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宁河县抗震纪念碑的设计构思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7·28天地震20周年(宁河文史资料 第四辑)》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2044
颗粒名称: 关于宁河县抗震纪念碑的设计构思
分类号: K250.621
页数: 3
页码: 287-289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河县抗震纪念碑是在抗震救灾十周年之际落成的。这个纪念碑采用了写实与写意相结合的创作手法,具有鲜明的民族传统风格。整个纪念碑由下中上三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都有不同的象征意义。这个纪念碑的设计审核修改王之江、王安庭,并且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在1986年7月28日落成并举行了隆重的揭幕仪式。
关键词: 宁河县 文史资料

内容

宁河县抗震纪念碑是在抗震救灾十周年之际落成的。当时我在县建委分管业务、技术方面的领导工作,1986年初政协开会前夕我就在想:地震已经过去近十年了,原先只有三条街的芦台镇在党和国家的亲切关怀下,如今旧貌换新颜,成为蓟运河畔一颗璀灿的明珠。十年前救灾困境中的那种人间真情,十年来宁河人民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都应该发扬光大并历史地再现出来。我作为一名城市规划和建设工作者,有责任呼吁并且参建一个关于抗震救灾的纪念建筑物,以抚慰故人,激励今人和后人。随后在政协会上(当时我也是政协委员)提出了这个想法,得到领导的支持并责成我筹办此事。整个设计是在县委、政府、人大、政协领导同志的指导下,由县建委与天津美术学院创作研究所共同设计完成的。它采用了写实与写意相结合的创作手法,既注意了外观的和谐统一,也突出了每个侧面的特点与不同的象征意义,具有鲜明的民族传统风格。
  整个纪念碑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下层为纪念碑的台面,呈七边形(象征七月),其外接圆直径为30米。七边形的每边均有4步台阶,共计4×7=28步台阶(象征七月二十八日)。中层为碑座,处于碑台面的中心,它5米见方,高3.2米,其四个侧面均镶有汉白玉石刻浮雕(浮雕板大小为宽4米、高1.8米)。正面是“抗震纪念碑”题辞,其相对的一面镌刻着由本县自拟的碑文。碑座两侧浮雕各不相同,一侧用以表现救灾的情景,另一侧则表现重建家园的情景。碑座高度适中,既便于群众瞻仰,又能保证上层碑体的牢固。碑座之上即为碑体,它由四块上窄下宽的剑形板块拼接而成,每块剑形板分别位于碑座的对角线上,互成90度角并都斜向中心垂线,形成稳定的塔形结构,碑座对角线上对应的两块剑形板相距1976毫米,象征着公元1976年。
  在碑体顶端的四个方向各有一个“龙头”,与碑座上的四个蟾蜍上下呼应,使人联想到中国古代杰出的科学家张衡所设计的浑天仪。细心的人们会发现龙口的珠子都不见了,它们全落在龙头下的蟾蜍口中。这就意味着在此处(芦台)四个方向均发生了地震,而且芦台镇就在地震的中心。
  为了丰富纪念碑的造形并尽可能多地充实所要纪念的内容,又特地在碑座之上,剑形板之间的三角形空间,设计了高逾3米的4组锻铜塑像,用凝炼的写实手法表现出抗震救灾中的几个重要片断。第一组雕像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背负着老大娘撤离震灾区,体现了人民子弟兵危难时刻心系群众,为民排险的大无畏精神及军民一家人的鱼水之情;第二组雕像为医护人员手挎药包,抬着担架去救死扶伤的场景,表现了白衣战士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第三组雕像为建设者手拿着蓝图,正在研究如何在废墟上重建家园,表现出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及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下,震灾区人民重建家园的雄心壮志;第四组雕像为年轻的母亲肩驮着小孩眺望着远方,脸上洋溢着欣慰和自信的神情,表现获得新生的震灾区人民正在满怀豪情地迎接更加美好的明天。
  这四组雕像设计出初稿后,经县领导审核修改,在王之江教授、王安庭教授的亲自指导下,用很短的时间就完成了。雕像高大挺拔,气势不凡,寓意深远,既有强烈的感人力量,又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是不可多得的好作品。
  整个设计于1986年3~4月构思完成,经过日以继夜地施工,终于按期于1986年7月28日在抗震救灾十周年纪念日落成并举行了隆重的揭幕仪式。我与全县人民共同度过了这个难忘的时刻。

知识出处

7·28天地震20周年(宁河文史资料 第四辑)

《7·28天地震20周年(宁河文史资料 第四辑)》

本文记述了宁河文史资料的第四辑7·28天地震20周年,包括宁河,祝你再创辉煌、7·28劫难在宁河、震后访芦台、地震中的广播站、交通战士在紧急关头、不教人祸附天灾等内容介绍。

阅读

相关人物

姚胜利
责任者
张衡
相关人物
王之江
相关人物
王安庭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