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锡朋家族墓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寧河名人》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2068
颗粒名称: 王锡朋家族墓地
分类号: K820.821.4
页数: 4
页码: 72-73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河县王锡朋家族墓地坐落在芦台镇董庄村西头不远处,其中葬有王锡朋曾祖王秀生以下至王照孙辈共九代王氏族人,系芦台王氏祖茔。
关键词: 宁河县 王锡朋 家族墓地

内容

王锡朋家族墓地坐落在芦台镇董庄村西头不远处,其中葬有王锡朋曾祖王秀生以下至王照孙辈共九代王氏族人,系芦台王氏祖茔。
  王锡朋家族墓地存在于1964年以前。据董庄老者回忆,墓地广约四五亩,另有祭田十余亩,共计约二十亩。墓场呈长方形,四周均以半人多高的青砖花墙围绕,南西两侧墙外有水沟,墙内周匝遍植青松翠柏,其径近尺,多近百株。西墙开口处为神道,起处左右各有上马石一座。据老者父辈传说,神道两侧曾有石人、石马、石碑等物,但到该老者记事时已不存。墓地内有坟二十多座,由东南至西北依次排列,所有坟墓均为砖券圆丘,即坟周砌以约三尺高的青砖墓基,上为泥抹穹顶;东南端一大坟,规模倍于诸坟。各坟前大多有墓碑,惜无人能忆出碑文;有的坟前还有石制供桌。墓场花墙之外,南侧有土坟四座,北侧亦有土坟三四座,无砖砌墓基,但均较高大。墓地花墙之东北角处有土房数间,为看坟人住所。王氏后裔及董庄老者均知此看坟人名张森林,系外地人流落至此,王家传人以祭田付其耕种,并司守墓
  修坟。每年清明,看坟人都雇人为各坟泥顶。看坟人夫妻两口,生有一女,女儿嫁在近村,看坟人死于1960年左右,此后墓地遂无人照管。大约王氏直系后人均迁居外地,王照以下两代后,墓地再无人葬入;董庄老者早年曾见有二人到墓地徘徊,认准一墓,在墓前焚纸叩拜,后即无人问津。该墓地的松柏树,在1947年,被国民党军队砍倒修了工事。
  新修《宁河县志》说,定海战后王锡朋的遗骸没有找到,家乡宁河的王锡朋墓实际是一衣冠冢。此说不知有何根据。而据王锡朋墓地之“诰赠振威将军王刚节公神道碑文”载,定海役后,“浙江张光瑞见面貌如生,耳际有创痕,诧异,知是公。权殓之,舆杭州,巡抚刘韵珂辨确,为改棺易衾,殡如礼。”说明公之遗体确已找到。而且第二年(1842年)四月,“公之丧至宁河,葬于芦台西董家庄之原”,“以从先人地下”,则刚节公之忠骨当葬于祖茔。
  1964年春,董庄村准备盖小学校,相址在王氏墓地。当时村里请示了县委驻村工作组并获准,又分别找王家在芦台和汉沽的后人商量,汉沽的那位后人提出,须事先绘出坟墓排列顺序图,然后按图迁葬。于是,驻村工作组监督,村里安排民兵持枪把守,由大队组织人迁葬。刨坟自东南头的大坟依次开始,大坟挖开后,墓穴为条石垒筑的长方形大型墓室,室内无棺,只有并排而置的两块青砖,砖上刻有多字,惜乎无人忆得何字。按葬制,此墓应为虚祖。以下各坟,内均有棺木两至三具不等,棺体一般完好,柩前均有金箔字的墓主名号,惜又无人留意,但其中大多有金银、珠玉、簪珥等殉葬物出土。
  至虚祖以下第三排东数第四座,当地传言为“王四老爷”坟,是在南方与外国人打仗阵亡的,而且尸首无头,以银首替代入葬,所以迁墓者格外注意。其坟去土后,为一砖砌拱券式大型墓室,室内是长近一丈、宽约六尺、高逾五尺的长方形大椁,椁
  厚约三寸。破椁后,内有长方形楠木棺两具,外施彩绘,漆光可鉴。其右首棺柩前金箔字赫然有“××提督”字样,此应是王锡朋之柩无疑。为验证“银头”之说,当即撬开棺盖,结果尸骨不仅有头,而且完整。据说该墓地所有尸骨均分别以木匣或草袋重殓迁葬,惟有此棺,为表村人对“王四老爷”的崇敬,原棺迁葬,当然,其中的殉葬品是难以随棺同行了。由此可知,刚节公之忠骨确葬于此,冢非衣冠冢,而是实冢无疑。至于此墓人称“王四老爷坟”,于史却有参差。据王氏族谱载,王锡朋有兄弟三人,锡朋行二;另有嫡堂兄一人,若大排行也当行三,何故有“四老爷”之说?然过去大家族三代同堂、四代同堂屡见不鲜,故王锡朋以堂兄弟排行在四也未可知。据王氏后人讲,他们世代相传,均称这位与英人作战阵亡的先祖王锡朋为“四老老太爷”,此称正与传言的“四老爷”相符,故“四老爷”即王锡朋当确然无疑。此墓葬制与规模均异于他墓,也可作为佐证。
  在墓地排列于王锡朋之后第三排,乡人都知道的王小航(即王照,系王锡朋曾孙)墓,亦出土棺木两具,其中一具较他棺巨大且厚重的为王照之柩。其尸以绿色毛毯覆盖,开棺后不久,毯子即随风化去。人们都说,这条毯子是日本军毯。想王照生前与日人甚有渊源,尸覆日毯也属可信。
  墓墙之外的七八座坟也都刨开,其中有两坟为虚坟,内有刻字砖;其余则有棺有尸,且每棺均有金砖一块。这些坟当亦属王氏族人,至于因何葬于墓园之外,则不得而知。
  以上各墓之尸骨均按原排列顺序及位次,迁葬于皇姑庄村南约二里处的荒原。其地现已为新建的大型变电站所占据,所有坟墓均已湮没无存。原墓地之上则建成了董庄小学校,学生们的欢声笑语和琅琅读书声取代了墓园往日的荒凉与寂寞。一贯致力于平民教育的王照先生地下有知,当也感到欣慰吧。可惜的是,规模宏大、葬有中国近代史上两位名人的王氏墓地,从此无迹可
  寻了。
  据知情者说,从王氏墓地共出土了金砖、金条及银饰品多半脸盆,珠玉及其他随葬品两满盆。这些东西经王氏后人过目,均表示归公,于是金银送财政局变现,其他则交文化馆存放。
  此外,原宁河县城宁河镇建有王刚节公祠,人称王家祠堂。据王氏后人王继新同志介绍,他小时曾见过此祠。祠在该镇南门外,小南门子西侧,距宁河镇去立原村的摆渡口约二百米,坐北朝南。最南为祠门,上题“王刚节公祠”。进门迎面为一影壁,绕过影壁,正中有享殿三间。殿内居中为刚节公坐像,像前为牌位,像侧塑一战马和马童立像。此祠现已无存。

知识出处

寧河名人

《寧河名人》

本书记述了宁河科技界、文艺界、学术界、党政军界等46位知名人士的那种经国济世的远大抱负和爱国情怀,那种不畏强暴、精忠报国的民族气节,那种默默奉献、不尚空谈的务实作风,那种锐意争先、与时俱进的精神品格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杨国奎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