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淡出视觉的记忆》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1953
颗粒名称: 衣服
分类号: K875.2
页数: 9
页码: 159-167
摘要: 本文讲述了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农村男女都穿着短打扮,女性一般穿偏襟袄或大襟袄,而不是旗袍。中山装在农村也很少穿,只有公职人员才会穿。农村男人一般穿对襟袄或挽裆裤,特别是冬天会穿棉袄或二大棉袄,后者更加保暖且灵便。女人在农村主要从事针线活,称为营生,学会营生是为了避免被婆家瞧不起。农村人注重艰苦朴素,衣服常常缝补使用多年。六十年代初期,由于灾害和棉花歉收,国家实行计划供应,衣物颜色单一且耐用。文革期间,穿草绿色军装和戴草绿色军帽成为时尚。六七十年代流行戴垫肩和套袖,垫肩保护肩部,套袖防止衣服磨损,也出现了假领来保护衣领。农村人向往着有一身绿色服装的自豪感,甚至借衣服去相亲。农村服装注重实用,耐用性强。
关键词: 宁河区 衣服 打扮

内容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村里男女,都是短打扮,虽然说旗袍被誉为近代中国女性时装的代表,现在又开始时兴起来,但在那时候,农村女人没有穿旗袍的,一般都是偏襟袄,也叫大襟袄。虽然男士的中山装有国服之称,但在农村也很少穿,只有公职的人员才穿中山装,干农活的男人一般也都是对襟袄,有的老头们甚至连钮扣都是布带制作的。冬天的棉袄也如此,有棉袄和二大棉袄之分。棉袄是平常穿,二大棉袄则天寒时增加的外套,相当于古老时候的棉袍和现在的棉大衣,但比棉袍和棉大衣短,一般都是赶车、野外干活的人穿,挡风、抗寒又灵便。那时穿制服式裤的人也不多,特别是上岁数的人一般还都是挽裆裤,特别是棉裤挽裆裤居多。挽裆裤穿起来省事,做起来更省事,扯一块布中间一折,絮上棉花,上半部是裤腰,下半部是裤腿。农村人常说一句话叫大裤腰子挽(miān)了,就是由此繁衍而来的。如今年轻人可能听不懂,但年龄在七十左右岁的农村人都会心领神会。凡穿过这种挽裆裤的人,都享受过大裤腰子的温暖,因为挽裆裤裆长裤腰也长,一般裤腰子都可挽到胸口,把整个肚瓜护得严严实实,挺暖和的。不像现在的裤子裆短裤腰更短,一弯腰就露腰,有的甚至露出半个屁股,老了老了落下腰疼腿疼的毛病。有一个笑话,是真事儿,村里家族的哥哥去相亲,正值冬天,穿着肥大的棉裤去的,人家形容他的裤裆大,说迈过了门坎三步远,裤裆还在门坎外。虽太过夸张,但也确有实在,后来人们忘记了他的真名,倒是记住了他的“大裤裆”的绰号,好在老婆不嫌弃,反而继续给他做挽裆裤穿。
  农村的女人巧不巧,关键看会不会做营生。所谓营生,现在的年轻人会以为是做生意,但农村的老人们都知道,做营生是指做针线活,包括做衣服被褥,绣花织锦,缝缝补补,做鞋做袜,做个肚兜等等都统称为营生之列,那时农村还没有缝纫机,所有营生都靠手工。也没有电熨斗,做衣服或布制品,为了使缝隙或布面平整全靠烙铁来熨平,做饭时放在灶膛里加热就能使用。那时的女人从小就会在母亲的教导下,学习做营生,恐怕将来嫁人到婆家被人瞧不起。而现在的女人就另当别论了,只要兜里有钱,会不会做营生无所谓了。到七十年代初期,农村的姑娘找婆家要彩礼还有缝纫机呢,甚至到八十年代还有营生笸箩,因为缝缝补补的都离不开营生笸箩,营生笸箩就像个万宝囊,手使手用的东西如针头线脑、锥子、顶针等什物的一应俱全。营生笸箩没有固定的式样与要求,可以是铁盒子、木盒子、柳条笸箩、甚至纸糊的盒子都行。
  六十年代初期,是中国历史上最困难的时期,由于三年自然灾害,粮食大减产,棉花也连年歉收,纺织品和针织品也减少,国家实行计划供应,棉布定量为每人二十一尺,人们买服装、棉布、日用纺织品都要凭票才能供应。为了节省布料,袍式的衣服都不再做了,短小精悍的制服式的袄、裤多了起来,但上岁数的人一般还是老式的衣、裤居多。为了经久耐用,衣服都是耐磨、耐脏的绿、蓝、黑、灰颜色,千篇一律,季节不分,男女不分,基本都是这几种颜色的衣服。而且那时,人们崇尚艰苦朴素,普遍有“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之风气。衣服旧了没人笑话,补丁罗补丁更会有人称赞是艰苦朴素,根本没有现在年轻人的讲究和不知节俭。
  文革期间,草绿色布军装,戴草绿色军帽,扎宽皮带,佩戴毛主席像章是最时髦、最时尚的装束。那时,谁要是有一身绿颜色的服装,就会觉得很自豪,特别是年轻人,甚至相亲都会去借一身绿色的服装。老三色(蓝、灰、黑)和老三装(中山装、青年装和军便装)成了当时的服装主流,村里人的服装也和全国一样保持了高度一致。当然,上了岁数的人,是不关心什么颜色,什么装束的,土里刨食,有衣服穿就行了。
  六七十年代,还盛行戴垫肩、套袖。我们在《海棠依旧》电视剧可以看到,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工作时还要带套袖,大国总理尚如此,贫民百姓更是不难理解了。垫肩主要是挖河抬筐时戴,那时形象的说法是“扁担炖肉”,戴垫肩不但保护肩部,也保护衣服不被很快碾坏,后来只要生产队里有抬筐的活时就都戴了。套袖是长戴了,特别是秋天砍高粱的时节,没有套袖或口袋布袄,衣服会容易被高粱叶子着破的。
  记得七十年代初还出现了假领,就是在制服式的衣领上缝上一个白色的假领,既做装饰又保护衣领,洗涤时可以拆下来。后来又出现了一种以假乱真的假领,是专门用的确良做成的白衣领,袖子及胸部以下都没有,穿上像衬衣一样,而且洗涤更是便捷。我是一次参加县里培训班时发现的(那时任村里的团支部书记)。和我一屋住宿的韩泰村的民兵连长中山服里套了件白衬衫,我很是羡慕,晚上睡觉时才发现只是个假领,回家后就跟母亲说了,母亲很理解年轻人爱俊的心理,就叫妹妹去供销社买了的确凉白布,做了两个假领让我轮换着穿。我结婚后仍叫妻子做这样的假领,一直穿到有了余钱买衬衣时才罢。
  记得那个时期,村里人穿棉裤棉袄有三个现象:一是油光锃亮;二是扎裤腿,腰系绳;三是虱子多。说起原因,许多农村老人不会忘记,而现在的年轻人难以置信的。那时,农村人家,条件好一点的,会有薄棉裤薄棉袄替换着穿;再好一点的,会有单裤单褂套在棉裤棉袄外面替换着洗;但困难人家,特别是孩子多的户,一人就只有一条棉裤,一件棉袄。从初冬天冷到开春天暖,几个月的时间里,就这一套棉袄棉裤不下身,风里来,土里滚的,日久天长,别说是孩子们,就是大人们衣服也是脏的冒亮光儿。有些要好且勤快的女人,会在晚上趁孩子或男人睡觉,把棉袄棉裤拆开,洗涤,然后用大锅烘干,再连夜做上让孩子或男人第二天接着穿。
  那时穿棉裤棉袄,里面没有现在的什么贴身的秋裤、绒裤、毛裤的可套,穿上棉裤棉袄,里面空荡荡的,有风吹来,浑身上下寒风乱窜,为了防寒,人们就想出了办法,用腿带子把裤腿扎上,用腰带子扎腰,赶上没有腰带子时,随地找个麻绳或找把稻草拧个草绳,扎在腰间也能御寒,民间俗语“千层万层,不如腰中一横”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虱子多原因仍然是因为没有衣服替换造成的。那时挖河住在野地搭的铺里,晚上躺在被窝里拿衣服里的虱子是不被人笑话的,因为几乎人人生虱子,人人拿虱子,“咯嘣,咯嘣”扎虱子的声音,会在地铺里此起彼伏,相信那个年代过来的人会对此声音记忆犹新。
  这里说个挖河比赛的笑话,也与穿棉裤有关。那是一九六九年,一个春寒料峭的下午,我们十几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为装筐轻松还是抬筐轻松争执起来,当时正在歇节(即休息),老谋深算的队长说,瞎争吵什么呀,你们试巴试巴不就知道了吗!于是,在队长的鼓动下,各自的选手被推举出来。实地较量开始了,功夫尽在不言中,挖土装筐的,只见大锨腾挪,泥土翻滚,霎时筐满,不容抬筐的片刻喘息;抬筐的来回奔跑,往返利索,也不给装筐的一点空闲。二十分钟过去了,双方都大汗淋漓,都甩掉了棉袄,光着膀子干起来。又二十分钟过去了,抬筐的选手终于迈不开步了,瘫倒在地上。人们哈哈大笑,但谁心里都清楚,抬筐的输在棉裤上!浸透了汗水的棉裤羁绊了双腿,工地上还有青年女社员,棉袄可以脱,棉裤谁敢脱呀!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村里人的服装有了新变化,特别是年轻人,率先穿起了夹克衫、猎装、风衣、针织衫和运动服等。款式多起来,颜色也多起来,如驼色、酱红、湖蓝、米色等。冬天有皮夹克、羽绒服、等等。老人们也极少穿挽裆裤了,顽固点的也是棉大衣,防寒服了。裤子的式样也逐渐多了起来,如喇叭裤、健美裤、牛仔裤等。
  服装有了显著变化的时期,应该是始于一九七八年改革开放。随着我国不断对外开放,西方文化和港台时尚迅速进入老百姓的生活,向年轻一代传递着最新的潮流信息。而这样的变化,直接体现到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小青年身上。蝙蝠衫、针织踏脚裤、锥形裤和西裤等都成为当时年轻人的追逐对象,牛仔裤也在那个年代曾掀起过热浪。现在它被大众所接受,不光年轻人喜欢,上年纪的人同样可以穿牛仔裤,它成了最招人喜欢的服装之一。
  九十年代后,人们的穿衣风格越来越大胆,越来越夸张,村里的年轻人以一点也不落后于城里人的速度,又开始流行韩版衣服,统称哈韩一族。哈韩族的主要服饰是穿着肥大的伴有大窟窿小洞的拖地牛仔裤和牛仔服,还出现了嘻哈风格的宽大T恤衫、水裤、肚兜衫等。当时刚出现穿窟窿衣服时,很多人惊讶的不得了,后来才知道这是一种新潮流。不过,当时这种穿着的年轻人,大多被认为是流氓、混混,特别是规矩传统的父母们,看到谁家孩子这么穿,会大惊小怪地嘲笑,要是自己的孩子这样打扮,不但会阻止穿戴,还会大发雷霆地进行教育。
  记得村里的一个姑娘买了一条带窟窿的牛仔裤,没有来得及放起来就接电话出门了,回来时找不见裤子,就问奶奶,奶奶说,看见啦,你咋刚买来就撕了个大窟窿!这不,刚补上,可把我累死啦!孙女拿着补了块花补丁的裤子哭笑不得。
  还有个笑话,一个姑娘买回衣服对照镜子自我欣赏,还问奶奶:“奶奶,有范儿吗?”奶奶正忙,就回答说:“有,在锅哪,想吃自个盛去!”
  成人的衣着变化大,但有一些小孩的衣服并没有顺应潮流的变化,如五毒衣,是为小孩在端午节时穿用的衣饰,一般用黄色的布或绸子做成,上面绣有蝎子、蜈蚣、蟾蜍、壁虎、蛇等五种有毒的小动物。传说小孩穿上这种衣服就可以避免各种毒虫的叮咬伤害,健康成长。另一种是百家衣,是小孩过百岁时穿的。婴儿出生后,家中长辈妇女向亲朋好友及邻居索要零碎杂色布块,按正方形或三角形拼接缝制而成。民间传说,小孩穿上这种百家衣长寿多福。还有就是小孩过头一个生日时,姨要给做猫鞋,姑姑要给做蓝紫裤,姥姥要给做蓝布衫,现在仍有做的,但更多的是去买了。
  做、穿衣服也有些讲究,如黑衣服不能镶白纽扣、缘白边,这样不吉利。做衣服不能做左大襟,只能做右开襟的款式,因为过去死人的寿衣才是左大襟。衣服破了、扣子掉了不能在身上穿着缝补,俗云“身上连,万人嫌”。对于服饰的颜色,丧事不能穿红色衣服,而喜事又不能穿黑色衣服等等。服饰禁忌虽然与民俗民风关系密切,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穿着打扮在以张扬个性为主的今天,一些禁忌早已不为年轻人重视甚至遗忘了。

知识出处

淡出视觉的记忆

《淡出视觉的记忆》

出版者:宁河区档案局

本书以《淡出视觉的记忆》为题,作者分别从曾经的生产生活的角度,真实地记录了曾经的经历和生活的故事,带我们追寻历史发展的足迹,钩沉先人们生存的风雨沧桑。

阅读

相关人物

李振起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宁河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