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河区图书馆
宁河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河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期刊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鞋帽衣衫话今昔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淡出视觉的记忆》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1952
颗粒名称:
鞋帽衣衫话今昔
分类号:
K875.2
页数:
32
页码:
141-157
摘要:
本文讲述了记忆中,对先辈们穿马褂、长衫,戴瓜皮帽、穿旗袍等没有什么印象,也不甚了解,但对解放后人们特别农村乡亲们的衣着打扮记忆犹新。
关键词:
宁河区
鞋帽
衣衫
内容
小的时候,常见村头一伙老头冬天向阳而立,夏天背荫而倚,谈天说地,好不热闹。最引起人注意的是他们的古里古气的穿戴,参照他们的生活习惯和穿戴,我写了《土沟村的八爷们》一文,有年轻人不相信地问我,农村的老人们真的穿挽裆裤、实纳帮子鞋、戴棉帽子、毡帽头的那个模样吗?看来真的有必要那个年代的情况说给年轻人了。
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同龄人,在我的记忆中,对先辈们穿马褂、长衫,戴瓜皮帽、穿旗袍等没有什么印象,也不甚了解,但对解放后人们特别农村乡亲们的衣着打扮记忆犹新。
衣服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村里男女,都是短打扮,虽然说旗袍被誉为近代中国女性时装的代表,现在又开始时兴起来,但在那时候,农村女人没有穿旗袍的,一般都是偏襟袄,也叫大襟袄。虽然男士的中山装有国服之称,但在农村也很少穿,只有公职的人员才穿中山装,干农活的男人一般也都是对襟袄,有的老头们甚至连钮扣都是布带制作的。冬天的棉袄也如此,有棉袄和二大棉袄之分。棉袄是平常穿,二大棉袄则天寒时增加的外套,相当于古老时候的棉袍和现在的棉大衣,但比棉袍和棉大衣短,一般都是赶车、野外干活的人穿,挡风、抗寒又灵便。那时穿制服式裤的人也不多,特别是上岁数的人一般还都是挽裆裤,特别是棉裤挽裆裤居多。挽裆裤穿起来省事,做起来更省事,扯一块布中间一折,絮上棉花,上半部是裤腰,下半部是裤腿。农村人常说一句话叫大裤腰子挽(miān)了,就是由此繁衍而来的。如今年轻人可能听不懂,但年龄在七十左右岁的农村人都会心领神会。凡穿过这种挽裆裤的人,都享受过大裤腰子的温暖,因为挽裆裤裆长裤腰也长,一般裤腰子都可挽到胸口,把整个肚瓜护得严严实实,挺暖和的。不像现在的裤子裆短裤腰更短,一弯腰就露腰,有的甚至露出半个屁股,老了老了落下腰疼腿疼的毛病。有一个笑话,是真事儿,村里家族的哥哥去相亲,正值冬天,穿着肥大的棉裤去的,人家形容他的裤裆大,说迈过了门坎三步远,裤裆还在门坎外。虽太过夸张,但也确有实在,后来人们忘记了他的真名,倒是记住了他的“大裤裆”的绰号,好在老婆不嫌弃,反而继续给他做挽裆裤穿。
农村的女人巧不巧,关键看会不会做营生。所谓营生,现在的年轻人会以为是做生意,但农村的老人们都知道,做营生是指做针线活,包括做衣服被褥,绣花织锦,缝缝补补,做鞋做袜,做个肚兜等等都统称为营生之列,那时农村还没有缝纫机,所有营生都靠手工。也没有电熨斗,做衣服或布制品,为了使缝隙或布面平整全靠烙铁来熨平,做饭时放在灶膛里加热就能使用。那时的女人从小就会在母亲的教导下,学习做营生,恐怕将来嫁人到婆家被人瞧不起。而现在的女人就另当别论了,只要兜里有钱,会不会做营生无所谓了。到七十年代初期,农村的姑娘找婆家要彩礼还有缝纫机呢,甚至到八十年代还有营生笸箩,因为缝缝补补的都离不开营生笸箩,营生笸箩就像个万宝囊,手使手用的东西如针头线脑、锥子、顶针等什物的一应俱全。营生笸箩没有固定的式样与要求,可以是铁盒子、木盒子、柳条笸箩、甚至纸糊的盒子都行。
六十年代初期,是中国历史上最困难的时期,由于三年自然灾害,粮食大减产,棉花也连年歉收,纺织品和针织品也减少,国家实行计划供应,棉布定量为每人二十一尺,人们买服装、棉布、日用纺织品都要凭票才能供应。为了节省布料,袍式的衣服都不再做了,短小精悍的制服式的袄、裤多了起来,但上岁数的人一般还是老式的衣、裤居多。为了经久耐用,衣服都是耐磨、耐脏的绿、蓝、黑、灰颜色,千篇一律,季节不分,男女不分,基本都是这几种颜色的衣服。而且那时,人们崇尚艰苦朴素,普遍有“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之风气。衣服旧了没人笑话,补丁罗补丁更会有人称赞是艰苦朴素,根本没有现在年轻人的讲究和不知节俭。
文革期间,草绿色布军装,戴草绿色军帽,扎宽皮带,佩戴毛主席像章是最时髦、最时尚的装束。那时,谁要是有一身绿颜色的服装,就会觉得很自豪,特别是年轻人,甚至相亲都会去借一身绿色的服装。老三色(蓝、灰、黑)和老三装(中山装、青年装和军便装)成了当时的服装主流,村里人的服装也和全国一样保持了高度一致。当然,上了岁数的人,是不关心什么颜色,什么装束的,土里刨食,有衣服穿就行了。
六七十年代,还盛行戴垫肩、套袖。我们在《海棠依旧》电视剧可以看到,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工作时还要带套袖,大国总理尚如此,贫民百姓更是不难理解了。垫肩主要是挖河抬筐时戴,那时形象的说法是“扁担炖肉”,戴垫肩不但保护肩部,也保护衣服不被很快碾坏,后来只要生产队里有抬筐的活时就都戴了。套袖是长戴了,特别是秋天砍高粱的时节,没有套袖或口袋布袄,衣服会容易被高粱叶子着破的。
记得七十年代初还出现了假领,就是在制服式的衣领上缝上一个白色的假领,既做装饰又保护衣领,洗涤时可以拆下来。后来又出现了一种以假乱真的假领,是专门用的确良做成的白衣领,袖子及胸部以下都没有,穿上像衬衣一样,而且洗涤更是便捷。我是一次参加县里培训班时发现的(那时任村里的团支部书记)。和我一屋住宿的韩泰村的民兵连长中山服里套了件白衬衫,我很是羡慕,晚上睡觉时才发现只是个假领,回家后就跟母亲说了,母亲很理解年轻人爱俊的心理,就叫妹妹去供销社买了的确凉白布,做了两个假领让我轮换着穿。我结婚后仍叫妻子做这样的假领,一直穿到有了余钱买衬衣时才罢。
记得那个时期,村里人穿棉裤棉袄有三个现象:一是油光锃亮;二是扎裤腿,腰系绳;三是虱子多。说起原因,许多农村老人不会忘记,而现在的年轻人难以置信的。那时,农村人家,条件好一点的,会有薄棉裤薄棉袄替换着穿;再好一点的,会有单裤单褂套在棉裤棉袄外面替换着洗;但困难人家,特别是孩子多的户,一人就只有一条棉裤,一件棉袄。从初冬天冷到开春天暖,几个月的时间里,就这一套棉袄棉裤不下身,风里来,土里滚的,日久天长,别说是孩子们,就是大人们衣服也是脏的冒亮光儿。有些要好且勤快的女人,会在晚上趁孩子或男人睡觉,把棉袄棉裤拆开,洗涤,然后用大锅烘干,再连夜做上让孩子或男人第二天接着穿。
那时穿棉裤棉袄,里面没有现在的什么贴身的秋裤、绒裤、毛裤的可套,穿上棉裤棉袄,里面空荡荡的,有风吹来,浑身上下寒风乱窜,为了防寒,人们就想出了办法,用腿带子把裤腿扎上,用腰带子扎腰,赶上没有腰带子时,随地找个麻绳或找把稻草拧个草绳,扎在腰间也能御寒,民间俗语“千层万层,不如腰中一横”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虱子多原因仍然是因为没有衣服替换造成的。那时挖河住在野地搭的铺里,晚上躺在被窝里拿衣服里的虱子是不被人笑话的,因为几乎人人生虱子,人人拿虱子,“咯嘣,咯嘣”扎虱子的声音,会在地铺里此起彼伏,相信那个年代过来的人会对此声音记忆犹新。
这里说个挖河比赛的笑话,也与穿棉裤有关。那是一九六九年,一个春寒料峭的下午,我们十几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为装筐轻松还是抬筐轻松争执起来,当时正在歇节(即休息),老谋深算的队长说,瞎争吵什么呀,你们试巴试巴不就知道了吗!于是,在队长的鼓动下,各自的选手被推举出来。实地较量开始了,功夫尽在不言中,挖土装筐的,只见大锨腾挪,泥土翻滚,霎时筐满,不容抬筐的片刻喘息;抬筐的来回奔跑,往返利索,也不给装筐的一点空闲。二十分钟过去了,双方都大汗淋漓,都甩掉了棉袄,光着膀子干起来。又二十分钟过去了,抬筐的选手终于迈不开步了,瘫倒在地上。人们哈哈大笑,但谁心里都清楚,抬筐的输在棉裤上!浸透了汗水的棉裤羁绊了双腿,工地上还有青年女社员,棉袄可以脱,棉裤谁敢脱呀!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村里人的服装有了新变化,特别是年轻人,率先穿起了夹克衫、猎装、风衣、针织衫和运动服等。款式多起来,颜色也多起来,如驼色、酱红、湖蓝、米色等。冬天有皮夹克、羽绒服、等等。老人们也极少穿挽裆裤了,顽固点的也是棉大衣,防寒服了。裤子的式样也逐渐多了起来,如喇叭裤、健美裤、牛仔裤等。
服装有了显著变化的时期,应该是始于一九七八年改革开放。随着我国不断对外开放,西方文化和港台时尚迅速进入老百姓的生活,向年轻一代传递着最新的潮流信息。而这样的变化,直接体现到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小青年身上。蝙蝠衫、针织踏脚裤、锥形裤和西裤等都成为当时年轻人的追逐对象,牛仔裤也在那个年代曾掀起过热浪。现在它被大众所接受,不光年轻人喜欢,上年纪的人同样可以穿牛仔裤,它成了最招人喜欢的服装之一。
九十年代后,人们的穿衣风格越来越大胆,越来越夸张,村里的年轻人以一点也不落后于城里人的速度,又开始流行韩版衣服,统称哈韩一族。哈韩族的主要服饰是穿着肥大的伴有大窟窿小洞的拖地牛仔裤和牛仔服,还出现了嘻哈风格的宽大T恤衫、水裤、肚兜衫等。当时刚出现穿窟窿衣服时,很多人惊讶的不得了,后来才知道这是一种新潮流。不过,当时这种穿着的年轻人,大多被认为是流氓、混混,特别是规矩传统的父母们,看到谁家孩子这么穿,会大惊小怪地嘲笑,要是自己的孩子这样打扮,不但会阻止穿戴,还会大发雷霆地进行教育。
记得村里的一个姑娘买了一条带窟窿的牛仔裤,没有来得及放起来就接电话出门了,回来时找不见裤子,就问奶奶,奶奶说,看见啦,你咋刚买来就撕了个大窟窿!这不,刚补上,可把我累死啦!孙女拿着补了块花补丁的裤子哭笑不得。
还有个笑话,一个姑娘买回衣服对照镜子自我欣赏,还问奶奶:“奶奶,有范儿吗?”奶奶正忙,就回答说:“有,在锅哪,想吃自个盛去!”
成人的衣着变化大,但有一些小孩的衣服并没有顺应潮流的变化,如五毒衣,是为小孩在端午节时穿用的衣饰,一般用黄色的布或绸子做成,上面绣有蝎子、蜈蚣、蟾蜍、壁虎、蛇等五种有毒的小动物。传说小孩穿上这种衣服就可以避免各种毒虫的叮咬伤害,健康成长。另一种是百家衣,是小孩过百岁时穿的。婴儿出生后,家中长辈妇女向亲朋好友及邻居索要零碎杂色布块,按正方形或三角形拼接缝制而成。民间传说,小孩穿上这种百家衣长寿多福。还有就是小孩过头一个生日时,姨要给做猫鞋,姑姑要给做蓝紫裤,姥姥要给做蓝布衫,现在仍有做的,但更多的是去买了。
做、穿衣服也有些讲究,如黑衣服不能镶白纽扣、缘白边,这样不吉利。做衣服不能做左大襟,只能做右开襟的款式,因为过去死人的寿衣才是左大襟。衣服破了、扣子掉了不能在身上穿着缝补,俗云“身上连,万人嫌”。对于服饰的颜色,丧事不能穿红色衣服,而喜事又不能穿黑色衣服等等。服饰禁忌虽然与民俗民风关系密切,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穿着打扮在以张扬个性为主的今天,一些禁忌早已不为年轻人重视甚至遗忘了。
帽子
老话说,“穿鞋带帽,各好一道”,旧时,男人的帽子主要有便帽、棉帽、毡帽和草帽等。
便帽,就是人们常说的夹帽子,包括军帽、工作帽、鸭舌帽等等。村里干活的人戴夹帽子的居多,工作帽和鸭舌帽很少有人戴,军帽在文革期间盛行了一段时间,后来除了复员兵很少有人戴了。
棉帽,指絮上棉花的帽子,包括狗皮帽子和毡帽,冬天要靠的就是这三种帽子。除太冷的天气,一般戴狗皮帽子的不多(说实话,那时拥有狗皮帽子的也不多);棉帽子一般都是自家做的,式样不太好看,年轻人几乎都不愿意戴,但比较暖和,中年和老年人戴的居多。后来有了一种叫雷锋帽的(一种栽绒的棉帽),很招年轻人喜欢,戴的比较多。乡下有一句谚语:“三九冻不死出力的人”,所以冬天干活的时候,是戴不住棉帽子的。
毡帽,则是老头们的最爱了。曾有歌谣这样传唱,“新年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老婆要个花棉袄,老头要顶新毡帽”。记得那时村里老头们戴的毡帽多是两耳式的,冬天可以落下两耳防寒,天暖时可用掖进帽子里。小时还听到过关系毡帽的传说。相传在越王勾践时期,会稽山有几个猎人相约上山打猎,打伤了一只大老虎,老虎跑进虎穴死亡,猎人们追进后发现,洞里还有刚出生的小老虎,抬虎捉虎时,猎人们发现小老虎躺过的地方,有锅底状的毡块儿,挺结实光洁,原来是被吃掉的羊毛猪毛长年累月躺压叠积而成,有好奇的猎人戴在头上一试,竟还很松软暖和,毡帽由此演化而成。四季可用,甚至赶集上店,可用它做盛物之用,干活累了,坐地歇息,可当坐垫,用后用手拍拍即可干净。戴上它,一副憨厚土气的忠厚相,不过,在我的记忆里,村里年轻人是没有人戴毡帽的,八十年代后连老人们也少有人戴了。
草帽,主要是麦秸秆编的和高粱秆皮编的。麦秸秆编的一般都是圆顶像礼帽,单边沿较大,用以遮阳。用高粱编的都是圆形尖顶,人们叫蘑菇帽子。还有用马灵辫草编的(就是刨炊帚的那种草)。农村干活,戴草帽的时间最长,戴的人也最多。一般是春天耪地时就开始戴草帽了,一直要戴到秋后。因为一年四季,有三季要在田野里劳作,风吹日晒的,有顶草帽可以挡风遮雨,特别是夏天,日头火辣辣,草帽不仅遮阳,在阴凉地还可以当扇子用来扇风,在野地里寻到些鸟蛋、野果、野豆的,还可以当盛具使用。
鞋
关于穿鞋,村里一直流传着一句俗语:“脚上没鞋穷半截”,说明了鞋子的重要。解放初期到六十年代末,我们这一带长穿的是布鞋,绝大多数人家穿的是手工做的“实纳帮子鞋”,城里人穿的那种布鞋很少有人穿,即使有,也是走亲戚或参加红白喜事时才舍得穿,皮鞋是更少见的了。后来有了球鞋,特别是有了像部队的绿色球鞋,不但便宜,而且比较结实耐用,几乎男女老少都穿了,很是风光了多年。
冬天穿的棉鞋一般是自家做的,老头式的居多,人们通俗的说法叫“按儿鞋”,做法很简单,常常是做好了棉花套,塞进鞋里,然后用针线把边缝好就成了。这种棉鞋与实纳帮子鞋穿脱一样,也很省事。年轻人不喜欢穿老头式,一般家长都理解。年轻人常穿的是五眼棉鞋,即扎五个扣眼,系鞋带,用条绒,或呢子做面。供销社有卖的,但更多是自家做的,因为自家用的是自产新棉花,特别柔软和暖和。后来有了棉捂了,像大头皮鞋样式样的,很受人喜欢,时兴了很多年,后来被棉皮鞋、皮暖靴、雪地靴等代替。还有一种特殊的鞋,是七里海一带冬季打苇子常穿的,叫牛皮绑,既保暖,又能防止芦苇根子把脚扎伤。
过去有新婚媳妇给男人亲手做鞋的习俗,寓意保护男人行走千里,一路平安。鞋有软帮和硬帮之分,软帮鞋即鞋帮不用再用线扎实,这种鞋穿着舒服但不结实,一般干活是不能穿的,否则淌泥跋水的很容易坏。硬帮儿鞋即人们俗称的“实纳帮子鞋”,鞋帮子要用线密密麻麻的扎实,很是结实耐穿。有首歌说唱的“最爱吃的饭是小葱拌豆腐,最爱穿的鞋是妈妈做的千层底”,就是说的这种鞋。其实不管是软帮鞋还是硬帮鞋,除鞋帮有区别外,鞋底子都是所说的千层底,做这种鞋,特别是实纳帮子鞋,不但要千针万线的,工序还多。先是打布夹层,农村人管叫“打夹纸”,即在木板上涂抹一层浆糊粘一层旧布,大约粘个三层四层的,然后太阳底下去晒,干后即可做鞋用了。手巧的媳妇会自己比照着丈夫的脚或找来合适的鞋,用纸剪个样子,然后照鞋样子剪夹纸,粘鞋口,做成厚厚的鞋底子,然后用线绳子纳底子。没有线绳儿还要用纺车去纺线绳,要会搓棉花阄,靠着纺车轮子的旋转,带动锭杆子纺出线来,还要用线拐子把纺出来的线或绳子晾晒,这对新媳妇都是考验。会纺的不但线条均匀,而且姿势真的像白鹤亮翅那般轻松优美。不会纺的不仅粗细不均,还会常常断线,合成线绳时也是疙瘩啰嗦。特别是纳鞋底要用锥子扎眼,因为一副鞋底一般要有五六层布夹纸合成。甭说用针直接扎不透,就用锥子也很费劲,常常手上要磨出血泡,弄不好还会扎手。鞋帮子用线就可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一双鞋浸透着无限深情。
实纳帮子鞋一般是做小不做大,因为穿着穿着就大了,如果一开始觉着正合脚,穿不了多长时间就不跟脚了,走路时就会踢哩趿拉走不快。实纳帮子鞋刚做成时特别硬,有鞋楦子的人家,会用鞋楦子把鞋撑大,没有楦子的人家,干脆靠鞋拔子硬穿,踩上几天就好了(其实脚是很痛苦的)。
还有一些小孩鞋在沿袭着传统的习俗,如“姥姥的蓝布褂,姑姑的蓝紫裤,姨姨的小猫鞋”即小孩过头一个生日,姥姥要给做一件下摆秃噜着的蓝布褂,姑姑要给做一件蓝紫交叉的裤子,当姨的要给做一双猫鞋。如果小孩属性为鼠,则不能做猫鞋了,要给做双小猪图案的鞋了。当妈妈的在孩子的头一年的五月节,要给孩子做一双蛤蟆鞋,八月十五(中秋节)要给孩子做一双兔鞋等。
改革开放后,鞋得的种类和式样多的数不胜数,单的棉的,皮的革的,凉鞋、拖鞋、松糕鞋,高帮运动鞋,李宁鞋、雪地鞋、高跟的、半高跟、坡跟的……用句时髦的话说,没有你买不到的,只有你想不到的。
现在,拥有几顶新潮的帽子,几双名贵的鞋子和几身名牌衣服,对于普通人特别是年轻人来说也不再是什么新鲜事了。如唐装和旗袍等中国传统服装也走进了寻常百姓家,可以说鞋帽衣衫的主要作用已经不再是单一的遮体、御寒的服饰,而是一种美的展示,一种独特个性的展现了。只要自己喜欢,只要能体现出自己的个性,没有什么不可以穿的。这种心态已成为当今人们着装的主意识。人们的衣柜里也随着这种意识、思想的转变而五彩缤纷起来,连上了年纪,甚至被谓之顽固不化的老人们,也被儿女们打扮得如花枝般灿烂,有的反而比年轻人穿得还娇艳招摇。现在的衣帽穿戴可以说有两个不分了,一是城乡不分了,过去城里人和乡下人一看穿戴就能识别出来,现在的不行了,农村人甚至比城里人穿戴还新潮领先;另一个是不分老少了,现在穿戴更新换代快,孩子们喜新厌旧更快,使得一向保守的老人们,不得不接受孩子们的淘汰把自己打扮得日新月异,有的老人甚至比年轻人穿戴还花里胡哨还时髦。所以,随着向小康过渡,人们的思想观念更开放,对穿戴的追求,很难用一种款式或色彩来概括时尚潮流了。
(李振起)
知识出处
《淡出视觉的记忆》
出版者:宁河区档案局
本书以《淡出视觉的记忆》为题,作者分别从曾经的生产生活的角度,真实地记录了曾经的经历和生活的故事,带我们追寻历史发展的足迹,钩沉先人们生存的风雨沧桑。
阅读
相关人物
李振起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宁河区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便帽
相关专题
棉帽
相关专题
毡帽
相关专题
草帽
相关专题