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公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寧河名人》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2073
颗粒名称: 聂公祠
分类号: K820.821.4
页数: 2
页码: 104-105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河县聂公祠该祠坐落在芦台中街西头,居观音堂与龙王庙间中点偏西,坐北朝南。因系敕建,甚为精细辉煌。
关键词: 宁河县 聂公祠

内容

该祠坐落在芦台中街西头,居观音堂与龙王庙间中点偏西,坐北朝南。因系敕建,甚为精细辉煌。
  祠门为卷式门厅三间,大门外厦下木栅高约三尺,门檐镶半园露柱四根,柱上方倒悬着木雕的四只金色狮狗,卷毛张口,相向对视,栩栩如生。祠门额悬一凹斗式透雕花边之立匾,书“聂公祠”三字,字与花边为金色,匾地为蔚蓝色。猩红祠门与金色门环相映衬,华贵而又肃穆。启门为一过厅,东西各塑一马。厅下一路通向正殿,路上设一小亭。
  正殿门额悬一巨匾,亦为蓝地金字,其内容为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时任山西巡抚的袁世凯三次为聂公请旌之全文。殿内正面挂聂公像一轴,下立神位牌一座,香案陈列于前。殿前有东西配殿各三间,其西配殿供牌位多层,系聂公属下阵亡将士之灵位。
  过正殿为一院,亦有东西配殿各三间,院北有一后门可通北街。其祠门东侧有一小旁门可以通院。平常时日,正殿之门未见开启过。
  该祀殿前之东配殿及殿后之东西配殿,均为李姓人家居住。李氏之祖曾为聂公护兵。聂公殉难后,其尸杂于群尸之内,李姓
  护兵不顾尸横遍野,在硝烟弥漫中趟着血水,寻得聂公遗赅,负尸而回。为报其忠义,朝廷给予抚恤,并准其一家住于祠内,以永伴英魂并兼管祠事。
  有关聂公在芦台的轶事,有张扬先生、刘钟先生之两文载于《宁河文史资料》一二辑内,可以参阅。
  (转摘自《昔日芦台散忆》)

知识出处

寧河名人

《寧河名人》

本书记述了宁河科技界、文艺界、学术界、党政军界等46位知名人士的那种经国济世的远大抱负和爱国情怀,那种不畏强暴、精忠报国的民族气节,那种默默奉献、不尚空谈的务实作风,那种锐意争先、与时俱进的精神品格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