地去学习、去理解,随时随地汲取艺术营养,从书屋走向社会。这样,日久天长,日积月累,自己的书法篆刻水平与日俱增,日臻完善,逐渐体现出了比较鲜明的个性特点和深邃的艺术内涵。

知识出处

寧河名人

《寧河名人》

本书记述了宁河科技界、文艺界、学术界、党政军界等46位知名人士的那种经国济世的远大抱负和爱国情怀,那种不畏强暴、精忠报国的民族气节,那种默默奉献、不尚空谈的务实作风,那种锐意争先、与时俱进的精神品格等。

阅读

相关人物

郭景兴
责任者
郭景兴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宁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